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448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docx

国学练习题库讲解学习

《国学入门》练习题库

一、选择题

1、要迅速了解赤壁之战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最好优先参考(C)

A、《资治通鉴》B、《三国志》C、《通鉴纪事本末》D、《三国演义》

2、下列何种体裁的史书被称为“正史”(A)

A、纪传体B、编年体C、纪事本末体D、典志体

3、对《史记》不同体例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A、本纪、表、书、世家、列传B、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C、本纪、世家、表、书、列传D、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B)

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C)

A、《春秋》B、《左传》C、《史记》D、《资治通鉴》

6、以下关于史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断代史。

B.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采用了以事件为中心记述历史的“纪事本末体”。

D.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理论性著作。

7、关于《春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春秋》的作者据说是左丘明。

B.《春秋》的主旨,乃在于“借事明义”。

C.《春秋》的“大义”主要包括复礼、正名和尊王。

D.“春秋三传”各有特色,从不同角度对《春秋》进行了阐释。

8、研究古代的职官制度,首先要参考的是(C)

A、《春秋》B、《诗经》C、《周礼》D、《仪礼》

9、与“韦编三绝”有关的一部经书是(B)

A、《诗经》B、《易经》C、《论语》D、《孝经》

10、关于《周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

A.《周易》第六十三卦是“既济”,第六十四卦是“未济”,这种卦序安排,体现出周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B.“朝乾夕惕”这个成语,出自《周易》。

C.八卦中的六爻,“六”表示阳爻,“九”表示阴爻。

D.《周易》里就有“与时偕行”的思想,这说明,“与时俱进”的观念,由来已久。

11、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周易”的“易”既有“变易”之义,又有“不易”之义,互相矛盾。

B、《小戴礼记》由戴圣编就。

C、研究古代的职官制度,首先应当参考《周礼》。

D、《尚书》起初只称为《书》。

12、关于《尚书》的说法,认识有误的一项是(D)

A.《尚书》确立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

B.《尚书》确立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

C.《尚书》展示了圣王的保民意识。

D.《尚书》是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多体裁文献汇编。

13、关于《诗经》的论述有误的一项是(C)

A.《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C.“诗经六义”包括赋、比、兴、风、雅、颂,它们的分类标准是一致的。

D.《诗经》具有多重意义。

14、关于“五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B.“五经”经典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C.“五经”中,《易》是天地之大道,《书》是先王行事的记录,《诗》是先王之泽尚存背景下的情怀表达,《礼》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春秋》是人间行事的价值判断。

D.“五经”属于应当抛弃的封建糟粕。

15、关于“四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先秦典籍。

B.“四书”是南宋朱熹为重新建立意识形态话语系统而确立的新的经典体系。

C.《大学》、《中庸》是《仪礼》中的两篇论文。

D.“四书”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

16、关于《周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

A.“周”有周人、周遍、周转三重含义;“易”有简易、变易和不易三重含义。

B.《周易》分为“经”和“传”两大部分。

C.《周易》的价值在于“预测”。

D.《周易》的许多地方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17、关于《春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A.《春秋》是春秋二百四十多年历史的大纲,是孔子修订的“近代史教材”。

B.《春秋左氏传》的作者毫无疑问是左丘明。

C.《春秋公羊传》的作者传说是子夏的学生公羊高。

D.“春秋三传”各有特色,从不同角度对《春秋》进行了阐释。

18、目前流传于世的《诗经》版本是(B)

A、《齐诗》B、《毛诗》C、《鲁诗》D、《韩诗》

19、下面不属于《诗经》的一首诗是(B)

A、《无衣》B、《离骚》C、《氓》D、《静女》

20、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按照四分法,国学可以分为经、史、子、集。

B.按照五分法,国学可以分为小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

C.按照三分法,国学可以分为义理之学、辞章之学、考据之学。

D.按照两分法,国学可以分为经世之学和修身之学。

21、下列汉字不都是象形字的一组是(D)

A.人手自止B.日月山水C.鸟马牛羊D.豆求其朱

22、下列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A.木马水日B.鱼龟明亦C.江河刃火D.急在疆徙

23、下列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A.木马水云B.鱼龟明元C.月燕兼慢D.雨首爪理

24、下列汉字不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C)

A.莫昔盥取B.益即棘步C.明刃集云D.从比众休

25、下列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C)

A.既家象又B.涉泪天人C.众即祭杳D.武信领大

26、下列汉字不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

A.从比友本B.莫益即既C.及集要盥D.泪武信众

27、下列汉字不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本末幕防B.请城歌铜C.忍草松期D.梗架渡饱

28、下列汉字不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C)

A.招芳想堤B.妈让骄狼C.紫竿亦交D.河鼻腿在

29.对甲骨文的特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A.象形意味很浓B.笔画纤细,圆笔少而直笔多

C.异体字较多D.个体性很强

30、对下面的汉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在古代汉语里,“皇后”的“后”不能写成“後”;方位词中的“後”不能写成“后”。

B、在古代汉语里,“乡里”的“里”与“表裏”的“裏”不是一个字。

C、“禽”的本义是捕获鸟兽,引申为捕获的对象,鸟兽之总名。

后来为它的本义另造了一个“擒”字。

D、“子曰诗云”的“云”也可以写成“雲”。

31、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是(A)

A.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B.章太炎黄侃王国维梁启超

C.王国维梁启超吴宓李济D.蔡元培梅贻琦刘师培胡适

32、“甲骨四堂”是指(A)

A.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B.王懿荣刘鹗孙诒让罗振玉

C.唐兰容庚陈梦家于省吾D.王懿荣罗振玉李济胡厚宣

33、下面不属于假借字的一项是(D)

A、“而且”的“而”。

B、“千萬”的“萬”。

C、“南北”的“北”。

D、“鸟兽”的“鸟”。

3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在古代汉语里,“山谷”的“谷”不能写成“榖”;“五榖”的“榖”不能写成“谷”。

B、在古代汉语里,“發射”的“發”与“毛髪”的“髪”不是一个字。

C、“腿”的左半部分应当是个“肉”字,“朕”字的左半部分应当是个“舟”字,“青”字的下半部分应当是个“丹”字,“期”的右半部分应当是个“月”字。

D、煎、熬、燕、魚下边的“四点水”都是“火”字的变形。

3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页”的本义是“人头”,从“页”的字大都与人头有关。

B、“七月流火”的“火”指大火星。

古人根据大火星的位置划分四时。

C、“疆埸”本指田界、地边,引申为国界、边疆。

“驰骋疆埸”也可写作“驰骋疆场”。

D、“字”的本义是生孩子,引申为文字。

3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向,北出牖也。

从宀,从口。

”属于以形索义。

B、“政者,正也。

”属于因声求义。

C、“弄,玩也。

”属于直接释义。

D、“老,考也;考,老也。

”属于反义相训。

37、成语“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出自(C)

A、《诗经》B、《尚书》C、《庄子》D、《论语》

38、关于子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A.诸子兴起于春秋之末而盛于战国,习惯上称为诸子百家。

B.诸子之中影响最大的是墨家。

C.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人。

D.名家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他们主要在分辨名与实的问题。

39、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如果说“史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德化系统的话,那么“文学”则是中国文化的监督系统。

B.传统四部分类中,“集”即属于文学文献。

C.所谓“别集”,是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所谓“总集”,是指众多人的文章汇编而成的集子。

D.所谓“类书”,是将古今资料分门别类汇于一编的书;所谓“丛书”,是按一定原则或目的丛聚起来的成套图书。

40、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格律诗产生并流行于汉代。

B.骚体诗是由战国时著名诗人屈原所创立的一种诗体,其代表作是《离骚》。

C.从内容上讲,文章可以分为记事体和论说体。

D.“赠序”是专为送别亲友而立的一种文体。

二、填空题

1、传统上,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并立,统称为小学。

2、汉字的分化分为两类:

一类是因为引申义过多而引起的分化,一类是因为假借义过多而引起的分化。

3、“四书”中大学、中庸出自《礼记》。

4、“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段话出自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的铭文。

5、首先对甲骨文作出确认的王懿荣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6、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7、古人常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譬况法、反切法。

8、训诂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以形索义、因声求义、直接释义、据文考义和援事解义。

9、据法守职、秉笔直书,这是史家的一个传统,同时也是一种精神。

10、史书的体例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刘知几曾用八个字概括史之意义:

记事载言,劝善惩恶。

18、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

1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20、典志体史书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三通”的《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21、《春秋》“大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复礼、正名、尊王。

22、前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23、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4、许慎给指事字下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25、校勘的常用方法有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物校。

26、《周易》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筮占功能,是一部卜筮之书;另一方面,由于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又是一部哲学之书。

三、判断题

1、从总体上说,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体形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

V

2、《说文》中某个部首越多,它所代表的事物同先民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

V

3“满招损,谦受益”、“玩物丧志”、“功亏一篑”都是出自《尚书》。

V

4、老子、庄子和墨子都是属于道家学派。

X

5、形声字的声旁均可表义,所以可以因声求义。

X

6、“一字千金”的典故,与《吕氏春秋》有关。

V

7、使用“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它们的后面。

V

8、“读如、读若”主要用来注音;“读为、读曰”主要用来指明通假。

V

9、就中国文化、学术而言,“经”是源,史学、子学、文学是流。

V

10、《礼记》是解释《周礼》的书。

X

11、章太炎被誉为“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

X

12、“经”的本义是织机上的纵线,引申为准则、法度,又引申为可以奉为准则的经典著作。

V

13、“六经”中的“礼”指《周礼》,“五经”中的“礼”指《礼记》。

X

14、“難”字本为鸟名,而借为艰難之“難”。

V

15、带“冫”旁的字,多数跟“冷”有关系。

V

16、“境”是为“竟”的一个引申义而造的字。

V

17、使用“犹”字,表明用近义词作注;使用“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作注。

V

18、黄侃曾被章太炎封为“天王”。

V

19、大篆是今古文字的分水岭。

X

20、“四点水”是“火”字的变形,带四点水的字都同火有关系。

例如煮、煎、熬、燕等。

X

21、髪和發,谷和榖,在古代可以通用。

X

22、形声字的声旁均可表义,所以有“其类在左,其义在右”的说法。

X

23、“萬”字的本义是蝎子,借为千萬之“萬”。

V

24、《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X

25、关于汉字的起源,学界通行的说法是仓颉造字。

X

26、后和後,里和裏,在古代可以通用。

X

27、“喬”的形旁是“高”,为了减少笔画,省去了上面的两笔。

这种做法叫做“省形”。

V

28、早期的儒者泛指一切知书识礼的知识分子。

V

29、“二十五史”全都是纪传体。

V

30、《通鉴纪事本末》的编者是南宋的袁枢。

V

31、“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对男子的尊美之称,正如“姬”是对女子的尊美之称。

V

32、先秦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有一百家,故有“诸子百家”之说。

X

33、典志体是我国古代史书体裁之一,也叫“政书”。

V

34、《老子》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V

四、简答题

1、《左传》的文学特点有哪些?

①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②人物性格形神毕现,有立体感。

③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④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2、训诂学的意义有哪些?

①为我们阅读古代文献提供了一种门径和方法。

②提高我们对汉语言文字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准确度

③以帮助我们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

3、因声求义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①所谓音同或者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

②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4、什么叫国学?

近代以来运用现代和传统学术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

5、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反切。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例如:

好,呼告切。

取“呼”字的声母,“告”字的韵母和声调,就拼合出“好”的读音。

6、《尚书》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①《尚书》确立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

②《尚书》确立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

③《尚书》展示了圣王的保民意识;

④《尚书》倡导任人唯贤的思想;

⑤《尚书》有许多修身养性的格言。

⑥创造出大量成语,丰富了汉民族的语言。

7、《礼记》的价值有哪些?

①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②其中许多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

8、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以形索义应当依据小篆以前的字形;

②假借字不能以形索义;

③为一个词的引申义而造的字不能以形索义;

④避免望文生义。

9、简述《诗经》的多重意义。

①可以作为当世执政者的参考;

②可供后世为政者效法;

③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④具有社交功能;

⑤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10、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主要在哪些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国人?

①肯定人的现实价值,尊重人的生命。

②主张顺应和合理地满足人的欲望。

③“仁者爱人”,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的承认和肯定。

④“民贵君轻”蕴含着“人民主体”的思想。

⑤积极面对人生和社会,砥砺奋发、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11、请说明编年体史书的优缺点。

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事重复。

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件事的全过程,难以记述不能按年月编排的内容,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12、请说明纪传体史书的优缺点。

其优点是以历史人物为记述中心,把纪、传、书(志)、表等各种体裁形式加以综合,融为一体,可以广泛地展现各类人物的活动,通观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况。

缺点是记事分散重复,纵向的综合概括力较差,难以清晰地表达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各事件、各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13、重振国学的意义是什么?

①有利于吸纳外来文明。

②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意义重大。

③承担着为实现中国梦发掘传统的文化资源和思想指导理念的任务。

④对于提升国人的道德标准,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

⑤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意义重大。

⑥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发展。

14、甲骨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①象形意味很浓。

②笔画纤细,且圆笔少而直笔多。

③异体字较多。

④个体性不强。

15、举出出自《诗经》的几个成语。

(鸠占鹊巢、信誓旦旦、衣冠楚楚、不可救药、同仇敌忾、投桃报李、进退维谷、忧心忡忡、辗转反侧、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所适从、逃之夭夭等等。

16、百家争鸣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哪些问题上?

①人性的善恶问题

②对待文明的态度问题

③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分歧

④名实之辨

⑤仁爱和兼爱的争论

17、举例说明老子的观点之一。

(主要观点有无为而无不为;致虚致,守静笃;以柔克刚;大器晚成;保持低调;不争而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