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310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docx

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

七~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技术科

前言

广州市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1994年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建立有广州特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计算机)教材从1995年秋季开始在广州市中小学全面使用,并结合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多次进行了修订,并于2000年通过了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定。

2004年,广州市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结合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具备的条件(教学环境、师资、设备等),制定了《广州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纲要》(修订),重新修订了广州市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教材。

广州教育部门规定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周一节),所有初二学生必须参加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结业考试。

目前全市的小学、初中均使用广州市新编教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初中开课率达100%,小学的开课率也达到71%。

随着2004年广州市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很不平衡,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差异较大,不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水平也存在差异,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

教师对开展初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不少疑问和困惑。

为了加强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教学指导,特别提出本指导意见:

一、准确理解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一)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

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可以归纳为:

1、培养信息素养,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选择、保存、处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为主线组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念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关注全体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充分考虑初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认知水平与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提倡自主学习。

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3、加强合作交流,营造和谐的信息文化环境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交流思想、激发灵感、发展自我、互相促进,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目标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3.初步学会评价和识别各种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4.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5.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详见《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二、整体把握课程内容

教师要从理解课程目标入手把握课程内容的变化,要学习、研究《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从整体上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各模块的教学要求,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调整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一)广州市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与国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

1、初中课程与小学、高中课程的衔接原则

(1)初中的学习模块不再重复小学学习过的内容。

如:

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wps2003的使用)等。

(2)初中的内容在小学的基础上设置、加深。

如:

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应用、多媒体作品制作等。

(3)初中的课程内容尽可能为高中课程内容做铺垫。

2、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块的具体设置及衔接对照表

小学

初中

高中

信息技术基本常识及计算机基本操作

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简单使用

窗口图形操作系统

用计算机画画

金山文字处理

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数据

*数据管理技术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网络基础及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

*网页制作

*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作品制作

用演示文稿处理多媒体信息

*用动画制作用处理多媒体信息

程序设计初步

*算法和程序设计

*人工智能初步

注:

*为选修学内容。

(二)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的特点

1、教科书以模块结构,由两册组成。

2、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教学内容分为基本内容与拓展两部分,内容表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规律,富有趣味性、多元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

3、教材既向全体学生,但又关注不同地区与学校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活动分为:

阅读——围绕教学基本内容的一些拓展、引申的材料。

思考——围绕教学基本内容的一些可供学生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实践——围绕教学基本内容的一些可供学生上机实习、练习的内容,主题学习活动(以章为单位设立),综合实践活动(以每册书为单位设立)。

4.课程有与教材配套的学生用光盘,供学生学习使用。

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教科书的特点,领会教材设置的教学、学习材料的教学意图,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合理使用教材,确定、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得到发展。

(三)新课程与原课程的内容变化

1、第一册:

(1)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

1)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加强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关内容;

2)补充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信息;

3)补充介绍新硬件设备,拓展、介绍优盘和移动硬盘使用方法;

4)加强信息法规和道德教育,补充了信息安全常用措施与杀毒软件的使用。

(2)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

1)从Windows98升级到WindowsXP,内容有较大幅度的改变。

删去原版本的第一节“Windows98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改为“操作系统简介”。

2)从第二节到第四节基本上是Windows98基本操作改为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3)增加了“第五节软件和硬件的管理”,本节为选学内容。

WindowsXP对

4)软件和硬件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控制面板”来实现的。

(3)第三章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内容:

1)第二节创建演示文稿中增加了“占位符”的概念及其作用。

2)第四节修饰演示文稿中“四、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改为“四、在幻灯片

中添加多媒体对象”。

3)在第四节增加“六、设置超级链接”

4)第五节改为“PowerPoint系统有两种播放方式:

普通播放和控制播放”增加“控制播放方式”

(4)第四章电子表格Excel

内容基本不变,加强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

由原来的选修教学变为必修教学。

2、第二册

(1)第一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小学已经学习的内容简略,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学习:

1)网络基础知识;网址;域名;IP地址。

2)根据主题使用搜索引擎搜集、处理信息的技巧。

3)运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协同学习。

(2)第二章程序设计初步

新增加的必修内容:

1)程序与程序设计

2)VB程序设计环境

3)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要素

4)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程序结构

5)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为高中信息技术新开设选修模块《算法和程序设计》高一数学必修课开设《基本算法》作铺垫。

(3)第三章网页制作

内容和要求基本不变。

(4)第四章简单动画制作

本章为新增的选修内容。

(四)主干知识、重点内容与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处理与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学会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3、初步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4、了解电子表格Excel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Excel的基本操作。

5、学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播放、演示文稿。

6、了解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收集信息,使用搜索引擎快速查找信息,使用FTP上传和下载文件,合法地获取信息。

学会以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

7、了解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VB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初步理解顺序、选择、循环程序三种基本结构,能读懂简单的程序。

8、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步骤,初步学会使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网页。

9、了解动画的原理,制作动画的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

10、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表达、发布信息。

(五)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

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由以下八个模块组成。

1、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本模块主要由信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和法规、信息安全知识五部分内容组成。

教科书注意与小学教材衔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常识的基础上向学生系统而扼要地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让已经学习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同学能在比较系统地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让刚接触计算机的同学能循序渐进地学习。

2、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

本模块主要由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WindowsXP的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软件和硬件的管理四部分内容组成。

教科书安排了3个上机实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熟悉WindowsXP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

WindowsXP的内容很多,教科书只选了其中最基本的部分内容供学生学习,为学习其他各章作铺垫。

3、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

本模块简要介绍PowerPoint的主要功能、窗口的组成及主要栏目、按钮、对话框的使用方法和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的操作。

本章以任务驱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模仿、领会使用PowerPoint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电子表格Excel

本模块从培养学生使用电子表格分析、处理、应用数据的角度设置教学内容。

包括:

进入和退出Excel、数据输入与编辑技巧、表格的格式处理、电子表格的数据库管理功能、数据图表制作和借助Excel作研究报告六部分内容。

本章最后介绍了借助Excel作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处理在研究学习中收集到的数据,表达研究结果。

5、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本模块从培养学生使用因特网收集、保存、传输、应用信息的技能,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角度精心选择了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

它包括:

网络的基本知识、因特网、网上收集、交流信息、使用网络开展主题探究学习四部分内容。

本章最后介绍学习使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网上教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6、程序设计初步

本模块根据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介绍了程序与程序设计的概念,VB程序设计的环境,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要素,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科书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入手,以VB环境为载体着重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为高中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7、*网页制作

本模块由初识网页、制作网页、测试网页和网页发布四部分内容组成。

教科书首先介绍了网页的概念和制作网页的工具软件Frontpage2000的基本功能,窗口的主要工具栏和按钮的使用方法,启动和退出Frontpage2000的操作步骤。

教科书以制作“华夏学校网页”为例,介绍使用Frontpage2000制作网页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还介绍把主页与子页、主页与别的网站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和操作,本机和网上测试网页的步骤。

作为本章的选学内容,最后介绍了网页发布的方法。

教科书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发挥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循序渐进地安排了网页制作的实习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网页制作技术。

8、简单动画制作

本模块由动画原理、关键帧动画、元件、动作渐变动画、形状渐变动画、层的应用和动画的合成与发布七部分内容组成。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简单动画制作的方法。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学生为本,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进行设计。

教科书中的例子和练习能充分体现教学要求,力求与生活、学习相结合,注重技术与人文的结合。

以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理念设计教科书中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资源的组织与使用

1、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活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组织课程资源。

教科书向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拓展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练习、上机实践等学习活动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得到发展。

教师可以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使用拓展部分的学习材料,有些学习活动还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并适当调整、补充学习内容。

2、教师要充分发挥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学生用光盘在教学中的作用。

要按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其中内容,指导学生使用光盘进行自主学习;要合理运用其中的教学资源使之发挥辅助教学作用;要教会学生学习光盘中的拓展性知识,使用素材库制作计算机作品方法。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七)教学总体安排建议

初中一年级:

学习第一册,两个学期约34~36课时,其中:

第一章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5~6课时

第二章窗口操作系统简介9~11课时

第三章PowerPoint的简单使用8~9课时

第四章电子表格Excel9~11课时

初中二年级:

学习第二册,两个学期约34~36学时,其中:

第一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6课时

第二章程序设计初步10~12课时

*第三章网页制作10课时

*第四章简单动画制作10课时

总复习6~8课时

其中第三章与第四章为选学内容,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学其中一章。

三、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课程观念,加强教学的整体规划

1、树立新课程的教材观,即“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基础性,根据《广州市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纲要》,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对课程的内容选择、调整、深化、拓展,重组教学习内容,开发、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主体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以知识为线索、潜能开发为重点,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软件使用的基本技能举一反三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一个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2、正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正确区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各册教科书的三维教学目标已在《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师应该明确的哪些目标应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则在某一阶段仍至整个初中阶段才能达成。

例如,有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做出不同的要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师要深入研究三维课程目标与教科书之间的落差,教科书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之间的落差,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落差,积极探索这三级落差发生的原因,努力寻求缩小三级落差的措施。

教师要加强教学的计划性,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本校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合理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的教学措施要得当,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3、研究、把握教材,合理组织教学

教师要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正确把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研究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要把握各种课型的特征,合理选择、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莫把建构主义和任务驱动教学当作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唯一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

对任务驱动教学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具体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特别要注意科学、适当,避免滥用,脱离学生实际,不要把简单的上机操作活动当作“任务驱动”,要认真合理地设计任务和教学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措施,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及时做好点拨、归纳、小结,提升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提高学生收集、评价、处理信息的能力。

4、开展分层教学

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性较大的情况,既要面向全体,又允许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分层教学,做到保底不封顶。

所谓保底就是要让全体学生达到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使他们通过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能具备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不封顶就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信息技术某方面的个性特长和较强的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要充分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设置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要抓好初中一年级的教学,目前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极不平衡,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对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极大的困难。

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关怀,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调整教学安排,帮助他们尽快地形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文字处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二)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优化课堂教学

1.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方式的关系

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坚持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学习、研究运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广州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广州市中小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同步。

近十年以来,广大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研究、探索、实践、总结、提升、明确了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型基本特征及其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详见《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一书)。

我们要以继承、发展的态度对待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运用。

2、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研究课堂教学,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为学习、探索、操作、实践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教授知识、技能外还体现为学生学习机会的创设者(创设学习情景和任务),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操作)、辅助者(提供必要学习课件、提供必要的巡视和指导)。

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活动,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让学生亲身感受并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在自主学习中通过探索与创新获得成功的体验。

(2)“兴趣引领,激发求知,自主探究”

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去体验,掌握操作方法,发现应用技巧;有些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教学要求,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浏览主题知识网站、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学习;还可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教师从学习资源、思路、活动空间和时间上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做好指导和调控。

在学生亲历与体验主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掌握知识。

例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内容涉及较多的名词、术语和概念,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演示教学辅助软件,展示计算机实物,组织参观,讲解投影资料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背景经验,然后根据这些感性认识,让学生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

最后引导学生利用结构图分析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所学的内容。

(3)努力改善应用软件课的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软件的教学占重要位置。

它是知识与操作技能紧密结合的教学,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各章节的不同内容()各应用软件的特点,恰当地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回答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设计上机练习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在讲、演、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设置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培养学生具备小组讨论,表达个人观点,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多媒体作品评价指标,合理、客观地进行作品的互评与自评,提升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做到“讲、演、思、议、练、评”的和谐统一。

应用软件的教学要恰当运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以任务为中心,从实例中学习”。

它通过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精神,然后师生一起围绕着“任务”(实例),一步一步解决所遇到的具体问题,问题解决了,任务就完成了,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学会了。

其基本教学过程是:

提出任务,激发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技能和方法总结一般性规律再应用到实践中。

完成任务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规律,提升操作技能,提高评价完成任务的水平并把它应用到相关的实践中去,不要停留在简单的重复和模仿上。

(4)准确把握《程序设计初步》教学的定位

(5)积极开展“主题探究,协作学习”

新教材以章为单位设立主题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使小组成员通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交流、共同研究,达成共识。

开展“主题探究,协作学习”要注意: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成员大致2-5名。

2)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小组中每位学生的任务。

3)强调小组合作的必要性,既要分工负责又要互相协作。

4)明确每个成员以个人身份参与学习和工作及其所负的责任。

5)教师关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合作,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6)教师的角色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

(三)建立以学生学业评价为重点的教学评价制度

1、推进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根据《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评价意见》、《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评价表》、《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通用型课堂教学评价表》开展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状态的研究与评价要重视真实教学情景,由评“教”转向“评”学,评价主体向评价对象回归。

在教学评价中注重看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否到位,学习目标是否很好地渗透了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

教师能否紧密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的实践任务和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活动。

教学设计是否完整,教学方式是否恰当,教学评价设计和指标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平等的。

大力提倡以教学反思和研讨的方式开展课堂评价活动,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互相促进,都得到发展。

2、建立新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

学生学业评价要重视过程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