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548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下的文学生态无疑是“多元化”的。

首先,作家不再是少数的精英人士,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我们着实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

全民写作的机制,导致文学作品爆发性增长。

CIP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申报出版的文学类图书达到50230种,比2015年增加8.0%。

网络文学作品存量更大,每天发表的网文超过1000万字,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出版社一年的出版量。

与此同时,文学类型迭代速度加快,网络文学每年都会产生两三种新类型(如“种田文”“重生文”等)。

文学已进入产业化、大数据、IP时代,消费式的类型文学阅读和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并存,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文学作品已成趋势,文学产业的粉丝效应日益彰显。

②这种多元的文学生态造就了多元的批评格局。

借鉴蒂博代的观点,当下是全民批评的时代,存在着三种批评:

有教养者的批评、专业工作者的批评、艺术家的批评。

第一种批评群体以媒体、读者代表为主,依靠网络等媒介表达批评态度和观点,体量大但碎片化、感性化特征明显。

第二种批评群体,就是依附于高校、作协等体制内的专业批评家。

第三种批评群体是作家个人进行的辅助创作的研究,体量较小,他们主要以撰写“作家阅读笔记”的方式进行批评。

③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本应起到引领作用,因为“专业批评承担着两种不可替换的功能:

其一,使文学的整个过去保持现实性;其二,因为对所处时代的作品的了解,亦因为对人文科学的了解,给予文学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科学的描述和阐释”。

尤其是在当今众声喧哗的境况下,专业批评更应该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拨云见日,正本清源,有力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④然而遗憾的是,面对全民写作的环境与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的危机。

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文学批评日益成为文学理论的附庸,不少批评者热衷于生造概念、套用空头理论,出现了大量“理论先行”“理论炫技”的文章,却无法解释真问题。

其二,文学批评的尺度缺失,要么就是以文学审判官、文艺导师自居,对作品吹毛求疵,尤其对当代文学做过度灰暗的解读,一切批评沦为纯粹批判;要么就是人情化、商业化批评泛滥,批评沦为宣传的附庸,不讲逻辑性,更不用说创新性。

批评界不少学者将这些现象归因于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

但在我看来,更根本的是:

专业批评圈于传统批评范式的规约,未能鲜活、敏感地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范式危机造成批评失去准确性和力度。

⑥传统的一元式的批评范式不足以应对当下多元的文学生态,在这个后现代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文学批评迫切需要“建构主义”,即建构一种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新的批评范式。

(摘编自《名作欣赏2017年31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全民写作时代,而文学作品已经成为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的产品。

B.在多元的文学生态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文学批评中,通过发表评论使文学进步。

C.专业批评家对文学有着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和科学的描述和阐释,能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D.文学发展越来越繁荣,文学批评却没有跟上步伐,特别是专业批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当下的文学生态出发,引出对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指出文学批评迫切需要“建构主义”。

B.文章主体部分将当下的文学批评分为三种,重点对第二种文学批评—专业批评进行了批判。

C.文章在论证全民写作时,使用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表现了当下文学作品迅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D.文章第四段从两个方面对专业批评失语进行了介绍,然后又对出现失语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消费式的类型文学阅读、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都有其潜在的读者群体。

B.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应投身于时代洪流中,起引领作用,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C.面对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危机,其根本原因是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

D.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新的批评范式更有助于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

【答案】1.D2.B3.C

【解析】

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A项,“文学作品已经成为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的产品”未然变已然,文中说的是“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文学作品已成趋势”。

B项,“我们每个人…通过发表评论使文学进步”说法绝对,不是所有的评论都能使文学进步。

从文中来看,“有教养者的批评”呈现碎片化、感性化特征,它就不一定能使文学进步。

C项,这是专业批评家应该做到的,但现状是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危机。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

B项,“重点对第二种文学批评—专业批评进行了批判”错误,从文章内容来看,对专业批评失语危机的介绍和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一种客观的表述。

点睛:

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

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

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

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清晰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C项,“根本原因是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是批评界不少学者的看法,而在作者看来,“更根本的是:

专业评论囿于传统批评范式的规约,未能鲜活、敏感地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范式危机造成批评失去准确性和力度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白

张春荣

(1)彭祖已八百二十四岁。

(2)但他外表仍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

走起路来,快速敏捷,步伐又大。

尤其他那双眼眸炯炯有神,恍如光洁明镜,并没有因阅读人间的浮幻沧桑而昏耗暗淡。

当然,人们更不会注意他眼角的细细鱼尾纹。

(3)那天,郊林清晨飘浮一层薄雾。

雾中传来雄鸡唱晓。

彭祖穿过湿凉竹林,在声声清脆鸟鸣的陪伴下,走向溪边。

溪旁一名白衣汉子正蹲在水边洗东西。

几个农人挨近观看,而后纷纷摇头:

“疯子!

”荷着锄头走开。

彭祖走了过去,只见白衣汉子手拿一束稻草拼命在水里洗刷木炭。

(4)“干什么?

(5)“将黑木炭洗白!

”白衣汉子冷冷地白了彭祖一眼。

(6)彭祖察觉那汉子眼神深藏一股阴森寒意。

彭祖不以为意,笑了笑。

活了这一大把年岁,什么大风大浪、稀奇古怪没遇过。

(7)“怎么可能?

(8)“怎么不可能?

像平常大家梳头发,不都把乌黑发丝梳成雪白?

”             

(9)彭祖无奈苦笑,“刷黑炭和梳头发是两件事,不能混在一块类比。

(10)“谁说不可以?

你想,黑木炭燃烧后全都化为灰烬。

灰烬就是灰白色,”汉子语气坚定,“那表示黑炭可以变成灰白,用水刷久了,一定可以刷白。

(11)“你的话似乎言之成理。

可是你手中的木炭仍然漆黑。

”彭祖低头,注意水中鹅卵白石间,点点蝌蚪正曳尾游动。

(12)“迟早会刷白,你看好了。

(13)“老兄,要吹牛、骗小孩也不是这样。

不要再瞎讲!

”彭祖觉得这家伙大概精神有问题。

(14)“你不信,是不是?

”汉子瞪他一眼,“好!

告诉你,这是有根据的。

八百多年前,就有人将黑炭刷白。

有人?

八百多年前?

彭祖心想,这家伙真会杜撰,我活了这一把年纪,眼见耳闻,就没听说这等事?

明明睁眼说瞎话。

(16)“谁?

(17)“你一定不知道。

(18)“说说看。

”彭祖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对方。

(19)“彭祖!

(20)“彭祖?

(21)彭祖怔忡一下,迅即朗朗大笑起来。

意念急转,他瞬时明白眼前这家伙的身份。

自二十四岁在云雾山巅,八位神仙每人送他百年时光以来,阴间阎王便派鬼卒捉他回去,以便销案。

可是没有一个鬼卒认得出他。

(22)“有什么好笑?

(23)“怎么不好笑,要臭美也不要这么离谱!

彭祖怎么会——”

(24)“怎么不会!

你怎么知道他不会。

(25)“我当然知道。

”彭祖忍住笑意。

(26)“你是谁?

”白衣汉子脸上疑云重重。

(27)“我,就是,你所说的彭祖。

”彭祖不疾不徐道。

(28)“好啊!

你不打自招。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汉子两眼发亮,磔磔怪笑。

(29)这次你跑不掉啦!

”白衣汉子丢下手中稻草,露出狰狞鬼脸一步一步地逼近彭祖,“看你往哪里跑?

(30)“我为什么要跑?

”彭祖笑立原地。

(31)“你,不怕死?

”白衣汉子愣住了。

(32)彭祖坦然大笑:

“怕死也不会留在这里和你聊这么久。

(33)“该来的,怎么也躲不掉!

”彭祖气定神闲地遥望天际在雾中若隐若现的青青山脉,面带微笑。

微笑里,彭祖走近松树下的巨大岩石。

一阵飕飕凉风如白衣般飘了过来,石隙草丛间探出的金黄小野菊轻轻摇曳。

彭祖安详地阖上眼,在困盹中,头枕灰白岩石,静静入眠。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对话为主要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集中展示了彭祖与白衣汉子争论的细节,使彭祖与白衣汉子两个形象具体可感。

B.小说中白衣汉子实为阎王的鬼卒的结局看似出人意料之外,其实前文已有暗示,如“彭祖察觉那汉子眼神深藏一股阴森寒意”。

C.小说中白衣汉子用稻草洗黑炭,并举“青丝能梳成白发”的例子与彭祖争论,体现出他是非黑白不分的糊涂与坚持自我的固执。

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很好地映衬了彭祖面对死亡时从容、淡定、平和的心态和凛然的风度。

5.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新颖的传说人物彭祖的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本文中彭祖的形象特点。

6.这篇作品写的是彭祖,却不以“彭祖”为题,偏以“黑白”命之。

请你谈谈小说以“黑白”为题的用意。

【答案】4.C5.①年龄很大,但外表年轻,精神焕发。

彭祖已经有八百二十四岁,但他的外表仍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且走路快速敏捷,双眼炯炯有神。

②坚持自我,固守真理。

彭祖坚持认为黑木炭不能洗白,甚至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曲意迎合白衣汉子的说法。

③淡然超脱,看透生死。

彭祖虽然已经知道眼前洗炭的白衣汉子是阎王派来捉他的鬼卒,但丝毫不畏惧躲避,面带微笑从容赴死。

6.①小说主要围绕着“黑炭洗白”的故事展开。

“黑白”概括了小说中彭祖与白衣汉子关于“黑炭是否能洗白”的争论这一主要情节。

②象征着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的抉择,以“黑白”为题,体现了坚持说真话,坚持真理的主题,引人深思。

(或:

黑与白象征着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的斗争,表现了小说的立意的方向。

)③以“黑白”为题,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感和悬念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4.试题分析:

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C项,“体现出他是非黑白不分的糊涂与坚持自我的固执”不恰当,小说中白衣汉子用稻草洗黑炭,声称黑炭能洗白,并与彭祖争论,只是以此作为引诱彭祖透露身份的手段,在彭祖暴露身份后,他便丢下稻草,停止清洗。

因而,白衣汉子先前的一系列语言、行为并不能直接证明他真的相信黑炭能洗白。

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从彭祖的外貌和精神品质两方面来概括。

外貌,从“彭祖已八百二十四岁”“外表仍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走起路来,快速敏捷”“那双眼眸炯炯有神,恍如光洁明镜”可概括出他年龄很大,但外表年轻,精神焕发。

精神品质方面,他“明白眼前这家伙的身份”,可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妥协,用自己就是彭祖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可见他坚持自我,固守真理。

白衣汉子来抓彭祖,彭祖不躲避,并且说“怕死也不会留在这里和你聊这么久”,“气定神闲”“安详”地死去,可见他淡然超脱,看透生死。

点睛:

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彭祖的描述,然后进行概括。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

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6.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标题的能力。

解答时可从标题所用手法,小说情节发展、主题表达,标题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

结合小说内容来看,标题“黑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木炭是黑的,不可能洗白,黑与白的争辩就象征着真与假、善与恶、是与非的斗争,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从情节发展来看,全文围绕木炭能不能洗白展开,所以标题“黑白”交代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从表达效果来看,标题只有“黑白”两个字,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起到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

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

这不只是仪式,更是一种使命。

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正站在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②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其中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却只有一个。

尽管近年来,阿里巴巴、华为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注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总体形象欠佳。

(摘编自《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

材料二:

2013上半年消费者购买国产智能电视的关注因素

材料三:

①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备受热议,与其说触及了“中国智造”的痛点,毋宁说触碰了中国品牌的“弱点”。

那些卖断货的日本马桶盖,实际上不少产自中国,返销日本,又被中国游客买过来。

媒体曾披露了一个案例,杭州一名居民在日本大阪购得一个马桶盖,发现产地竞为杭州下沙,感叹“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

②很多时候,国货不是质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够;不是价格高企,而是没有形成与品质相匹配的品牌效应。

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中国品牌有过一段群星灿烂的历史。

从熊猫彩电、燕舞录音机、雪花冰箱,到双星球鞋、海鸥照相机,再到英雄钢笔、乐凯胶卷、龙虎牌清凉油,国产品牌装点着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

③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还不够多,从“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到中国游客在海外被称为“会走路的钱包”……一幕幕场景逼迫人们思考:

如何才能打造更多树得起的中国品牌?

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不增品种,就难以满足消费者所需;没有品质,就形成不了品牌。

 (摘编自王石川《中国品牌当能纵横四海》)

材料四:

①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甚至是伟大品牌。

只是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想到,这个故事会发展得这么快。

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拿走的市场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

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去年增长3%。

但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只增加1.5%。

②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

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变动不居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后适当加入中国元素逆向设计,面对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掉头。

而一些跨国公司发展乏力,正是由于决策与市场的分离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竖井”。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大牌在大型百货店、超市、免税店的渠道优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

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③事实上,随着中国消费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时代,打造一批优秀甚至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

不久前,老牌化妆品牌百雀羚成为有美妆研发“诺贝尔”平台之称的国际化妆品化学家联合会(IFSCC)首家中国金牌会员,几乎同时,它的一次互联网传播,也惊艳了年轻人和营销界。

 (摘编自何鼎鼎《读懂品牌消长背后的观念之变》)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个“中国品牌日”受到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国制造而言,它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

B.当前,我国品牌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C.“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会走路的钱包”等说法逼迫人们思考怎样树立中国品牌。

D.大众在购买国产智能电视时,对品牌的关注度仅处于第三位,远低于质量和价格因素,但高于售后、外形等因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阿里巴巴、华为、百雀羚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表明了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

B.从材料二看,六个因素是各自独立的,但若“品牌”产品做到质优价更廉,则其关注度将会占据绝对优势。

C.材料提到的中国游客从日本买马桶盖的事例,反映了国货不仅是质量不行,还有知名度不够等问题。

D.在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2016年外国品牌销售额只增加1.5%,而本土企业增幅超过8%,说明本土企业已占据优势。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答案】7.D8.B

9.①国家层面的支持:

从“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政府工作报告》的推动,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国产品牌的建设。

②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

③中国企业“察言观色”的优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国产品设计更懂消费者,营销模式更轻便,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解析】

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解读图表的能力。

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以及图表中相对应的信息,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及图表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D项,“远低于质量和价格因素”说法错误,从材料二所给图表来看,消费者对品牌与价格的关注度基本相当,而不是“远低于”。

8.试题分析:

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五选二的选择题形式,解答时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

A项,“表明了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不正确。

这些中国品牌脱颖而出不能说明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由材料一可知“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C项,“反映了国货不仅是质量不行”不正确,中国游客从日本购买马桶盖,不能反映出国货质量低,这些马桶盖有不少是中国制造的。

D项,推理错误,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比外国品牌大并不能说明本土企业已占据优势。

9.试题分析:

本题考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

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

相关信息如“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材料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材料四“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

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等,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人。

幼有异禀。

父授之书,日诵数千言。

不令作文,一日偶见所为《祀灶文》。

大异之。

举正统元年会试第一,殿试及第,授编修。

京城大水,应诏陈十事,言:

“号令宜出大公,裁以至正,不可苟且数易。

公卿侍从,当数召见,察其才能心术而进退之。

降人散处京畿者,宜渐移之南方。

郡县职以京朝官补,使迭相出入,内外无畸重。

荐举之法不当拘五品以上可仿唐制朝臣迁秩举一人自代吏部籍其名而简用之武臣子孙教以韬略守令牧养为先务,毋徒取干办。

群臣遭丧,乞永罢起复以教孝。

僧尼蠹国当严绝。

富民输粟授官者,有犯宜追夺。

”疏入留中。

十三年,弟寅之与乡人相讦,辞连定之。

下狱,得白。

秩满,进侍讲。

景帝即位,复上言十事。

书奏,帝优诏答之。

三年,迁洗马。

也先使者乞遣报使,帝坚不许。

定之疏引故事以请,帝下廷议,竟不果遣。

宪宗立,进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直经筵。

江西、湖广灾,有司方征民赋。

定之言国储充积,仓庾至不能容。

而此张口待哺之氓,乃责其租课,非圣主恤下意。

帝感其言,即命停征。

四年,进礼部左侍郎。

万贵妃专宠,皇后希得见,储嗣未兆。

郕王女及笄未下嫁。

定之因久旱,并论及之。

筵兼讲太祖御制诸书,斥异端邪教,勿令害政耗财。

帝留其疏不下。

五年,卒官。

赠礼部尚书,谥文安。

定之谦恭质直,以文学名一时。

尝有中旨命制元宵诗,内使却立以俟。

据案伸纸,立成七言绝句百首。

又尝一日草九制,笔不停书。

有质宋人名字者,就列其世次,若谱系然,人服其敏博。

(选自《明史·刘定之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荐举之法不当/拘五品以上/可仿唐制/朝臣迁秩/举一人自代/吏部籍其名而简用之/武臣子孙/教以韬略/

B.荐举之法/不当拘五品以上/可仿唐制/朝臣迁秩举一人/自代/吏部籍其名而简用之/武臣子孙/教以韬略/

C.荐举之法不当/拘五品以上/可仿唐制/朝臣迁秩举一人/自代/吏部籍其名而简用之/武臣子孙/教以韬略/

D.荐举之法/不当拘五品以上/可仿唐制/朝臣迁秩/举一人自代/吏部籍其名而简用之/武臣子孙/教以韬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B.京畿,指京城及其附近的地区。

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汉魏时期始有“京畿”之称。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别设置的御前讲席,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及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所以称女子15岁为“及笄”,举行及笄礼时要为女子正式起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定之天赋极高,科考顺遂。

他幼时每天诵读数千言,所写文章让父亲感到惊异;他参加会试获第一名,殿试及第,被授予编修的职位。

B.刘定之忧心国事,敢于谏言。

京城水灾他应诏陈事,从号令颁布、公卿侍从升降、归降之人的安排、推举朝臣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C.刘定之体恤灾民,为民请命。

江西、湖广受灾,有关官员还在征收老百姓的赋税,他向皇帝提出减轻赋税的建议,被皇帝采纳。

D.刘定之聪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