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自我理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0757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自我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积极自我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积极自我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积极自我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积极自我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积极自我理论.docx

《积极自我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自我理论.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极自我理论.docx

积极自我理论

实践学校积极自我课程(理论)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一、我是谁?

——自我的定义和分类

二、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

三、自我认识的途径

四、关于自我认知的心理学效应

五、与自我认知相关的其它理论

六、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

第二章发挥优势

一、认识和发现优势

二、性格优势

三、了解你的性格优势(附VIA优势问卷)

四、如何提升个人优势

第三章管理弱点

一、积极心理学关于弱点的两个观点

二、改变与接纳的界限

三、改进和调整阻碍自身优势发挥的弱点

四、管理弱点的具体方法

第四章建立稳定的自尊自信

一、什么是自尊

二、自尊的三个水平

三、建立高自尊的益处

四、正确应对他人评价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一、我是谁?

——自我的定义和分类

这是一种目前比较常用的关于了解自己的各个方面的定义和分类。

詹姆斯提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

(1)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例如,我身高165公分;我6岁了等。

(2)社会的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例如:

我是个班长,我是数学课代表,我是初一学生等。

(3)精神的我,指个体所觉知的内部心理特征。

举例:

我很敏感;我很自觉;我有点忧郁等。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中占支配性的自我描述有所不同,如下表。

发展阶段

占支配地位的

自我描述

例子

与詹姆斯经验

自我的比较

儿童早期

(大致年龄:

2~6岁)

可观察到的,可验证的特征

特定的兴趣和行为

我是个男孩。

我有个妹妹。

我喜欢踢球。

物质的我

儿童中期

(大致年龄:

7~11岁)

一般兴趣

运用社会比较

人际特征

我喜欢运动。

我比林林聪明。

我很好看。

社会的我

青春期

(大致年龄:

12~18岁)

隐藏的,抽象的“心理”特征

我很忧郁。

我很自觉。

精神的我

二、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这种理解在阶段内变化很小,但在阶段间差别很大。

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变化会带来认知和生理上的成熟。

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15个月)。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儿童完全以自己的思想感觉为中心。

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探索外界。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15个月~6岁)。

尽管这一阶段儿童依然比较自我中心,但他们已经开始发展出抽象思维的能力了。

这种能力极大地加速了语言的获得。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6~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在时间、空间和数字上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有逻辑性。

多数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童话,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晚上造访每个人家。

这个阶段的儿童也理解顺序可以颠倒,他们开始明白守恒的含义(如他们开始明白细长杯子里的水倒入短粗杯子后液面下降了,可水的总量没变)。

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

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这个阶段的一个标志是能够思考假设的事件和情境。

例如,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青春期的孩子会问,“我如果做了X会是什么后果?

”这个阶段的个体也能有效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这些认知可以让个体摆脱自我中心,因为他们能够想到他人的看法可能与他们不同。

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

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2、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八阶段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需要格外关注学生从学龄期到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需求。

(1)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

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

埃里克森说:

"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埃里克森说:

"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2)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他们内心最具有代表性的疑问是:

我是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给他们带来困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

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

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

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地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

"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总结:

青少年自我发展心理特点

处于青春前期的个体自我评价下降的事实与这个时期是生命中的一个困难时期这一概念是一致的。

这些困难被认为是由青春期所带来的许多变化造成的。

它们包括身体变化(如月经来潮)、认知变化(形式运算思维出现)和社会变化(社会期望的转变和友谊模式的变化)。

三、自我认识的途径

1、物理世界——为我们了解自身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例如高矮胖瘦,黑白美丑。

2、社会世界

——我们通过社会比较(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获得自身的社会定位或者坐标。

——通过反射性评价(人们获得自我认识的另一种方式是观察其他人对他们的反应。

例如,想像一下一个人讲了个笑话,并觉察到别人都笑了。

这个人可以有理由推断出她是个有幽默感的人。

这种过程形式上被称为反射性评价过程。

3、心理世界

——内省:

指个体向内部寻求答案,直接考虑我们的态度、情感和动机。

——自我知觉过程

——因果归因

四、关于自我认知的心理学效应

学习关于自我的心理学效应,可以更好的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

1、乌比冈湖效应

2、焦点效应

3、透明效应

4、巴纳姆效应

5、伤痕效应

1、乌比冈湖效应

起源

乌比冈湖效应(LakeWobegon)的名称,源自盖瑞森·凯勒(GarrisonKeillor)虚构的草原小镇。

美国有一个公共广播电台的广播小说节目叫做(Aprairiehomecompanion),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该节目的主持人叫GarrisonKeillor,是一个幽默作家,兼写剧本。

这个节目有一个很受欢迎的单元叫做"NewsfromLakeWobegon",其形式是由主持人报道一周来他的故乡"LakeWobegon"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LakeWobegon是一个假想的、在美国中部的小镇,镇上的"女人都很强,男人都长的不错,小孩都在平均水平之上"(allthewomenarestrong,allthemenaregood-looking,andallthechildrenareaboveaverage)。

不过听过几次节目就可以知道,小镇上各种可笑的事情层出不穷,即该镇上的居民其实也没有聪明到哪去。

这个小镇名字Wobegon取的很有趣,因为在英文里有两个词跟它同音,但意思完全相反:

 woebegone:

很惨的样子Woe,begone:

烦恼都烟消云散因为NewsfromLakeWobegon的开场白,使得英文里面有了这个词:

LakeWobegonEffect,意思是把自己高估了。

类似的例子

耶鲁大学心理课教授问大家,你这学期心理学基础课上的怎么样啊?

请给出你在这个班级里的排名或者百分比。

如果大家的估计都很准确或者没有大的偏差,我们应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一半的人做的比平均水平要好,另一半人做的不如另一半。

实际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水平高出了平均水平。

当人们被问及作为学生、老师、爱人,尤其是作为一名司机做的有多好时,人们会系统的大幅度的认为自己比平均值做的要好。

每个开车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司机(哪怕这个司机可能仅仅是平行泊车比较拿手、或者比较细心、或者敢冒别人不敢冒的险)

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指人的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用另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自我拉抬偏差(self-enhancingbias).

生活中涉及乌比冈湖效应的方面

1)伦理道德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道德。

一个全国性调查有这样一道题目:

“在一个百分制的量表上,你会给自己的道德和价值打多少分?

”50%的人给自己打分在90分或90分以上,只有11%的人给自己打分在74或74以下。

2)工作能力

90%的商务经理对自己的成就评价超过对其普通同事的评价。

在澳大利亚,86%的人对自己工作业绩的评价高于平均水平,只有1%的人评价自己低于平均水平。

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自己患者的死亡率要低于平均水平。

3)付出

大部分同宿舍高中生或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比其他室友为大家做了更多的事情

4)驾驶技术

多数司机—甚至大部分曾因车祸而住院的司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司机驾车更安全且更熟练。

5)摆脱偏见

人们往往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偏见的影响。

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比多数人更不容易产生自我服务偏见。

2、焦点效应(也称聚光灯效应)

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跑到实验者面前说,希望你们明天都穿T恤来这里,并且所穿的T恤要带图案。

第二天参加实验的人都穿了带图案的T恤。

有人觉得自己所穿的T恤的图案是令人尴尬的。

心理学家问他们什么样的图案是让自己觉得尴尬的图,排名第一的是Hitler和BarryManiloy。

而被大家公认最好的图案是MartinLutherKingJr和JerrySeifild。

一天后,问实验者“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你的T恤了?

于是实验者走出去问人们,“你们注意到我的T恤了么?

结果显示,他们高估了人们的关注度,这个差距接近两倍。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有100个人看到了,但实际上最多只有50个人看到了。

我们通常认为人们在时刻关注我们,但实际上并没有。

他们都在忙着关注自己。

焦点效应于1999年由季洛维奇和佐夫斯基提出。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

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别人会注意到自己,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或许根本就无暇注意到你。

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

3、其他例子

有一个关于后悔的研究故事。

问临终的人或很老的人“你生命中有什么让你很后悔的?

”统一的后悔是想尝试却没有尝试过的事。

问他们为什么不尝试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

“那样做会很傻!

结论:

人们对别人的注意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所以做你想做的。

3、透明效应

社会心理学中发现,人们往往认为我们自己比实际中更容易被看透。

我们的秘密别人很难猜出,但我们通常会觉得我们的秘密要泄露出来。

人们常觉得别人都发现了自己的秘密。

实验

“谁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骗子?

”征集了一名自认为特别不会骗人的现场志愿者。

教授给出了三个问题,参加现场实验的志愿者需要回答这三个问题,但是要求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中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假的。

其他在场的学生猜测,那个问题的答案是假的。

实验开始前教授预先告诉参与回答问题的志愿者对那个问题的答案撒谎。

第一个问题与回答:

“你去过伦敦么?

”“不,没去过。

第二个问题与回答:

“你有兄弟姐妹么?

”“是的,有一个。

第三个问题与回答:

“你喜欢寿司么?

”“不喜欢。

大家猜测的结果表明,认为第一题和第二题回答问题的志愿者撒谎的人数远远多余认为第三题撒谎的人数。

而教授预先告诉志愿者,在第三个问题回答的时候撒谎。

心理学发现,人们往往认为我们自己比实际中更容易被看透。

我们的秘密别人很难猜出,但我们通常会觉得我们的秘密要泄露出来。

人们常觉得别人都发现了自己的秘密。

人们往往担心、害怕自己的秘密被别人发现,实际上自己不希望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秘密别人很难猜出,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应该放下思想包袱。

4、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

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这个效应是以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

这位著名魔术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巴纳姆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法国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测试,他们将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魔马塞尔.贝迪德的出生日期等资料寄给了一家自称能借助高科技软件得出精准星座报告的公司,并支付了一笔不菲的报告费用。

三天后,该公司将一份详细的星座报告发送给了研究人员,大致的分析结果如下:

他适应能力很好,可塑性很强,当这些能力得到训练就能发挥出来。

他在生活中充满了活力,在社交圈举止得当。

他富有智慧,是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他非常有道德感,未来生活会富足,是思想健全的中产阶级。

此外,这份星座报告还根据贝迪德的年龄做出了推断,预测他在1970年至1972年间会考虑到感情生活做出承诺。

可事实上是,“颇有道德观”的贝迪德犯下了19条命案,于1946年被处以死刑。

“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现在很多人迷信于算卦,神通,星座等。

其中的原理都来自于这神奇的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带个我们的启示:

不能仅靠外界的一点消息或信息就对事情做出判断。

这样会导致片面性和易犯错误。

要全面、正确收集信息,才能对人或事做出正确判断。

5、伤痕效应

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

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不同;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

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

“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

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我们往往花大力气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却很少花精力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我们一般是不能直接看到自己模样的,只能通过镜子、照片。

同理我们一般也是透过别人的眼光来认识自己,每一个人眼里的你都是不一样的,100个人眼里就有100个你,1000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你,在不同的人眼里你是不同的,善良的、聪明的、可恶的、愚蠢的、忠诚的、虚伪的、背叛的,不胜列举。

那么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你又在哪里呢,“伤痕实验”明确的告诉我们答案——内心,一个内心烦躁的人纵然身处幽静也是狂躁不安的,一个内心清净的人虽然深处闹市,他的世界还是清净的。

无论是追求幸福、宁静、安全……都到你内心去寻找吧,那里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和能量。

五、与自我认知相关的其它理论

1、认知失调理论2、基本归因偏差

1、认知失调理论

(1)贬损心理

Louisaegan的巧克力实验

事先了解到被试者对同一品牌同一口味不同颜色的巧克力喜欢程度一样。

实验过程:

拿出三颗巧克力,让被试者选。

被试者选定一颗后第二颗不会选第一次没选上的那颗。

贬损心理——你会贬低第一次没选上上的那颗,你会偏向第3颗。

(2)理由不足效应

Festinger经典实验

实验过程:

让被试做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

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

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廷格的解释是:

当被试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时,心口不一致。

他头脑中有了两个认知因素:

“我本不喜欢绕线工作”和“我对别人说这话有趣”,两者是相互失调的。

为了消除心理上的失调感,他便要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费斯廷格认为,得钱多的(20美元)被试会用这笔不小的酬金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认为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显的外部好处,这样说是值得的。

心口不一致所带来的失调感就削弱了。

可是对得钱少的(1美元)被试来说,用这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就较困难。

由于失调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会再审视两个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

其中第2个是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做出的事不易收回;第1个对自己内部态度的认识相对来说要较为容易改变。

所以,被试便不自觉地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态度评价。

新的认知因素“我比较喜欢绕线工作”与“我对别人说绕线工作很有趣”就相互协调了。

结果,得报酬少的人比得报酬多的人更喜欢绕线工作。

这种情况被称为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3)过度理由效应

二战期间,一位手艺精湛的犹太人裁缝店总被附近顽皮的年轻人打扰。

他们大喊:

“犹太人、犹太人”!

致使这家店几乎开不下去了。

聪明的店主想了一个办法,一个月后,这些年轻人终于再也不喊了。

原来,店主在开始时每天给年轻人们几元钱,说是作为对他们的酬劳。

给了两周以后,逐渐减少,最终不再给钱了。

年轻人感觉自己继续这么喊不值得了,所以就停下来了。

涉及到生活之中,一些家长单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做法欠妥。

总结: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利昂·费斯廷格提出的。

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这是人们的“确认偏向”即人们不愿意接收与他们信奉的相矛盾的信息,他们想接收到能确认和支持他们所信奉的观点的信息。

举例:

支持班长,收集关于班长的正面信息;不支持班长,收集关于班长的负面信息。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

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

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上存在相互矛盾而言。

2、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

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

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

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再抽烟)。

3、基本归因错误

1、实验:

找两位同学抛硬币决定,一个提问,一个回答。

提问者可以轻而易举打败另一个人。

提问者被告知要提对方不知道答案的题,于是:

“我的狗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连问3-5个都不知道,人们往往会判断提问者比答问者聪明。

2、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倾向于把原因归咎于人的性格或欲望或本性,而不是实际情况。

3、归因错误实例

演员常常碰到。

演员麦克演神医Marcuswelby,结果演技太好,收到观众几千封关于医学咨询的信,他被这几千封信震惊了,转念一想,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他开始帮助某咖啡品牌大力推荐无咖啡因咖啡的好处。

六、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

第一: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于自己心中的标准认识和评价自己。

第二:

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很少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