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943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docx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

阳光维也纳幼儿园

2010——2011上学期小班安全教案

活动一:

安全教育——《入园我知道》

活动目标:

1、知道入园是要和家长在一起,不能随意跑动。

2、能对各种入园过程中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愿意接受成人的建议。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成人女性木偶各一个。

2、积木搭起的话题,小皮球一个。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

(1)教师出示挂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教师:

①图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图中蓝衣服小朋友是明明,绿衣服小朋友是冬冬。

②明明是和爸爸一起来上幼儿园的,你找到明明了吗?

③明明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④明明到班上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⑴教师:

上幼儿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

⑵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理解入院时偷偷乱跑的不良后果。

①木偶表演:

冬冬上幼儿园啦,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幼儿园,他早早的就和妈妈来到了幼儿园。

一进大门,冬冬就看见了一座滑梯,他甩开妈妈的手,又蹦又跳的跑过去,玩起了滑梯。

冬冬玩累了,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着急的直哭。

妈妈找到了冬冬,对他说:

“上幼儿园的路上要紧紧拉着妈妈的手,这样才是妈妈的好宝贝。

②教师:

“你们觉得冬冬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离开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⑶教师操作木偶,引导幼儿理解自己随意跑出去的不良后果。

①   木偶表演:

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冬冬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再也不敢松开,妈妈把冬冬送进了小一班教室。

冬冬看见操场上的皮球,趁着妈妈和老师在谈话,偷偷地跑出教室,在操场上玩起了皮球。

冬冬玩累了,发现自己找不到小一班。

这么多班级,哪一个才是小一班呢?

冬冬着急地哭了起来。

老师找到了冬冬,告诉冬冬:

“到了班上可不能自己跑出去玩,如果想玩,老师会带小朋友们出去玩的。

②教师:

你们觉得冬冬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自己随意跑出去会怎样?

 3、阅读幼儿用书,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判断。

⑴教师:

①请你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

为什么?

 ⑵教师小结:

我们上幼儿园的时候要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能乱跑;如果乱跑,可能会找不到爸爸妈妈,还可能会摔跤、受伤呢。

到了班上,不能自己偷偷的跑出去玩;如果想玩的话,老师会带小朋友们出去玩的。

 

活动二:

安全教育——《老师,我有话要说》

活动目标:

1、知道要主动将自己的需求告诉老师。

2、能清楚地表达喝水、入厕及身体不舒服等各种生活上的要求。

3、对教师产生初步的信任感。

活动准备:

1、小猫和大猫木偶各一个。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

⑴如果你觉得口渴了,你会怎么做?

     ⑵如果你感觉自己肚子痛,你会怎么做?

     ⑶在幼儿园觉得口渴了或者肚子痛呢?

我们应该怎样做?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在问题情境中学习解决的方法。

  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一------我想喝水。

①   木偶表演:

小猫咪咪在教室里玩玩具,玩着玩着,咪咪觉得口渴,咪咪该怎么办?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咪咪想想办法吗?

②   教师:

“告诉老师”是个不错的办法,咪咪可以怎么告诉老师呢?

咪咪会怎么说呢?

③   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

咪咪:

老师,老师,我口渴了,我想喝水。

 大猫老师:

好啊,找到自己的小水杯,自己接点儿水。

咪咪端起水杯喝完水:

嗯,真好喝呀。

④   教师:

咪咪喝过水以后,感觉怎么样?

  ⑵教师引导幼儿看教学挂图,学习清楚地表达喝水的请求。

    教师:

①我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明明觉得口很渴,他该怎么办呢?

             ③刚才小猫咪咪是怎么做的?

他是怎么告诉老师的?

            ④我们一起帮助明明说:

老师,我渴了,我想喝水。

  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二——我想上厕所。

①   木偶表演:

第二天,小猫咪咪又在玩玩具,玩着玩着,咪咪捂住了肚子,他想拉大便了,该怎么办?

②   教师:

咪咪该怎么和老师说呢?

③   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

咪咪:

老师,老师,我想大便。

大猫老师:

好啊,来,老师带你去厕所。

咪咪上完厕所:

嗯,真舒服呀。

④   教师:

老师带咪咪去厕所以后,咪咪感觉怎么样?

  ⑷教师引导幼儿看教学挂图,学习如何清楚地表达入厕的请求。

    教师:

①小朋友们在玩游戏,妮妮摸着肚子,觉得想要拉大便,怎么办?

②我们帮助妮妮告诉老师:

老师,我想大便。

  ⑸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三-------我这里疼。

①   木偶表演:

小猫咪咪跑跳时摔倒了,捂住自己的腿:

哎呦,哎呦。

②   教师:

小朋友们,咪咪觉得腿疼,怎么办呢?

③   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情景:

咪咪:

老师,老师,我腿疼。

老师:

咪咪,你的腿怎么了?

来,老师带你去保健室,给保健老师看一看。

 ⑹教师引导幼儿看教学挂图,学习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身体的不适。

教师①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捂着肚子,他怎么啦?

   ②他该怎么办呢?

他怎么告诉老师呢?

   ③他可以学咪咪说“老师,我腿疼”吗?

   ④他是腿疼吗?

他的肚子疼,应该怎么告诉老师?

   ⑤觉得那里不舒服,一定要说清楚是身体的什么地方。

只有说清楚了,老师才能帮助你。

   ⑥如果觉得牙齿痛,我们怎么说?

我们一起学一学:

“老师,我牙疼。

   ⑦如果觉得胳膊痛,我们怎么说?

我们一起学一学:

“老师,我胳膊疼。

3、拓展幼儿经验,学习在各种情况下主动地将需求告诉老师。

 ⑴教师:

①我们在幼儿园里遇到各种情况都可以告诉老师,如果你发现自己尿裤子了,怎么办?

        ②告诉老师以后,老师会帮助你换上干净又舒服的裤子,不然穿着湿裤子很难受,还会生病呢!

  ⑵教师:

①吃饭的时候如果觉得还没有吃饱,怎么办?

我们怎么跟老师说?

         ②告诉老师以后,老师会帮你添饭添菜,吃的肚子饱饱的。

 ⑶教师:

在幼儿园里遇到各种情况都要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解决的。

你还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呢?

 

活动三:

安全教育——《小问题,大安全》

活动目标

1. 知道上下楼梯,坐椅子,入厕的注意事项。

2.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将要注意的问题运用到生活中。

3. 能对画面中的行为作出评价。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

(1)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上下楼梯呢?

一起来说说。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上下楼梯的!

2.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

(1)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小朋友上楼梯的正面行为。

教师:

一。

图上的小友朋是怎么上楼梯的?

     二.图上的小友朋是怎么下楼梯的?

     三.有人要上楼梯又有人要下楼梯时,他们是怎样做的?

(2)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儿歌。

教师:

这儿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小朋友怎样正确地上下楼梯,我们来念一念。

3.引导幼儿阅读第二组图。

(1)教师:

看,哥哥姐姐们在上课呢。

咦,那位小哥哥在干什么?

(2)教师:

一。

小哥哥怎么了?

他会说什么?

          二.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4.引导幼儿阅读第三组图。

(1)教师:

大家分组排着队去厕所,上厕所也要注意安全哦,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

一。

厕所的地上有什么标记?

告诉我们什么?

          二.看,小朋友是怎么上厕所的?

上完厕所后要干什么?

小朋友洗完手后还要做什么呢?

(3)引导幼儿阅读画面中的儿歌。

教师:

有一首儿歌告诉我们上厕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5.实践活动:

组织幼儿入厕,带领幼儿排队上楼梯参观大班哥哥姐姐的教室。

(1)组织幼儿按组入厕,请幼儿按照儿歌里说的上厕所。

(2)教师:

一起排好队,上楼参观哥哥姐姐们的教室。

看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坐小椅子、怎样上厕所的。

家园共育

1.     家长在家中也要鼓励幼儿自己大小便,尽量放手让幼儿去做,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家长应注意为幼儿选择简单舒适、穿脱相对容易的服装

 

活动四:

安全教育——《玩具不能塞耳朵》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

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

小珠子,真有趣。

(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

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

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

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

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

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

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

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

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

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

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

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

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

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五:

安全教育——《滑滑梯和攀爬架》

活动目标

1、掌握安全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的正确方面,并能在日常活动中遵守安全玩法。

2、能对玩户外器械过程中德各种行为作出是否安全的判断。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

教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滑滑梯和攀爬架吗?

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情?

怎样玩才是安全的呢?

2、请幼儿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

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滑滑梯部分。

教师:

(1)你刚才是怎么玩滑滑梯的?

(2)图画中德小朋友是怎么玩滑滑梯的?

    (3)头朝下玩滑梯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4)从滑梯下面往上爬,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5)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

为什么?

3.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攀爬架部分。

教师:

(1)我们小朋友是怎么玩攀爬架的?

(2)这幅图画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玩攀爬架的?

    (3)挤在一起玩攀爬架会发生什么事情?

    (4)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

为什么?

4.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玩户外器械的注意事项,并引导幼儿在儿歌的帮助下掌握安全注意点。

(1)教师:

我们在玩滑滑梯的时候要一个接一个地排队,大家轮流玩。

注意不能头朝下玩滑梯,也不能从滑梯下面往上爬。

玩攀爬架的时候要等前面的小朋友爬上去了自己再爬,不要挤在一起。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3)教师带领幼儿再次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一边玩一边念儿歌。

教学变式

有条件的幼儿园,教师可准备数码相机,抓拍幼儿在玩滑梯和攀爬架中的正确或错误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和挂图上的行为一一对应,帮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行为。

家园共育

家长有时会再接幼儿离园的时候带幼儿玩幼儿园里的户外器械,也会带幼儿玩公园或社区里的户外器械,在这些非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家长仍徐贯彻幼儿园关于户外器械活动的要求,保证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

 

活动六:

安全教育——《我等妈妈来接》

活动目标

1、懂得离园时要等自己的家长来接,不能跟别人走,

2、能对不同的行为作出是否安全的判断,并做正确标记。

活动准备

1、水彩笔人手一盒。

2、成人女性和小女孩木偶各一。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情境。

教师:

(1)小朋友们,放学的时候谁来接你们呀?

    

(2)如果妈妈没有来接,有其他人要带走,你会怎么办?

2、教师使用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教师:

有一个小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

旁白:

很多小朋友都回家了,妮妮还没有人来接,这是时来了一个阿姨。

陌生阿姨:

妮妮,我是你妈妈的同事。

你妈妈加班,她让我来接你。

来,我带你去找妈妈。

妮妮:

你真的认识我妈妈吗?

你会带我去找妈妈?

(3)教师:

①小朋友们,你们说妮妮该怎么办呢?

          ②如果妮妮跟着这个不认识的阿姨走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跟着不认识的人走,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妈妈了,也看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了。

3、其他班的教师扮演陌生阿姨,邀请幼儿参与即兴的情景表演。

(1)情景创设:

旁白:

××小朋友正在等妈妈来接他,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在说话。

这时,一位不认识的阿姨悄悄地靠过来,跟这个小朋友说话。

别班教师扮演的陌生阿姨:

你叫××吧,你妈妈让我来接你。

(2)教师依次邀请三名幼儿参与即兴的情景表演,请幼儿观看、评价他们的反应。

(3)组织幼儿讨论:

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4)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

①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对这个不认识的阿姨说:

我不跟你走,我要等

妈妈。

   ②我们也可以告诉老师,对老师说:

老师,这个阿姨要接我。

   ③我们一起学说这两句话。

4、幼儿阅读、操作幼儿用书。

(1)教师:

说一说图上小朋友哪种做法是对的,在那幅图上打√。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活动七:

安全教育——《我爱我自己》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之处,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2、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阅读、操作幼儿用书,能从阅读中获得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水彩笔人手一盒。

2、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加深幼儿对自己性别的认知。

(1)教师:

小朋友们,你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男孩女孩听命令”,请小朋友听清楚,按照“命令”完成动作。

(2)教师发出口令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

男孩,男孩,站起来。

女孩,女孩站起来。

男孩,男孩,跳一跳。

女孩,女孩,转一转。

2、比较男孩和女孩衣着特征。

(1)观察比较男孩和女孩发型特征。

①教师:

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男孩和女孩的头发长短和发型样式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小结:

男孩一般都是短头发,没有辫子;女孩有短发也有长发,有的女孩扎一个辫子,有的女孩扎两个辫子,女孩还会戴很多样式的发夹,头花等。

(2)观察比较男孩和女孩衣着特征。

①教师:

男孩和女孩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男孩和女孩衣服的颜色和款式上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小结:

很多女孩的衣服颜色比较鲜艳,女孩子可以穿裙子,也可以穿裤子;男孩子不穿裙子。

③教师:

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衣服帮助我们保暖身体,保护皮肤不受伤害等等。

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我爱我自己,时时多留意。

衣服不掀起,保护好身体。

(3)观察分辨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教师:

①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

我们会在什么地方看见这个东西?

②这是卫生间的标志。

你知道哪个是男卫生间标志,哪个是女卫生间标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会区分男女呢?

(4)观察分辨男女游泳衣。

①教师:

这是什么衣服?

什么时候穿的呀?

这两件游泳衣有什么不一样?

哪一件是男孩穿的?

哪一件是女孩穿的?

②教师小结:

男孩穿游泳短裤,女孩穿游泳衣。

③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我爱我自己,时时多留意。

外人不可以,随便碰身体。

3、幼儿观察教学挂图,操作幼儿用书。

(1)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看图上哪一个是男孩,哪一个是女孩?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图上男孩和女孩身上穿着什么?

游泳衣把自己身体最重要的部分都保护起来了,这些身体部位都是自己的小秘密,不能露出来,更不能让其他人触碰。

(2)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为自己相同性别的娃娃做标记,为男孩、女孩的衣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活动八:

安全教育——《我会这样吃》

活动目标:

1.知道进餐时正确的方法和错误的行为。

2.能对各种进餐过程中的行为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断。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支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兴趣,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早上在家里吃了些什么啊?

(2)你在吃饭时有没有发生什么危险的事。

2.引导幼儿阅读教学图书第一组图。

(1)我们来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吃饭。

(2)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中的行为。

(3)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并判断正确。

3.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第二图。

4.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活动九:

安全教育——《在家中玩耍》

活动目标:

1、在参加活动中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在家庭环境中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根据已有经验,在木偶表演中,发现他人活动的危险,并积极为他们提出安全建议。

活动准备:

1、事先与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幼儿家长联系

2、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参加真实的家庭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观察客厅,了解在客厅的安全注意点。

(1)观察客厅,熟悉客厅中的摆放。

教师:

我们先来到他们家的客厅,发现客厅中存在的危险。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发现客厅存在的危险。

1教师: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小弟弟和小妹妹在干什么?

2教师才做玩偶表演:

小女孩被小椅子绊倒,小男孩的脚踢到电视柜下面的尖角上。

3教师:

小妹妹被绊倒疼不疼呀?

怎样走路才不会被绊倒呢?

小弟弟的脚踢到了哪里?

他的脚会感觉怎么样?

3引导幼儿观察餐厅,知道在餐厅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餐厅,了解餐厅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餐厅中存在的危险。

4引导幼儿观察卧室,知道在卧室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卧室,了解卧室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卧室中存在的危险。

5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

今天我们去做客,发现了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危险,我们还帮助了他们。

那我们在家的时候呀注意些什么呢?

 

活动十:

安全教育——《安全用电器》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各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图片。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电器的图片引出活动。

2、幼儿观看挂图尝试自己讲述图中的内容,了解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观察第一幅图,知道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随便触碰。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第一幅图,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电风扇工作时会有危险吗?

为什么?

③电风扇的插头拔下来,电风扇就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

妈妈告诉小朋友,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碰她们。

2)观察第二幅图,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否则会发生危险。

教师:

①洗衣机在干什么?

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②这是妈妈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

妈妈告诉小朋友洗衣机工作的时候,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危险。

妈妈为什么这么说?

趴在洗衣机边上,会发生什么危险?

3)观察第三幅图,知道工作汇总的电熨斗很烫,不能随便碰触。

教师:

①妈妈在干什么?

②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

妈妈告诉我们,工作中的电熨斗很烫,不能用手碰。

3、幼儿阅读家用电器图,了解其他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

(1)涂上还有那些家用电器?

他们有什么用?

(2)这些电器在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还有那些电器?

说一说他们的安全注意事项。

 

活动十一:

安全教育——《走在马路上》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和儿歌中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等交通设施的功能。

2、能遵守基本的几哦哀痛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活动准备:

1、信号灯,斑马线,天桥图片

2、在教师里布置道路场景,包括若干辆玩具小汽车,用纸画出斑马线,信号灯,用平衡木充当的天桥。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

教师:

(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你在那里看见过这些东西。

(2)、这些都是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的、东西、它们可以帮助和保护人们安全通过,叫做交通设施。

3使用道具布置道路场景,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常见交通的功能。

教师;爸爸送丫丫去幼儿园,他们一路上会经过那些交通设施呢?

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了解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作用。

2)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马路边,他们想过马路。

丫丫;爸爸,我们站在着而干什么?

怎么还不过马路呀?

 

活动十二:

安全教育——《陌生人》

活动目的:

3、知道外出时要跟紧家人,不乱跑,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4、能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相应情境做出正确的判断。

活动准备:

3、小女孩和陌生阿姨木偶一个。

4、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4、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引入新情景.

5、排练情景木偶表演,了解什么样的人是陌生人,跟陌生人会发生什么事。

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6、导幼儿讨论:

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

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7、观看并讲述录象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该怎么办?

(2)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去买东西吃,你该怎么办?

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

(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向了,你该怎么办?

(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

你该怎么办?

  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活动十三:

安全教育——《和狗玩耍要注意》

安全教育——和狗玩耍要注意什么

活动目标:

1、知道和狗一起玩耍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在情景中学习背狗追赶是的正确因对动作。

活动准备:

1、小狗、大狗和男孩玩偶各一个。

2、邀请陪班教师进行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唤起幼儿关于与狗玩耍的已有经验。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

2)你们喜欢和狗一起玩耍吗?

你是怎么和小狗一起玩的。

2、通过对话,知道和小狗一起玩耍时不能揪狗尾巴,不能打扰狗吃东西。

3、与幼儿共同观察看教学挂图,知道大狗追赶时的应对方法。

4、与幼儿共同练习背狗追赶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活动十四:

安全教育——《会说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