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钞》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0758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钞》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点钞》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钞》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钞》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点钞》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点钞》教案.docx

《《点钞》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钞》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钞》教案.docx

《点钞》教案

第一讲人民币常识

一、人民币发行:

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时开始发行的,至今已发行了五套。

1、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1955年5月10日全面停止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生产,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以后,经中共中央批准,以各解放区印钞厂为基础,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

这套人民币共设计生产了12种面值、62种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面,即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2、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

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第二套人民币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共发行了11种面额,16种版面,即1分券(币)2种、2分券(币)2种,5分券(币)2种,1角券1种,2角券1种,5角券1种,1元券2种,2元券1种,3元券1种,5元券2种,10元券1种。

每种券别版面均印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

3、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共发行了7种面额,13种版别,即1角券(币)4种,2角券(币)2种,5角券(币)2种,1元券(币)2种,2元券1种,5元券1种,10元券1种。

4、第四套人民币从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共发行了9种面额,17种版别,即1角券(币)2种,2角券(币)1种,5角券(币)2种,1元券(币)4种,2元券2种,5元券1种,10元券1种,50元券2种,100元券2种。

5、第五套人民币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共发行了8种面额,8种版别,即1角券(币)1种,5角券(币)1种,1元券(币)1种,5元券1种,10元券1种,20元券1种,50元券1种,100元券1种。

二、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的主要特征

主色调为红色,票幅长155mm、宽77mm。

正面右侧主景为毛泽东头像,左侧为椭圆形梅花图案和汉字、阿拉伯数字面值。

票面左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右下方为盲文面额标记、背面中间主景为“人民大会堂”图案,左侧为人民大会堂内圆柱图案,上方衬以人民大会堂主会场天花板图,右下方印有年号“1999年”,票面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汉语拼音字母和蒙、藏、维、壮4种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面额。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在防伪技术上采用了多种技术,主要有:

(1)固定人像水印:

位于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见与主景人像相向、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水印。

(2)红、蓝彩色纤维在票面的空白处。

可看到纸张中有红色和蓝色纤维。

(3)磁性微文字安全线。

钞票纸中的安全线,迎光观察,可见“RMB100”微小文字,仪器检测有磁性。

(4)手工雕刻图像:

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5)隐形面额数字:

正面右上方有一椭圆形图案,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即可看到面额“100”字样。

(6)胶印缩微文字:

正面上方椭圆形图案中,多处印有胶印缩微文字,在放大镜下可看到“RMB”和“RMB100”字样。

(7)光变油墨面额数字正面左下方“100”字样,与票面垂直角度观察为绿色。

倾斜一定角度则变为蓝色。

(8)阴阳互补对印图案票面下面左下方和背面向下方均有圆形局部图案,迎光观察,正背面图案重合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9)雕刻凹版印刷:

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盲文及背面主景人民大会堂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10)横竖双号码;正面采用横竖双号码印刷(均为两位冠宇、八位号码)、横号码为黑色,竖号码为蓝色。

三、什么是假人民币?

假人民币有哪些主要类型?

假人民币指仿照真人民币纸张、图案、水印、安全线等原样,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非法制作的伪币。

假币按照其制作方法和手段,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伪造币和变造币。

伪造币是依照人民币真钞的用纸、图案、水印、安全线等的原样,运用各种材料、器具、设备、技术手段模仿制造的人民币假钞。

伪造币由于其伪造的手段不同,又可分为手工的、机制的、拓印的、复印的等类别。

变造币是利用各种形式、技术、方法等,对人民币真钞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其原有形态,并使其升值的人民币假钞。

变造币按其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涂改的、挖补剪贴的,剥离揭页的等类别。

四、现金的保管?

教训一:

现金藏锅底,通电冒烟烟才想起。

近年来已有10余起,累计金额万余元现金存藏火炉底或电锅底,险些被当引火纸烧掉的典型事例。

由于一时遗忘,当通电煮饭时被烤有焦胡味时才想起。

有的因多数票面烤焦较严重,无法辨认。

尽管进行了照顾兑换为持币人减少损失,确因无法辩认而损失一部分。

  教训二:

数千钞票藏墙角,霉烂变质成粉末。

此种情况今年已出现了10起之多,由于一些当家人嫌麻烦,不愿将一时多余现钱存入银行,就独自一人埋藏于墙角或墙边,殊不知久而久之被遗忘,有的是整修房屋时才发现,有的是待急用时才去取。

当将埋藏于土的钞票取出时,顿时傻了眼。

因钞票受潮和土中有酸性碱性等多种有害物质的腐蚀而变成了拿不起来的粉末状,或者多数成了“一家人”,粘连在一起而无法变别真伪,最终只好无可奈何,望钱心叹了。

  教训三:

稻谷藏"千金",老鼠咬坏不留情。

今年以来因将现金存藏于稻谷或其他粮食内被老鼠咬扎成碎块或是咬坏成千窗百孔的教训已有30余起,该种情况在历年均不少于10余起。

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老鼠为什么不吃粮食,而要咬坏票子呢?

因钞票在流通过程中,经过人们多次你接我拿的传递,就会染上各种气味,特别是动物油类就更容易受到老鼠的“光顾”。

若被老鼠咬坏得不严重还可补救(连结得上的还可兑换),教训更深的,因一时遗忘,当把粮食挑去用机器打时,也将藏于粮食内的全部钞票打成无法辨认的碎纸块的沉痛教训也时有发生。

五、假币的鉴定与管理:

见附录

 

第二讲手工点钞技术简介

手工点钞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能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中技能之一,点钞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点钞通级的规则和要求进行,所以,要求学生在熟练点钞的基础上,将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的用于点钞。

一、从听钞看起把

即从听点钞的声音来看起把的速度。

当老师发令“开始”,到听见第一手点钞声音之间的时间为起把时间,间隔越短,表明起把愈快。

二、提高点钞效率:

推行“拆把、放把、起把”三动贯一的操作方法。

我们知道,点钞的操作过程有“起把、点钞、扎把、拆把、放把、盖章”几个环节,目前通级实行的是限时不限量的办法,要求100%准确。

要想点多点准钞票,熟练点钞是基础,而点钞的时间是前提,是提高点钞效率的保证,那么怎样在单位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用来点钞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其它几个环节中找时间,挤时间。

按常规,每把点完后即扎把,紧接着就是以下三步曲:

1,拆弃原把条(拆把)。

2,将拆把后的钞票放好(放把)。

3,再拿下一把钞票准备点钞(起把)。

 以下几个环节按步就班进行,每一把钞票至少要5秒钟。

如果这几个环节的操作同时进行,无疑能节省时间,经过反复探索,大胆实践,将“拆把、放把、起把”运用了“三动贯一”作方法,节省了时间,节省的时间用来点钞,提高了效率。

所谓“拆把、放把、起把”“三动贯一”就是:

左手大拇指勾住右手中钞票上的原把条,右手放把时把条随之断落的同时左手去起下一把钞票。

拆把、放把、起把“三动贯一”改变了以前各个环节用双手分别操作,省去了拆把条,丢把条的动作。

左、右手单手起把、放把。

分工合作。

将拆把寓于放把中的同时起把,节省了时间,由原来的每一把所需的5钞钟减少到现在的秒钟即可完成。

几秒钟看起来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积腋成裘,在短短5分钟的通级过程中,是争分夺秒的,每一秒钟都是不可忽视的,将每把钞票节约的时间集中起来,又可多点几把此方法在我校选手中已普遍采用,收效甚大,点钞水平明显上升。

三:

扎把分解教学。

在点钞过程中,“扎把”操作是教学的难点,“扎把”的规范与速度,直接影响点钞的数量和质量。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将扎把的操作过程分解成“贴、绕、塞”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贴

左手手心向下,一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持钞票横立在桌上,右手一、二、三指捏住把条尾端,贴在钞票背面的右端四分之一处,用左手二指按住。

(本文指法均用一、二、三、四、五表示,一指表示大拇指,二指表示食指,如此类推)。



(二)绕

左手捏紧钞票,右用二指在上,三指在下夹紧把条由外向里绕一圈或二圈。

绕时要求左、右两手同时绕腕,切不可只用右手绕,那样速度太慢,绕时左手二指一定要疳把条尾端紧按在钞票背面。

(三)塞

左手将绕好的钞票横立在钞票上稍用力下压,抽出左手二指按住钞票上边的把条,右手将把条尾端折四十五度,由右手一指塞入圈内,左手一指帮忙带也可以。

二、点钞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点钞方法主要有手工点钞和机器点钞两种。

一般企事业单位使用的主要还是手工点钞方法。

常见的手工点钞方法有:

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持式单指多张点钞法、手持式四指拨动点钞法、手持式五指拨动点钞法、手按式单张点钞法、手按式双张点钞法等,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方法:

1、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是最常用的点钞方法之一。

其基本操作要领如下:

左手持票,手心向下,拇指按住钞票正面的左端中央,食指和中指在钞票背面,与拇指一起捏住钞票;左手无名指自然卷曲,捏起钞票后小拇指伸向钞票正面压住钞票左下方;左手中指稍用力,与无名指、小拇指一起紧卡钞票;左手食指伸直,拇指向上移动,按住钞票的侧面,将钞票压成瓦形;左手将钞票从桌面上擦过,钞票翻转,拇指借从桌面上擦过的力量将钞票撑成微开的扇面并斜对自己面前;右手三个指头沾水,用拇指尖向下捻动钞票右下角,食指在钞票背面配合拇指捻动;用右手无名指将捻起的钞票往怀里弹,边点边记数;点钞时注意姿式,身体挺直,眼睛和钞票保持一定距离,两手肘部放在桌面上。

2、手按式单张点钞法也是最常用的点钞方法之一。

其基本操作要领如下:

将钞票横放在桌面上,正对自己;用左手无名指、小拇指按住钞票的左上角;用右手拇指托起部分钞票的右下角;右手食指捻动钞票,每捻动一张,左手拇指即往上推动送至左手食指、中指之间夹住,即完成了一次点钞动作,以后依次连续操作。

三、点钞学科的评价:

点钞的学习的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即五个工序):

点准、挑净、墩齐、捆紧和盖章清楚,同时依照学生必须具备的“假钞辨认”能力的要求,也设置了“货币认识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表。

根据点钞学科的特点,构建了以下评价体系:

(一)点钞技能六个方面的评价方法

(二)指法阶段自评表

(三)指法阶段综合评价表

(四)关于开展货币认识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表

研究性学习评价表

(五)手工点钞考核标准

<一>彻错

1.工序:

拆小把、点数、扎小把、盖章

2.用“练功券”进行测试

3.测试钞票中应设置10%—20%错把,点出错把后用笔在纱纸上注明“+1”、“-2”字样,错把按规则放置

4.共点三把,以平均时速作为最后成绩

5.对差把,要调整为一百张后计算时速,公式:

调整时间=时间/张数×100

6.以准为前提,不准增时(错一张增1.5秒,如此递增)

7.考核级别分六级

8.考核标准

<二>从散把中整点出一百张练功券

1.要求:

从散把练功券中点出100张

2.工序:

点准、墩齐、捆紧、盖章清楚

3.考核级别分六级

4.考核标准:

四、认识练功券

     1、名称。

银行练功券名称很多,各地各人的叫法都不一样,有的叫练功券,有的叫点钞纸,还有的叫点钞练功专用券等等。

但经过近几年的研讨,大家约定俗成地把它叫做银行练功券,并给它下一个定义:

银行练功券,又称点钞纸,系由金融部门(含非金融部门)发行的,用于练习点钞技术的,形似类似纸币的专用券,具有非流通性和非商业性。

     2、练功券的产生。

银行对员工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除必须具备银行基础理论、银行基本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业务技术及操作技能,这其中包括阿拉伯数字的书写、电脑的操作、点钞机的使用、珠算的水平、点钞的速度等。

在点钞机未普遍使用的八、九十年代,点钞与珠算的准确性与速度,直接反映银行员工的业务素质及银行的整体水平,这也是衡量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

为此,各银行(含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十分重视点钞操作技能的提高,并以此作为考核员工的依据,从而年年测试,年年定级。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可能发给真币练习,因此便产生了代替真币并与真币似同的“练功券”。

由此断定练功券的产生在八十年代初期或更早一些,从目前掌握的实物及研究成果来看亦如此。

  3、练功券的基本特征。

练功券的最大特征是纸质、大小如纸币,有图案、面值(面额)、行名(发行或使用单位)、行徽、年号、编号、印刷厂家,有的还有水印等,如图1。

早期的练功券多为各专业银行统一设计、印刷、发行、使用,因而对用纸、图案等十分讲究,与现行使用的纸币不相上下,几乎乱真,并惹出不少麻烦,这是后话。

  4、练功券的功能。

练功券的最大功能是供银行员工练习点钞技术,提高点钞技能。

此外,银行用它来对员工进行点钞技术测试、考核及举办点钞技术比赛。

不管银行把它当作什么用途,但他给银行员工当作练习及提高点钞技术的工具和功能永远不会改变。

 

附录一:

第五套人民币的鉴定

(1)100元人民币鉴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8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10月1日,在全国发行第五套(1999年版)人民币100元券。

新版人民币发行后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的货币职能。

防伪特征(见图)

  1、固定人像水印:

位于票面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见与主景人像相同、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水印。

  2、红、蓝彩色纤维:

在票面上可看到纸张中有红色和蓝色纤维。

  3、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

钞票纸中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可见“RMB100”微小文字,仪器检测有磁性。

  4、手工雕刻头像:

票面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5、隐形面额数字:

票面正面右上方有一椭圆形图案,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即可看到面额“100”字样。

  6、胶印缩微文字:

票面正面上方椭圆形图案中,多处印有胶印缩微文字,在放大镜下可看到“RMB”和“RMB100”字样。

  7、光变油墨面额数字:

票面正面左下方“100”字样,与票面垂直角度观察为绿色,倾斜一定角度则变为蓝色。

  8、阴阳互补对印图案:

票面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均有一圆形局部图案,迎光观察,正背图案重合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9、雕刻凹版印刷:

票面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盲文及背面主景人民大会堂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10、横竖双号码:

票面正面采用横竖双号码印刷(均为两位冠字,八位号码)。

横号码为黑色,竖号码为蓝色。

(2)50元人民币鉴定:

根据1999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8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9月1日,在全国发行第五套人民币50元券(1999年版)。

新版人民币发行后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的货币职能。

防伪特征(见图)

  1、固定人像水印:

位于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与主景人像相同、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水印。

  2、红、蓝彩色纤维:

在票面上可看到纸张中不规则分布的红色和蓝色纤维。

  3、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

钞票纸中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可以看到微缩文字“RMB50”字样,仪器检测有磁性。

  4、手工雕刻头像:

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5、隐形面额数字:

正面右上方有一装饰图案,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即可看到面额数字“50”字样。

  6、胶印缩微文字:

正面上方图案中,多处印有胶印缩微文字“50”和“RMB50”字样。

  7、光变油墨面额数字:

正面左下方面额数字“50”字样,与票面垂直角度观察为金色,倾斜一定角度则变为绿色。

  8、阴阳互补对印图案:

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角均有一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可以看到正背面图案合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9、雕刻凹版印刷:

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及背面主景“布达拉宫”图案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10、横竖双号码:

正面采用横竖双号码印刷,横号码为黑色,竖号码为红色。

(3)20元人民币鉴定:

根据1999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8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0月16日,在全国发行第二批新版人民币,其面额为20元券(1999年版)。

第五套人民币发行后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的货币职能。

防伪特征(见图)

  1、固定花卉水印。

位于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见立体感很强的荷花水印;

  2、红、蓝彩色纤维。

在票面上,可看到纸张中有红色和蓝色纤维;

  3、安全线,迎光观察,钞票纸中有一条明暗相间的安全线;

  4、手工雕刻头像。

票面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5、隐形面额数字。

票面正面右上方有一装饰图案,将票面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可看到面额“20”字样;

  6、胶印缩微文字。

正面右侧和下方及背面图案中,多处印有胶印缩微文字“RMB20”字样;

  7、雕刻凹版印刷,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8、双色横号码。

正面采用双色横号码(两位冠字,八位号码)印刷。

号码左半部分为红色,右半部分为黑色。

(4)10元人民币鉴定:

根据1999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8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9月1日,在全国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0元券(1999年版)。

新版人民币发行后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的货币职能。

防伪特征(见图)

  1、固定花卉水印:

位于票面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见立体感很强的月季花水印。

  2、白水印:

位于双色横号码下方,迎光透视,可以看到透光性很强的图案“10”水印。

  3、红、蓝彩色纤维:

在票面上可看到纸张中有不规则分布的红色和蓝色纤维。

  4、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

正面中间偏左,有一条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10”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

(开窗安全线,指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的一种安全线。

)。

  5、手工雕刻头像:

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6、隐形面额数字:

正面右上方有一装饰图案,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即可看到面额数字“10”字样。

  7、胶印缩微文字:

正面上方胶印图案中,多处印有缩微文字"RMB10"字样。

  8、阴阳互补对印图案:

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角均有一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可以看到正背图案合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9、雕刻凹版印刷:

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和背面主景“长江三峡”图案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10、双色横号码:

正面印有双色横号码,左侧部分为红色,右侧部分为黑色。

(5)5元人民币鉴定:

根据1999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8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11月18日,在全国发行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5角硬币,新版人民币发行后与现行人民币等值流通,具有相同的货币职能。

防伪特征(见图)

  1、固定花卉水印:

位于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见立体感很强的水仙花水印。

  2、白水印:

位于双色横号码下方、迎光透视,可以看到透光性很强的水印图案“5”。

  3、红、蓝彩色纤维:

在票面上,可以看到纸张中有不规则分布的红色和蓝色纤维。

  4、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正面中间偏左,有一条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5"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开窗安全线是指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的一种安全线)。

  5、手工雕刻头像:

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6、隐形面额数字:

正面右上方有一装饰图案,将票面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可看到面额数字"5"字样。

  7、胶印缩微文字:

正面胶印图案中,多处印有缩微文字"RMB5"和"5"字样。

  8、雕刻凹版印刷:

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和背面主景泰山图案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9、双色横号码:

正面印有双色横号码,左侧部分为红色,右侧部分为黑色。

附录二:

手工点钞技术比赛基本规则

  以手工和机具清分钞票技术,根据外汇汇率开展经常项目下的本、外币兑换业务,以计算机为载体进行的经济、金融、银行、网络开发技术等,都伴随着信息网络时代、数字化经济时代、纳未技术时代十分重要地前行着。

随着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WTO),这些工作,此类业务,相关领域愈显得重要,可以说他们是传统金融业务及现代金融业务与创新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

2000年10月中国金融工会委员会和中国金融共青团中央工作委员会共同组织了五项技能比赛,陈宝山先生曾任总裁判长。

  以下一份关于手工点钞技能比赛基本规则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的。

在对于各家银行开展业务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务实性、可操作性。

在此编发,供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作参考。

一、项目:

  单指单张;多指多张(手法分类)。

二、程序:

  拆把、点数、扎把、盖章(带行号姓名章),缺一不可,顺序自定。

三、数量及时限:

  竞赛采用"定量计时"方法,单指单张点数为三捆,即3000张,12分钟内必须完成;多指多张点数为四捆,即4000张,10分钟内完成。

过时不计成绩,现场停赛。

四、赛钞:

  统一制作专门赛券或采用真钞。

五、差错设置:

  比赛设置差错类型为长张或短张,错把无规律放置。

点出错把时需用规定符号在新腰条上注明(或原腰条掖入新腰条内),用"+"表示长张,用"-"表示短张,例如:

长一张表示"+1";短两张表示为"-2"。

赛前对于差错的设定为绝密。

六、计时标准:

  按完成速度和质量计算成绩。

如有下例情况发生,分别减时或加时。

  1、减时:

  发现设置和自然差错,每把减时10秒。

  2、加时:

  

(1)漏盖章每把加时10秒,盖章不完整、不清楚(无法辨认、缺少印章四框)或盖章位置未在钞把侧面的,每把加时5秒;

  

(2)腰条未扎在钞把二分之一处,未扎在二分之一处,是指腰条明显偏离票面上下中线,超出腰条自身宽度三分之一的每把加时5秒;

  (3)新扎腰条末端甩露部分过长,超出票幅的,每把加时5秒;

  (4)错把未跟原腰条、未以新腰条更换原腰条的,每把加时5秒;

  (5)票面未墩齐,露头部分超出把、捆主体5毫米的,每把加时5秒;

  (6)散把每把加时10秒,扎把不紧(轻提第一张或最后一张即发生脱离现象的)每把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