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825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 语文.docx

安徽省合肥一中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8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监察机构从隶属于行政机构到独立,从名目繁多、职权不清到台院制和六部分察制,监察官从近臣系统演变为御史系统、言谏系统,监察范围从地方豪吏到整个官吏群体,监察触角深入行政、财经、司法、军事、文教、人事、仪制等各方面,其组织、功能和作用,处处适应着封建专制的需要,折射出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

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关乎监察系统的权威性,直接影响监察体系的整体效能。

古代帝王认识到监察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预防和惩治权贵官僚的恣肆贪婪、削弱和牵制对中央政权不利的地方势力、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重大作用,因此高度重视监察,把御史台(后为都察院)的地位,提升到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并列的位置。

极端君主制的发展,促使监察机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职权不断扩大,以至于无所不监,无所不察,保证了监察的整体、有序和监察效能的发挥。

为了确保监察的有效实施,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皇帝垂直领导体制。

监察官不受地方政府和其他行政官员的制约,只对皇帝负责,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监察官被称作皇帝的“耳目之司”,御史出巡是“代天子巡狩”,具有一职多能的监察权限,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这种垂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监察权与被监察权的适当分离。

如果监察权和被监察权由宰相或地方长吏掌控,或者监察权与被监察权虽然形式上分开,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或隶属关系,就会使监察权虚化和弱化。

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大系统组成,力图实现监督的全覆盖、无死角。

御史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国家纲纪与吏治,打击贪腐,纠弹非违,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平衡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实现对社会的调整。

言谏是以臣对君的谏诤、谏议为表现形式,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约束君主的恣意妄为。

言谏机构形成略晚于御史机构,兴于汉,盛于唐,衰于宋,终于明,从其消亡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专制制度越强化,言谏制度越衰减,宋朝“台谏合一”、明朝“科道合一”,不单是监察百官的台官和谏诤皇帝的谏官在执掌上的混同,而是削弱了言谏对皇权的制约功能。

当下我国正在进行监察体制的改革,古代监察机构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监察制度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分)

A.中国古代监察机构从隶属于行政发展为专门的机构,这是在功用上对政治制度的适应。

B.最高统治者对监察机构实行垂直领导,导致监察官不仅拥有监察权,甚至拥有裁断权。

C.深入中央和地方各权力领域进行监察的同时又与之相分离,是监察独立性的核心表现。

D.作为权力制衡器,御史和言谏两大系统互相补充,被监察权越强,其制衡作用越明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层层递进,先概述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发展过程,然后分析其特征和现实意义。

B.文章由概括到具体,阐释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机构独立、垂直运作、目标全面等特征。

C.文章以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独立性为着力点,内容包括机构设置和权力运作的独立。

D.文章更深层面上揭示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只有自上而下的监察,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关系到监察体系的整体效能,因此古代帝王提升了其权力地位和范围。

B.监察权与被监察权相对存在,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被监察权,监察权也就失去存在的依据。

C.言谏制度由于其特定的运作方式和监察目标,必然伴随着封建专制愈演愈烈而渐趋衰亡。

D.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虽然不能照搬,但是当今的监察体制改革有必要参考其经验和教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万里长城

余光中

那天下午,心情本来平平静静。

后来收到元月3日的《时代周刊》,翻着翻着,忽然瞥见一张方方的图片,显示堪培拉和一票美国人站在万里长城上。

像是给谁当胸锤了一拳,他定睛再看一遍。

是长城。

雉堞俨然,朴拙而宏美,那古老的建筑雄踞在万山脊上,蟠蟠蜿蜿,一直到天边。

是长城,未随古代飞走的一条龙。

对区区一张照片,反应是那样的剧烈,他自己也感到很惊讶。

万里长城又不是他的,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

他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生在江南,柔橹声中多水多桥的江南。

他的脚底从未踏过江北的泥土,更别说见过长城。

可是感觉里,长城是他的。

几十年来,一直想抚摸想跪拜的一座遗产,忽然为一双陌生而自莽的脚捷足先登,他的愤怒里有妒恨,也有羞辱。

他有一股冲劲,要写封信慰问长城。

一回头,太太的梳妆镜叫住了他。

镜中出现了一个中年人,两个大陆的月色和一个岛上的云在他眼中,霜已经下下来,在耳边。

大陆会认得这个人吗?

二十年前告别大陆的,是一个黑发青睐的少年啊!

那位女职员接过信去,匆匆一瞥,然后忍住笑说:

“这怎么行?

地名都没有。

“那不是地名吗?

”他指指正面。

“万里长城?

就这四个大字?

”她的眉毛扬得更高了。

“告诉你,不行!

连区号都没有一个,怎么投递呢?

何况,根本没有这个地名。

其他的女职员全围过来看。

大家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

其中一位女职员忍不住念起来。

“万里长城:

我爱你。

哎呀,这算写得什么信嘛?

笑死……这种情书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万里长城在哪里?

“一封信,只有七个字。

”另一位小姐说。

“恐怕是世界上最短的信了吧?

“才不!

”他吼起来。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信。

可惜你们不懂!

他从人丛中夺门逃出来,把众多的笑声留在邮局里。

“你们不懂!

”他回过身去,挥拳一吼。

在冷冷的雨中,他梦游一般步行回家。

他走过陆桥。

他越过铁路。

他在周末的人群中挤过。

前后左右,都是年底大减价的广告,向汹涌的人潮和市声兒售大都市七十年代廉价的繁荣。

人潮海嘯而来,冲向这个公司那个餐厅,冲向车站和十字路口,只有他一人逆潮而泳,泳向万里长城。

顿然,他变成了一个幽灵,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孤魂野鬼。

没有人看见他。

他也看不见汽车和行人。

真的。

他什么也看不见了,行人、汽车、广告、门牌、灯。

市声全部哑去。

他站在十字路口,居然没有撞到任何东西!

他一个人,站在一个空城的中央。

“万里长城万里长,”黑黝黝的巷底隐隐传来熟悉的歌声。

“长城外面是…”

那声音低抑而且凄楚,分不清是从巷子底还是岁月的彼端传来。

他谛听一会,脸颊像浸在薄薄的酸液里那样的噬痛。

直到那歌声绕过迷宫似的斜街和曲巷,终于消失在莫名的远方。

于是市声一下子又将他拍醒。

一下子全回来了,行人、汽车、广告、门牌、灯。

终于回到家里。

桌上,犹摊开着的杂志。

他谛视那幅图片,迷幻一般,久久不动,不知不觉,他把焦点推得至深至远。

雉堞俨然,朴拙而宏美,那古老的建筑雄踞在万山脊上,蟠蟠蜿蜿,一直到天边。

未随古代飞走的一条龙啊万里长城万里长。

而令他更惊讶的是,堪培拉不见了,那一票美国人怎么全不见了?

长城上更无人影。

真的是全不见了。

正如从古到今,人来人往,马嘶马蹶,月缺月圆,万里长城长在那里。

李陵出去,苏武回来,孟姜女哭,堪培拉笑,万里长城长在那里。

1972年2月1日深夜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万里长城”为题,不仅因为它是行文的线索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使文章先声夺人,给人以厚重沧桑的文化气息。

B.把蜿蜒雄踞山脊的长城比喻为一条未随古代飞走的龙,意在强调长城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因而不容许外国人捷足先登。

C.“两个大陆的月色和一个岛上的云在他眼中,霜已经下下来”,作者用诗家语言含蓄交代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因。

D.“寄信”和“回家”两个片段中均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七十年代台湾民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乡愁的忽视。

5.作者主张散文语言要有弹性,即对于各种句式、语气和语体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

请结合文章最后一部分简要分析。

(6分)

6.作者是怎样在虚实变换中展现“他”的流动起伏的情思的?

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1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发布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复兴之路》等24部作品入选。

今年的评审工作在“国家规格、政府标尺、大众审美、网络特质”定位基础之上,更加注重网络文学作品的品质,全面把握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者之间关系。

据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介绍,今年的申报作品中,现实类题材明显增多,反映人民群众主体生活和当下人们精神心理的作品量多质升。

如描写国企改革曲折历程的《复兴之路》,展现当下都市女性生活的《全职妈妈向前冲》,直面80后情感价值观的《糖婚》等。

“原先那种网络文学不食人间烟火和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现象有所改变,题材、内容及风格开始出现多元化格局。

”20年前,文学与互联网“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应运而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变革发展,网络文学以强化原创为核心,不断推进影视、游戏、动漫、音乐等多种业态的衍生,极大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张贺《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公布,申报数量再创新高》)

附:

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语(节选〉:

《天域苍穹》,作者风凌天下。

作品以典型的玄幻穿越套路讲述了一个逆天资质、不断突破而成就天域大业的曲折故事。

作者设置了空间穿越的进阶模式,时空架构宏大。

主角前世今生身份多变、性格鲜明,以不同“人格面具”和多重“金手指”推进故事,制造爽点,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语言表达时而幽默谐趣、时而厚重深刻,爱恨情仇故事桥段生动有趣,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凸显了玄幻类小说艺术魅力。

材料二:

记者:

为什么会选择网络文学这个行业,其中有着怎样的机缘巧合?

风凌天下:

走上这一行,最重要的原因也是生活所迫。

当时腿上受了一点伤,没有工作,家里也没有收入,想着反正也出不去,看了那么多年的小说,要不自己也写写试试。

结果没想到一写就写到现在。

记者:

作为一个有名的网络文学作家,您觉得以这样的身份,应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

风凌天下:

什么高大上的目标真的是没有想过,唯一想到的就是我要让我的读者从我的书里看到我一直坚守的东西。

比如说忠义、信誉、承诺、友情、爱情、爱国、爱家……我不能让我的读者看过我的书之后思想上发生偏差,我需要把最美好的一面传递给他们。

这是我现在正在做也是一直的事情。

〔摘编自孙梦圆《网文大咖风凌天下:

我需要把最美好的一面传递给读者》〕

材料三:

(来源:

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得益于国内数字内容版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网络文学行业在2017年实现进一步发展。

下半年,国内两大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和掌阅科技相继上市,标志着网络文学行业多年来的发展终于得到市场认可。

在企业上市的同时,网络文学业务营收也进入全面盈利期。

在行业内部,各网络文学平台对于创作者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在行业外部,听书作为网络文学的衍生业务,在2017年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CNNIC第41次调查报告:

网络文学》)

7.下列关于网络文学发展状况调查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3分)

A.2017年,我国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网络文学用户及手机网络文学用户双双实现规模增长,增长用户均在4000万户左右。

B.连续两年的数据显示,网络文学及手机网络文学使用率稳中有升,但后者提升幅度略低于前者,这与用户规模发展的情形一致。

C.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不只看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也要看网络文学企业的市场表现,以及听书等新型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

D.对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的提升,不能只是简单扩大网络用户数量,还要提升文学作品的质量,吸引更多网民成为网络文学读者。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材料一凸显了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网络文学的监督力度的加强,材料二从网络文学主体的角度表达了从业者的自觉和担当。

B.2017年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具有规格高、政府主导、大众参与等特征,强调要综合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

C.《天域苍穹》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语言风格灵活变化,故事生动,它的入选说明网络文学在题材、内容和风格上呈现多元格局。

D.风凌天下的创作道路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比如网络文学从业门槛低、专业要求低、创作自由,这样的环境有助于行业的繁荣。

E.网络文学离不开市场和企业,一方面企业担负着培育和开发的责任,另一方面没有市场的盈利,网络文学也不能长久地发展。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学生读者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什么。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

负气俶傥,豪视一世。

辟知南川县。

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

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

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

惇大喜,延为上客。

归,荐诸王安石,擢监察御史。

哲宗初,朝廷稍更新法,商英上书言: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今先帝陵土未干,即议变更,得为孝乎?

”徽宗崇宁初,为冬吏部、刑部侍郎,数毁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京罢相,起知杭州。

过阙赐对,奏曰:

“神宗修建法度务以去大害兴大利今诚一一举行则尽绍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变但不失其意足矣。

”留为资政殿学士。

顷之,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

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

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

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但借以劫制人主,禁锢士大夫尔。

于是大革弊事,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

上疏抗言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

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

商英意广才疏,凡所当为,先于公坐诵言,故不便者得预为计。

有郭天信者,以方技隶太史,徽宗潜邸时,尝言当履天位,自是稍眷宠之。

商英因僧德洪与语言往来,事觉,鞫于开封府,御史张克公疏击之,旋贬崇信军节度副使。

天信亦斥死。

京遂复用。

未几,太学诸生诵商英之冤,复还故官职。

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

赠少保。

(节选自《宋史^张商英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宗修建法度/务以去大害/兴大利/今诚一一举行/则尽绍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变/但不失/其意足矣

B.神宗修建法度务/以去大害/兴大利/今诚一一举行则尽绍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变/但不失其意足矣

C.神宗修建法度务/以去大害/兴大利/今诚一一举行/则尽绍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变/但不失其意足矣

D.神宗修建法度/务以去大害/兴大利/今诚一一举行则尽绍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变/但不失其意足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部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刑部掌管国家法律、刑狱事务。

张商英“为吏部、刑部侍郎”,就是做了吏部、刑部的长官。

B.仆射,古代官名,不同朝代职权有变化。

文中“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是任张商英为宰相。

C.彗星,俗称扫帚星,“彗”字即扫帚之意。

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彗星出现被看作灾祸的征兆。

D.潜邸,指皇帝即位前所居的府第;也特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

和“东宫”的含义不等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商英有豪气有辩才,受到擢升。

章惇狎侮郡县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张商英受命而来,随机挫败他的狂妄之言,受到章惇赏识,因之被推荐、提拔。

B.张商英支持新法,两度为新法辩护。

哲宗初,他巧妙地利用“孝道”来反对更改变法;徽宗年间,皇帝召见他对答问题,他上奏赞美新法,主张遵循新法旨趣。

C.张商英有声望,能改革弊政规谏君主。

他能团结心志相同的官员,得到大家称赞;他还大力革除蔡京执政留下的弊事。

他直言进谏皇帝,皇帝因对他心有忌惮而厉行节俭。

D.张商英做事不够谨慎,仕途因之受挫。

他在公众场合谈论政务,给他人以可乘之机;因和郭天信有来往被贬官,幸有太学生们为他伸冤才得以官复原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数毁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2)商英因僧德洪与语言往来,事觉,鞫于开封府,御史张克公疏击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①

韩愈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②。

久钦江总③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④。

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

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注】①元和十四年正月,韩愈因论佛骨事反对崇佛被贬为潮州刺史,后遇赦改近地安置,为袁州刺史,途径韶州作《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

②绮罗春:

酒名。

③江总:

南朝陈大臣、文学家。

④虞翻:

吴人,因直言获罪,孙权贬之交州。

骨相屯:

两汉三国相术中的骨相说风行;屯,艰难、困顿之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再逢梅柳新”是写作者两次路过留居张端公处,蕴含感激之情。

B.诗的第二句扣题点明“别”意,践行之酒“醉”而未散,可见依依难舍之情。

C.诗中两次用典,一写张端公钦佩作者文才高妙,一写作者自比虞翻,意味丰富。

D.第七句说张端公的政绩已被上奏,不久会被朝廷征拜至朝。

这可能是咏别诗的常见客气话,无需拘泥地理解。

E.全诗以“留别”为诗眼,联联直写别事,联联皆含深情,作者感谢之意,张端公不舍之情,相得益彰,温馨动人。

15.请赏析本诗颈联“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的精妙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并且“”,随后他表示要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

“,。

(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不同的四时之景,给人带来无穷快乐,其中描写春夏景色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全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文艺晚会上,我校黄梅戏社团自编自导演出了《天仙配》,两位同学将剧中的人物演得绘声绘色,获得如潮好评。

②整个青少年时代,我都保持着一种眺望与投奔的姿态,内心漂泊不定。

我必须越过沧海,抵达彼岸,回到先人出发的地方,才能死得其所。

③苏霍姆林斯基经典教育著作平易近人,其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是通过非常朴素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

④记者调查发现,出台近十年的“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原因之一是监管部门望尘莫及,惩罚力度越来越小,检查次数越来越少,最终默许了商家对塑料袋的肆意使用。

⑤刘恒义组织发起“善行使者.圆梦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善行使者”不顾山高水长,一路穿越河北、西藏等7省区,一路播撒爱心的种子。

⑥新时代的中国将与各国人民一道,一以贯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A.①③⑥B.①④⑤(^.②③⑤II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浙大杨灿军教授研究团队在成功研制出哈姆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以后,中国海上油气田钻井平台的钢管表面的海生物和铁锈的清洗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B.参加2018年儿童阅读高峰论坛的百余位中外精英共同探讨了儿童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移动互联网如何促进儿童启蒙阅读的普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C.联合国安理会认为,一段时间以来,非洲和西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到干旱、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遭遇严重饥荒,国际社会应继续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

D.以春节的文化内涵能否得到深度挖掘,春节文化消费市场能否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国民的文化自信力水平。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43分)

A.上次到你家请教问题,对你的失迎我一点都不介意,我知道你工作太忙了,倒是我屡次叨扰,心中着实不好意思。

B.高中三年,我遇到过很多困难,每次你都鼎力相助,令我至今难忘,你赠给我的照片我也一直惠存着,视若珍宝。

C.丁先生幼承庭训,数十年孜孜以求,终成一代学术大师,丁先生说:

“我虽不敢言有所成就,不过差可告慰的是,总算没有折辱了祖上声誉。

D.郑教授70岁寿辰,在国外工作的学生魏某发短信祝贺:

祝贺先生为学有宗花甲成庆,德艺双馨恩泽广布。

学生不能拨冗前往拜贺,深表歉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分)

需求量迅猛增长使野生药材成为稀有资源,“上山釆药”的传统已变得不再现实,①,但是随之也带来很多质量问题。

其中,②。

中药重视道地药材,但很多异地种植根本无视“道地”,药效自然受影响。

农药残留、土壤污染使得药材受到污染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医,但是我们要警惕,中医③。

因为只有真正能够入药的才叫药材,临床上才有效;临床上有效,中医才能被广泛接受而有发展。

21.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长句改成4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6分)

作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的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和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0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教育口号流布甚广又备受争议。

它被很多人引用信奉乃至践行。

于是,出现了针对儿童的形式、内容各异的早教班,也出现了诸如把小学课程提前教给幼儿、把初中课程提前教给小学生的超前教育。

也有很多人反对,认为该口号反映的教育观念消极影响大,弊端甚多。

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