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073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

《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杂诗陶渊明答案.docx

杂诗陶渊明答案

杂诗陶渊明答案

【篇一:

陶渊明的杂诗】

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赏析

对于人类来说,珍惜生命价值、珍惜寸阴之精神乃是长青的。

读陶渊明的这《杂诗》第五首(忆我少壮时”),常受到一种极亲切的感动,寻思其原因,实在于此。

全幅诗篇,呈为一种苍凉深沉之风格。

诗中,包蕴了少壮时之欣悦,中晚年之忧虑,及珍惜寸阴之警惧。

诗情之波澜,亦由飞扬而沉抑,终至于向上提升。

全诗体现着陶诗文体省净而包蕴深远的基本特色。

这种特色,实为中国诗歌艺术造诣之一极致。

【篇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明一一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

是他人生

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

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

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

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

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

来求得平衡: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咏贫壬》其五)而那些安贫乐

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咏贫士》

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自然”一词不见于

《论

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老庄所谓自然”不同

于近代与人

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

为的、本来

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

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

真。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所谓质

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

不了绳墨的约束。

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

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

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

以释形”、

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

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

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

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

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

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

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

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

一生却是很艺术的。

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

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1.下列对陶渊明“人生两大支柱”的表述。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

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

是个人的品德

和节操。

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

b.“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

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

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

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

的哲学思考。

c.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做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

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结论。

d.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流的杰出

代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渊明决心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对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特别推崇。

因此,即使贫穷到挨饿的地步,他也能用“道”来求得平衡,不丧失其

为人的准则。

b.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表明他天性如此,受不了绳墨束缚。

因此,他不肯与官场同流合污,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

受到扭曲。

c.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

因此,他写下了《形

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

的苦恼。

d.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而且找不到正确之路去改变它,因此,

他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对他个人而言,这样做便能够部分地

达到目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老庄所谓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

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涵义是一致的。

b.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

高的境界。

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陶渊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艺

术的。

c.使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泯灭,以求得返归一个抱朴而含真的“真我”。

陶渊明的这种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有

益的。

d.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较宽松的张扬;

但是,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大人生支柱,对现代人仍然具有积极

的意义。

【诗歌鉴赏】

杂诗八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1.让作者“悲凄”的原因有哪些?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请结合全诗,分析前六句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阅读答案

答案及简析

1.a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有误。

第二段开头说:

陶渊明所说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

3.b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

?

”有误。

文中说的“艺术”不是文学上的“艺术”,而是人生的“艺术”,这种“艺术”以“超俗的眼光”才能看到b项偷换了概念。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

1.①身边没有知己,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心中的感慨无人诉说。

②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自己的远大志向无法实现。

(4分,每点2

分。

意思对即可)

2.前六句写太阳沦落西山,清冷的月亮升到空中,寒风吹入房内,枕席分外冰冷,渲染出一派凄凉、悲愁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有志难

酬、孤独愁闷的情怀作了充分的铺垫。

(4分。

分号前后各2分,只答出“渲染凄凉的氛围”和“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即可得满分)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已滞:

谓羁留甚久,悲于长江,故江水也因之而不畅。

②高风:

指秋风。

③晚,指晚秋。

1.首联诗人怎样的感情?

(5分)

2.三、四句的写景有何作用?

(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明①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

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

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答:

1)一方面就自然节气而言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

另一方面,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冢,不由抒发生死之悲,有感于人生价值问题。

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

(2)作者运用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其气节风骨之高重又如何!

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

古典诗词鉴赏题型解题方法:

分析典故运用型

1设问方法:

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典故7有什么表达作用?

2设问变式:

请谈谈这首诗(词)运用典故的表达作用。

3解答提示:

运用典故型即评析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

它在题型设计上多以考查作用为主。

考生在做此类题时须博闻强记,了解典故的来源、出处,诗人运用典故的用意目的等,才方便答题。

4答题模式:

(1)点明典故出处。

(2)简要说明典故的作用。

(3)点明运用典故的表达效果。

5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请谈谈本词运用典故的表达作用。

答案:

本诗最后一句运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借武陵人的归隐生活,表达了作者超越世俗、高洁的情操,隐约带有欲归隐山林的意味。

滕王阁诗

1、首联写出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用哪个词表达?

作者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场景,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特点:

高“临”字突显了滕王阁的高耸

诗人描绘了一幅坐着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的豪华场面,反衬了现实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兴衰无常的感慨。

2、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颈联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

“飞”“卷”

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

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营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3、体会颈联中“日悠悠”“几度秋”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

颈联有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诗人以博大永恒的景象衬托了人生的短暂,抒发了珍惜光阴、积极进取的感情。

【篇三:

201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s=txt>语文

一、基础(25分)1.默写(15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范仲淹《岳阳楼记》)(龚自珍《己亥杂诗》)《虽有嘉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7)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8)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

2.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d)(2分)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2分)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

4.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6分)活动一:

定方向选书目

“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

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

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

示例:

冰心作品:

示例:

《繁星》《春水》

活动二:

有步骤深探究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

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

你的研究步骤是:

示例:

步骤一:

网上搜索与《繁星》《春水》有关的作品,精选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步骤二:

多角度分析,与同学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收获。

活动三:

精阅读美汇报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

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你的展示如下:

示例:

大家好!

我选的书目是《繁星》《春水》。

通过研读,我认为,《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谢谢大家!

二、阅读(45分)

【古诗文】

(一)5.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2分)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

阅读下面课内和课外文言文,完成第6-12题。

(15分)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谈笑有鸿儒大②有仙则名有名,出名..

8.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我选选①翻译: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或选②翻译: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9.下列表述有瀑的一项是(a)(2分)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10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③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淡泊:

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②淫慢:

放纵,懈怠。

③险躁:

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

④多不接世:

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11.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3分)

对偶句:

示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理由:

示例:

我认为这组对偶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感、节奏感。

所以我喜欢。

12.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淫慢、不能险躁。

(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

【现代文】(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17分)

描花的日子

1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

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

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

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

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2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3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

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

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③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

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

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

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

描花。

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

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

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

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6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

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

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

父亲说:

“好。

7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

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

“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

”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

我真佩服外祖母。

8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

我画猫。

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

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

父亲说:

“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9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

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

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

他说:

“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

可惜如今太忙了?

?

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10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

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

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

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

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011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

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

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

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012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3.纵观全文,第①段内容似乎和下文描花”这件事关系不大。

你认为第①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示例一能。

第①段中有关四季的内容和文章主要内容描花”关系不

大。

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

因此可以删去。

示例二不能。

第①段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且冬天冷死了,滴水

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为下文“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作了铺垫。

所以不能去掉。

1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

1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2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1母亲和外祖母可以做她们最愿做的事:

描花。

所以,她们很高兴。

2父亲看到母亲和外祖母高兴,他就很高兴;他能为家人做些事而感到高兴。

15.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分)

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16.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4分)是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暗示了一家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3分)材料一:

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

材料二:

据调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手机上。

文章写一家人在一起描花就是幸福。

材料一表明幸福就在平凡生活的细节中。

材料二表明不幸福是因为这些人沉浸在无聊的虚拟的小世界里,缺少与家人的交流与分享。

综上所述,我认为幸福就是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刻,高兴了彼此分享,痛苦了共同分担。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题。

(11分)人,要有五识

1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

2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

了。

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样的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3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有“见识”的人。

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

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不听也不是,听也不是。

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

4有了上面三种“识”,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

不过,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5“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

一个人哪怕学富五车,亦有“见识”,可因为种种原因,却闷声发大财,到了该出手的时候,还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胆识”。

⑥我要强调一点,“胆识”可不仅仅是指大胆,更不是“有勇无谋”。

一个无知的人,一个连常识都没完全搞清楚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称他有“胆识”。

⑦最后还要加一个好像同前面几个“识”关联不大的“赏识”。

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都有偶遇他人赏识的时候,请问,你是什么感觉?

我相信,有时他人的一两句赏识,往往成为你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造就了你的一生。

我这里强调的“赏识”,就是你是否懂得赏识他人。

⑧那些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尤其是“胆识”的人,不少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们失去了“赏识”他人的能力。

而不会、不能、不愿赏识他人的人,往往也就开始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样的人能走多远呢?

18.作者认为“人,要有五识”,具体指哪“五识”?

(2分)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

19.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

(2分)

20.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承接上文;补充论证了“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的观点;使论证更充分、更严密、更有力度。

21.读了这篇文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赏识”的理解。

(4分)理解:

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一个人在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胆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赏识他人的能力,才能走得更远。

事例:

围绕“赏识他人才能走得更远”举例即可。

三、写作(50分)

【小作文】(10分)

说明是以简洁的文字解说事物外在状貌、内在特征等的表达方式。

请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你喜欢的一件物品。

要求:

至少用两种说明方法,不少于80字。

【大作文】(40分)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

?

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连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大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1.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2.叙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