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0403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docx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制备

 

课题名称

姓名

院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09年10月01日

 

摘要: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有沉淀法、固液气相法、水热法、凝胶—溶胶法、共混包埋法、单体聚合法等.。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水热法由于操作简单、粒子可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自分散氧化物的制备研究中。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水热法,沉淀法,固液气相法,比较

前言:

纳米氧化铁作为纳米新材料中的一类重要氧化物,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活性高,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候性和对紫外线的屏蔽性,在精细陶瓷、塑料制品、涂料、催化剂、磁性材料以及医学和生物工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因此研究纳米氧化铁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由于纳米氧化铁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其制备和应用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铁制备方法的一些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做了展望。

重点介绍了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铁材料,以及在铁离子浓度、PH值、水解时间分别不同的情况下的水解程度。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研究已有10年的工作基础和工作积累,在“八五”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几个纳米材料研究基地,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南京大学、科院固体物理所、科院金属所、物理所、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科院化学所等已形成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基础研究的重要单位。

无论从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基础性,还是成果的学术水平和适用性来分析,都为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促进我国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纳米材料研究人才做出了贡献。

在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加快成果转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这些单位仍然是我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的坚力量。

【2】

近年来美国纳米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发展迅速。

如医学领域的纳米医药机器人、纳米定向药物载体、纳米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合成中的应用,微电子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导电聚合物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纳米电子元器件FET二极管、用于感应器的电子序列、纳米传感器,化工领域的利用纳米材料提高催化剂的效能等,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日本科学家在2003年12月发现,当温度降到极端低时,非常接近于一维金属的碳纳米管的电阻急剧增大,变成绝缘体,与普通金属的导电性截然相反。

从而证实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关于一维金属的电阻在极端低温状态下急剧增大的“朝永理论”。

这一发现为开发超微半导体等新产品提供了新思路。

名古屋大学研制出一种外层为半导体、内层为导体的双层纳米管,可作为微电子元件的配线,用于薄形装置的关键部位。

信州大学研制成功目前世界最小的碳纳米管,直径只有0.4纳米,这种纳米管可在分子等级上与树胶混合,形成高强度树胶,用于制作小型精密机械用树胶齿轮。

日本NEC研制出世界最小晶体管,长度为5纳米,比最小的病毒还要小2倍。

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生产能力为每小时10克的碳纳米管的技术装置。

还研制出一种碳纳米管生产新方法,将酒精和甘油的混合物喷射到2000℃至3000℃的石墨棒上,制出厚度为30纳米至150纳米的碳纤维、厚度为20纳米至50纳米、长度为几米的碳纳米管。

这种纳米管可用于制作连接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运输线。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应用粉末冶金制成平均尺度为80纳米、机械特性极佳的纯纳米晶体铜,其强度比普通铜高3倍,而且形变时非常均匀。

这是科学家首次获得具有完美弹塑性的物质,为制造常温下的弹性物质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技术支持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通过模拟细胞自我组装机制,使一种树状有机分子自我组装成截面约为20纳米×20纳米、含25万个原子的晶格单元。

由这些晶格构建的纳米晶体结构比普通液晶晶格结构更大、更复杂,可用于制造各种分子电子学和光学材料。

这是目前能够得到的最为复杂、可自我组装的超分子结构,也是光子晶体材料研制领域首次在原子级精确度上获取的纳米级结构。

以色列科学家利用生物自组装技术和碳纳米管的电子特性,首次在DNA上制造出纳米晶体管,证实利用生物技术制造无机物器件是可能的。

特拉维夫大学综合就用生物技术和无机化学技术,制备出银纳米导线,可作为稳定的生物传感器和芯片的电流导体。

这是世界上首次应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备离散而又均匀的纳米导线。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应用物理和高科技中心从墨西哥东南部油田提取的多份原油样品中发现碳纳米管,强度是钢的100多倍,每桶原油可分离出2克。

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原油中发现天然碳纳米管。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已经在同墨方接触,探讨利用原油工业化生产碳纳米管的可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方法在不断进行交叉、渗透,取长补短。

由于纳米氧化铁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异性能,使其用途极为广泛,开发前景广阔。

然而,纳米氧化铁的制备过程中处理温度高,粒子易团聚,难以分散等仍然是当今难题,尤其是在化学湿法制备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如何提高纳米氧化铁粒子的分散性能和改善其表面性能;如何低成本、规模化合成纳米氧化铁,并有效控制纳米氧化铁粒子的形貌和粒径,是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

【3】

纳米氧化铁粒子由于具有良好的磁性、耐光性,对紫外光具有强吸收和屏蔽效应,可广泛用于新型磁性记录材料、电子、涂料、橡胶、油墨、塑料、催化剂及生物医学等领域。

因此,纳米氧化铁粒子的制备日益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了解和掌握纳米氧化铁粒子的各种制备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综合方法,目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制备纳米氧化铁粒子通常采用各种不同的化学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胶体化学法、水热法、固相法、沉淀法和水解法等类型。

纳米氧化铁的应用很广泛,如下:

1、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磁性纳米粒子由于其特殊的超顺磁性,在巨磁电阻、磁性液体和磁记录、软磁、永磁、磁致冷、巨磁阻抗材料以及磁光器件、磁探测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

纳米氧化铁是新型磁记录材料,在高磁记录密度方面有优异的性能,记录密度约为普通氧化铁的10倍【5】。

利用铁基纳米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制备的磁传感器已经问世,包覆了超顺磁性纳米微粒的磁性液体也被广泛用在宇航和部分民用领域作为长寿命的动态旋转密封。

软磁铁氧体在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自动控制宇宙航行、雷达导航、测量仪表、计算机、印刷、家用电器以及生物医学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2、在颜料领域中的应用:

用纳米氧化铁作为颜料,既保持了一般无机颜料良好的耐热性、耐候性和吸收紫外线功效等优点,又能很好地分散在油性载体中,用它调制的涂料或油墨具有令人满意的透明度。

利用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纳米氧化铁等做成涂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导电特性,能起到静电屏蔽作用。

将能吸收某些波长光线的透明氧化铁颜料包覆在干涉型的珠光颜料上,如与闪光铝浆混用便形成一种组合颜料(combinationpigment)。

用这种组合效应颜料制成的轿车闪光漆,在正视或侧视时不仅看到颜色在明度上、饱和度上或色调上有差异,而且会看到真正不同的颜色,即所谓的tOw—color效应【6】。

这种漆具有很鲜艳的色彩,tow—color效应给人以丰满和富丽堂皇的质感,而且保色、保光性良好。

3、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用纳米粒子制成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都高于普通的催化剂,并且寿命长、易操作。

将用纳米a—Fe2O3。

做成的空心小球,浮在含有有机物的废水表面上,利用太阳光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可加速废水处理过程。

美国、日本等对海上石油泄露造成的污染进行处理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7】。

纳米a—Fe2O3。

已直接用作高分子聚合物氧化、还原及合成的催化剂。

纳米a—Fe2O3。

催化剂可使石油的裂解速度提高1~5倍,以其作为燃烧催化剂制成的固体推进剂的燃烧速度较普通推进剂的燃烧速度可提高1~10倍,这对制造高性能火箭及导弹十分有利。

4、在气敏材料方面的应用:

根据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粒子表面或界面上的离子价态和电子亦发生变化的特点,可将纳米氧化铁制成灵敏的传感器,用于H2,乙醇、CO及其他有毒气体的检测。

纳米a-Fe2咙是含有一定量氧空位的N型半导体材料,环境中的氧分子易俘获材料导带中的电子而吸附在晶粒表面,吸附氧的产生使晶界附近形成电子缺失层,材料电导主要由表面电子缺失层的电导贡献,即与其表面的氧解离和吸附是密切相关的。

适当掺杂重金属(如Pb2+,N2+,La34,Sn4+,Ti4+,Zr4+等)可使纳米a-Fe203:

的电导和灵敏度得以显著提高。

掺杂Srco;也可以提高a-Fe203粉体对气体的灵敏度,闰涛等认为可能是因为S产十与Fe3+半径接近,5产十占据Fe203刚玉结构中Fe3+的位置而形成固溶体,从而使导电电子增多的缘故。

【8】

5、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人们利用纳米级粒子可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这一特点,将磁性Fe203;纳米粒子制成药物载体,通过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通过纳米微粒的磁性导航,使其移动到病变部位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德国柏林沙里特临床医院的专家们利用癌细胞耐热性差,加热至43℃以上就死亡的特点,将纳米氧化铁微粒注入肿瘤内,并将患者置于交变磁场中,受磁场影响,肿瘤内的纳米氧化铁微粒升温至45^47`C,杀死癌细胞且不会伤及周围的正常组织。

此外,纳米氧化铁在药用胶囊,药物合成,生物医学技术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文献【9】用纳米氧化铁制成表面功能化磁性微球,应用于核酸分离与固定化酶中。

6、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纳米a—Fe2O3。

除了在磁性材料、颜料、催化领域得到应用外,在国民经济其它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用纳米a-Fe0。

制成的气敏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在制备透明氧化铁时,若严格控制砷和重金属的含量,则可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方面【10】。

此外,利用纳米级粒子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这一特点,将磁性a—Fe2O3。

纳米粒子制成药物载体,通过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通过纳米微粒的磁性导航,使其移动到病变部位可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

【11】

研究意义:

作为最为稳定的铁氧化物,a—Fe2O3因其价格低廉、无毒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技术价值。

a—Fe2O3在催化、气体传感器、吸附剂、颜料、离子交换剂和磁性元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关于a—Fe2O3的应用研究被广泛关注。

因为a—Fe2O3在许多催化反应中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所以将其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的应用研究是最受关注的方向之一。

目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在制备纳米微米氧化铁上的方法上总体可分为湿法和干法。

湿法多以工业绿矾、工业氯化(亚)铁或硝酸铁为原料,采用空气氧化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强迫水解法、凝胶一溶胶法、微乳液法等方法制备,干法常以拨基铁[Fe(CO)5]或二茂铁(FeCP2)为原料,采用火焰热分解、气相沉积、低温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PCVD)或激光热分解法制备。

分析这些制备方法不难看出,除空气氧化亚铁盐方法外,其他方法虽能制得形貌完好、粒径分布窄的氧化铁纳米粒子,但由于生产成本高,除满足一些特殊需求外,由于原料或工艺的原因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氧化铁的各种制备方法还在不断交叉、渗透,不断发展。

纳米氧化铁不仅具有其它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而且价廉,用途极广。

然而,纳米氧化铁的制备过程中处理温度高、粒子易团聚、难以分散等问题一直是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可以真正实现纳米材料的工业化。

在今后时间内,如何提高超细粒子的分散性和改善粒子表面性能,并有效控制纳米氧化铁粒子的形貌和粒径,仍然是所有粉体材料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12】

研究内容:

1、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

1.1 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是在制备磁性纳米粒子同时将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加人并产生磁性徽球的侧备方法。

即先将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溶解,然后依次加人Fe2+,H2O2或加入Fe2+和e3+搅拌的同时滴加性液,通过氧化沉淀或共沉淀反应,形成核充滋性徽球。

Ccilia在制备颗粒过中加人了一定量的葡聚精,制备出粒为8nm分散稳定性很好的葡聚糖包覆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先将壳聚糖的溶液和含铁盐与亚铁盐溶液在激烈搅拌下混合均匀,通氮气保护,然后加氮水40摄氏度反应20min,洗涤干操后制得7nm且粒度分布较窄的纳米微球等,Li等将Fe2+和Fe3+盐溶液加人到葡聚糖的水溶液中,加热到60℃后摘加氮水发生共沉淀反应,离心后除去上清液葡萄聚糖包覆的磁性纳米微球,该粒子继续活化耦联抗体及量子点,最后制得的磁性复合微球可用于免疫测定。

  共沉淀法原位合成表面修饰的暇化铁纳米获粒的优点是制备方法简单,在氧化铁成核过程中能有效地隔离和分散磁性粒子,防止磁性粒子的团和沉积,制得的磁性微球粒径较小几纳米到几百个纳米,比表面积大。

缺点是磁性微球大小不均匀、磁响应性较差,操作时需要较强的外加磁场且初步分离所获粒子多形成胶束状,豁要多次反复超声洗涤、干燥,才可获得满意效果。

此法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它是以方程式:

Fe2++Fe3++8OH-Fe3O4+4H2O为原理进行的。

通常是把Fe(Ⅲ)和Fe(Ⅱ)盐溶液以2∶1(或更大)的物质的量比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加入过量(2~3倍)的NH4OH或NaOH,高速搅拌进行沉淀反应,然后将沉淀洗涤、过滤、干燥,制得尺寸为8~10nm的Fe3O4微粒。

采用中和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微粒,并得出生成纳米Fe3O4微粒必须满足R≥6.67(根据上述反应式而确定的NaOH与铁盐投料量的物质的量比),pH≥11,反应温度20~80℃的基本条件。

共沉淀法制备Fe3O4超微粉特点是:

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价格低廉、工艺流程短、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反应过程中成核容易控制、产物纯净度高。

共沉淀法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使纳米Fe3O4粒子分散而不团聚。

为此许多学者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包覆微粒表面等手段对共沉淀法进行了改进,以达到减少团聚的目的。

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Fe3O4粒子极不稳定,其稳定性与pH成反比,在强碱性介质中静置时立即发生聚沉,随着pH降低,稳定性有所提高,但静置几分钟后都会析出沉淀。

【13】

1.2 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是在铁盐溶液中加入某种物质,使之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缓慢地生成沉淀剂。

只要控制好生成沉淀剂的速度,就可避免浓度不均匀现象,使过饱和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控制粒子的生长速度,获得粒度均匀、纯度高的超细氧化铁粒子。

常用的试剂是尿素,它在水溶液70℃左右发生.分解作用:

CO(NH2)2+3H2O2NH4OH+CO2↑加热时水解产生CO2,NH+4,OH-,它们促进和控制Fe3+水解,从而达到快速均匀成核的目的。

其特点是利用酸度、温度对反应物解离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前驱体,通过迅速改变溶液的酸度、温度使颗粒迅速大量生成,借助表面活性剂防止颗粒团聚,从而获得均匀分散的纳米颗粒。

【14】

1.3 水解沉淀法

通常以铁盐,如硝酸铁、硫酸铁和氯化铁等为原料,水解后得到γ-FeOOH,经高温处理得到氧化铁粉体,粉体平均粒径在40~60nm。

但该方法只适用于单元系统,对多元系统由于各反应物水解后沉淀的速度不一样,难以获得原子尺度的均匀混合。

1.4 还原沉淀法

采用还原沉淀法将铁离子与高分子介质聚4-乙烯吡啶均聚物(P4VP)和衣康酸-丙烯酸共聚物(PIAA)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交联,生成配合物并制成薄膜,用NH2-NH2将薄膜还原后,滴加NaOH调节溶液pH,升温反应一段时间即得到产物Fe3O4微粒,粒径20~200nm。

以三氯化铁水溶液作原料,采用部分还原沉淀法,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在剧烈搅拌下滴加氨水,调节pH为8左右,反应趋于完成。

在60~80℃水浴中加热30min后,将产物磁分离、洗涤和真空干燥。

对产物的形貌、粒度分布、物相组成、表面包覆官能团、磁化率、分散性等进行了表征。

用硅烷偶联剂修饰前后的粒度分布呈高斯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10~25nm,主要物相为Fe3O4晶体,另外还夹杂少量γ-Fe2O3,分散性得到改善,磁响应性能保持良好。

1.5 超声沉淀法

在0.15MPa氩气环境下,25℃时,用高强度超声波辐射,从乙酸铁盐水溶液制得粒径为10nm的纳米Fe3O4颗粒,颗粒是超顺磁性的,在室温下它的磁化强度很低。

利用超声波与均匀沉淀相结合的方法,以硝酸铁和尿素为原料在烧瓶中混合均匀,并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置于超声波清洗器内,在80℃下超声振荡15min,恒温反应1h,进行离心分离。

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沉淀,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所得沉淀即为氧化铁前驱体。

将所制得的氧化铁前驱体在烘箱中于110℃干燥2.0h,然后置于马弗炉中在500℃灼烧1.0h,研制出长轴10nm、短轴5nm的α-Fe2O3粒子。

1.6 交流电沉淀法

交流电沉淀法此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很容易地控制产物的形貌,可制得具有与常规方法不同形貌的纳米粒子,尤其是对纳米棒和纳米管的研究意义深远。

【15】

结论:

纵观各种沉淀法,各有优缺点,但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沉淀物通常为胶状物,过滤水洗较困难;沉淀剂易作为杂质残留;沉淀过程中各种成分易发生变化,从而产品难以均一,且水洗时部分沉淀物易发生溶解;处理温度高、粒子易团聚、难以分散等。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可以真正实现沉淀法的广泛应用,纳米氧化铁的生产才能实现工业化。

2、固液气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铁 

2.1固相法

纳米氧化物的固相制备方法有机械粉碎法和固相化学反应法。

机械粉碎法是采用超微粉碎机制备超微粒,其原理是利用介质和物料间相互研磨和冲击,以达到超细化,但很难使粒径小于100nm。

固相化学反应法合成纳米氧化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

固相反应法将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研磨后进行煅烧,通过发生固相反应直接制备纳米级微粒,或再次研磨粉碎得到纳米级粉体。

在聚乙二醇(PEG2400)存在下,于室温下研磨适量FeCl3与NaOH的混合物制备了Fe2O3纳米粒子。

所得各样品用XRD、M?

bssbauer谱、TEM、TG2DTA和FT2IR等手段进行测试。

固相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合成工艺简化,成本低,并能减少因中间步骤及高温反应引起的诸如粒子团聚、所需晶化时间长等问题。

但该方法存在纯度不高,产率低,有副产品等缺点。

2.2气相法—激光加热法

作为一种光学加热方法,激光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

激光的利用可以说是纳米微粒制备中的一种很有特点的方法,它具有如下的优点:

(1)加热源可以放在系统外,所以它不受蒸发室的影响。

(2)不论是金属、化合物,还是矿物都可以用它进行熔融和蒸发。

(3)加热源(激光器)不会受蒸发物质的污染等。

用CO2激光热解法连续合成了γ-Fe2O3超微粒子。

并用XRD和TEM图对其进行了表征,证明粒子呈球形,团聚很少,平均粒子尺寸为5nm,矫顽力Hc比球形单畴粒子的高100多倍.采用激光气相反应法,以脉冲CO2激光器为光源,Fe(CO)5/O2为反应物,合成了晶形和无定形的Fe2O3超细粉。

晶形超细粉γ-Fe2O3呈多边形,粒径为12.5~100nm。

无定形γ-Fe2O3细粉为球形,粒径在5~12nm之间。

γ-Fe2O3纳米粉末在形貌上呈链状,单个颗粒基本呈球形;纳米粉末的粒度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9nm,而且基本不存在硬团聚。

2.3液相法

液相法是在铁盐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来得到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此沉淀物煅烧形成相应的氧化铁陶瓷粉体。

沉淀法分为铁盐的直接沉淀法和亚铁盐的氧化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由于反应速度快,所得的沉淀往往含大量的包含水,在干燥的过程中易引起颗粒间的硬团聚。

而氧化沉淀法则是由氧化过程来决定结晶速度,反应较慢,因而制得的粉体的粒径和气敏性较直

接沉淀法好。

用Na2CO3代替NaOH作沉淀剂,制备了纺锤形纳米γ-Fe2O3并采用XRD和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纳米Fe2O3的制备方法及进展温度下LPG有选择性检测能力(对H2的选择系数为4),并具有相当的气敏稳定性。

【16】

3、其他方法  

3.1空气氧化法

空气氧化法是制备超细氧化铁的最常见方法,此法可分为酸法(Ⅰ)和碱法(Ⅱ),其具体工艺流程各异。

酸法大致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①用低于理论量的碱将亚铁离子沉淀为Fe(OH)2,通气(如空气)氧化制得晶种;②引入亚铁盐,继续通气氧化。

碱法是用高于理论量的碱将亚铁离子全部沉淀为Fe(OH)2,然后通入空气至反应结束。

产品质量与沉淀粒子Fe(OH)2质量及氧化转化情况密切相关。

而粒子大小取决于加料速度、搅拌状况、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添加剂等。

在碱法制备情况下,FeSO4质量分数通常为5%~25%,碱量多高于理论量的50%,温度以20~40℃为宜。

所得Fe(OH)2在20~40℃下氧化,使之转变成α-FeOOH微晶。

悬浮液在较高温度(如80℃)下进一步氧化、熟化。

Fe(OH)2氧化过程中,用控制空气量和气体通入方式来控制α-FeOOH的粒度,也可向亚铁盐中加入诸如硅酸盐、磷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聚乙烯醇(质量分数0.5%)、丙三醇、丁烯醇等添加剂,使结晶成核中心增多,从而使生成的α-FeOOH的粒子微细、均匀。

空气氧化法是制备氧化铁的重要方法。

3.2溶胶-凝胶法(Sol-gel)

溶胶-凝胶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主要以醇盐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进行水解和缩聚反应,而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以及溶剂的蒸发,具有流动性的溶胶逐渐变为略显弹性的固体凝胶,然后再在比较低的温度下烧结成为所要合成的材料。

凝胶的结构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的干燥、致密程度,并最终决定材料的性能。

【17】除了通过对反应过程工艺的控制来对材料进行设计外,各种化学添加剂(如SDS,SDBS)往往被引入到sol-gel反应过程中,这些添剂可以改变水解、缩聚反应,改变凝胶结构均匀性,同时也能够控制其干燥行为。

【18】以Fe(NO3)3·9H2O和Si(C2H5O)4为初始物制备了γ-Fe2O3,生成的凝胶在一周之内慢慢升温到100℃,为了避免生成α-Fe2O3相还要在150℃保温24h。

然后以每次升高50℃并保温30min的速度升温到500℃进行煅烧。

XRD观察表明其粒径为3~4nm。

把FeCl2和FeCl3混合物加到碱中,然后用HClO4处理沉淀物而得到γ-Fe2O3。

用聚乙烯磺酸树脂与氯化亚铁盐溶液反并在NaOH和H2O2的存在下合成了γ-Fe2O3。

在硝酸铁乙二醇甲醚溶液体系中加入硅酸乙酯,用溶胶-凝胶法制备γ-Fe2O3纳米晶粉体,硅酸乙酯的加入不但加速凝胶化过程,而且有效抑制氧化铁晶粒的生长,提高γ-Fe2O3向α-Fe2O3转变的相变温度。

【19】

3.3微乳法

微乳液是被表面活性剂稳定了的热力学体系。

W/O微乳液是由水、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其中的水相是一个个微小的反应场,能够制备各种纳米粒子。

取辛烷基苯酚聚氯乙烯醚和正己醇的混合液(3:

2)50ml,加入一定量定浓度(2%~20%)硝酸铁溶液,振荡均匀,然后加入200ml环己烷,振荡使其成为均匀透明的微乳液,再在搅拌下慢慢滴入被氨饱和的环己烷,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搅拌数分钟,高速离心分离沉淀物,用乙醇洗涤三次,再用水多次洗涤,制得粒径为4nm左右的α-Fe2O3超细微粒。

以正己醇为辅助表面活性剂,适当比例的水—TritonX-100—环己烷体系可构成W/O型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