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915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docx

说明:

黄色突出显示部分表示是老师提到的重点部分,第二、三章由于十分重要,所占考试份额多,请仔细看书!

本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任何不同意见,请自行修改!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一)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

(2)仲裁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

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型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环境监测的发展

1、被动监测

2、主动监测

3、自动监测

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pollutants)。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

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质。

六、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我国环境标准分为: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只有国家标准,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且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两类:

1.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

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2.第二类污染物,是指长远影响小于是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

重点章节:

2.2、2.3、2.4、2.5、2.8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一、水体污染一般分为:

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污染。

一、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渠、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二、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按照监测分析方法原理,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

(1)化学分析法。

(2)原子吸收光谱法;

(3)分光光度法;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5)电化学法;

(6)离子色谱法;

(7)其他方法.

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主要有:

(1)气相色谱法(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2)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

(3)其他方法。

-

三、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

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

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4)削减断面:

是指河流受纳废(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采样点的确定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视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再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根据水面的宽度监测断面垂线的设置

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

q

采样点的设置

水污染源排放断面面积较小,可直接确定采样点。

1、工业废水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2、生活污水

对城市管网污水,采样点设在污水排放干管的不同位置和污水进入受纳水体的排放口。

对城市污水

处理厂,在污水进口和处理后的总排放口及各单元处理设施进、出水口布设采样点。

水样的类型

(一)瞬时水样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二)混合水样

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

(三)综合水样

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称为综合水样。

水样的保存方法

目的:

让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测定时间内,不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变化。

清洁水样72h,轻污染水样48h,严重污染水样24h。

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

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

加入的保存剂不能干扰以后的测定;保存剂的纯度最好是优级纯,还应做相应的空白试验,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1)加入生物抑制剂;

(2)调节pH: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溶液酸化至pH为1~2,即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

(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测定溶解氧水样需加入少量MnSo4溶液和KI溶液固定(还原)溶解氧等。

水样的预处理

目的:

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1)湿式消解法:

1、硝酸消解法:

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

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

硝酸和高氯酸都是强氧化性酸,联合使用可消解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

3、硝酸-硫酸消解法:

硝酸和硫酸都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中硝酸沸点低,而硫酸沸点高,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消解温度和消解效果。

测定水样中易于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硫酸盐的元素(如铅、钡)可用。

4、硫酸-磷酸消解法:

有利于测定消除Fe3+等离子的干扰。

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

常用于消解测定汞的水样。

6、硝酸-氢氟酸消解法

7、多元消解法

8、碱消解法

(2)干灰化法

步骤:

水样→蒸发皿→水浴蒸干→马弗炉→灼烧至灰白色→冷却→HNO3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容→测定

不适用于处理测定含挥发组分(如砷、汞、镉、硒、锡等)的水样。

物理指标检验

(一)水温

水温测量应在现场进行。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颠倒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

(二)臭和味

1、定性描述法

2、臭阈值法

(三)色度

水的颜色分为真色和表色。

真色指去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具有的颜色称为表色。

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常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清洁水样,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稀释倍数法(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

(四)浊度

浊度是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地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而废水一般要求测定悬浮物。

(1)目视比浊法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计于68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

(3)浊度仪法

(五)透明度

测定透明度常用铅字法、塞氏盘法和十字法等。

(六)固体物

水中的固体物分为总固体物(又称总残渣)、溶解固体物(又称可滤残渣)和悬浮物(又称不可滤残渣)三种。

1、总固体物(总残渣)

总固体物是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溶解固体物和悬浮物。

测定方法:

取适量(如50ml)震荡均匀的水样于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蒸气浴或水浴上蒸干,移入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此时蒸发皿中的剩余物质即为总固体物。

计算式:

ρ(总固体物)(mg/L)=(mA–mB)*1000*1000/V

mA为总固体物和蒸发皿总质量,g;

mB为蒸发皿质量,g;

V为水样体积,mL。

2、溶解固体物(可滤残渣)

溶解固体物是指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再在一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时蒸发皿中的剩余物质。

其测定方法、计算方法同总残渣。

3、悬浮物(SS)(不可滤残渣)

水样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0.45um滤膜)上的固体物质,于103~105℃烘至恒重后得到的物质称为悬浮物。

(七)矿化度

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指标的主要指标之一。

矿化度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电导法等。

(八)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的关系。

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语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用电导仪测量。

(九)氧化还原电位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1、分光光度法

2、原子吸收法(AAS)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

溶解氧(DO)定义: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

(大气压、温度、含盐量)》=4mg/L测定方法:

碘量法、修正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高锰酸钾修正法)、氧电极法

溶解氧(DO)叠氮化钠修正法(可能有计算题)

DO(O2,mg/L)=c.V*8*1000/V水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水-水样体积,mL;

8-氧(1/4O2)的摩尔质量,g/mol。

溶解氧饱和度(%)×100

含氮化合物

氨氮:

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态氨,NH3)和离子态氨(NH4+)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

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合成氨等工业废水要求测定氨氮。

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滴定法。

凯氏氮:

用凯氏法测定,其中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转化成铵盐的有机氮化合物。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一)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

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

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二)高锰酸盐指数(IMn)S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表示。

其中碱性高锰酸钾法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酸性高锰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