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9145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工业制氧气B.糯米酿酒C.蜡烛燃烧D.炸药爆炸

2.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的含铀废料中提炼出0.3g镭。

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A.226B.88C.138D.3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燃烧都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合反应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A.MCl3B.MSO4C.M(NO3)2D.M2CO3

5.病人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

1:

8

D.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干燥氧气

B.制取氧气

C.量9毫升液体

D.滴加液体

7.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图示中有两种化合物

8.ABCD各表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现充分加热盛有一定量的ABC三种物质的密闭容器,有关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6

1.8

A.反应后B的质量是23.6g

B.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C.A物质一定是单质

D.A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B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完全不同

9.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其原因是()

A.降低火柴梗着火点B.空气中氧气不足

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10.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有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CO2)

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B

CO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uO(Cu)

通入足量的氧气并加热

 

A.AB.BC.CD.D

12.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水的电解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完全燃烧

二、填空题

13.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各空:

(1)干冰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

(4)硝酸铜____;

(5)氩气_________;

1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自然界大部分水不能直接使用,都是要经过净化后方可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洪涝地区的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步骤有:

①用明矾进行化学沉降;②用漂白粉消毒杀菌;③过滤;④加热煮沸.上述处理过程中有关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许多地下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种水叫硬水,不能直接饮用.请用你所学知识来证明某城市的地下水是硬水,操作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

(3)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

a.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b.未喝完的矿泉水随手倒掉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d.洗澡擦浴液时,关上水龙头.

三、推断题

15.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D_____.

(2)请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6.化学二课堂活动中,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的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①可燃物;②_____,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在该反应中,每___份质量的白磷和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色,该实验中涉及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

A氨分子有一定质量B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图C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原因是____,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7.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

(2)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固体的原因是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

(3)装置__(填序号,填一个)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该套装置的优点是___.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要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___(填h或f)端进气

18.小庆同学欲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他按下图进行实验: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Ⅰ)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Ⅱ)第二朵小花喷上水;(Ⅲ)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Ⅳ)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放置一会儿,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Ⅴ)(图略)然后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请简要回答:

(1)在实验中,小庆同学在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时,发现(Ⅲ)、(Ⅳ)和(Ⅴ)中花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

请指出:

(Ⅲ)、____(Ⅳ)、_____(Ⅴ)、_____。

(2)小庆的同学小丽研究了小庆的如上实验后,她认为在(Ⅰ)、(Ⅱ)、(Ⅲ)、(Ⅳ)和(Ⅴ)这五个实验中,有一个是多余的.你同意她的观点吗?

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若同意,请指出是哪一个?

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Ⅳ)中所发生的变化_______。

五、计算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15g石灰石样品,把5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10g

20g

30g

40g

5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12g

9g

6g

5g

5g

请计算: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工业中以空气为原料,采取降温、加压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B、糯米酿酒,有新物质乙醇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D、炸药爆炸,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与核电荷数

3.D

【详解】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燃烧是剧烈的发光、放热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

甲烷的燃烧;故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错误;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4.A

【分析】

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设:

M的化合价为X,则2×X+(-2)×3=0,X=+3。

【详解】

A、MCl3中,设:

M的化合价为X。

则X+(-1)×3=0,则X=+3;故选项正确;

B、MSO4中,设M的化合价为X。

则X+(-2)=0,则X=+2;故选项错误;

C、M(NO3)2中,设M的化合价为X。

则X+(-1)×2=0,则X=+2;故选项错误;

D、M2CO3中,设M的化合价为X。

则2×X+(-2)=0,则X=+1;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12+6×16=180,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可知:

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2×6):

(12×1):

(16×6)=6:

1:

8;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个(或每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注意:

描述分子中含有各个原子个数时,首先要确定分子个数。

6.D

【详解】

A、浓硫酸干燥气体,“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选项错误;

B、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中排出;故选项错误;

C、量取9毫升的液体,用10毫升的量筒即可;故选项错误;

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注意: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的量程稍大于液体体积为宜,测量结果更准确。

7.B

【解析】

【详解】

A、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B、由图可知,图中共有4种分子,故有4中物质,故正确;

C、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故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故错误;

D、该图示中有3种化合物,1种单质,故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10+10+10=B+4.6+1.8。

则B=23.6;故选项正确;

B、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则A和C都是反应物,B和D都是生成物,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此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不能判断A物质是否为单质;故选项错误;

D、A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B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不可能完全不同,A中的部分元素转化到B中;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9.D

【分析】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燃烧的条件,在燃烧的条件中,必须同时具备,只有这样可燃物才能充分地燃烧。

【详解】

A、三种放置情况下的着火点是固定的,都相同,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充足,故选项错误;

C、三种放置情况下,火柴梗与氧气的接触情况相同,故选项错误;

D、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

C与CuO反应;CO与CuO反应;高温加热碳酸钙;CaCO3和稀盐酸反应,所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由4个.故选C.

考点: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11.B

【详解】

A、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

CO2+Ca(OH)2=CaCO3↓+H2O,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不能反应,可以达到除杂的效果;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不能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的效果;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氧气与灼热的铜网反应:

2Cu+O2

2CuO,氮气与铜不反应,可以达到除杂的效果;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与灼热的铜网反应:

2Cu+O2

2CuO,可以将铜转化为氧化铜,达到除杂的效果;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注意除杂要求:

1反应原理可行,2实验操作可行

12.D

【详解】

A、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质量是相等的;故选项错误;

B、电解水的实验结论:

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

2,质量比是8:

1;故选项错误;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氧气,固体总质量减少,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变大,待反应完全后,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选项错误;

D、木炭与氧气反应:

C+O2

CO2,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待容器内的氧气反应完全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CO2CH42Fe2+Cu(NO3)2Ar

【详解】

(1)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CO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

(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代表离子个数,2个亚铁离子:

2Fe2+

(4)硝酸铜:

Cu(NO3)2

(5)氩气是单原子分子:

Ar

【点睛】

注意区别:

铁离子:

Fe3+,亚铁离子:

Fe2+

14.①③②④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软水,反之是硬水bc

【详解】

(1)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步骤是①用明矾进行化学沉降;②过滤;③用漂白粉消毒杀菌;④加热煮沸,故顺序为。

(2)检验软硬水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软水,反之是硬水。

(3)a.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可以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b.未喝完的矿泉水随手倒掉会浪费水资源,不利于节约用水;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不利于节约用水;d.洗澡擦浴液时,关上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选bc。

15.H2O2H22H2O2

2H2O+O2↑2H2O

2H2↑+O2↑

【详解】

(1)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分解生成B推导会生成C和B,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C是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D是氢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D是H2;

(2)上述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分解反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2H2O

2H2↑+O2↑.

16.可燃物接触空气或氧气4P+5O2

2P2O5124160284红BC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CO2+Ca(OH)2=CaCO3↓+H2O

【详解】

(1)燃烧需要助燃物:

空气或氧气;白磷在氧气中点燃:

4P+5O2

2P2O5;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31×4):

(5×16×2):

【(2×31+5×16)×2】=124:

160:

284,每124份质量的白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碱性气体(NH3)与酚酞溶液反应显红色。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17.长颈漏斗集气瓶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便于收集CaCO3+2HCl=CaCl2+H2O+CO2↑E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A(或C)随时添加液体药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F(或BG)2KClO3

2KCl+3O2↑f

【详解】

(1)长颈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速率过快,不便于收集和观察实验现象;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二氧化碳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

(3)A或C;A装置可以随时添加稀盐酸;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选择固体加热装置;收集较纯净的甲烷,装置选择排水法收集,因为甲烷不溶于水。

(5)氯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

2KClO3

2KCl+3O2↑;选择万能瓶排水法收集氧气,应该“短管进、长管出”

18.纸花不变色纸花变为红色纸花由红色变为紫色同意ⅡCO2+H2O=H2CO3

【分析】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在验证时,排除水的可能,排除二氧化碳的可能,然后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

【详解】

(1)稀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可以看到(Ⅰ)中的紫色小花变红;(Ⅱ)中的紫色小花不变色;(Ⅲ)中的紫色小花不变色;(Ⅳ)中紫色小花变为红色;(Ⅴ)中小花由红色变为紫色;

(2)在这五个实验中,实验Ⅰ做对比实验,实验Ⅴ是验证碳酸的不稳定性。

在这五个实验中实验Ⅱ是多余的。

因为在实验Ⅳ中先喷水,过一段时间后,再放入集气瓶中,在这一实验中也能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是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9.

(1)66.7%;

(2)4.4g

【详解】

(1)由第4次和第5次试验可知:

剩余5g为杂质,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5g-5g=10g。

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

×100%≈66.7%

(2)设:

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

解得x=4.4g

答:

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66.7%;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