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811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

《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溶解热的测定28553.docx

溶解热的测定28553

实验七溶解热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掌握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用电热补偿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并用作图法求出硝酸钾在水中的微分溶解热、积分稀释热和微分稀释热。

3.掌握溶解热测定仪器的使用。

2、实验原理

物质溶解过程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可分为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两种。

积分溶解热是指定温定压下把1mol物质溶解在n0mol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

由于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浓度不断改变,因此又称为变浓溶解热,以△solH表示。

微分溶解热是指在定温定压下把1mol物质溶解在无限量某一定浓度溶液中所产生的热效应,以表示.在溶解过程中浓度可视为不变,因此又称为定浓度溶解热,以

表示,即定温、定压、定溶剂状态下,由微小的溶质增量所引起的热量变化。

稀释热是指溶剂添加到溶液中,使溶液稀释过程中的热效应,又称为冲淡热。

它也有积分(变浓)稀释热和微分(定浓)稀释热两种。

积分稀释热是指在定温定压下把原为含1mol溶质和n01mol溶剂的溶液冲淡到含n02mol溶剂时的热效应,它为两浓度的积分溶解热之差。

微分稀释热是指将1mol溶剂加到某一浓度的无限量溶液中所产生的热效应,以

表示,即定温、定压、定溶质状态下,由微小的溶剂增量所引起的热量变化。

积分溶解热的大小与浓度有关,但不具有线性关系。

通过实验测定,可绘制出一条积分溶解热△solH与相对于1mol溶质的溶剂量n0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其他三种热效应由△solH~n0曲线求得。

设纯溶剂、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Hm1和Hm2,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1和H2,对于由n1mol溶剂和n2mol溶质组成的体系,在溶质和溶剂未混合前,体系总焓为:

图1

H=n1Hm1+n2Hm2

(1)

将溶剂和溶质混合后,体系的总焓为:

H’=n1H1+n2H2

(2)

因此,溶解过程的热效应为:

△H=n1(H1-Hm1)+n2(H2-Hm2)=n1△H1+n2△H2(3)

在无限量溶液中加入1mol溶质,(3)式中第一项可以认为不变,在此条件下所产生的热效应为(3)式中第二项中的△H2,即微分溶解热。

同理,在无限量溶液中加入1mol溶剂,(3)式中第二项可以认为不变,在此条件下所产生的热效应为(3)式中第一项中的△H1,即微分稀释热。

根据积分溶解热的定义,有:

△solH=

(4)

将(3)式代入,可得:

△solH=

△H1+△H2=n01△H1+△H2(5)

此式表明,在△solH~n0曲线上,对一个指定的n01,其微分稀释热为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斜率,即图1中的AD/CD。

n01处的微分溶解热为该切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即图1中的OC。

在含有1mol溶质的溶液中加入溶剂,使溶液量由n01mol增加到n02mol,所产生的积分溶解热即为曲线上n01和n02两点处△solH的差值。

本实验测硝酸钾溶解在水中的溶解热,是一个溶解过程中温度随反应的进行而降低的吸热反应,故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

实验时先测定体系的起始温度,溶解进行后温度不断降低,由电加热法使体系复原至起始温度,根据所耗电能求出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Q。

(6)

式中,I为通过加热器电阻丝(电阻为R)的电流强度(A),V为电阻丝两端所加的电压(V),t为通电时间(s)。

3、仪器和试剂

1.仪器

SWC-RJ一体式溶解热测量装置(如右图,具体参数为:

加热功率:

0~12.5W可调;温度/温差分辨率:

0.01℃/0.001℃;计时时间范围:

0~9999S;输出:

RS232C串行口)

称量瓶8只,毛刷1个,电子分析天平,台秤

2.试剂

硝酸钾固体(A.R.已经磨细并烘干)

四、实验步骤

1.称样

取8个称量瓶,先称空瓶,再依次加入约为2.5、1.5、2.5、3.0、3.5、4.0、4.0、4.5g的硝酸钾(亦可先去皮后直接称取样品),粗称后至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称完后置于保干器中,

在台天平上称取216.2g蒸馏水于杜瓦瓶内。

具体数据记录见五中,称量瓶洗净吹干后,一定要称量空瓶的质量,由于没有保干器,所以称量以后要马上盖上盖子。

蒸馏水称量了218.2g。

2.连接装置

如右图所示,连接电源线,打开温差仪,记下当前室温。

将杜瓦瓶置于测量装置中,插入探头测温,打开搅拌器,注意防止搅拌子与测温探头相碰,以免影响搅拌。

将加热器与恒流电源相连,打开恒流电源,调节电流使加热功率为2.5瓦,记下电压、电流值。

同时观察温差仪测温值,当超过室温约0.5℃时按下“采零”按钮和“锁定”按钮,并同时按下“计时”按钮开始计时。

当前室温是15.6℃,注意要放入搅拌子。

当显示温度超过室温0.5℃后,按下“状态转换”按钮,系统自定采零并开始计时,加热功率为2.30W左右。

3.测量

将第一份样品从杜瓦瓶盖口上的加料口倒入杜瓦瓶中,倒在外面的用毛刷刷进杜瓦瓶中。

此时,温差仪显示的温差为负值。

监视温差仪,当数据过零时记下时间读数。

接着将第二份试样倒入杜瓦瓶中,同样再到温差过零时读取时间值。

如此反复,直到所有的样品全部测定完。

采零后要迅速开始加入样品,否则升温过快可能温度回不到负值。

加热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保证温差仪的示数在-0.5℃以上。

具体数据记录见五中。

4.称空瓶质量

在分析天平上称取8个空称量瓶的质量,根据两次质量之差计算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

实验结束后,打开杜瓦瓶盖,检查硝酸钾是否完全溶解。

如未完全溶解,要重做实验。

倒去杜瓦瓶中的溶液(注意别丢了搅拌子),洗净烘干,用蒸馏水洗涤加热器和测温探头。

关闭仪器电源,整理实验桌面,罩上仪器罩。

具体数据记录见五中,打开杜瓦瓶盖发现KNO3已完全溶解,证明实验成功。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室温15.6℃大气压力(kPa):

102.80

1.数据记录

本实验记录的数据包括水的质量、8份样品的质量、加热功率以及加入每份样品后温差归零时的累积时间。

称量瓶号

空瓶质量/g

KNO3+瓶/g

剩余瓶重/g

加热功率/W

归零时间/s

1

6.0255

8.5033

6.0274

2.31

392

2

6.3495

7.8484

6.3515

2.31

615

3

6.6109

9.2372

6.6118

2.31

1016

4

6.7392

9.8224

6.7401

2.31

1462

5

6.3522

10.1798

6.3529

2.31

1997

6

6.5809

10.8726

6.5817

2.31

2583

7

6.1969

10.4015

6.1982

2.31

3122

8

6.6755

11.3035

6.6770

2.31

3671

2.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n水和各次加入的KNO3质量、各次累积加入的KNO3的物质的量。

根据功率和时间值计算向杜瓦瓶中累积加入的电能Q。

n水=218.2/18.016=12.1molMKNO3=101.10g/mol

称量瓶号

加入KNO3/g

累积KNO3/g

累积nKNO3/mol

累积电能/kJ

1

2.4759

2.4759

0.02449

0.9050

2

1.4969

3.9728

0.03930

1.4210

3

2.6254

6.5982

0.06526

2.3481

4

3.0823

9.6805

0.09575

3.3778

5

3.8269

13.5074

0.13360

4.6326

6

4.2909

17.7983

0.17605

5.9928

7

4.2033

22.0016

0.21762

7.2431

8

4.6265

26.6281

0.26338

8.5168

3.绘制ΔsolH~n0曲线

用以下计算式计算各点的ΔsolH和n0:

ΔsolH=

(7)

n0=

(8)

瓶号

1

2

3

4

5

6

7

8

ΔsolH/KJ/mol

36.953

36.161

35.978

35.277

34.674

34.041

33.283

32.336

n0/mol

494.55

308.21

185.58

126.49

90.652

68.797

55.654

45.984

在origin中绘制ΔsolH~n0关系曲线,并对曲线拟合得曲线方程。

使用多项式拟合进行二次拟合,得到如下图:

R-Square(COD)SDNP

----------------------------------------------------0.882710.6325380.00471

可见拟合度并不好,故采用三次拟合

使用多项式拟合进行二次拟合,得到如下图:

PolynomialRegressionforDATA1_B:

Y=A+B1*X+B2*X^2+B3*X^3

ParameterValueError

------------------------------------------------------------

A30.105990.55534

B10.067440.01047

B2-2.34981E-44.86045E-5

B32.56103E-76.11745E-8

------------------------------------------------------------

R-Square(COD)SDNP

------------------------------------------------------------

0.978210.3048588.84128E-4

------------------------------------------------------------

拟合度达到0.98,所以采用三次拟合。

得到的曲线方程为

y=30.10599+0.06744x-2.34981E-4x2+2.56103E-7x3

4.积分熔解热,积分稀释热,微分熔解热,微分稀释热的求算

将n0=80、100、200、300、400代入3中的曲线方程,求出溶液在这几点处的积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值表

n0

80

100

200

300

400

ΔsolH(KJ/mol)

34.1284

34.7563

36.2436

36.1045

35.8756

将所得曲线方程对n0求导,将上述几个n0值代入所得的导函数,求出这几个点上的切线斜率,即为溶液n0在这几点处的微分稀释热:

求得一阶导数方程为

y′=0.06744-4.69962E-4x+7.68309E-7x2

微分稀释热值表

n0

80

100

200

300

400

微分稀释热(KJ/mol)

0.03476

0.02813

0.004180

-0.004401

0.002385

利用一元函数的点斜式公式求截距,可得溶液在这几点处的微分溶解热。

微分溶解热值表

n0

80

100

200

300

400

微分溶解热(KJ/mol)

31.3476

31.9436

35.4076

37.4247

34.9218

最后,计算溶液n0为80→100,100→200,200→300,300→400时的积分稀释热。

积分稀释热值表

n0

8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积分稀释热(KJ/mol)

0.6279

1.4873

-0.1391

-0.2289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插入测温探头时,要注意探头插入的深度,防止搅拌子和测温探头相碰,影响搅拌。

另外,实验前要测试转子的转速,以便在实验室选择适当的转速控制档位。

2.进行硝酸钾样品的称量时,称量瓶要编号并按顺序放置,以免次序错乱而导致数据错误。

另外,固体KNO3易吸水,称量和加样动作应迅速。

3.本实验应确保样品完全溶解,因此,在进行硝酸钾固体的称量时,应选择粉末状的硝酸钾。

4.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加样品的速度,若速度过快,将导致转子陷住不能正常搅拌,影响硝酸钾的溶解;若速度过慢,一方面会导致加热过快,温差始终在零以上,无法读到温差过零点的时刻,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环境和体系有过多的热量交换。

5.实验是连续进行的,一旦开始加热就必须把所有的测量步骤做完,测量过程中不能关掉各仪器点的电源,也不能停止计时,以免温差零点变动及计时错误。

6.实验结束后应杜瓦瓶中是否有硝酸钾固体残余,若硝酸钾未全部溶解,则要重做实验。

七、实验讨论

1.固体KNO3易吸水,故称量和加样动作应迅速。

实验书中要求固体KNO3在实验前务必研磨成粉状,并在110℃烘干,而在实验中并没有将样品进行烘干,只是盖上了盖子,故而带来误差。

但考虑到实验是在冬天进行,气候干燥,故此影响不大。

2.为了使KNO3固体在加入杜瓦瓶时不撒出来,可以在加料口出加上一个称量纸卷成的漏斗。

但是这样操作会使一些药品聚集在纸漏斗口处,所以每次加完药品都要抖一抖称量纸,使样品全部进入杜瓦瓶。

3.加入样品速度过快会使磁子陷住而使样品溶解不完全;加入速度慢则会使体系与环境有较多的热交换,而且可能使温差回不到零点。

所以加样过程中应该先快后慢,即加入新编号瓶子的硝酸钾时应该快速倒入,使其温差迅速回到负值,然后再慢慢加入。

搅拌速率也要适宜,太快可能使KNO3固体溶解不完全;太慢会因水的传热性差而导致Q值偏低。

4.KNO3固体是否溶解完全是本实验的最大影响因素。

除了上面几个因素之外,还要保证使用的KNO3固体是粉末状的。

5.之所以温度零点设定在高于室温0.5℃是为了体系在实验过程中能更接近绝热条件,减小热损耗。

所以在加入KNO3固体时,慢慢加入尽量保证温差显示在-0.5℃左右。

但是不可能保证系统与环境完全没有热交换,这也是实验的误差原因之一。

6.KNO3固体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积分溶解热都大于0。

而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稀释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溶解过程,所以积分溶解热随n0变大而增大,故积分稀释热大于0,微分溶解热也大于0。

当n0变大时,微小的溶质增量引起的热效应越来越小,故微分溶解热也越来越小,但同时积分溶解热变大,故微分稀释热也变大。

但是实验所计算出的数据与上述结论有较大出入,特别是积分、微分稀释热甚至有负值。

这应该是拟合的曲线问题。

2号称量瓶的数据不太准确,使得拟合时使用多项式拟合拟合度更好。

2号称量瓶在操作时加入过快,温差到了-1.0以下,使得得到的Q值偏小。

硝酸钾的积分溶解热曲线更像是具有对数关系,如果采用对数拟合可能结果会更好,但是使用的origin7是破解版,无法使用其非线性拟合功能,做不出对数函数的图。

查阅资料知若采用式(9)进行拟合,结果与实验值也十分接近。

(9)式即为对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式的化简。

Y=B0+B1*X1/3+B2*X2/3+B3*X(9)

7.对于溶解过程放热的反应,可以借鉴燃烧焓测定的实验,先测定量热系统的热容量C,再根据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ΔT与C之乘积求出热效应。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