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978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12年,“十二五”期间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发展过程。

机电工程学院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学校的治校方针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指导本院的快速、平稳发展。

学科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状况

(一)学科专业概况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由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整合而成的新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61人:

2012级45人,2013级39人,2014级32人,2015级45人。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交叉的应用型专业。

根据机电工程学院特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也非常注重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融合。

本专业努力将学生培养为机械、电子、光学、控制等领域的多面手,并发挥我院教师科研能力突出的优势,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毕业生可进入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机电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控制、工程设计与开发、控制系统设计等方向的理论研究、试验测试、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有在校学生358人:

2012级92人,2013级69人,2014级73人,2015级124人。

(二)实验室建设

2014年,学校斥资200余万为机电工程学院两个专业建设了教学实验室,其实验设备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

光电实验室占地总面积约120平米,拥有氦氖激光器系列实验系统、LD/LED光源特性实验仪、光电探测原理综合实验仪、光纤信息和光纤通信实验系统等实验设备,能充分满足光电实验的开设需求。

机电实验室占地总面积约100平米,拥有从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手工测量工具到金刚石触针电感式轮廓测量仪、白光干涉图像轮廓测量仪、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台等高精度、数字化设备的整套实验仪器,能开展《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可编程控制器》等多门机电专业课程的实验。

两个专业实验室均已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常教学。

(三)教改教研项目

“十二五”期间,学院获批3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

1.2013年度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机械电子工程

2.2013年度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应用型光电子精密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3.2013年度省级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

此外,学院还承担1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虚拟现实技术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上教改和教学研究项目,推动了机电学院的教学水平提升和专业改革。

(四)实习实训基地

机电工程学院与深圳福凯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武汉振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华中光电仪器有限股份公司(国营第238厂)等企业、科研机构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五)课外学术活动、竞赛及创新创业活动

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1.参观武汉光博会

光博会全称“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办于2002年,每年11月举行,是国内前三、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光电子领域专业展会,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入选德国柏林市政府光电企业“走出去”支持展会名录。

机电工程学院已将参观光博会作为一项传统性的学术活动,2013年起每年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

学生对此项活动反响热烈,对于专业的认识大大加深,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创新创业的意愿显著增强。

2.学生科技论文写作

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研究的能力,从低年级开始逐步训练学生写作科技论文并汇报、答辩,学生的学术素养明显提高。

学生已发表一篇论文(李伟华,叶鑫,龚过,刘汉泽.3D打印技术——制造业新宠[J].汉口学院学报,2014,7

(2):

75–78.)

3.学生科技竞赛

机电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克服缺乏经验和资源的困难,取得不小的进步:

A.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我院代表队以全校最高分进入湖北赛区复赛;

B.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院代表队获2项校三等奖。

4.学生创业

学院鼓励学生创业,学生已在我校孵化中心注册2家公司,在校外经营店铺1家,与他人共同开办驾校1家。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才创建,至今成立仅三年,尽管近年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处于建设初期,学院还未形成完整的架构。

学院的专业数量偏少,规模也有待扩大,各专业还未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还需要进一步发掘自身潜力,深化改革。

学院的实习实训基地不足,校企合作有待深入。

二、十三五学科建设目标

(一)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要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突破,完善自身架构,扩大办学规模,以“国际化”和“创新创业”为重点形成专业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16-2017年:

初步实现学分制管理,部分课程采用MOOCs和翻转课堂等新授课方式;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达到每百名学生有一家实习实训基地的比例;毕业生高端就业和读研比例达到10%以上。

第二阶段2018-2020年:

全面实现学分制管理,大规模采用MOOCs和翻转课堂等新授课方式;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进一步增长,达到每五十名学生有一家实习实训基地的比例;申报1个以上新专业;毕业生高端就业和读研比例达到20%以上。

(二)主要建设内容与措施

1.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我校“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彰显特色”的办学思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将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实践实训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2.学分制管理,采用教学手段

切实采用学分制管理方式,提供大量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兴趣和需求来选择,采用更灵活的学籍管理方式。

引进MOOCs(慕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将新技术同传统授课方式相互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观念由以课堂教学为主向传授理论知识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结合转变、教学内容由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转变、教学空间由以课堂为主向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构转变,为培养视野广、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重视培养创新人才,重视学生自学和论文的写作,重视教师课外辅导,将教学与生产实践和企业结合。

3.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制定完整教学管理制度,从严治教。

对教师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的编制、教案的书写、PPT的制作、学生作业的布置、科技论文的写作等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提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并对教学文件制定统一规范化的格式,规范教学秩序。

制定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从项目的申请、立项到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全程监管,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条例严格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确保科研项目的正常有序开展。

完善学生信息资料,建立学生信息与平时表现档案库,及时掌握重点关注学生信息。

采用微信、QQ、易信等通讯手段无纸化办公;减少会议数量,学习XX公司“站立开会”模式减少会议时长,尽力召开网络会议;利用网盘等云存储平台管理学院信息。

4.积极宣传,做好招生工作

学院同高中建立稳定的联系机制,建设稳固的生源;发动和组织学生回家乡、回母校做宣传;以微信、QQ、网站等平台,持续性宣传学院和专业,不断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同。

5.积极申报新专业

紧跟“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的发展步伐,开展3D打印、智能硬件与物联网、机器人、LED等课程,并逐步在这些方向培育和申报新专业,增强专业的科技水平,增加专业数量和办学规模。

6.深化校企合作

做好产学研工作,聘请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来学院讲座和任教,鼓励教师到企业开展工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尽力将科研项目成果市场化、产业化;以合作加强校企联系,以此为基础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7.鼓励和扶持创新创业

根据国家和学校的各项政策,鼓励教师创办公司。

借鉴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冰岩作坊等重点高校创新创业团队的经验,打造稳定性的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引导和扶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并依托我校孵化器,鼓励和扶持学生创办企业。

8.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

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努力加强同国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联系,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访问和工作;努力招收海外留学生;鼓励和帮助教师出国访学;鼓励同国外机构的合作项目。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师资状况

“十二五”期间,机电工程学院授课教师中有教授5人(其中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8人,讲师5人;专职教师中博士学历者达50%,副高以上职称者达70%。

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引入中青年博士,先后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引入博士5人,其中应届毕业博士3人。

博士们迅速成长为学院的骨干力量。

但是,与不断扩大的院系规模相比,机电工程学院的教师规模仍显不足,难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中青年教师独挡一面的能力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能力与水平。

二、“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建设起老、中、青梯队状的团队,建立起传承、协作的师资体质,既发挥老年教授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其办学和科研的经验与资源;又发挥中青年教师的活力与干劲,并不断培养出中青年骨干,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使机电工程学院的师资,能充分满足教学、科研、产业化、创新创业等多方面需求。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16-2017年:

引进教授、副教授和博士3人以上,培养中青年教师晋升职称,专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者达70%;建立起2个以上教学研究和科研团队。

第二阶段2018-2020年:

引进教授、副教授和博士5人以上,专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者达80%;建立起5个以上教学研究和科研团队,成立1个以上研究机构,1个以上产业化机构。

(二)主要建设内容与措施

1.继续大力引入人才

十三五期间,机电工程学院将重点引进下述人才,加强师资队伍:

A.人品高尚、具有丰富经验的教授、副教授;

B.博士(尤其是全日制应届毕业博士);

C.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硕士;

D.有优异企业工作经历或正在企业就职的技术人才;

E.有创业经验的人才。

(二)加强中青年人才的培养

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定位”、“定向”培养,为学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学院根据自身情况资助中青年人才进行学术交流、著作出版、图书资料购买、高水平论文发表、科学项目研究和相关教学科研活动;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高一层次的学位,鼓励其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国内外进修、访学交流等

(三)引入企业导师和校外兼职力量

利用校企合作,选择企业优秀的管理、产业化和技术人才作为学院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也来校进行讲座、授课、竞赛指导等工作。

学院聘请校外优秀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作为师资力量的补充。

科研工作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科研状况

(一)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

2012-2015年,短短三年间机电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在全校迅速跃居前列。

2013、2014连续两年学院的科研加权均分列全校第二。

获第2届汉口学院科研工作大会“科研先进单位”奖。

十二五期间,学院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科研项目

机电工程学院承担了1项市厅级项目、5项横向合作项目(其中4项已结题)和1项校立研究项目,到校经费合计28.88万元。

此外,学院承担2项汉口学院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其中1项已结题并正在申报湖北省科技厅进行成果鉴定。

2.科研论文与成果

机电工程学院师生发表了10篇科技论文(3篇EI检索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中文普刊论文和5篇汉口学院校报论文),并获批1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420491605.0)。

3.研究团队与研究机构

机电工程学院科现有教授2人、博士5人、硕士2人,经过3年磨合已组成较为稳定的跨光、机、电、算、控多学科的科研团队。

2014年1月以机电工程学院科研骨干为核心组建了汉口学院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化光机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9月机电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部分教师共同组建了汉口学院国际创新中心“智能系统工程与装备制造研究所”。

稳定的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为机电工程学院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成立时间短,学院很多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制约了科研工作的进展。

1.研究人员不足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总量逐年激增,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满足教学的前提下进行科研,人手捉襟见肘。

目前,全院教师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科研的只有5人,仅能维持一个核心小组的运行,同一时期也仅能集中力量进行一项重要项目的研究。

2.实验设备与资源不足

实验场所有限,必要的实验设备不足(特别是进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重点领域研究的必要资源非常不足),缺少相关软件、硬件、数据及文献资源。

3.缺少纵向研究项目

目前,机电工程学院承担的项目多为横向合作项目及协同创新中心自选项目,市厅级项目仅1项,省部级以上的纵向项目为零。

二、十三五科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科研规划。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机电工程学院科研工作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大跨越。

十三五期间累计科研到校经费突破75万,科研论文数量突破30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突破10篇),获得专利5项以上,若干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16-2017年:

A.研究团队:

组建第2个研究小组,具备同时开展2项以上重要课题研究的能力;

B.科研项目:

两年内项目到校经费30万;

C.科研论文与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12篇以上(其中3大检索论文4篇以上),获得专利2项以上,力求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零的突破。

第二阶段2018-2020年:

A.研究团队:

组建第3个研究小组,具备同时开展3项以上重要课题研究的能力;

B.科研项目:

三年内项目到校经费45万,并实现省级以上纵向课题的突破。

C.科研论文与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18篇以上(其中3大检索论文6篇以上),获得专利3项以上,部分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3、主要措施(阶段性措施)

第一阶段(2016-2017年):

A.科研团队建设:

重点引进具有经验的教授和副教授、应届毕业博士和具有工程经验的硕士,弥补当前科研力量的不足;同时,培养表现突出的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并力争与外校共同培养研究生。

B.加强校外合作:

重点挖掘本地资源,加大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合作,加强与717、288等研究所的合作,加强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借助各方力量实现学院的高速发展;与合作单位共同申报课题和开展科研,并与校外力量共同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C.调整科研方向: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新工业革命”等发展趋势,调整学院科研的重点,力求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成果。

第二阶段(2018-2020年)

A.科研团队建设:

在继续引进科研骨干力量的基础上,根据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需求,适当引进市场化专业人才;扩大学生在科研团队中的数量,并引导学生在学院的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师生与校外的交流。

B、加强校外合作:

经过数年合作,与若干高校、企业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并探索与外地高校、企业乃至国外高校、企业的合作。

C.整合资源:

整合“十二五”、“十三五”科研中积累的硬件、软件、人力、合作关系等资源,在若干重点突破的科研方向上集全院之力,争取获得省级以上的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及奖励。

D.科研成果产业化:

经过数年积累,学院的科研成果较以往大为丰富,前期的探索也为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学院下大力气开展工作,将科研成果大面积产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