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874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docx

高一生物上册模块测试题7

山东省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测试(人教版必修一)7

一、选择题

1.若以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组织

B

个体

种群

群落

C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

组织

系统

器官

2.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A中合成ATP的部位是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

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的结构简式可写成:

A—P~P~P

B.人体的能量1只能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C.植物体内能量1和能量2均可在叶绿体中被利用

D.植物体内能量2可以用于合成葡萄糖、主动运输葡萄糖及DNA分子解旋等

4.据报道,英国科学家从人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植入剔除了细胞核的牛卵细胞中,从而培育出人兽混合胚胎。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种混合胚胎中有99.9%的遗传物质来自人,只有0.1%来自牛。

你认为这0.1%的遗传物质最可能存在于牛卵细胞的()

A.细胞核B.线粒体C.叶绿体D.核糖体

5.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6.由实际调查获得的事实证据及数据,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可获得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下列有关调查、实验的内容,不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内容

方法

实验要点

A

人群中的遗

传病

实际调查法

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

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

B

种群密度

样方调查法

随机选取不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

度平均值

C

设计并制作

小生态瓶

模拟淡水生态

系统

仙人掌、蕨类及杂草栽植土上,浮萍、

水草及小乌龟放入水中,土上放入蚯蚓、

蜗牛。

生态缸放入室内通风、光线好但

不直射的地方

D

调查环境污

染对生物的

影响

实际调查、

实验法

可选择SO2处理植物,探索酸雨对植物

的影响

7.1981年,ThomasCech和他的同事在研究四膜虫的rRNA前体加工除去内含子时发现,内含子剪接反应是在仅有RNA没有任何蛋白质的情况下完成的。

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

B.该rRNA可能具有酶的特性

C.蛋白质和RNA都是酶

D.该实验结果错误

8.如图是体外培养中的正常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特征是()

A.再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而不再贴壁生长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9.图4-6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图②中可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

C.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增加

图4-6

D.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内暂时具有4个染色体组

10.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

下列哪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且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

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C胃蛋白酶原D.性激素

11.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A.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12.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脱水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45和144B、145和145C、145和146D、146和145

13.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素标记法

C.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D.在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

14.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 ③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④酶之所以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 ⑥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②⑤①产生的[H]和①③⑥

15.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

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6.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17.白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其原理是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的流动性

C细胞的自我保护作用D细胞的识别作用

18.

下图为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中染色体可以看成一个染色体组

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C.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32个DNA分子

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

19.小明以水蕴草为材料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

该实验的

主要目的是探究()

A.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B.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光照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0.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信使B.催化某些化学反应进行

C.携带氨基酸到核糖体D.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二、填空题

21.某同学有喝牛奶的的习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合物知识后,他想知道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原理 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材料用具 略

实验步骤 请补充表格中a、b、c、d处内容

探究目的

探究牛奶中有无还原糖

探究牛奶中有无蛋白质

  试管步骤  

A

B

C

D

E

F

第一步

2mL

牛奶

2mL蒸馏水

2mL

葡萄糖样液

2mL

牛奶

2mL蒸馏水

2mL

a样液

第二步

2mL

斐林

试剂

2mL斐林

试剂

2mL

斐林

试剂

2mL

NaOH

溶液

b

2mL

NaOH

溶液

第三步

c

沸水浴加热

沸水浴加热

d

3~4滴

CuSO4

溶液

3~4滴

CuSO4

溶液

结果

 

 

 

 

(1)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请预测A、D两个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实验设计:

试管A和______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组为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且相同温度的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

移动台灯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EF段__________不再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________移。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

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实验步骤: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分组控制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梯度差为1℃)。

第三步:

光照6h后测定O2的释放量。

23.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中。

(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水。

如果大豆细胞内水分过多,则会使细胞的作用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则新陈代谢加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生出5kg的黄豆芽。

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种类变化是,其原因是。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主要作为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4)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的元素中,这两种化合物的生物元素在组成上最明显的差异是。

24.差速离心法(分级离心分离法):

匀浆化→离心分离处理→分析研究(借助其他仪器或方法)。

在低温条件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用离心法进行分离。

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1(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4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

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填入相应的字母符号,如S1~S4,P1~P4)

(1)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部分。

(2)若要继续分离得到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应选取___________部分。

(3)若要研究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应选取___________部分。

(4)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的是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

a、b、c三者的关系是系统层次依次由大到小相互包含的,而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不同的种群组成群落,符合这一关系。

2.C

解析:

图中A是光反应,B是暗反应,C是细胞呼吸,D是ATP的利用,A中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能,C中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葡萄糖。

3.B

4.B

解析牛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除此之外,线粒体中也含少量DNA。

5.B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跨膜速度刚开始时与膜外该物质浓度成正比,说明是顺着浓度梯度运输的。

最后跨膜速度达到饱和,说明该物质运输还与膜上载体数量有关。

水和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6.B 

7.B

解析:

考查酶的化学本质。

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而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催化才能顺利地完成。

8.C

解析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癌变后变成球形。

形成癌细胞后无限增殖,不再分化。

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

癌细胞的增殖过程受温度、pH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9.B

10.C

11.A

解析可根据癌细胞的特点加以选择,癌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1)癌细胞连续进行分裂,恶性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一般呈球形;(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糖蛋白减少,黏着性下降,导致癌细胞容易随血液转移扩散。

12.D

13.B

解析成熟区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时期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e时期有1个DNA分子;洋葱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所以A、C、D错。

14.A

解析: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在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

15.C

解析生物②是草履虫、③是变形虫,这两种生物是异养的。

④是细菌,有的细菌是异养的,如根瘤菌,有的细菌是自养的,如硝化细菌。

16.D

解析:

A、B、C三选项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但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

17.B

18.C

19.D

解析对照装置可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温度,故实验变量是温度。

20.A

二、填空题

21.

(1)蛋白质 2mLNaOH溶液 沸水浴加热 3~4滴CuSO4溶液 

(2)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奶粉中含有还原糖,否则无还原糖 若出现紫色,证明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否则无蛋白质 (3)B、C试管 B、C试管 通过对照探究奶粉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22.

(1)CO2浓度 CO2浓度 增加 

(2)该光照强度(与光源相距105cm)时小球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左 (3)①相同光照时间和距离(或相同的光照强度) ②小球藻的数量相同 第一步:

将等量的含有足量CO2缓冲液的培养液分别装入5只试管,再将数量相同的小球藻分别浸入5只试管中,然后分别放入5个水浴锅中第二步:

使其依次为38℃、39℃、40℃、41℃、42℃(可以适当增加温度梯度),并分别编号为1~5号。

解析:

(1)识别该坐标图时要注意横坐标的含义是白炽台灯与试管的距离,距离越远则光照强度越弱。

AC段和BD段的光合速率与该距离无关(随着距离的改变而光合速率不变),所以该段上的任何一点的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都是光照强度以外的限制因素CO2浓度。

EF段两条曲线重合,说明CO2浓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两组实验的CO2浓度不同)。

突然关闭台灯,光反应停止,则C3的含量将增加,C5将减少。

(2)F点的含义容易误答为不进行光合作用。

缺镁培养液培养的小球藻因缺乏叶绿素,则在相同光照下的光合速率变小,而呼吸速率不受影响,所以其他条件不变时,F点应向左移(即需要更强的光照)。

(3)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温度,其他需要控制的条件属于无关变量,如光照强度、小球藻的数量等。

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是:

分组→控制变量→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结果。

23.答案

(1)氢水蛋白质

(2)①自由呼吸②大③减少增多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代谢中间产物(3)糖类细胞壁

(4)蛋白质含S、核酸含P

24.

(1)P1

(2)P2(3)P4(4)S1、S2、P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