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992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docx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

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2﹡1.5=48分)

1,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

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C.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2,《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规定“法勿因私而立”,第三款规定“授权之狱官或仲裁者,经查决狱讼而取赂者,当诛”;第八表第十二款规定:

“适逢夜盗,杀之无罪。

”上述规定?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使境内居民获得了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C.强调了司法程序的规范性

D.使平民获得监督司法和私有财产的权力

3,2016年又是美国大选之年,而近些年来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

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作用的削弱        B.美国总统的行政权不断扩大

C.两党竞争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削弱        D.美国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4,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

“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

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

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武汉会战后的战争特征

B.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

C.“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

D.材料反映的相关情况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

5,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以上内容出自(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56年《论十大关系》                        D.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7,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

“一年之内,中美外交从不可调和的冲突状态进入了总统使节去北京为总统访华筹备的阶段,其间双方避开了20年来的敌对宣传,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

这里“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具体是指(  )

A.维护亚太地区平衡                                B.遏制日本和西欧崛起

C.共同应对苏联威胁                                D.联合推进多极化趋势

8,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

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9,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

“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

A.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10,《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反映了(  )

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                    D.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

11,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1901年以后的10年间,民族资本的投资范围比以前更加广泛。

除棉纺织业和缫丝业外,面粉、肥皂、烟草、电灯、锅炉、铅笔、工矿等行业都陆续成为民族资本投资的对象。

在这10年间,民族资本投资于轮船公司,资本在5万元以上的就有17家之多。

这说明(  )

A.政府引导民问投资轻工业                    B.轻工业重工业均有所发展

C.民间投资以交通业为重点                    D.轻重工业比例渐趋于合理

12,某一时期我国出现了下列现象:

国家预算赤字日益升高;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经济犯罪和腐败日益增多;耐用消费品发展太快;乡村工业发展迅速;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B.二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工业

C.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过速发展D.市场经济体系确立,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13,《大公报》记者撰文:

“今年之新年,只可谓官国二年,不当谓民国二年”,”然以各人心理中观之,民国一新年,国民一新年,彼此各一心理,彼此各一新年,则固未尝有两也”。

这体现了(  )

A.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B.农耕文明影响深远

C.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D.官民冲突不可调和

14,美国总统里根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

“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为此,他采取促进生产复苏的主要措施是(  )

A.果断停止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B.大规模减税,并大幅增加国防开支

C.大规模削减福利开支和紧缩货币        D.实行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政策

15,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

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

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_。

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

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16,)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

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增长了51.l%,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3倍。

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C.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D.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

17,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18,某学者指出,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是并存的,并得到了统一;他在各学派中是最讲功利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

这里的“他”应是(  )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

19,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以“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史记》载: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反映了(  )

A.儒学在民间成为“显学”                    B.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20,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说到: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

‘《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之言论旨在强调(  )

A.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                            B.为学应注重经世致用

C.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                        D.理学造成思想界因循守旧

21,有学者研究指出,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部分平民也趋之若鹜。

这反映了宋代(  )

A.市民阶层成为城市消费的主力军        B.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文化繁荣

C.书画艺术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构建的手段

22,柏拉图在其晚期著作《法律篇》中指出:

“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下列主张与其最接近的是(  )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23,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

与教廷决裂后,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将教产出售给支持者。

由此可见,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是(  )

A.典型地体现了世俗权力对教权的控制

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国民的经济利益

C.确立了“政教合一”原则,国家政权基督教化

D.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新教取得合法地位

24,有学者认为:

“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基督信仰和王权政治。

对西方的传统文化而言,16世纪开始兴起的自然科学是新文化,17世纪发端的民主政治也是新文化。

它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西欧国家”。

据此理解新文化(  )

A.继承古代西方哲学思想并发展为新的民族精神

B.是人类理性进步的必然结果,不分地域与民族

C.从本质上看它是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神权的胜利

D.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而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

25,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500至1400年之间近千年写就的自传总和还要多。

这主要因为(  )

A.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            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渐入人心

C.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

26,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

”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

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27,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

“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

”“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材料反映出魏源(  )

A.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开始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                    D.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

28,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让掌握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与“正途出身无异”,对于肄习西学的人,“准予照拟破格从优给奖;1887年李鸿章还上奏,为天津水师武备学堂学生及教习人员争取科甲正途出身。

这反映了李鸿章(  )

A.力图改变人才的选拔途径                    B.与顽固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

C.在传统与变革中艰难抉择                    D.试图维持传统教育稳定发展

29,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在提出“变革之本在育人才”的观点时指出:

“政治习惯不养成,政治道德不确立,虽有冠冕世界之良宪法,犹废纸也。

”在此,梁启超的“育人才”主张旨在(  )

A.提高国民参政意识                                B.培养具有改革精神的人才

C.提高国民的政治素养                            D.培养从事法制建设的人才

30,“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

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  )

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北伐战争的发动

31,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

“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

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

”这反映了(  )

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B.“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32,《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于191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

小说用许多笔墨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他渴望被人理解和接受。

只是这种愿望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由此可见,作品创作风格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二,材料题(33题22分,34题18分,35题12分,共52分)

33,(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

”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

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

”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材料二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

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

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

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

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

(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仁宇尤其强调“1689年”的理解。

(2分)

3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学术思想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

因为西周以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东周以后,封建政体渐次破坏。

居官任职的贵族,多有失其官守,降为平民的。

于是在官之学,一变而为私家之学。

亦因时势艰难,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时之弊,而其时社会阶级,渐次动摇,人民能从事于学问的亦渐多,于是一个大师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学术之兴遂如风起云涌了。

——摘编自吕思勉著《每天学点中国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

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

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

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

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

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学术之兴风起云涌的原因。

(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学术之兴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与经济政治活动关系的认识。

(3分)

35,(12分)“宪政”又称“立宪主义”,发源于英美。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开始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取代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使用的宪政概念,以及标志着资产阶级法治和政体概念的宪政概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前,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中,西方宪政思想被看作能够使中国摆脱积贫积弱局面的良药开始为中国人所日益重视。

早期主要受英国“立宪政体”的影响,把宪政理解为民权与君权的结合;后期倡导“民权主义”,强调政权和治权分离。

孙中山先生主张的“五权宪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宪政主张的集中体现。

在这一时期的宪政思想传播过程中,中国的先知先觉者往往将西方的宪政制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里寻求西方宪政制度的理论支点和历史论据。

如康有为在论述中国开设国会的必要性时强调:

“盖吾国君民,久皆在法治之中,……今各国所行,实得吾先圣之经义,故以至强。

”孙中山则指出:

“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

”但这一时期的宪政努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之上,而像自由、控权、保障人权这样的真正的宪政核心价值理念,终究要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

——摘编自李小康:

《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与反思》

材料二五四的激进民主派开始超越对西方具体宪政制度的盲目崇拜,他们在不妥协地反传统、抛弃“托古改制”的模式,致力于以观念变革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理想、民主价值等新理念。

在文化借鉴上,则隐去了纵向的民族传统继承,而专事横向的外国文化移植。

——摘编自陈家刚:

《试论近代中国民主追求的三次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前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主要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宪政运动出现了哪些变化,并简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答题纸

33,

 

34,

 

35,

 

历史参考答案:

CAAACBCDABBCBBB

DCDCCDBABBDDCCCAC

33,

(1)理由:

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商业缺乏法律保障;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

(4分)

影响:

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未能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4分)

(2)原因:

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政策仍以重农抑商为核心;儒家传统观念固化,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6分)

英国,君主权威不断削弱,人治社会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商业资本的膨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传播。

(6分)

(3)理解: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政治确立君主立宪制,这意味着法权至上原则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建立信用体系,要求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

(2分)

34,

(1)原因:

旧有的制度遭破坏,私学兴起,仁人君子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士阶层崛起),社会阶级变动剧烈。

(3分)

影响:

促进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分)

(2)理解:

“印记”指马丁·路德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深化”指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分)

(3)影响:

促进了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借口)。

(6分)

(4)认识:

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它又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促进或制约社会的发展。

(3分)

35,

(1)特点:

①效法西方宪政的模式;②以救亡图存和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③受时局影响不断深化;④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推进;⑤过分强调宪政的工具作用(或国家利益),忽视宪政的真正精神(或个人权利);⑥宪政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

(6分)

(2)变化:

①由重仿效西方宪政制度转向重宣传西方宪政精神;②由“托古改制”转向西方文化“移植”。

(2分)

原因:

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②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③激进民主主义者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等宪政努力失败的反思;④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