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0692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docx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题目: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

——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

姓名:

何松坤

学号:

1107714002

专业:

旅游管理

年级:

2011

班级:

11717

任课教师:

姚治国

2014年04月

 

内容摘要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着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游城镇。

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打造海南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辐射带动海南乡村旅游全面快速发展,被列为海南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的演丰镇肩负着重要使命。

本文在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深入分析演丰镇旅游资源条件,提出了演丰镇乡村旅游规划思路,希望能为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演丰镇

 

海南乡村旅游规划实践

——以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为例

一、研究背景

(一)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宁静、清新的乡村环境,与之相适应的产物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旅游文化新单元,展现出极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家战略,海南发展乡村旅游与旅游大环境的完善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海南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海南省定位为旅游省、热带农业省、生态省,是基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与特色优势的战略选择,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良好、条件具备。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方面重点提出:

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同时,充分发挥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的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扶持重点小城镇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游城镇。

这是海南省快速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

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科学制定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策略,有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演丰镇乡村旅游大发展意义重大

演丰镇被列为海南省首批乡村旅游的示范点,肩负使命。

不仅要成为特色品牌,发挥示范和辐射效应,而且要成为保护特色资源尤其是红树林的典范。

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和鸟类食物资源非常丰富。

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红树林地带,海堤就不易冲跨,老百姓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演丰镇辖区内,总面积3300多公顷,但近年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

只有经济良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才能为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提供保证。

二、演丰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演丰镇境内除拥有海洋、沙滩、河流、湖泊等旅游资源外,还拥有以下三大资源:

①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②“海底村庄”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沉陷地震遗址;③该地区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自然植被、绝佳的生态环境构成第三大资源,大气环境和水体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图1)。

另外,在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中,演丰镇的资源得到了整合,无论村容村貌、基础设施,还是生态、经济、农民素质等都有了明显提高,这些正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区位优势

  演丰镇属海口市美兰区,位于海口市东部,距市中心26公里,属海口市近郊区的“半小时”经济圈内。

演丰镇境内有美兰国际机场、海文高速公路、曲口港和塔市港。

  在致力于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善之都”的海口市,城区繁荣模式是从西向东推进的,海口东部的高规划使人们将未来的繁荣期望落在了海口东部,国际旅游岛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更令拥有得天独厚生态资源的海口东海岸片区成为生态发展的先行者和备受瞩目的区域。

(三)客源优势

演丰镇乡村旅游业,依托海南旅游大省巨大的客源市场资源,又比邻海口这样一个周末休闲的省会城市,同时被海口大学城、桂林洋开发区及桂林洋旅游区环抱,为其提供了一个长短线结合的广阔客源市场。

三、乡村旅游形象策划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信任、意见与印象的总和[1]。

在乡村旅游形象设计中,地方文化的渗透是关键,也是旅游形象的灵魂所在。

演丰镇的生态文化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文化,是演丰镇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理念形象

即以三大资源——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海底村庄”和田园风光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原生态思想为指导,重点恢复和开发红树林观光旅游、渔家风情、生态农业观光体验等旅游产品,使之成为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完美融合的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点,同时为海南乡村旅游发挥品牌效应。

(二)行为形象

1.服务行为形象设计

拟定合理的旅游路线,包括景区内部游览路线和景区与外部联系的通道。

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通过办班、观摩等方式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平,规范销售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在系统服务体系的影响及带动下,加深游客对演丰镇的形象认知。

2.感知行为形象设计

在饮食方面,有盛名在外的曲口海鲜和红树林咸水鸭。

在形象视听方面,可联合海南有名的大致坡镇大桃琼剧剧团,编排与演丰镇乡村旅游形象相关的剧段,以舞台表演、琼剧书籍、音像宣传等形式,进一步升华演丰镇理念形象,为演丰镇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地位打好基础。

(三)视觉形象

旅游区视觉形象系统的直接要素构成包括:

名称、区微、标准色、标准字体、服装以及员工的视觉性规范行为等。

它能够形象、直观地产生视觉冲击力,以区别其他旅游地的视觉形象[2]。

固定景点的视觉识别和活动型因素的视觉识别等,以形成强烈的内外感应气氛,并通过明确而又符合社会心理要求的形象,运用一定的传播程序,把旅游产品推向社会,形成轰动效应和持续效应。

在道路、景点、休闲设施中体现红树林自然生态的完美,在建筑中体现乡村的特色,在自然植物山水为背景的场所以保护为主基调,整个演丰镇配以海水的蓝色形成了以冷色基调为主体,自然生态与人类遗迹并存的视觉感受。

规划将视觉标准色定为蓝色、绿色和红色,分别代表海水、红树林和果实,以此烘托“天然氧吧,红树林之乡”的气氛。

四、项目策划与旅游产品规划

(一)项目主题策划:

天然氧吧,红树林之乡

(二)策划开发的主题旅游产品分析

1.红树林湿地观光

红树林具有“海岸卫士”的美誉,是世界稀有独特的植物群落,座落在海岸上,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钢铁也经不起海水泡浸,它偏偏在海水中生息繁衍,故有“海底森林”之美称。

演丰镇得天独厚的红树林资源——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开发红树林湿地观光提供了条件。

红树林是十分珍贵的特色资源,在开发旅游中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谐发展。

2.水下奇观,海底村庄

史料记载,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州北部发生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震级7.5级。

地震造成陆地沉陷成海,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

原先陆地上的72个村庄,永远陷入大海,成为稀世罕见的“海底村庄”。

海底村庄是专家学者或有关兴趣者研究地震史的生动案例,也是游客探险寻奇的好去处。

3.渔家农事休闲

演丰镇靠东寨港一带属海港湾地形,岸线曲折,地势平坦,滩涂面积大,有27.5公里的海岸线和2万亩滩涂。

以塔市、演西、演东、演中、山尾、演海、边海、北港8个村委会为主的海产养殖业,海养面积达11000亩。

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产品,如参观捕鱼、驾驶鱼船、水中垂钓、品尝海鲜、参与捕捞活动、观摩养殖技术等。

尤其紧靠大学城的塔市村,建立产、学、研结合开发模式通过加强技术学习培训,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同时为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提供实验基地。

4.青少年野营活动

乡村旅游为城市青少年了解自然、农业和农村等文化创造了条件;使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及许多民俗技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延续和继承。

同时,城市的青少年在乡村民俗文化、探险、农事等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认知和野外生存能力。

演丰镇比邻海口省会城市,同时紧靠海口大学城,拥有开发青少年野营活动的丰富客源市场。

5.观光休闲种植业

  观光休闲种植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业。

它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3]。

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开发规划出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以苏民、美兰、群庄、昌城、演南5个村委会为主的热带高效农业,种植花卉4200亩、水果8900亩、瓜菜6000亩、热作9400亩。

依托这一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培养农产品知名品牌。

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结合第三产业,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6.特色文化旅游

  山尾祭海是传统习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山尾村及其周围的渔民,齐聚山尾村龙王庙前,举行盛大的祭海神仪式,祈求风平浪静,国泰民安,仪式淳朴又具有神秘感。

另外,可以开发具有海南特色的民间艺术工作坊,海南黎锦坊、椰子壳工艺制作坊等。

在对演丰镇乡村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将演丰镇的乡村旅游资源合理转化为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演丰镇原生态的乡村田园风光、红树林风光和海底村庄等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景观改造和项目设置,形成有别于周边乡村的差异性产品,加强乡村旅游的体验化,综合开发,形成系列产品(表4)。

表4演丰镇乡村旅游产品规划一览表

主题策划

主题产品

单项产品

配套设施

红树林湿地观光

观光

码头、环保游船、旅游接待设施等

生态文化教育

湿地博物馆、红树林培育基地、鸟类观赏亭台等

休闲度假

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接待中心等

水下奇观海底村庄

观光

码头、环保游船

探险

潜水设施

科技文化教育

地震与火山博物馆、水下考古成就展、地质教育、防灾教育

渔家农事休闲

观光

参观渔民捕鱼、海产品养殖等

垂钓

儿童垂钓区、成人海钓中心

捕捞

儿童戏水捉鱼区、成人撒网捕捞区

特色海鲜

餐饮服务设施

青少年野营活动

篝火晚会

露营帐篷、野外做饭各种炊具等

自行车自驾游

自行车租赁等

野外探险生存体验

器械攀岩、岩降等

观光休闲农业

观光

高科技农业展示区

农事体验

绿色产品采摘园、家庭种植园、特色农事

农家餐饮及住宿

农果品尝中心、特色农家菜肴、特色民居等

特色文化旅游

山尾祭海

仪式观演中心

椰壳加工

工艺制作坊

黎锦工艺品

织锦坊

琼剧欣赏

琼剧苑

 

五、演丰镇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一)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运用生态学景观规划原理——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直接决定了乡村景观的空间格局。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而与乡村景观空间格局联系较密切的就是斑块和廊道。

  通过对演丰镇乡村旅游资源综合分析,其地域范围内可划分为三个斑块:

①红树林保护区;②以苏民、美兰、群庄、昌城、演南5个村委会为主的热带高效农业区;③以塔市、演西、演东、演中、山尾、演海、边海、北港8个村委会为主的海产养殖区。

除三个斑块个,区内还有两条主要廊道:

①演丰西河及其两侧绿化形成的滨水景观廊道;②以镇区景区管理处为起点,利用现有的乡道和村道,沿东寨港红树林海岸线,最后回到镇区景区管理处,形成景区环状交通廊道。

(二)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在对演丰镇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将其景观空间规划为:

一带、一环、三片、两园(图6)。

  一带:

演丰西河及其两侧绿化形成的滨水景观带。

演丰西河南北向穿过城镇,给城镇带来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景观。

滨河两岸结合绿地、亲水设施等,营造一片水韵宜人的滨水景观带。

  一环:

以镇区景区管理处为起点,利用现有的乡道和村道,沿东寨港红树林海岸线,最后回到镇区景区管理处,形成景区交通环线。

  三片:

红树林生态林片、海产养殖片、热带高效农业区片。

两园:

红树林国家公园(含乡村主题公园)、生态农业示范园。

 

六、结语

乡村旅游是一个随社会其他产业发展而发展的产业,乡村旅游规划是一个变化的时空概念,它以乡村地方特色为灵魂、以质量为战略根本、以利益为战略目标、以产业为战略水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技术经济活动。

乡村旅游的要旨是特色鲜明、优势明显。

一个乡村的特色,在于充分凸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发掘文化内涵,它从地域、历史、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规划要展现其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独特性。

海南省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特色鲜明,要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如何用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打造海南乡村旅游品牌,带动海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的研究内容。

本文提出了演丰镇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希望能为海南省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6:

17

[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衡阳县为例[M].华龄出版社,2006:

42

[3]郭焕成,吕明伟,任国柱.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