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495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

《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站工艺流程.docx

污水站工艺流程

污水站工艺流程

根据工艺选择部分的重金属离子去除原理,西豫公司污酸废水以及酸性废水、生产废水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思路,对污酸废水和酸性废水进行中和预处理,综合废水进行二级混凝沉淀后进行深度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2-1。

污酸设计能力为200.0m3/d,污水设计能力为290m3/d,生产废水设计能力为580.0m3/d,综合废水设计能力1070.0m3/d。

污酸废水以及酸性废水、生产废水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思路,对污酸废水和酸性废水进行中和预处理,综合废水进行二级混凝沉淀后进行深度处理。

化灰系统

石灰乳投加采用消石灰机、石灰乳池、投加泵等一系列的设备。

石灰乳通过石灰泵投加到中和反应池。

化灰间内设置集气系统,收集石灰粉尘进行吸收处理,满足职业健康要求,为劳动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XSJ—R型系列消石灰机是将生石灰(CaO)加水经回转筒旋转消化成石灰乳[(CaOH)2]并进行渣乳分离的理想设备,其主要零件部件采用焊接结构,装配部位均用标准件连接,既保证了强度,又便于维修安装。

与物料接触部分涂以环氧树脂,耐腐蚀性能比较好

1、污酸废水调节池

污酸废水在调节池中收集,均匀污酸废水水质水量。

调节池前段设置格栅井(上游),以截留大体积污染物,保证后续工艺正常运行。

污酸废水经过耐腐蚀提升泵进入一级中和反应池。

2、一级中和处理

污酸废水经过提升进入一级中和反应池,反应池内设置机械搅拌机,石灰乳由化灰系统加入,池内设置pH计,一级中和反应调节pH值至1~4,中和后泥水混合物由污泥泵输送至一级厢式压滤机进行泥水分离,过滤液接入酸性废水调节池,干污泥为硫酸钙,收集作外售处理。

一级中和、过滤系统并联、交替使用。

3、酸性废水调节池

污酸废水一级中和处理出水同酸性废水在酸性废水调节池中收集,均匀酸性废水水质水量。

酸性废水调节池前段设置格栅井(上游),以截留大体积污染物,保证后续工艺正常运行。

酸性水废水经过耐腐蚀提升泵进入二级中和反应池。

污酸废水和酸性废水调节池设置废硫酸雾收集吸收处理,吸收液接入酸性废水调节池,避免形成酸雾二次污染。

4、二级中和处理

酸性废水经过提升进入二级中和反应池,反应池内设置机械搅拌机,石灰乳由化灰系统加入,池内设置pH计,调节pH值至8~9,同时加入聚合硫酸铁,中和后泥水混合物由污泥泵输送至二级厢式压滤机进行泥水分离,过滤液接入综合废水调节池,干污泥收集回收或外运处置。

二级中和、过滤系统并联、交替使用。

5、综合废水调节池

经过中和预处理的酸性废水及化学废水在综合废水调节池中收集,均匀综合废水水质水量。

调节池前段设置格栅井,以截留大体积污染物,保证后续工艺正常运行;同时池中安装有行车式刮泥机一套,污泥通过污泥泵抽送至二级中和反应釜;综合废水经过提升泵进入两级混凝沉淀处理系统。

6、一级混凝反应池

综合废水中主要含有铅、砷、镉等有害物质,一级混凝反应采用化学沉淀池去除重金属离子,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去除废水中的铅、砷、镉、铅以及汞等重金属离子。

其反应式为:

Pb2++2OH-→Pb(OH)2↓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3Ca(OH)2+2Fe3+→2Fe(OH)3↓+3Ca2+

2Fe(OH)3+H3AsO4→FeAsO4↓+3H2O

2Fe(OH)3+3H3AsO3→Fe(AsO2)3↓+6H2O

Cd2++2OH-→Cd(OH)2↓

Hg2++2OH-→Hg(OH)2↓

Zn2++2OH-→Zn(OH)2↓

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同时向废水投加絮凝剂PAC以及助凝剂PAM。

酸、碱的投加由pH仪自控装置控制,FeSO4、PAC、PAM的加药量由加药系统加入。

一级反应池材质采用钢结构内衬玻璃钢防腐,混凝反应采用机械搅拌以及气力搅拌,搅拌器采用碳钢衬胶材质,减速机为摆线针轮减速机。

7、一级斜板混凝沉淀池

废水经一级混凝反应池反应后产生的重金属氢氧化物絮状物、SS、COD在这里得到有效沉淀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此得到大部分的去除。

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形式,设计表面负荷1.00m3/m2·h,斜板采用PVC材质。

一级沉淀池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二级中和反应釜。

8、二级混凝沉淀系统

二级混凝反应通过加入硫化钠等重金属捕集剂以及混凝助凝剂等彻底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等。

pH仪自控装置控制废水混凝反应的pH值,硫化钠、混凝药剂等由加药系统加入。

二级混凝反应池采用钢结构内衬玻璃钢防腐,混凝反应采用机械搅拌以及气力搅拌,搅拌器采用碳钢衬胶材质,减速机为摆线针轮减速机。

二级混凝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表面负荷1.00m3/m2·h,斜板采用PVC材质,沉淀池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二级中和反应釜,上清液自流到中间水池。

9、中间水池

二级混凝反应沉淀池出水在中间水池中收集,处理出水经过中间水泵首先进入全自动气浮设备以及后续深度处理。

10、全自动净水器

二级混凝沉淀出水接入高效全自动净水器,该装置集絮凝、沉淀、排污、反冲、集水、过滤等工艺于一体,通过针对性地水处理药剂的加入,使废水净化效果达到最佳,确保处理出水符合排放标准,净水器出水收集在排放及中间水池。

11、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的作用是彻底去除废水尚存的少量的悬浮污染物,确保后续系统正常运行。

过滤器内装填不同级配的优质石英砂、无烟煤,能有效地截留原水中的颗粒物,从而降低原水浊度。

多介质过滤器定期进行反洗,以除去积附在表面的悬浮物及杂质。

反洗时,水从底部进入,自上部排出。

12、活性炭过滤器

因废水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为了确保低质回用水水质和符合反渗透进水要求,设置活性碳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内装填活性炭,活性炭是良好的吸附剂,主要是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色度,同时对水中残留的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活性碳过滤器定期进行反洗,以除去积附在表面的悬浮物及杂质。

反洗时,水从底部进入,自上部排出。

13、钠离子交换器

钠离子交换器可以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使水得到软化。

钠离子交换器采用逆流再生固定床。

逆流再生具有再生效果好,固定床在软化交换时硬水从树脂层上部流向下部,上部树脂率先饱和失效,底部树脂始终保持保护状态,所以出水水质稳定,而逆流再生时,再生液由底部进入交换器,底部树脂率先与新鲜的再生液进行置换,所以底部树脂再生最为彻底,而上部的被再生液置换下来的钙镁离子又及时被再生剂从上部带走,从而有效防止了二次置换,所以逆流再生耗盐量小,再生效果好。

钠离子交换器出水接入中间水箱,进入后续反渗透系统;钠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水接入到低质量回用水池,做简单回用。

14、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装置是脱盐的核心部分,经反渗透处理的水,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盐类,可以确保处理出水符合企业较高的回用要求。

反渗透浓缩液在低质量回用水池中收集,用于企业简单回用以及料场冲水等。

15、回用水池

回用水池共有两座,其中一座收集深度处理出水,作为高质量用水,由回用水泵送至用水点再利用,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低质量回用水池收集反渗透浓缩液及钠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水,实现简单回用。

RO装置操作规程

一、阀门名称

(1)总进水阀

(2)一级清洗进阀(3)一级清洗回流阀

(4)隔断阀(5)浓水电动快排阀(6)淡水排放电动阀

(7)淡水回流阀(至清洗箱)(8)二级清洗进阀

(9)二级清洗回流阀(10)淡水阀(11)浓水阀

二、设备自动运行

电源选择至自动量程、原水泵(1或2)、聚凝剂泵、搅拌机,机械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电柜选择至远程自动上,再是高压泵、阻垢剂泵(搅拌机)、浓水电动快排阀、风机、中间水泵(1或2)、混合离子交换器打在自动量程,启动自动运行指示,设备自动运行。

三、手动运行

1、打开原水泵1或2、2台过滤器阀组、絮凝剂泵、聚凝搅拌机、浓水电动快排阀。

2、60秒后同时打开阻垢剂泵、阻垢剂搅拌机,高压泵。

3、高压泵开启120s后,关闭浓水电动快排阀,设备正常运行。

4、设备正常运行时,每60分钟要进行手动冲洗过程,仅需开启浓水快排阀120s循环即可。

5、在中间水箱高液位时,设备停机。

注:

停泵的同时,要先打开浓水快排阀、高压泵不停,大流量冲洗RO装置180s,再按自动运行步骤停:

(1)先停高压泵。

(2)30s后关阻垢剂泵、阻垢剂搅拌机。

(3)30s后关闭、原水泵1或2、PAC泵、PAC搅拌机、两台过滤器阀组、浓水快排阀,程序结束。

注:

自动运行是以控制水箱液位、高停、中或低开而运行。

四、清洗

第一步骤:

请在正常运行时打开淡水回流出水阀,把水箱注满水的同时投入药剂,再开启清洗泵和清洗回流阀,打闭路循环,至药剂和水全部搅拌均匀后开始清洗RO装置。

第二步骤:

清洗RO装置时(注明:

先洗后3支膜管)关闭淡水出水阀,同时关闭隔段阀(注:

隔段阀只有清洗时使用,正常运行时常开),打开二级清洗液进阀,二级清洗回流阀,清洗时,应先调节好清洗液的PH值,酸性药剂PH调节至2-2.5,碱性药剂PH调节至11-11.5。

第三步骤:

开清洗泵,二级清洗回流阀(小流量回流,调节流量)清洗运行开始,一般情况下,先用NO.1方法清洗,再用NO.2方法清洗,主要是清洗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清洗时间,一般循环清洗半小时,再测水中的PH值。

如PH值下降,可适当再投入药剂。

一种药剂一般循环清洗一小时左右。

第四步步骤:

药液清洗完毕后,关闭清洗泵,二级清洗进阀,二级清洗回流阀,打开浓排电动阀,隔断阀,淡水排放阀,进行低压冲洗。

低压冲洗开启高压泵冲洗,至PH值和进水水质PH差不多,再开启浓、淡水阀调节流量,手动操作运行,关闭浓水电动阀和淡水排放阀至电导率小于一定值后,再注水至清洗箱,洗前4支膜管,同时关闭高压泵,隔断阀、浓、淡水阀,开启一级清洗进阀、一级清洗回流阀(注明:

配好与后3支膜管的清洗药剂相同的药剂)。

开启清洗泵,清洗回流阀,正常清洗半小时,其间测量回流液的PH值,观察PH值是否有变化,假如PH值发生变化,应再次投加药剂调整(酸洗药剂PH控制为2-2.5,碱性药剂控制PH为11-l1.5)。

NO.l和NO.2药液清洗方法一样,清洗1小时左右后关闭清洗水泵、一级清洗进阀(注:

刚开始时,把清洗药液回流至清洗水箱排放)。

再开启高水泵进行冲洗,运行3-5分钟,冲洗水先从一级清洗回流管回至清洗水箱排放,再开启隔断阀、浓水排放阀、淡水排放阀,关闭一级清洗回流阀。

,低压力、大流量冲洗二十分钟左右,冲洗至PH值和进水PH差不多后,开启浓、淡水阀门,调节流量进行正常运行。

注:

隔段阀只在系统清洗时关系,正常运行时处于常开状态。

3.9.3反渗透维护规程

(一)、简述

本系统主要利用膜分离技术的高脱盐率,除去水中的大部分离子、SiO2、有机物胶体,使出水达到后续工序的进水指标。

预处理水由保安过滤器滤去可能残有的微小颗粒,经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渗透装置。

水分子克服渗透压透过反渗透膜进入产水道,水中的大部分离子、SiO2、有机物胶体随同小部分未透过水汇成浓水排入下水道。

本系统的核心设备—反渗透系统(R/O装置),是整个脱盐水站的关键设备。

其能否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水处理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因此必须悉心管理,认真操作。

高压泵采用丹麦格兰富多级离心立式泵。

过流件材质为不锈钢,该泵为RO装置专用泵,具有绝缘等级高,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反渗透膜元件由美国进口,具有脱盐率高、产水量大、操作压低、抗压密性好、耐生物分解力强等诸多优点。

但对进水有严格要求(见表3-1),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控制。

R/O装置性能指标见表3-2。

R/O进水要求(表3-1)

项目

单位

数据

备注

水温

15~35

PH值范围

3~10

余氯

PPm

≤0.1

OT法

SDI

≤4

15分钟

化学耗氧量

O2·mg/l

≤3

Mn法

水质稳定指数

≤-0.2

硫酸钙溶度积

浓水侧不发生沉淀

钡、锶

Mg/l

浓水侧不发生沉淀

Mg/l

≤0.10

Mg/l

≤0.10

Mg/l

≤0.05

总硅

Mg/l

浓水侧不发生沉淀

表3-2反渗透装置操作参数

装置型号

JFS84-50

工作压力MPa

1.1-1.7

标准水温℃

20~25

产水量T/H

35-45

脱盐率%

≥97

回收率%

70-75

注:

实际脱盐率根据原水水质的变动而有所变化。

(二)、R/O装置的安装

R/O装置的安装必须按下列条件执行:

1、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最高不得高于35℃,当温度不在此范围内时,应加强调温措施。

2、装置到达现场后,应在一个月内安装完毕,并应立即进行通水试车运行。

3、装置在未进行通水试车前,任何阀门均不得开启,以免保护溶液流出,致使元件损坏。

4、装置就位后,应调整装置支承点,使组件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且与基础接触可靠。

5、装置的产水管最大输出高度应小于8米。

(三)、R/O装置调试步骤:

1、对装置的进水水质进行分析、测试,如结果表明进水水质符合要求,方可进行装置通水调试。

2、对高压泵的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3、检查装置所有管道之间连接是否完善,压力表是否齐全,低压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有否短缺。

4、全开各压力表开关和总进水阀、浓水排放阀、产水排放阀。

5、启动预处理设备,并调整供水量大于装置总进水量。

6、待出水无异味,关闭装置总进水阀。

7、启动高压泵,冲洗15分钟,并检查各高、低压管路、仪表是否正常。

8、调整进水阀、浓水排放阀,使进水压力达到1.6MPa左右,且产水量、浓排水量的比例为3:

1。

9、检测产品水电导率符合要求时开启产水出水阀,关闭产水排放阀。

10、R/O装置的调试均是手动单步操作。

(四)、反渗透系统的运行说明

R/O装置的运行手动操作控制,保护性冲洗可自动进行,其各工序步骤的时间设定及流量参数是在多种假定条件下设定的,运行时应按下述要点进行适当调整。

(1)制水

a.高压泵进口压力

初设定值为认0.2MPa,运行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

b.R/O装置进水压力

初设定值为1.6MPa,运行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但最大不得超过1.8MPa。

(五)、系统的运行管理

本系统由于R/O是自动运行,而保安过滤器操作简单,故无需特别的运行操作,但当处理水质恶化、水量下降、压差上升时,应及时查明原因,然后进行妥善处理。

R/O装置性能的主要参数是:

1、脱盐率:

系指装置在一定水回收率条件下的脱盐率。

2、压力系统:

系指装置在一定水温条件下,单位压力的产水量。

3、压力降:

系指在一定进水量条件下,进水阀与浓水阀前压力差。

系统运行中发生异常的现象,主要通过以上三个参数变化来反映。

究其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可能是设备原因,也可能是进水水质变化的原因,也可能是R/O膜组件的原因。

因此在原因调查时,应细致、有条不紊。

(六)、操作管理

1、严格控制进水水质,保证装置在符合进水指标要求的水质条件下运行。

2、操作压力控制。

应在满足所产水量与水质的前提下,尽量取低的压力值,这样可避免设备频繁起、停。

3、进水温度控制。

应在25℃左右,最高不得大于35℃。

4、夏季水温偏高的操作对策:

⑴在保证产水水质的前提下,可降低操作压力,实施减压操作。

⑵根据供水量要求,关停R/O装置时间不得大于24小时,否则容易造成膜面细菌孽生,增加压降。

5、R/O装置每次停机都应在进水压力小于0.5MPa条件下冲洗3-5分钟。

然后关闭总进水阀门。

6、操作工人应每二小时对运行参数进行记录,主要内容为:

进水:

PH值、电导率、压力、水温;

产水:

电导率、流量;

浓水:

流量、压力;

7、严禁未经培训人员上岗操作。

(七)RO膜的保存方法

1、RO膜的短期保存:

短期关闭RO系统(24-48小时)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

R0系统每隔24-48小时必须(以工作模式运行)运行1小时,以降低膜壳内微生物的生长和停留的可能性。

2、RO膜的长期保存

对于长期保存,为减少维护,可使用低PH值的清洗剂冲洗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进行在线冲洗。

B、在清洗水箱中充满RO产水清洗

C、向PE水箱中加入低PH清洗剂0.5~1%亚硫酸钠溶液。

D、在RO单元中循环该溶液15一20分钟。

E、关闭RO设备

F、关闭PE水箱。

G、溶液保留在RO单元中,或者缓慢排干RO单元。

如果保存温度低于最大膜工作温度,膜元件可以在膜壳内保存一年时间而膜的性能不受影响。

在启动期间,可能需要24一72小时的时间进行彻底冲洗。

对于长期保存也可采用拆卸后保存,按以下述步骤进行操作:

I)、进行在线清洗。

2)、拆卸膜元件,并使膜元件滴干。

3)、将膜元件置入含1%亚硫酸钠(食品级)溶液中,浸泡30分钟。

监控浸泡液浓度,因为它可能随着时间而稀释,并进行相应的调节。

4)、膜元件滴干后,装入塑料袋中不得含有浸泡液。

5)、将元件存于阴凉干燥库中,或者装箱保存,温度应该保持在10-20℃,因为冷藏有助于保存。

(八)、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装置运行异常及对策:

异常原因

现象

检查部位

对策

流量

脱盐率

压降

1

温度

季节变化:

泵的效率

压力调整:

冷却

季节变化

压力调整:

加热

2

压力

泵:

阀门

调整压力

浓水流量

调整压力

R/O进水流量:

压力控制阀

调节流量

4

膜老化

PH控制

控制PH

5

含盐量

R/O进水

控制压力

R/O进水

控制压力

6

不溶物(结垢)

R/O进水水质:

回收率:

PH值

控制压力:

调整回收率

2、R/O组件部分异常及对策:

异常原因

现象

检查部位

对策

流量

脱盐率

压降

1

膜功能

衰退

运行时间、进水温度、PH值、余氯

清洗或更换R/O元件

2

膜泄漏

振动、压降、

冲击压力

更换R/O

元件

3

膜压密

进水温度、压力、

运行时间

清洗或更换R/O元件

4

O型圈泄漏

振动、冲击压力

更换O型圈

5

浓水密封圈漏

材料是否老化、短路

更换浓水侧密封圈

6

内连接器断

压降大、高温

更换连接器

7

中心管断

压降大、高温

更换R/O

元件

8

元件变形

压降大、高温

更换R/O

元件

9

悬浮物

污染膜

预处理、原水水质

化学清洗

10

结垢

预处理、原水水质

化学清洗

11

有机物

污染膜

预处理、原水水质

化学清洗

3、R/O组件污染后症状和对策:

污染物

症状

化学清洗法

物理清洗法

钙沉淀CaCO3、Ca(PO3)2经常出现在系统中

脱盐率明显下降,进出口压差出现中等程度的增加

清洗液No.1配方

氧化水合物(有机物、铁和硅酸盐)

脱盐率迅速下降,进出口压差速增,产水量迅速降低

清洗液No.1配方

胶体化合物(有机物、铁和硅酸盐)

脱盐率略有降低,进出口压差迅速增加,产水量在数星期内逐渐减小

清洗液No.2配方

二氧化硅胶层的污染只有直接冲洗,才略去除一些,效果有限

硫酸钙CaSO3一般在系统的浓缩端发现

脱盐率极大降低,进出口压差逐渐增加,产水量略有下降

清洗液No.2配方

让RO系统在低于规定的回收率下运行一段时间

有机物沉淀

脱盐率明显下降,进出口压差逐渐增加,产水量逐渐减小

清洗液No.2配方,若污染严重用No.3配方

(九)、组件拆装注意事项:

1、从组件进水相反方向取出元件,取出元件时必须平行抽出,不得左右摇动。

2、装入元件应从进水方装入,并均匀用力推入,不得强行用硬物敲入。

3、拆卸后的元件应立即垂直浸没于元件保护溶液中,绝对不得干置于空气中。

(十)、R/O清洗装置

1、R/O装置需清洗的条件

R/O运行时如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则必须立即进行化学清洗(进水压力0.3-0.5Mpa)。

(1)装置总压差比运行初期增加0.15~0.20MPa;

(2)装置脱盐率比上次清洗后下降了二个百分点;

(3)装置的总产水量比上次清洗后下降了10%以上;

(4)即使上述三种情况未曾出现,通常也应1~3个月清洗一次。

5、清洗配方

清洗液

成份

配制100加仑(379升)溶液时的加入量

PH调节

1

柠檬酸

反渗透出水(无游离氯)

17.0磅(7.7公斤)

100加仑(379升)

用氨水调节PH至4.0

2

三聚磷酸钠

EDTA钠盐

反渗透出水(无游离氯)

17.0磅(7.7公斤)

7.0磅(3.18公斤)

100加仑(379升)

用硫酸调节PH至10.0

3

三聚磷酸钠

十二烷基苯酸钠

反渗透出水(无游离氯)

17.0磅(7.7公斤)

2.13磅(0.97公斤)

100加仑(379升)

用硫酸调节PH至10.0

(十)运行时加药装置的配制

预处理加药、絮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配比浓度为10%,调节刻度为40%。

投加方式为连续投加。

反渗透;阻垢剂采用MDC754或MDC220,配比浓度为10%,调节刻度为40%。

投加方式为连续投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