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224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温度计的秘密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课前准备:

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

2、演示用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温度计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科学。

2、提问:

进行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水和其它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问:

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

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3)讨论:

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

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6)提问:

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

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7)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

(8)师生小结:

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指导学生了解摄氏温度计的发明。

(1)学生看课本阅读部分。

(2)提问:

摄氏温度测量标准是谁制定的?

刻度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

同学们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区水烧开的温度并非都是一样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巩固总结

讨论:

1、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2、你还见过哪些温度计?

3、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吗?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让学生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的现象,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2、科学探究:

使学生能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多种多样的实验来证明气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观察现象,进行交流描述。并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愿意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对气体、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的的感知和认识。

教学重、难点:

其中“观察现象、交流描述现象和学会倾听交流”作为本课的重点,而“组内合作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作为教学的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典型的分组实验材料,如烧瓶、烧杯、冷水、热水、气球等。

同时准备生活中人们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现象进行制作或建筑的图片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向生活开放。

教师准备烧杯、烧瓶、还要准备固体膨胀演示器、酒精灯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变魔术,调动学生的趣味导入

1、教师操作“红墨水上下升降”试验。

2、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

3、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二、试验操作,验证猜想

(一)明确操作安全,制定实验方案

1、提问:

怎么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回答)

2、学生看材料,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案。(强调:

充分利用材料)

3、明确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强调安全、分工合作意识)

(二)分组实验操作,教师是服务者,提供材料;或参与各组活动,启发引导。

三、演示试验,汇报交流

1、学生派小组代表上台边讲边演示。

提出要求:

(1)、你们想让大家看到什么?

想证明什么呢?

(2)、同学们的更要注意了:

咱们能看到什么现象?

他们能证明出什么呢?

2、学生讲解演示。教师随时与学生交流重点内容或启发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完善实验操作。

3、师生总结:

空气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请学生板书知识点:

空气热胀冷缩

教师介绍科学家的种种实验证明,归纳板书: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请学生板书知识点:

气体

四、回顾前文,引出对固体的探究

1、回顾旧知:

《温度计的秘密》一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请学生同时板书:

液体

2、启发:

我们都知道,物体一般有几种状态?

现在,已经知道气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此时,你还想知道什么吗?

3、学生猜想。板书:

固体(?

4、演示“固体膨胀演示器”。邀请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5、先观察材料,接着设计试验方案,最后合作实验。

6、学生观察,并思考现象。实验操作者简介不同材料的物体在相同情况下热胀冷缩程度的不同。

7、师生总结板书:

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擦去“?

”。

五、简化总结,对比描述,严密知识

1、启发:

谁能把这个结论再简化一下?

(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启发思考:

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3、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介“反常膨胀”现象。总结出:

一般情况下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六、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分析判断图片,练习巩固知识点,向生活开放。

2、交流生活中,人们科学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地方。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展示相应的图片。

教师抓住契机或启发学生思考“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知识点。请学生解释道理,揭示课题,讲解预防措施。

4、教师简介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两面性。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就是因为一个密封圈的热胀冷缩的现象造成的。先用温水洗脸再用冷水洗脸,能让你的皮肤更清洁更富有弹性。让热胀冷缩的现象为我们服务。别忘了告诉你周边的人尝试一下。)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七、明确闪光点,树立自信,促成良好习惯养成,整合收获。

这节课高兴吗?

(指着板书)咱们了解到这么多知识,我觉着其中离不开大家的愉快合作、细心观察。你说对吗?

好,让我们再次团结合作,把咱的收获记录下来吧。(小组长领取自测题。)

板书设计:

空气

气体

液体热胀冷缩

固体(?

 

3、认识岩石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方法,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对岩石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方法,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鉴别岩石硬度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典型的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标本,每组两盒:

A盒、B盒。每盒内装入上述五种岩石标本,分别贴上标号,两盒内的岩石号序不同。

2.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稀释的盐酸及滴管,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1)我们在一年级观察过石头,你们知道石头有什么不同吗?

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2)请同学们打开A盒,看一看里面是什么?

(讲解:

这些石头叫做“岩石”。)

(3)这些岩石都是一样的吗?

(4)认识、研究岩石很有用,地质学家通过大地上岩石的分布情况可以找到矿藏。你知道地质学家是怎样研究岩石的吗?

2.谈话:

今天让我们像地质学家那样来认识岩石。(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教给学生观察、辨认岩石的方法

(1)谈话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岩石?

(让学生充分发言,引导他们从颜色、结构、软硬以及遇酸后的反应等方面观察岩石的特征。同时板书,板书内容同课文中的表格。)

以上特征分别用什么方法观察?

(随着学生的发言,在表格各项的上方分别写出相应的观察、实验方法:

看──颜色、结构;刻──软、硬;滴──遇酸后的反应情况。)

(2)学习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的方法

①讲解:

岩石外表的颜色不同,有单色的,也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还有带花纹的,我们要仔细看看每块岩石是什么颜色。我们还要看看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是一层层的还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还是细粒的,是由同种颗粒构成的还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

②提问:

用什么仪器观察岩石的结构,才能看得更清楚些?

(用放大镜)

(3)学习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岩石的硬度及遇酸后的反应

①提问:

用什么方法比较岩石的软硬呢?

(必要时可问:

在《玩石头》和《铜铁铝》两课中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的软硬的?

②讲解演示:

今天我们要学习给岩石的软硬划分等级,一般可分为三级。

(出示操作的提示。)

用小刀刻不动──很硬;

用小刀刻得动,用铜钥匙刻不动──较硬;

用铜钥匙刻得动──较软。

③讲解演示:

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实验方法认识岩石。这个实验要用到一种化学药品,叫“盐酸”。(出示操作提示)把盐酸滴在岩石的断面上,观察有什么反应。盐酸有腐蚀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滴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上只滴2至3滴。实验完毕后要把岩石冲洗干净。

(4)启发学生思考观察岩石特征的其他方法

提问: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能够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观察、辨认岩石的特征?

(若学生一时想不起,可提示:

在玩石头时,我们用手摸石头表面是否光滑;在认识金属时,我们发现金属有光泽。这些对你认识岩石有无启发?

2.学生观察活动

(1)学生分组观察、实验,在课文的表格中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2)汇报观察结果

提问:

1号岩石有什么特征?

2号呢?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以便更准确、更全面地发现岩石的特征。通过讨论,把一致的意见填写在“岩石特征表”中,填写的内容不局限于表格所列的方面。)

3.明确五种岩石的特征

(1)学生阅读课文中各种岩石的特征。

(2)谈话:

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研究了五种岩石的主要特征,现在请你把记录表中的岩石特征与标准岩石特征进行比较,说说A盒岩石1至5号分别是什么岩石?

(3)学生比较并分组讨论。

(4)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小结五种岩石的名称及特征。另外,应评价学生观察活动的情况。

(6)指导学生填写课文空格中五种岩石的名称。

(三)巩固

1.谈话:

刚才,我们用观察、实验、查资料的方法认识了五种典型的岩石。现在,请你用刚才学习的鉴别岩石的方法,鉴别B盒中的几种岩石。

2.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要求学生用观察、实验、查资料的方法进行研究,相互讨论,给岩石定名。)

3.汇报定名结果,教师评价学生活动情况。

(四)布置作业

1.观察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了岩石?

用的是哪一种岩石?

2.到山上、河滩或建筑工地采集一些岩石标本。(讲解采集岩石的方法及安全事项。)

 

4、做个岩石百宝箱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制作中进一步了解岩石的特征和种类;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2、培养探究岩石的兴趣,并能初步利用岩石标本进行岩石探究;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制作岩石标本,在交流与制作中获取和了解岩石信息。

活动准备:

采集的各种岩石,岩石百宝箱制作工具——厚纸片,小刀,锤子,胶水,硬纸盒,棉花,布片,岩石标本,岩石资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录像资料,展示大自然的奇石和一些金属矿石以及一些岩石制作的标本。

2、提问:

看了录象,你有什么想法人们为什么要把岩石作成标本

二、交流信息,欣赏体验。

谈话:

岩石制作成标本,既有利于人们辨认,又有收藏的意义,从岩石标本中人们能学到好多的知识。

提问: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的岩石,能向别人介绍一下你所带的岩石吗

学生交流:

生:

我的这块岩石很好看,我知道它是石英岩。

生:

这块石头是我从河边捡的,是圆形的,它可能是砂岩吧。

生:

我的这块石头不知道是什么,爸爸告诉我是沉积岩。

……

谈话:

现在知道了你们小组都带的什么岩石,观察一下自己小组的岩石,把他们分分类,每一类放到一块。等一会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总结一下你们都有那些种类的岩石,有几块。

学生分组观察桌上的各种岩石,进行分类。

谈话:

哪个小组总结一下你们都有那些种类的岩石,有几块

学生交流

谈话:

看来有些小组采集的岩石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而有些小组采集的种类较少,你们觉得我们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

把我们组多的一些岩石送给别的组没有的同学。

生:

我准备把这块岩石送给第二小组。

生:

我想用这块岩石同第四小组交换一块我们没有的岩石。

…………

各组交换岩石。

三,制作岩石百宝箱

谈话: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了很多种类的岩石,咱们做个岩石的百宝箱,怎么样你们小组研究一下要做岩石百宝箱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谈话:

大家的想法很好,我这有一些岩石百宝箱的资料,请同学们参考一下。(出示岩石百宝箱的课件,学生欣赏岩石百宝箱的图片,观看制作方法)

谈话:

现在你们小组再讨论一下,你们小组的岩石百宝箱准备怎么做研究一下你们小组的分工。

学生讨论交流

谈话:

下面你们每个小组开始制作一个岩石百宝箱吧。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制作完后,参加我们班的岩石博览会,你们向其他小组展示介绍你们的作品。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岩石百宝箱。(教师进行巡视,提醒学生要注意贴上标签)

四,开岩石博览会,展示岩石百宝箱。

师:

同学们做出了这么漂亮的,内容这么丰富的岩石百宝箱,赶快把你的百宝箱展示出来,我们来开岩石博览会。

学生进行展示。(如我们的百宝箱里有什么,岩石的特征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

3,师生小组互评:

大家感觉我们的岩石百宝箱做得怎样,在刚才的制作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4,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及一些研究想法。

(汇报过程中,教师注意进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评价)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的制作如何你在搜集岩石信息方面的表现如何

(学生回顾所学,并对自己在资料的准备,动手操作和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

师:

岩石中有很多学问和信息,利用岩石标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岩石研究,希望同学们继续搜集各种岩石,不断丰富岩石百宝箱,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地质学家。

5、岩石的用途

教学目标:

1、学会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够查阅岩石方面的有关资料。

2、知道人类对岩石的开采活动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一些有关岩石用途以及岩石资源保护方面的课件或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帮助。如岩石矿产资源的开采图片,岩石应用的视频资料;岩石用途、岩石文化、矿产资源的各种资料;有关岩石、矿物和人类关系的图片。

学生准备:

做剪贴报的材料工具——图片、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情趣、探究引入:

1、谈话: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我随即拍摄了一幅图片,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图一:

大理石雕塑)

平时我们出入校园随时都能看到它,但有谁知道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3、谈话:

我们学校里的其他物体还有哪些是由岩石做成的呢?

4、小组代表交流。

〖说明〗尽量让学生将他们所知道的由岩石做成的物品都说出来。

5、小结:

在以上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岩石的种类很多,大自然给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关于岩石还有许多的问题等着我们来探究呢!

到底他们都有那些用途,你们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究一下。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

关于岩石的用途,我们知道多少?

1、谈话:

课前让同学们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岩石用途的相关资料,搜集到了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小组同学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说明〗建议老师参与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观察、思考,比一比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提示、指导小组同学填写“岩石用途”记录表。

“岩石用途”记录表

物品名称

制作材料

发现途径

4、谈话: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组搜集的最多、最好,并说出搜集的途径,然后就能得到一面小红旗!

(黑板标出1—6组比赛的分数)

5、小组代表以“头脑风暴”的形式交流自己所整理的岩石用途,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6、师:

汇报了这么多,老师课前也搜集了一些图片。(出示课件)

7、学生围绕课件所展示的资料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需要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8、师生总结:

岩石的用途

第一,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第二,岩石是重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

第三,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第四,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矿产资源。谈话:

同学们的想法与见解很有道理,下面,我们分组有选择地探究、验证一下这些问题。

活动二:

岩石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1、谈话:

刚才,同学们通过交流知道了岩石的用途,但是你知道岩石与人类文明,与地球文明的关系吗?

岩石中含有哪些矿物吗?

下面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

2、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准备或老师提供的各种图书资料及相关的信息资料卡,查阅有关岩石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资料,并做好记录。

3、组织小组同学轮流观看为本环节专门制作的“岩石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网页。

4、引导小组同学整理相关资料,形成交流报告,准备在全班交流、展示。

5、刚才各组同学通过不同的渠道,查阅、整理了许多岩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下面,请代表在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整理的资料全面,有代表性。

6、小组代表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允许小组同学随时补充交流结果。)

7、播放关于岩石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与人类关系等相关的视频资料。以此总结本探究环节。

活动三:

保护岩石资源

1、谈话:

岩石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在开采、利用岩石的同时,由于乱开采、,无计划的开采既浪费了大量资源,也破坏了环境。谁能说出身边的例子?

2、学生交流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及看到的有关现象。

3、课件展示:

人类乱开采矿产资源造成浪费,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4、谈话:

我们在开采利用岩石的同时,也应保护岩石资源,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5、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保护岩石资源的建议。

6、讲解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到保护岩石资源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三、自由活动:

1、组织小组同学做剪贴报。

(1)谈话: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岩石的用途、岩石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岩石资源。接下来,我们利用自己收集和资料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办剪贴报。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的创意新颖?

设计、制作的有观赏性?

(2)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制作剪贴报。

(3)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剪贴报。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同学们的设计与创意。

2、组织小组同学对自己探究进行评价。

(1)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在小组内从“准备的材料怎样、与同学讨论合作的怎样、自己的发现怎样及剪贴报”等方面进行评价。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评价,并填写在表格中。

(3)学生展示评价结果。

四、拓展活动:

1、谈话:

小结本课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

2、与学生交流,谈谈对岩石研究方面的探究活动方案和设想,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对岩石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6、岩石的风化

教学目标: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求证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酒精灯、水、镊子、岩石、塑料瓶、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课件出示象鼻山、石蘑菇、鹅卵石等图片)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看的景点都和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岩石(教师板书:

岩石)

这些岩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奇特、奇形怪状等)

那么,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些奇特的岩石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吗?

(学生猜测)

那么如果在过一万年,甚至更久,它们还会是这个模样吗?

(教师板书:

会改变模样吗)

是什么原因是这些岩石发生变化呢?

学生猜测各种原因(教师一一板书)

刚才都是我们的猜测,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呢?

学生提出实验

我们能不能把大自然中的岩石和影响岩石的因素搬到教室里来?

怎么办?

(让学生提出试验用具代替)

酒精灯模拟太阳,小石头模拟岩石,自来水模拟雨水,瓶子中的水晃动模拟流水冲刷。

那这个实验应该怎么来做?

小组讨论

请一组会几组学生讲述,教师补充实验步骤。

二、实验求证

(一)冷热实验

1、我们就用这块小石头模拟校园里的岩石(出示小石头),那阳光和雨水用什么代替?

2、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3、讲解实验单的填写。

4、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汇报实验收获。教师相机追问: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样的?

如果继续实验下去,这块小石头又会变成什么样?

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水槽底部有些小碎石)

7、小结:

这些现象告诉你一些什么信息呢?

学生得出结果:

热胀冷缩

播放视频

二、流水实验

当山上的岩石碎裂后,滚到山脚下的溪流中,还会受到水流的冲刷和搬运,接下来同学们用桌上的实验材料,自己设计流水冲刷的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汇报实验收获。(请两组上台汇报)教师相机追问:

你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如果继续实验下去,这块小石头又会变成什么样?

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小结:

这个实验,又告诉你什么信息?

流水的冲刷和搬运过程中,是岩石之间互相碰撞,造成岩石的模样发生改变。

播放视频

视频中的岩石经过流水的冲刷后,变成了鹅卵石,我们刚才的小石头有没有变成鹅卵石?

为什么?

学生提出时间的问题

三、推测与解释

(一)课件展示另外一些岩石的图片。它们以前长这个样子吗?

(二)科学推理:

联系刚才的实验,说一说这块岩石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课件出示视频:

岩石的风化)

(三)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因素也能使岩石的模样发生改变?

学生讲述,教师板书。(教师相机出示“石生树”图片:

这棵树长在什么地方?

一直长,岩石会怎样变化?

植物的根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另外,动物、大气污染等对岩石的破坏也很厉害,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作用。

(四)明确风化概念: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四、巩固应用

生活中有许多石制的文物古迹,比如龙门石窟(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被风化损坏的地方)

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保护文物古迹的方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7、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挖土壤;

分组材料:

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只昆虫盒、一只方形盘、一张报纸、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

教师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述:

课前,我们分小组到几个地方去挖了土壤(板书:

土壤),下面就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汇报。

3、讲述:

看来,大家对土壤了解得还真不少啊!

老师这儿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研究了土壤以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呢!

小朋友,你们想听吗?

好,那就送给大家吧!

4、学生欣赏小诗:

土壤是位伟大的母亲,

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

有的却很大,很大;

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

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

世界上亿万个生命,

在他温暖的怀抱里长大!

5、师解“土”字。“土”字这里有两横,这表示土壤是一层一层的,植物把根这样深深地扎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