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930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

《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docx

第一章刑侦专业刑法doc单选

第一章刑侦专业:

刑法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1、毕某邂逅胡某(女),二人热烈攀谈,胡某建议出去走走。

在公园僻静处,二人即拥抱接吻,随之发生了性关系。

经查,胡某是精神病患者,而毕某并不知情。

毕某的行为(D)。

A.构成强奸罪B.构成强奸罪但应从轻处罚

C.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D.不构成犯罪

2、刘某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对其应依照(B)定罪处罚。

A.拐卖妇女罪B.妨害公务罪

C.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D.故意伤害罪

3、甲与其妻乙合谋骗钱,甲将乙多次“卖”给他人为妻,得款后,二人便逃之夭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甲、乙均构成诈骗罪

B.甲构成拐卖妇女罪,乙构成组织卖淫罪

C.甲构成拐卖妇女罪,乙构成重婚罪 

D.甲构成诈骗罪,乙构成组织卖淫罪

4、下列行为不以犯罪论处的是(D)。

A.拐卖年满12周岁的男童的

B.非以出卖牟利为目的,拐骗不满14周岁的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的

C.盗卖婴儿、幼儿的

D.为男女婚姻当介绍人,并夸大事实,借以索取财物的

5、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应当(B)。

A.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论处

B.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

C.以强奸罪论处

D.以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论处

6、以下哪些行为不应当以拐卖妇女、儿童罪立案侦查?

(D)

A.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B.实施拐卖妇女的行为,但没有获利

C.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D.向他人传授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方法

7、下列行为中,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有(A)。

A.将妇女卖往境外

B.甲与乙(女)合谋,将乙卖给他人为妻,得款后即溜走

C.偷盗婴幼儿勒索财物

D.拐骗儿童送他人收养

8、甲(男)与乙(女)发生纠纷,乙将脏物泼在甲的身上,甲便揪住乙的上衣,并向乙的下身猛击几拳;乙骂声不止,甲便唤来自家豢养的大公狗,在有许多围观村民的情况下,甲扒下乙的裤子,使其当众赤裸身体,并叫狗扑在乙身上。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B)

A.强制猥亵妇女罪B.强制侮辱妇女罪

C.故意伤害罪D.诽谤罪

9、谢某以3000元从人贩子手中收买妇女王某为妻,王某不从,谢某将其锁在屋中3天3夜。

第4天,谢某看王某已睡着,即进屋欲与王某发生性关系,王某惊醒后极力反抗,终因气力不支被谢某奸淫。

谢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但不构成(D)。

A.强奸罪B.非法拘禁罪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侮辱妇女罪

10、乙为甲的前女友,二人分手2天后,甲在街上看见乙与丙男在聊天,后甲到乙的住处将乙按倒在床上,不顾乙的反抗,强行将乙的衣裤脱掉,用手捏乙的乳房,并将手指插入乙的阴道内进行抠插。

甲的行为(B)。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

C.构成强制侮辱妇女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

11、下列行为中,构成伪证罪的是(D)。

A.法院书记员因疏忽,漏记了案件重要事实

B.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伪造证据

C.侦查人员帮助犯罪嫌疑人伪造证据

D.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

12、王某假冒公安人员,以抓流氓为名,强迫妇女李某与其发生性关系。

对王某应当(D)。

A.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

B.以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

C.以招摇撞骗罪和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

D.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13、邮政部门工作人员王某私自开拆李某的邮件,从中获取李某的个人信息,而后将其信息出售给他人。

王某构成何罪?

(D)

A.盗窃罪

B.私自开拆邮件罪

C.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D.私自开拆邮件罪和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数罪并罚

14、甲欲绑架女大学生乙卖往外地,乙强烈反抗,甲将乙打成重伤,并多次对乙实施强制猥亵行为。

甲尚未将乙卖出便被公安人员抓获。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和处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甲构成绑架罪、故意伤害罪与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B.甲构成拐卖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C.甲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

D.甲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但由于尚未出卖,对拐卖妇女罪应适用未遂犯的规定

15、下列哪个行为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C)

A.现役军人妻子乙为升职而向单位领导甲求情,甲提出猥亵乙的要求,乙为了得到晋升,就默认甲对其猥亵

B.甲持铁锤拦路抢劫乙女,因用力过猛,致乙女死亡。

之后其将乙女的尸体拖到树林里实施奸淫和猥亵

C.乙到监狱探视正在服刑的丈夫,晚上在监狱附近的招待所留宿。

甲找到乙的住处,声称是该监狱的监狱长,并说出了乙丈夫的姓名和监号,还说任何犯人得罪他就没有好日子过,然后向乙提出猥亵要求,乙担心丈夫受苦就同意了甲的要求

D.甲经常于晚间隐蔽在树丛中,见有年轻女子经过,就突然跳出拦住女子的去路,显示生殖器且口出污言秽语

16、甲是一无业游民,为寻求精神刺激,多次带着他的一帮朋友在街道上追逐妇女,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甲的行为(A)。

A.构成寻衅滋事罪B.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C.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D.不构成犯罪

17、魏某和卢某是恋人关系,魏某多次提出要和卢某发生性关系,卢某坚决不从。

一日,魏某和卢某在酒吧喝酒,卢某不胜酒力,醉得不省人事,魏某即将其带到家中,与卢某发生了性关系,事后,魏某主动提出要和卢某结婚,卢某信以为真,即不再追究,并且又多次自愿和魏某发生性关系,并资助2万元给魏某做生意,然而半年后,魏某另寻新欢,卢某即到公安机关告发。

魏某的行为(D)。

A.构成强奸罪B.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

C.构成诈骗罪D.不构成犯罪

18、下列行为中,哪些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D)

A.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的B.摘取不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的

C.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D.重金购买他人捐献器官的

19、李某与医生王某约定,由李某招募、供养器官提供者,王某主刀摘取,再由李某出卖,利益五五分成。

自2011年5月以来,李某、王某二人已出卖五只肾,分别获利5万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李某与王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与王某都是主犯

C.李某是主犯,王某是从犯

D.李某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20、2011年7月份以来,马某供养多名器官提供者,并已成功从中促成多人出卖了器官,其中一名被供养者在供养期间明确反悔,不愿出卖器官,但马某仍强行摘取了器官;另有一名被供养者因发病死亡,也被马某摘取了器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马某的行为仅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B.马某的行为仅构成故意伤害罪

C.马某的行为仅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和故意伤害罪

D.马某的行为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故意伤害罪和盗窃、侮辱尸体罪

21、下列行为中,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是(B)。

A.张某专门招募器官提供者,为人体器官需求者牵线搭桥,并已促成两对交易,从中获利4万元

B.李某为了谋取个人暴利,先后强迫、欺骗多人捐献了器官

C.王某为了谋取个人暴利,先后供养多名器官提供者,并已成功促成一人出卖器官

D.罗某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应器官提供者请求,先后帮助多人摘取器官用于出卖

22、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只要是非法经营尸体器官买卖的,即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

C.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并不从中牟利的,不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D.组织者出卖一个肾脏获利15万元,欺骗提供者只卖了5万元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23、王某假冒公安人员,称能找关系把李某(女)的弟弟(因盗窃被逮捕)放出来,李某信以为真,王某即趁机多次和李某发生了性关系。

对王某应当(A)。

A.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B.以强制猥亵妇女罪定罪处罚

C.以招摇撞骗罪和强奸罪定罪处罚D.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24、农民小王认为其村的水渠已废旧无用,于是从水渠上拆下大量石头拿回家自用。

恰巧大旱,于是水库利用这条水渠放水灌溉,结果造成近千亩麦田被淹、绝产。

小王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毁坏财物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

C.决水罪D.过失决水罪

25、在某刑事诉讼中,证人张甲为被告人张乙的哥哥,为了帮张乙洗脱罪名,张甲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了虚假证明,同时,张甲还帮助张乙一起毁坏了作案工具铁榔头一把。

对张甲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D)

A.以伪证罪定罪处罚

B.以帮助毁灭证据罪定罪处罚

C.以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D.以伪证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26、方某的朋友赵某乘坐由刘某驾驶的出租车回家,途中,赵某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刘某杀死,并将车内钱财洗劫一空。

之后,赵某找到方某,将自己杀人劫财之事告诉了方某,让方某冒充作案人迷惑公安机关,以便自己能有足够的时间逃跑。

方某出于哥们儿义气一口答应。

由于方某的假自首行为,延误了警方的抓捕工作,赵某得以成功地逃避法律追究。

对方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B)

A.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B.包庇罪

C.伪证罪D.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27、某市公安局预审科科长陈某,在办理其妻子的表弟吴某故意伤害他人致死案时,将吴某的年龄由19岁改为17岁,又在起诉意见书中加入吴某被迫自卫等虚假情节,妄图使吴某不受追诉。

陈某的行为构成(C)。

A.伪证罪B.滥用职权罪

C.徇私枉法罪D.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28、刘某发现其子盗窃他人电视机一台,价值5000元,但未向有关部门检举。

刘某的行为(B)。

A.构成包庇罪B.不构成犯罪

C.构成伪证罪D.构成窝藏罪

29、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

A.刘某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B.王某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  

C.李某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

D.郑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

30、张某将无引爆装置的炸药放置于商场内,上网称放了炸药在商场,引起商场人员恐慌,严重扰乱秩序。

张某构成何罪?

(D)

A.投放危险物质罪B.爆炸罪

C.敲诈勒索罪D.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31、王某因年纪较大,找不到媳妇,而对女性心怀仇恨。

在庙会期间的一个晚上,用灌有红色颜料的注射器连扎3位妇女的臀部,人们误以为注射器里是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引起赶庙会群众的极大骚乱和恐慌。

王某的行为构成(B)。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C.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D.寻衅滋事罪

32、马某与牛某有仇,其误以为对人体无毒的灭虫药可以致人死亡,即趁牛某家无人之际,将药投入牛家水缸中,牛家7口人食用水后,均感到不适,但无大碍。

马某的行为构成(A)。

A.故意杀人罪(未遂)B.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C.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D.故意伤害罪

33、甲于2005年3月伪造了一批国家机关印章,然后交给2005年4月刚来北京打工的乙,由乙帮助贩卖。

乙明知是伪造的印章,但为了挣钱,仍然予以贩卖。

后甲、乙二人被公安机关抓获。

关于甲、乙二人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A)。

A.甲的行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

B.乙的行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

C.甲、乙二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共犯

D.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34、李某的弟弟30多岁尚未成家,李某想方设法,花钱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个21岁的姑娘做弟媳。

3个月后,当地的公安机关前来解救该女,李某带领村民堵住警察,将警车掀翻在地。

李某的行为构成(D)。

A.拐卖妇女罪和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B.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C.妨害公务罪

D.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35、以下选项错误的是(C)。

A.买卖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构成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B.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

C.向制假者提供了自己的照片,并向制假者购买了伪造的身份证,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共犯

D.为了经营民用爆炸物品,而伪造了有关国家机关的批准文件,按非法经营罪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从一重罪处罚

36、刁某花5000元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名受骗的姑娘做妻子,姑娘知道真相后欲逃跑,刁某将其手脚捆住,强行与其同房,发生性关系,事后为防止其逃跑将其锁在屋内。

1个月后,女方哥哥带领公安人员前来解救,刁某持械堵住屋门不许公安人员进入,相持1个多小时,致使全村许多村民前来围观,后公安人员制服刁某使该姑娘得救,2名公安人员在与刁某搏斗时受轻微伤。

本案中,刁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但不构成下列哪些犯罪?

(A)

A.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B.强奸罪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非法拘禁罪、妨害公务罪

37、关于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相关凭证的行为,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D)

A.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2本以上的,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B.明知是盗窃的机动车,为其提供或者出售伪造、变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以及有关机动车的其他证明和凭证的,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C.明知是盗窃的机动车,为其提供或者出售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以及有关机动车的其他证明和凭证的,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D.明知是盗窃的机动车,为其提供或者出售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以及有关机动车的其他证明和凭证的;或者提供或者出售伪造、变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以及有关机动车的其他证明和凭证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38、对以下行为定罪处罚错误的有(B)。

A.伪造、变造、买卖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森林、林木、林地权属证书,构成犯罪的,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定罪处罚

B.对于买卖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等经营许可证明,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C.聚众哄抢林木5立方米以上的,属于聚众哄抢“数额较大”,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以聚众哄抢罪定罪处罚

D.非法实施采种、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等行为,牟取经济利益数额较大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9、李某为了对张某实施诈骗,伪造驾驶证,后用伪造的证件诈骗张某钱物2万余元。

下列表述错误的有(B)。

A.李某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B.应当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和诈骗罪对李某数罪并罚

C.应当对李某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D.李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是为了实施诈骗,属牵连犯

40、无业人员甲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骗取某县工商局副局长的职位。

在该局股级干部竞争上岗时,甲向乙声称:

“如果不给我2万元,你这次绝对没有机会。

”乙为获得岗位,只好送甲2万元。

关于对甲的行为的处理意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A.甲触犯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招摇撞骗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

B.对甲的行为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

C.对甲的行为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受贿罪实行并罚

D.甲触犯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与敲诈勒索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

41、某单位发给职工每人300元某商场的购物代金券作为过节福利。

职工甲觉得太少,于是私刻商场的公章又伪造了面额300元的代金券100余张,除自己使用外,还送给亲戚和朋友若干。

甲的行为(D)。

A.构成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B.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

C.构成诈骗罪D.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

42、行为人伪造、买卖国家机关颁发的野生动物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特许猎捕证、狩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等公文、证件构成犯罪,同时又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应当如何处罚?

(C)

A.按照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B.按照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处罚

C.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D.按照相关犯罪规定数罪并罚

43、甲、乙、丙、丁四人共谋骗钱,伪造了警官证等证件后,在宾馆和洗浴中心附近守候,见有成年男性出来就向该人出示证件,称其在宾馆和洗浴中心实施了嫖娼的非法活动,对其进行罚款,先后有10余人交纳“罚款”共计5000元。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B)。

A.对甲、乙、丙、丁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

B.对甲、乙、丙、丁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C.甲、乙、丙、丁属于共同犯罪

D.对甲、乙、丙、丁应当从重处罚

44、甲最初组织未成年人实施的小偷小摸行为,没有达到盗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仅仅是违反治安管理的活动;后来,这些未成年人偷盗的数额达到了盗窃罪的标准。

甲构成何罪?

(C)

A.盗窃罪

B.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C.盗窃罪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数罪并罚

D.前面的行为构成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后面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45、不能成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有哪些?

(A)

A.医院清洁工人B.电信公司工作人员

C.交通警察D.医生

46、甲系一惯偷,一日潜入一深宅大院,盗窃一保险柜,拿回家打开一看,里面除了钱物,还有2把手枪,甲将手枪藏匿家中。

甲的行为构成(D)。

A.盗窃罪

B.盗窃罪和盗窃枪支罪数罪并罚

C.盗窃罪和盗窃枪支罪的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D.盗窃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

47、甲伪造了5本机动车行驶证,交给乙,乙将5本机动车行驶证分别卖给了不同的买家,案发后甲、乙二人到案,对甲、乙二人行为定性准确的是(A)。

A.对甲的行为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B.对乙的行为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C.对甲的行为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D.对乙的行为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48、某粉条厂的粉条经常被偷。

该厂负责人与雇工商量后将“1605”农药洒在粉条上,当晚,8名村民前去盗窃,食用洒有农药的粉条后中毒,其中2人死亡。

该厂负责人及雇工的行为构成(B)。

A.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

C.故意伤害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

49、甲患癌症晚期,接受住院治疗。

某日,在甲及其家属不知情的情况下,医生乙将其麻醉,摘除角膜,并指示实习医生丙卖给丁,丁获得角膜后,得到及时治疗,恢复视力。

事后,乙获利8万元,丙获利2万元。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B.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C.乙的行为使丁恢复了视力,故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D.乙的行为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50、马某在公园附近的山坡上建了毛豆种植园,为了防止老鼠、刺猬等动物对毛豆园的破坏,他在播种的毛豆种子里拌上了剧毒农药,并通知公园的野生动物饲养员不要让野生动物到庄稼地来,但是,不久公园有2只珍贵的野生动物吃了马某播种的有毒毛豆死亡。

马某的行为构成(B)。

A.投放危险物质罪B.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C.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D.非法杀害珍贵野生动物罪 

51、果农王某为防止外人私自进入自己承包的果园偷摘水果,在果园四周架设了电网,但在电网上安装了限压装置,保证电压不至于伤人。

某日夜晚,田某入院偷果,结果触电死亡。

后经查明限压装置系伪劣产品。

王某的行为构成(C)。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故意杀人罪

C.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52、邪教组织人员以自爆或者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以(A)定罪处罚。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爆炸罪D.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53、某地野猪出没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地周围架设裸线电网。

为防止无辜人员触电,甲在裸线通过的路口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时至早6时,村民乙于凌晨5时30分上山采药,触电身亡。

甲的行为(C)。

A.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不构成犯罪

54、甲到本村乙家买柴油时,因屋内光线昏暗,甲欲点燃打火机看油量。

乙担心引起火灾,上前阻止。

但甲坚持说柴油见火不会燃烧,仍然点燃了打火机,结果引起油桶燃烧,造成火灾,导致甲、乙及一旁观看的丙被火烧伤,乙、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后经检测,乙储存的柴油闪点不符合标准。

甲的行为构成(B )。

A.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

C.放火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

55、王某与邻居张某有矛盾,欲报复张某,一天,其将某品牌除草剂放入乡邻共用的水井中,企图毒死张某,因所投放的除草剂对人体不造成任何危害,村民饮用水后,并无大碍。

公安机关讯问时,王某称其行为估计会造成他人死亡,但为了报复张某,其不计后果。

王某的行为(D)。

A.不构成犯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56、民爆站仓库保管员甲在吸完烟后随手将烟头扔在地上,烟头将仓库中的一小块布料点燃。

甲发现了这一事实,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将仓库的门锁上离开了。

结果,布料继续燃烧,引起仓库炸药爆炸,将仓库炸毁,损失50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B)。

A.失火罪B.爆炸罪

C.放火罪D.过失爆炸罪

57、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

甲的行为(D)

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

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58、根据《刑法》的规定,不可以由单位构成的犯罪有(B)。

A.资助恐怖活动罪B.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C.走私淫秽物品罪D.洗钱罪

59、某日,村民朱某在赶集时,因琐事与同村的李某、许某、胡某、赵某发生口角,并被4人殴打致伤。

次日,朱某为报复李某等人,先后潜入李某等人家中,向上述4家的饭锅、水缸、食盐中投入剧毒鼠药,致上述4家的16口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

朱某的行为构成(C)。

A.投放危险物质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故意杀人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

60、下列关于决水罪的犯罪构成表述错误的有(C)。

A.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B.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C.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D.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61、某甲为一矿井矿工,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看到矿井中的通风扇运转很快,其为了好玩,用矿井中的废木杆向通风扇扔,结果木杆将风扇叶卡住,风扇不能工作,某甲误以为通风扇坏了,因害怕承担责任,未告知单位领导即迅速离去,致使该矿井内10余名工人中毒死亡。

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意外事件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62、矿工丁某在看管矿井通风设备时,私自折卸其中的一些零部件归己所有,不顾可能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