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194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育资料】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大眼看浙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称文物之邦.历史悠久,积储深厚。

浙江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旅游之乡的盛名,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昌盛,自从东晋南朝以来就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在21世纪的现代化赛跑中理当再接再厉,更上新台阶。

久远而光荣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留下浓重一笔。

浙江先民把一个落后贫穷的蛮荒之地逐步建设成全国领先的膏肓省区,不仅摘掉南蛮帽子,而且维持千余年的前列地位,丰厚的文化折射出璀璨的思想光芒,古代私塾和书院星罗棋布。

文物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文与科学和谐发展之同步:

只要粗略统计一下浙江人才分类,就显而易见,不禁发现这不仅出类拔萃、色彩纷呈,而且数量之多、门类之齐、成果之丰实属罕见。

为迎接科教兴国的挑战,我们有志气,有能力,不断开拓进取,我们应该让学生去寻找浙江地理文化足迹,在这片产生了无数栋梁精英的土地上感受家乡的无穷魅力,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独特的体验。

二、活动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家乡的魅力,体会浙江作为一个沿××市在地理、气候、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是如何蓬勃发展的。

2、关注浙江的资源,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总体构想

本次活动是以学习《人、自然、社会》为活动契机,以大眼看浙江为活动核心,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进行的专题系列活动。

活动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安排了四次活动。

四项活动环环相扣,互相照应:

第一项活动侧重了解浙江的组成,第二项活动重在让学生了解这个海陆兼备的多山省份在气候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项活动是通过收集各项资料,让学生了解浙江作为一个鱼米之乡的富饶资源,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项活动则是让学生在了解了浙江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后,感受浙江近几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化。

最后一项活动则是在前面四个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总结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作为自我评价。

四、涉及学科

地理、历史、科学、语文、音乐、美术

五、活动方法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资料法,调查法,讨论法和实践法。

六、活动内容与设计

第一项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浙江省的区域拼图进一步熟悉浙江的组成。

我要求学生先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浙江有几个市区组成,然后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并把它们画下来,制作成一幅幅的拼图。

在小队之间开展浙江地图知多少的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重点让学生找到了宁波北仑在浙江省中的位置。

第二项活动侧重让学生以学习《海陆兼备的多山省份》、《错落有致的地形》、《海洋大省看浙江》、、《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气候》这几课内容为契机,力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科书、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浙江省的气候与地形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整合。

学生通过看《浙江省地形图》了解了浙江省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特点。

在《浙江省山脉分布示意图》画画圈圈的方式,找到了浙江省的各大山脉、平原。

了解了山脉的走向。

小组在课外查阅到了浙江省的历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发现是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

各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也和浙江省的地形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活动中各小组的学生表现积极,求知欲旺盛,参与面极广。

我们还通过查找有关资料,探究了寒潮、梅雨、伏旱、台风天气的形成原因。

第三项活动是通过收集各项资料,让学生了解浙江作为一个鱼米之乡的富饶资源,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一活动的主题确定为热爱家乡,注重环保其中第一步侧重了解浙江的丰富资源,第二步重在宣传呼吁,都由学生分组承担各项义务。

在这次活动中,我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织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

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浙江,了解在各方面的资源,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互相交流。

二、活动准备

1、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头收集资料,资料可以是图片、报道、故事、采访记录等。

其中史露露、张静娜小组收集富饶的海洋资源;俞景彦、陈颖玲小组负责收集浙江各地的农业特产;张宁宁、蒋凯迪小组负责收集浙江前景广阔的新能源;

3、指导学生按照选定的活动主题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筛选。

三、活动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引发探究欲望

1.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称文物之邦.历史悠久,积储深厚。

浙江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旅游之乡的盛名,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昌盛,自从东晋南朝以来就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在21世纪的现代化赛跑中理当再接再厉,更上新台阶。

久远而光荣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留下浓重一笔。

在解说中间插入图片,并配上音乐。

2.看了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学生交流感想。

(设计意图:

通过形象直观的导入,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是如此的美好,激起他们的自豪感,进而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交流资料,深化认识。

1.各组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出示交流要求:

实事求是,清楚明白地介绍收集的资料,交流形式可以是图片展示,文字资料,并且可以适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评价。

(2)交流、评价、点拨。

(在这个过程中,采取各小组比赛的形式,由生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整理、筛选资料,制作手抄报。

各小组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然后进行归类。

然后在组内进行分工,确定一个子课题编写一份手抄报。

(4)交流、展览。

(三)创意策划,研讨措施

1.在这片仅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上,汇聚了占全国总人口5.92%的人口和8.3%的城市,创造了占全国17.14%的国民经济收入和15.6%的地方财政收入,20xx年底人均年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98倍。

作为浙江人,我们要为在长三角有一席之地而自豪!

作为浙江人,我们都有责任出一份力呀!

(各小组畅所欲言,从环保、学习、健体、各方面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代表宣读倡议书。

3.稀有选择搭档,推选组长,出谋划策,商讨措施。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点子多,有创意,比赛评选出最佳创意小组、最佳策划小组。

组内合作,教师相机点拨。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合作成果。

(五)课堂小结,结束活动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浙江人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美丽的家乡一定能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四项活动则是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调查报告或活动小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总结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作为自我评价。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还从各个角度,不拘形式地记录了这次活动过程,有的还就整个活动撰写了调查报告。

我们的收获

(1)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过程。

这项综合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科学、语文、美术等学科老师的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家长的支持。

通过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合,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过程,师生共同分享了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

(2)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学生要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包括计算机)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

(3)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亲历实践过程,加深体验,促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并且逐步形成喜爱质疑、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心理素质。

在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黄河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小报、交流会、欣赏、剪贴等形式让大家分享,让学生与家乡地理文化做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4)学会合作与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包括在合作集体中既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又乐于与伙伴们互相帮助、彼此协作;自觉遵守合作规范,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关系;在合作中能够协调人际关系,主动与伙伴交流、分享信息、创意和成果等。

四、活动反思

1.分组分工安排活动,人人参与。

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便的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事;老师的指导又使学生们少走弯路,可借鉴老师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的享受成功。

我帮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一小组承担一项任务,小组内又有具体明确的分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最后,通过展示成果、评价活动等途径将以上分工综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相互受益。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要求学生在各小组交流之后写一篇作文,写一篇总结,以确保活动有点有面,有分有合。

2.要重视过程评价与指导。

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帮助。

学生研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出成果,过程评价至关重要。

我首先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认真组织,是否努力尝试整理材料表达观点。

只要学生在以上各个环节中有一两处下了功夫,就给予肯定。

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他在实际操作中也就运用了多种知识,锻炼了各项能力,积累了多种体验,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东西。

教师的指导要贯穿整个活动过程,这是活动成功的保证。

3.多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

评价时,应该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力求使评价成为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手段,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手段。

同时,教师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进行学校评价、社会评价,使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校园中、在社会上得到认可,这种评价可以得到极好的教育效果。

本次活动内容较多,但由于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乐带等,大大丰富课堂的形式。

他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学生在收集资料时,每人有具体的分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综合地理、科学、语文、音乐、于一炉,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增长了许多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学会了分工合作;学会了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尤其值得欣喜的是,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大大增强了,创造能力得到了表现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