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676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docx

河南省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讲课教案

 

河南省开封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开封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B11C12N14O16Mg24S32Cl35.5Fe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合理的选项)

1.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是一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

B.细胞内酶的合成都需要模板和能量

C.蛋白质只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D.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2.下图是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网(d,e,f,h表示完整的细胞器),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养型生物都含有结构d

B.一切细胞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膜流其实是生物膜流动性的体现,质

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发生了膜流

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g→h→g→c

途径有关

3.科学家在某二倍体的鱼中发现了“孤雄生殖”现象。

关于这种鱼类的“孤雄生殖”,科学家提出了下图中A、B、C三种可能的发生途径,甲、乙、丙分别代表这三种途径所得到的“孤雄生殖”后代的体细胞。

下列相关三种可能途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均只含有父方的遗传物质

B.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精子”是减数第

一次分裂异常形成的

C.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可能完全相

D.甲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曾发生有丝分裂异常

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个体也能患有遗传病

B.杂交育种能将两个物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到一起,并能产生可稳定遗传的后

C.用γ射线照射乳酸菌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能产生多种基因组合,提高子代对环境的适应力

5.吞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摄入胞外抗原,运至溶酶体,溶酶体酶使抗原片段化。

用氯化铵和氯喹分别处理吞噬细胞,可以提高溶酶体内的pH,使酸性水解酶失活。

下表是探究两种物质处理对抗原摄取、分解和传递过程影响的实验结果。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抗原传递的效率只与抗原原本的空间结构有关

B.两种物质处理对抗原的传递都能起部分抑制作用

C.抗原的分解利于抗原在免疫细胞间的传递

D.0.1mmol/L氯喹处理对抗原的摄取无影响

6.下列关于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细胞膜实验中,选取鸡的红细胞的理由是它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且易于破裂

B.探索淀粉酶最适pH,可以设置一系列梯度组分组对照,并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C.物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时物镜与标本的距离越远

D.观察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本身无色,需要用甲基绿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施用适量石膏可降低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的碱性

B.奶油、代可可脂巧克力、乳饮料、奶茶、蛋黄派等零食都含油脂

C.《天工开物》中“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D.由于r(F-)比r(OH-)小,氟离子在磷灰石晶体结构里更匹配,使得氟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因此含氟牙膏可有效预防龋齿

8.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A

B.1molK2Cr2O7完全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C.常温下,1LpH=2的H3PO4溶液中的H+数目为0.03NA

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9.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

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6,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

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茶叶末是为了增加固液接触面积,使提取充分

B.“蒸馏浓缩”时,选用球形冷凝管进行冷却

C.浓缩液中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单宁酸和吸收水分

D.“分离提纯”的方法是升华

10.我国科学家构建了一种有机物M,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C.1molM最多可与18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M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3molCO2

11.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处理含硫废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氧化菌的作用是促进硫元素的失电子过程

B.碳棒a为生物燃料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该电池工作时,碳棒b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e-+4H+

2H2O

D.该燃料电池工作时涉及的能量变化为“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12.前20号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X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

W、Z的质子数之和等于X、Y的质子数之和,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核外电子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与X的简单离子具有不同的电子层结构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作半导体材料

C.X、Z分别与W形成的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X、Y的单质均可以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

13.常温下,0.1mol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L的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pH=4的溶液中:

c(H2CO3)+c(

)+c(

)=0.1mol·L-1

B.pH=8的溶液中:

c(Na+)>c(

)>c(H2CO3)>c(

C.W点所示的溶液中:

c(Na+)>c(

)=c(

)>c(OH-)>c(H+)

D.pH=11的溶液中:

c(Na+)+c(H+)=c(OH-)+c(Cl-)+2c(

)+

c(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近代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内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15.2019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比赛冠军。

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来自河南的世界第一主攻手朱婷接队友传球,在网前L=3.60m处起跳,在离地面高H=3.04m处将球以V0的速度正对球网水平击出,已知球网高h=2.24m(忽略空气阻力)。

A.若排球恰好过网,则朱婷击球的速度可能为5m/s

B.若击球的方向改变,球过网后可以垂直落地

C.排球运动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排球的动量变化量相

D.排球运动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排球的动能变化量相等

16.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x=1.6×103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80m/s,已知飞机质量m=7.0×104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取10m/s2)

A.飞机在跑道上滑跑的时间为30s

B.飞机起飞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C.飞机发动机的牵引力大小为7.0×104N

D.飞机起飞过程牵引力的平均功率为8.4×106W

17.如图所示,将一个铝框放在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间,铝框可以绕竖直轴线

自由转动。

转动磁铁,会发现静止的铝框也会发生转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框与磁极转动方向相反

B.铝框始终与磁极转动的一样快

C.铝框是因为受到安培力而转动的

D.铝框是因为磁铁吸引铝质材料而转动的

1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一理想电流表A,副线圈接入一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现在m、n间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10Ω。

当电流表A的示数为0.1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

A.2ΩB.10ΩC.12ΩD.22Ω

19.某科技小组设想月球探测器的环月轨道方案如图所示,环月轨道Ⅰ为圆形轨道,环月轨道Ⅱ为椭圆轨道,远月点记为P点,近月点记为Q点(图中未标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探测器在环月轨道Ⅰ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该探测器在环月轨道Ⅰ上的运行周期比在环月轨道Ⅱ上的运行

周期长

C.该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行时,远月点的加速度数值比近月点的

加速度数值大

D.该探测器在环月轨道Ⅰ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小于在环月轨道Ⅱ上的机械能

20.在某空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该空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和沿某个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均未画出)。

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从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沿x轴正方向射入该空间,粒子恰好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B.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C.若磁场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粒子也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只改变磁场的方向,粒子不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1.如图,竖直平面内有(a、b、c三个点,b点在a点正下方,b、c连线水平。

第一次,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以初动能Ek0水平抛出,经过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5Ek0;第二次,使此小球带正电,电荷量为q,同时加一方向平行于abc所在平面、场强大小为

的匀强电场,仍从a点以初动能Ek0沿某一方向抛出小球,小球经过c点时的动能为13Ek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ab两点的距离为

B.ab两点的距离为

C.ac间的电势差

D.ac间的电势差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22.(6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实验,甲小组测小车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乙小组测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丙小组测小车的速度和合外力的功的关系,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的总质量,丙图中M包括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小滑轮的总质量),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重力加速度g已知,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组实验不需要平衡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实验小组是_________。

(填“甲”、“乙”、“丙”或“都不需要”)

(2)甲、乙、丙三组实验时需要满足“M

m”的是__________。

(填“甲”、“乙”、“丙”或“都不需要”)

(3)若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实验装置做小车的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各组同学的操作均完全正确,甲、乙、丙三组同学作出的a-F图线如图丁所示(乙组同学所用F为传感器读数,丙组同学所用F为弹簧测力计示数),则乙组实验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__。

(填“A”、“B”、“C”)

23.(9分)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

(1)某次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__mm。

再用毫米刻度尺测出金属丝长度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__mm。

(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

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100Ω。

电源E(电动势10V,内阻约为10Ω)

电流表A1(量程0~250mA,内阻r1=5Ω)

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阻约为5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0Ω,额定电流1A)

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根据题意设计了实验方案,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__________(填R1或R2)

②请在方框内把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并标明器材代号

③该同学测量得到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x=__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4.(14分)如图所示,两条相互垂直的分界线MN、PQ,其交点为O。

MN一侧有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垂直于MN),另一侧有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一质量为m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PQ线上的A点,沿平行于MN方向以速度v0射出,从MN上的C点进入磁场,通过O点后离开磁场,已知OA=h,OC=2h。

求:

(1)带电粒子的电荷量q;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5.(18分)如图所示,水平导轨AB和CD分别与水平传送带左侧和右侧理想连接,竖直光滑圆形轨道与CD相切于点E,一轻质弹簧原长l0=3m,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P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1.2m。

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小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

弹簧原长小于光滑导轨AB的长度,导轨靠近B处放置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Q。

传送带长L=25m,沿顺时针方向以恒定速率v=6m/s匀速转动,导轨CE长为x=4m。

物块与传送带及导轨C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

现用小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为l=1.2m,然后释放,P与Q弹性碰撞后立即拿走物块P,Q恰好可以到达与光滑圆形轨道圆心等高的F点,取g=10m/s2。

(1)求P与Q碰撞后Q的速度;

(2)求光滑圆形轨道的半径R。

26.(15分)某兴趣小组在定量分析了镁渣[含有MgCO3、Mg(OH)2、CaCO3、Al2O3、Fe2O3和SiO2]中Mg含量的基础上,按如下流程制备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

相关信息如下:

①700℃只发生MgCO3和Mg(OH)2的分解反应。

②NH4Cl溶液仅与体系中的MgO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

③“蒸氨”是将氨从固液混合物中蒸出来,且须控制合适的蒸出量。

请回答:

(1)Ⅰ中灼烧时,盛装镁渣所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

(2)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Ⅲ中“蒸氨”的目的是__________。

(4)Ⅲ中需要搭建合适的装置,实现蒸氨、吸收和指示于一体(用硫酸溶液吸收氨气)。

①选择必须的仪器,并按连接顺序排列(填写代表仪器的字母,不考虑夹持和橡皮管连接):

热源→__________。

②控制硫酸的量,当氨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指示蒸氨操作完成。

请选用合适的指示剂,并说明蒸氨可以停止时的现象__________。

(5)溶液F经盐酸酸化、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得到产品。

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后发现溶液呈碱性。

①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

②从操作上分析引入杂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

(6)该实验小组称取30g镁渣进行上述实验,最终得到101.5g六水合氯化镁。

不考虑镁元素的损失,该镁渣中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

27.(14分)废旧显示屏玻璃中含有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

某课题小组以此玻璃粉末为原料,对资源进行回收并制得Ce(OH)4和硫酸铁铵矾[化学式为xFe2(SO4)3·

y(NH4)2SO4·zH2O],流程设计如下:

已知:

Ⅰ、酸性条件下,铈在水溶液中有Ce3+、Ce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且Ce4+有较强氧化性;

Ⅱ、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Ce3+易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反应③中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已知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萃取分液所用玻璃仪器为_________;该过程可表示为:

2Ce3+(水层)+6HT(有机层)

2CeT3(有机层)+6H+(水层),从平衡角度解释:

向CeT3(有机层)加入硫酸获得较纯的含Ce3+的水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6)为测定某硫酸铁铵矾样品的组成,现称取28.00g该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

200mL溶液;再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再烘干灼烧至恒重,得到3.20g固体;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1.0mol·L-1硝酸钡溶液100mL,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硫酸铁铵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8.(14分)有色金属铜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铜的单质和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工业上利用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冶炼铜。

为了测定辉铜矿样品的纯度,用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请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_____Cu2S+_____

+_____H+

_____Cu2++_____

+_____Mn2++_____H2O

(2)已知:

2Cu(s)+

O2(g)=Cu2O(s)△H=-169kJ·mol-1

C(s)+

O2(g)=CO(g)△H=-110.5kJ·mol-1

Cu(s)+

O2(g)=CuO(s)△H=-157kJ·mol-1

则反应:

2CuO(s)+C(s)=Cu2O(s)+CO(g)△H=__________kJ·mol-1。

(3)利用电解法,根据反应2Cu+H2O

Cu2O+H2↑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1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4)将CuCl水解再热分解也可得到纳米Cu2O,CuCl水解反

应方程式为CuCl(s)+H2O(l)

CuOH(s)+Cl-(aq)

+H+(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此温度下Kw、Ksp(CuOH)、

Ksp(CuCl)的关系表达式为__________。

(5)我国科学家围绕Cu2O材料进行水相CO2光电还原反应合成甲醇,从而探究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方法,其模拟装置原理如图2所示:

①在Cu/Cu2O/CuO电极薄膜表面进行CO2还原反应生成CH3OH的总反应是_______。

②图3是Cu/Cu2O/CuO复合电极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不同电压下的光电催化还原CO2生成甲醇的装置图,图4是产物甲醇的分析。

装置中辅助电极是___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光电催化还原CO2生成甲醇最佳电压是__________,若在该电压下,甲醇的产率为50%,则生成16g甲醇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9.(10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②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小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

向甲、乙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mL,迅速塞紧试管,备用。

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管。

放置20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

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均加入微量甲烯蓝粉末

(忽略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

④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一端轻轻挤出1小滴蓝色溶液(如图)。

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并做好记录。

(1)步骤②中,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__________。

步骤③中“放置20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

(2)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__________中的蓝色小滴。

(3)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__________之间。

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进一步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

30.(10分)小麦是常见的农作物,某科研小组以小麦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

下面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某植株叶片在光斑(阳光穿过上层叶片的空隙会在下层叶片上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而移动)照射前后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丙图表示植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CO2的O最终去向,除有机物外,还有__________。

(2)乙图中C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光合作

用所需CO2的来源是__________。

(3)丙图中的数字,哪两个代表同一物质__________。

(4)乙图中B点叶肉细胞间隙的O2浓度__________

(填写“>”“<”或“=”)A点叶肉细胞间隙的O2浓度。

(5)丙图中8代表的是__________。

31.(7分)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因为N、P元素等无机污染引起了藻类的大量繁殖,研究人员拟采用生物控制技术进行防治,对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及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湖泊中,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植物,这种空间结构的意义是__________。

(2)图甲中,在5、7月份,水深0.2m处有机碳的生产率很高,但0.6m以下有机碳生产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研究及实验应用结果表明,在不投放饵料或少投放饵料的情况下,大量养殖能够吞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鱼类,对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淡水湖的污染有明显效果。

这些放养鱼类的生态作用是__________。

(4)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

32.(12分)我国从东北到西北基本上都有大麦的分布,尤其是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更是大麦的主产区。

大麦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二倍体(2n=14)。

因杂交去雄工作很不方便,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如图所示的6号染色体三体新品系,该三体植株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Ⅰ和Ⅱ分离,染色体Ⅲ因结构特殊随机分配。

含Ⅲ号染色体的花粉无授粉能力,雄性可育(M)对雄性不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