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453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6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 版.docx

能源程序文件合本ISO50001版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受控状态

持有部门

发放号

 

2020年3月1日发布2020年3月1日实施

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能源管理程序文件发布令

为提高公司能源管理水平,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XXXXXXXX有限公司依据ISO50001:

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RB/T119-2015《能源管理体系机械制造企业认证要求》及公司《能源管理手册》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2020年3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能源管理程序文件汇编》,现予以发布,并于2020年3月1日起实施。

《能源管理程序文件》是公司能源管理必须遵循的指导性文件,是落实能源管理职能,规范能源管理的准则,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覆盖单位以及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本程序文件由运营管理部组织编制。

主编:

审核:

日期:

2020年3月1日

批准:

日期:

2020年3月1日

会签:

部门

会签

部门

会签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06-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1页共3页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获取和确定适用于公司能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能源管理活动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评价和更新。

3引用文件

ISO50001:

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RB/T119-2015能源管理体系机械制造企业认证要求

4术语和定义

ISO500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法律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

4.2法规

国务院及各部委、省、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各类条例、规定、规程、相关管理制度及标准的总称。

4.3其他要求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定,如与政府机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行业协会要求;组织或上一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本组织的自行要求等。

5职责

5.1运营管理部

负责获取公司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认其适用性并及时进行更新;负责保存公司适用的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文本。

负责向其他部门传递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5.2各部门、车间

负责获取和识别与本单位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并将评审后的清单传递给运营管理部;负责组织将适用于本单位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递到相关岗位。

6控制要点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06-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2

第2页共3页

6.1获取途径

6.1.1运营管理部通过报纸、电台、杂志、互联网、咨询机构等及时获取适用于公司的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主要包括:

a)能源法律

b)节能法规、政策

c)节能标准

d)其他要求

6.2适用性评价与清单发布

6.2.1运营管理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所获取的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形成公司《适用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及适用性评价表》;

6.2.2运营管理部将公司《适用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及适用性评价表》(XXXX/EnMS-R001-01)发放至各部门;

6.2.3各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法规适用性评价,形成本部门的《适用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及适用性评价表》;

6.2.4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6.3文本保存

6.3.1运营管理部负责获取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本;

6.3.2各部门负责保存与各自业务范围内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本;

6.3.3文本的保存形式可以是电子文本或纸质文本等多种形式。

6.4传达与使用

6.4.1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到运营管理部查阅、复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本;

6.4.2各部门应组织员工培训学习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保员工在相关岗位和使用场所都能得到相关的信息;

6.4.3各部门在编写修订体系文件、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初始能源评审、制定实现能源目标指标措施、实施运行设计、能源服务、设备设施和能源采购以及对不符合进行纠正与预防时,应对这些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给予充分考虑;

6.4.4在进行产品及工艺设计时,必须考虑与相关法规的符合性;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06-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2

第3页共3页

6.4.5各部门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时,必须考虑与相关法规的符合性。

6.5更新

6.5.1当能源使用消耗、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时,各部门应及时获

取有关更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评价,并报运营管理部;

6.5.2运营管理部修改、更新公司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各部门

应及时修改本部门的《适用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及适用性评价表》。

6.6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更新,需要修改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时,按

《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7记录

各有关部门应按本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建立和保持以下记录。

记录编号

记录名称

保存期限

XXXX/EnMS-R001-01

适用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及适用性评价表

3年

8更改记录表

更改情况

序号

更改单编号

更改人

日期

更改处数

更改标记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24-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1页共7页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引用文件:

ISO50001:

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RB/T119-2015能源管理体系机械制造企业认证要求

《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术语和定义

4.1潜在的有害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益影响(机会)。

不确定性的影响,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风险评估:

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3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4.4风险降低:

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若采取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24-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2页共7页

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4.5风险接受:

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4.6内部风险:

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能源成本风险、能源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4.7外部风险:

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能源供应,安全性、可靠性的限制或局限性等。

4.8风险严重度:

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4.9风险发生频度:

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4.10风险系数:

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

5职责

5.1管理者代表:

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5.2运营管理部:

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与机遇评价与应对措施策划表》,负责公司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5.3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6控制要点

6.1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

管理体系策划、公司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24-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3页共7页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6.2风险与机遇的来源:

6.2.1内外部环境问题分析产生的风险和机遇;

6.2.2相关方分析得出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产生的风险和机遇;

6.2.3现有的国家或部门目标、要求或标准产生的风险和机遇;

6.2.4能源供应,安全性、可靠性的限制或局限性产生的风险和机遇;

6.2.5能源成本或能源种类的可用性产生的风险和机遇;

6.2.6天气影响、气候变化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等产生的风险和机遇;

6.2.7机构与人力资源方面的风险和机遇;

6.2.8资产管理计划、战略发展、运营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6.2.9能源管理的成熟度和文化、当前技术的成熟度产生的风险和机遇;

6.2.10能源供应中断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6.2.11机遇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应用节能技术措施变化带来的机遇,如先进节能工艺、节能设备的运用;

2)应用节能管理措施带来的机遇,如对重点用能设备的管理,对能源绩效参数的合理控制,经济运行等;

3)通过能源结构的改进带来的机遇,如使用清洁的能源等

3)通过建立节能文化,员工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后带来的机遇

4)提高最高管理者支持能源管理的能见度

5)通过对标能源管理标杆企业,找出差距,提升自身能源绩效,带来机遇;

8)通过节能检测实施带来机遇;

6.3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

6.3.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

6.3.1.1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公司能源管理团队是风险和机遇管理团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24-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4页共7页

队,是评估小组成员。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

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

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c)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6.3.1.2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中,最高管理者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规划和安排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的控制,并赋予评估小组组长以下职责:

a)策划并实施风险和机遇的管理,并编制《风险和机遇评价与应对措施策划表》表;

b)组织跟进、实施检查《风险和机遇评价与应对措施策划表》,并汇报。

6.3.2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

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能够胜任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a)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

b)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c)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

6.4风险和机遇的应对

6.4.1风险和机遇识别:

公司相关部门应针对所负责的过程,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过程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6.4.2风险和机遇评估:

各部门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确定其级别,然后拟定应对措施。

(1)风险评价:

依据“问题影响的严重程度、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问题出现后解决的难易程度”三方面定性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2)机遇的评价:

依据“错过机遇的严重程度、抓住机遇的收益大小、应对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24-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5页共7页

机遇的难易程度”三方面定性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重大机遇,一般机遇.

6.4.3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与机遇,应对原则:

(1)高风险:

应制定能源改进机会,设立目标、能源指标和策划实现目标的措施,运行控制措施、甚至考虑策划应急预案。

(2)中风险:

设立目标、能源指标和策划实现目标的措施,编制节能运行控制措施,经济运行。

(3)低风险:

暂时维持现状,考虑策划新的运行控制措施。

6.4.4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策划:

策划的应对措施应整合到能源管理体系过程中,并能保证管理体系能够产生预期结果、提高能源绩效及能源体系运行绩效,实现持续改进。

(1)处理风险的选项包括:

消除风险,降低风险,风险承担。

(2)机遇可以导向:

采用技术、管理、结构节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改进能源绩效;构建节能文化,提高人员意识,对能源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持续改进,以处理组织及客户的需求。

6.4.5以上识别评价结果及拟定的应对措施,由各部门登记在《风险和机遇评价与应对措施策划表》上提交运营管理部汇总整理,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当内外部环境要素和相关方期望或需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风险和机遇评价与应对措施策划表》。

6.5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

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a.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

b.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

c.应指派一名负责人为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确保采取的措施被有效的落实。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24-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6页共7页

6.6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运营管理部应按制定的周期组织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一般管理评审前,以验证其有效性。

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a.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

b.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

c.对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的潜在影响。

6.6.1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

a.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b.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能源结构、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

c.第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他认为有管理评审需要时;

d.其他情况需要时。

6.6.2在风险和机遇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和机遇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

6.6.3运行管理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各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且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

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形成《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有效性评审报告》。

7记录

各有关部门应按本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建立和保持以下记录。

记录编号

记录名称

保存期限

XXXX/EnMS-R050-01

风险和机遇评价与应对措施策划表

3年

XXXX/EnMS-R051-01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有效性评审报告

3年

8更改记录表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24-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7页共7页

更改情况

序号

更改单编号

更改人

日期

更改处数

更改标记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12-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1页共7页

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旨在分析评价公司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落实、能源管理和利用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确定改进能源绩效机会,为制定实现目标、能源指标的措施计划,确定能源基准、能源目标指标,编制程序文件提供依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范围和边界,或其局部开展能源评审工作。

3引用文件

ISO50001:

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RB/T119-2015能源管理体系机械制造企业认证要求

4术语和定义

ISO500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职责

5.1各部门通责

负责本部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能源管理现状、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的识别分析,确定本部门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编制《能源使用消耗识别表》、《主要能源使用消耗清单》、《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其排序表》。

5.2运营管理部

负责组织能源评审,编写《能源评审报告》。

组织评审组对各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能源管理现状、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汇总,评价主要能源使用,对能源绩效改进机会进行排序,编制《公司级主要能源使用消耗清单》、《能源绩效改进机会排序表》。

5.3管理者代表

负责批准《公司级主要能源使用清单》、《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其排序表》、《能源评审报告》。

6工作流程

6.1能源评审准备

6.1.1成立评审组

评审组由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以及外聘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12-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2页共7页

专家组成。

6.1.2评审期和评审范围

运营管理部会同各部门共同确定评审期和评审的范围边界。

评审期应选择生产正常、有代表性、与现状较为接近的一段时期。

在进行初始能源评审时应覆盖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增减。

6.1.3制定评审计划

运营管理部负责制定能源评审计划,能源评审计划包括下述内容:

a)评审时间;

b)评审人员及职责分工;

c)评审范围及内容;

d)评审依据;

e)评审时间安排;

f)各受审部门需要准备的资料。

6.1.4下发评审资料

运营管理部编制能源评审计划并下发《能源使用识别表》,各部门依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填写《能源使用识别表》,识别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遵守情况、能源管理现状、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并报运营管理部。

6.2能源评审依据

6.2.1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评审

评审组会同各部门结合实际,对搜集到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具体条款履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

具体做法按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和评价程序》执行。

评审的依据包括:

a)节能的法律、法规;

b)节能的政策文件;

c)国家和地方的限额标准;

d)设备监测、测试标准;

e)节能管理标准等。

6.2.2能源管理现状情况评审

评审组按照公司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能源管理手册中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对各部门的管理现状进行评审。

评审依据包括:

a)《能源管理体系要求》(ISO50001:

2018)、《能源管理体系机械制造企业认证要求》(RB/T119-2015)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12-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3页共7页

b)《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9456-2012)

c)《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

d)《能源审计导则》(ISO50002)

e)《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

f)《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

g)其他能源管理标准。

6.2.3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现状评审

6.2.3.1评审组对各生产单位上报的生产月报、日报,运营管理部、集采中心提供的能源购入情况,资本与财务部提供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确定能源绩效参数。

评审的依据包括:

a)《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

b)《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

c)《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

d)其他能源管理标准。

6.2.3.2确定能源绩效参数的原则

a)能源绩效参数是可测量的。

公司现有的计量器具能够对该数据定期进行准确计量,计量器具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便携式的,但均需对该数据定期记录并分析;

b)能够反映能源绩效变化。

通过对能源绩效参数一段时期的记录分析能够计算出这段时间能源绩效,对能源绩效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以及对以后的能源绩效进行趋势预测;

c)能源绩效参数应覆盖各层次。

如公司级别:

单位产品能耗、增加值能耗、产值能耗等;车间、工序级别:

冲压工序能耗、焊接工序能耗、涂装工序能耗等,装配工序能耗;设备、装置、系统单位级别:

空压系统能耗、变压器负载率、电动机效率等;

d)能源绩效参数要覆盖能源利用全过程。

至少应包括:

蒸汽输送过程的损失量、电力输送过程的线损率、水输送过程中的管损、设备效率、空压机能耗等;

e)与公司现状、能源目标、指标相适应,便于与能源基准比较。

6.3能源使用的识别

6.3.1评审组在统计计量的基础上利用能流图、工艺流程、主要耗能设备清单、监视测量数据分析当前能源种类、来源、价格、品质、数量和单耗指标。

XX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能源评审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XX-XX-012-2020

第2版

修订状态:

0

第4页共7页

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填报能源使用消耗识别表。

识别能源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