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9047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

《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身施工方案改.docx

墩身施工方案改

富源路互通式立交墩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富源路立交位于贵阳市内,富源路立交桥为分离式互通立交桥,即主线桥采用分离式桥梁结构形式与各立交匝道相衔接。

主线桥设计速度60km/h,采用双向6车道规模。

主线桥桥跨布置:

30×6+25×5m,桥梁全长305.96m。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花瓶式墩柱,基础为人工挖孔桩。

富源高架桥设计速度为40km/h,采用双向4车道规模。

起点至K0+240段利用老路,对老路进行加固,局部拓宽。

K0+240以后抬升老路,新建路面,至K0+322.868处起高架后与A、B匝道相接。

桥跨布置:

30×9m,桥梁全长270.48m。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花瓶式墩柱,基础为人工挖孔桩。

匝道设计速度25km/h。

设置A、B匝道连接富源路高架桥与主线桥,按单车道布置,进出主线采用直接式变速车道。

桥跨布置,A匝道:

18+21×2+18+19+23×2+19+19.33+23+19.33m,桥梁全长224.136m。

B匝道:

18.5+20+21+17.67m,桥梁全长75.181m。

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花瓶式墩柱,基础为人工挖孔桩。

二、工期计划

结合以往施工经验,考虑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墩台计划用时101天。

计划于2010年9月20日开始施工,2010年12月30日完成所有墩台。

三、墩台施工工艺

墩台身施工工艺框图

 

四、施工方案

(1)桥台施工

本工程桥梁桥台有三种形式:

C-FY-1、C-FY-2、C-LFY-1型台,桥台宜早安排施工,便于及早进行桥台台背回填,使其有尽可能长的时间自然沉降,以减少工后沉降及为上部施工创造条件。

1、测量放线

除去承台表面的养护覆盖物,清扫干净混凝土表面,以便测量放线。

施工人员按轴线弹出模板的边线及桥墩的中心线。

在测量定位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并上报测量复核记录,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1肋墙施工(C-FY-2型)

为减少模板拼缝,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拼装,碗扣式脚手架支立施工。

脚手架下设垫木支撑稳固,模板采用立杆支撑法并设纵横向加固支撑,立杆上部对拉固定,下部深入地基。

组合模板用海绵条或胶条将模板浆缝塞紧防止漏浆。

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施工期间注意沉降缝、泄水孔的预留,导流层的施工与肋强同步完成。

混凝土洒水或覆盖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

1.2台帽、耳背墙施工

肋墙顶面进行凿毛后,绑扎台帽、耳背墙钢筋,支立模板浇筑砼。

耳背墙浇筑时,要正确预埋伸缩缝和护栏预埋钢筋及与搭板连接的预埋钢筋,耳背墙浇筑时其顶面与路线纵坡保持一致。

对于C-FY-1、C-LFY-1两种桥型,只存在于台帽、翼墙、挡块的施工。

其施工工序为:

测量放样,地基处理,打混凝土垫层,测量定位台帽中心线,根据图纸几何尺寸,用墨线弹出台帽外轮廓线,立模,绑钢筋,浇筑台帽混凝土,凿帽台帽表面,在依次进行翼墙、挡块的定位,立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翼墙混凝土浇筑时,要正确预埋伸缩缝和护栏预埋钢筋及与搭板连接的预埋钢筋。

(2)墩柱施工

富源路立交桥梁主线及匝道桥墩均为钢筋混凝土花瓶型独柱墩。

主线桥墩墩顶均设置支座,匝道桥墩的中墩在墩高较高处为墩梁固结。

其他墩高较低的中墩、边墩处设置支座。

在曲线段匝道桥墩设置横桥向偏心。

本工程对于不能一次浇注完成的墩柱按照5m一节进行翻模施工,桥墩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钢模板采用δ≥10mm的钢板加工,每节长2.5m,并根据不同的墩身高度配制一定数量的调整节模板,模板通过螺栓连接。

富源路立交墩柱高度都在21m以下,综合墩柱高度、施工的实用性以及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避免对模板系统进行专门设计决定对分节施工的墩柱采用不完全翻模施工,即采用搭设脚手架操作台进行施工,汽车吊吊装模板,人工配合立模施工,对拉杆固定。

2.1.测量放线

承台除去表面的养护覆盖物,清扫干净混凝土表面,以便测量放线。

测量人员精确放出桥墩的边线及中心线,对模板进行定位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2脚手架搭设

施工前,先在桥墩外围搭设“井”字型脚手架,脚手架应搭设牢固,并设剪刀撑和斜撑。

脚手架内部设“之”字上人扶梯,每节设置施工平台,平台上满铺脚手板。

施工平台、扶梯处设防护平网和立网,防止人员或物品坠落。

脚手架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的规格φ48×3.5mm,主要构件有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斜杆、底座等。

①支架布局

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剪刀撑、小横杆可按下表采用,最下一步的步距可放大到1.8m,到达每节墩柱的作业面时,为便于施工步距可做适当调整,脚手架必须设扫地杆。

脚手架参数表(经稳定性计算)(单位:

m)

项目

构造形式

立杆

大横杆步距

操作层小横杆间距

剪刀撑

内立杆离模板距离

内外立杆间距

立杆单排距

桥墩

双排

0.25~0.5

0.8~1.0

1.2~1.8

1.4~1.6

0.5~0.8

设置位置:

a短端双跨内;b长端双跨内;c设在外侧与地面成45~60角。

②搭设要求及注意事项

脚手架搭设范围的地基要夯实找平,做好排水处理,对于中底墩施工,如地基土质良好,立杆底座可直接置于密实土层上;如地基土质不良,则需在底座上设木垫或槽钢,长度以不小于2跨为宜,厚度5cm(木板)。

高墩支架以槽钢做垫板,支架底固于槽钢上,槽钢以不小于25#为宜。

脚手架各杆件的间距和布置应按照建筑脚手架施工技术规范。

具体如下:

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相邻两杆的接头错开50cm;大横杆在每一面脚手架范围内的水平高低差,不宜超过10cm;同一步内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不宜在同一跨内;在垂直方向上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也应错开,其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cm。

小横杆用扣件紧固于大横杆上,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可紧固于立杆上。

双排脚手架小横杆靠里的一端应离开模板0.25m。

剪刀撑的搭设是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上,这样可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把钢管别弯,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节点(立杆与横杆的交点)的距离不宜大于20cm,最下面的立杆与斜杆的连接点不宜大于50cm,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

脚手架各杆件相交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的滑脱,架体离地面20-30cm处设扫地杆,脚手架高度大与8m时,除在脚手架下部设立抛撑外,还应在上部设缆风绳,防止架体晃动。

架体的四个立面内外侧各设一组剪刀撑,其角度为450~600度,使脚手架形成整体稳定体系。

搭设注意事项:

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防止雨水进入。

脚手搬的铺设:

脚手板应铺满、铺稳,对头铺设的脚手板,其接头下面设两根小横杆,板端悬空部分应保持10~15cm。

搭接铺设的脚手板,其接头必须在小横杆上,搭接长度保持在20~30cm,板端挑出小横杆的长度保持10~15cm,搭接方向要与脚手架上的运输行车方向一致。

支架搭设后必须做好可靠接地,以防雷雨天气遭雷击。

③拆除注意事项

划出工作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绑者先拆,先绑后拆,一般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抛撑、立杆等;材料工具要用滑轮和绳索运送,禁止抛掷。

④施工上下通道

施工上下通道采用井字架内搭设“之”型绕墩柱环形梯道,采用φ48×3.5mm的钢管做斜杆及搭设踏步台阶,在安全通道的两侧挂安全网,并挂安全标志。

踏步阶尺寸为20×30cm(高×宽),其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⑤桥墩工程脚手架及工作平台

架体宽度内设两道隔栅﹝牵扛﹞便于铺设竹笆,整个架体要做到横平竖直,连接牢固,每步脚手架外立面必须设置两道护栏,上护栏高度1.2m,踢脚杆高0.4m。

脚手架到施工作业面必须做好封头,形成外立杆高于内立杆1m,施工面作业平台四周必须设置高度为1.2m的防护栏杆,踢脚杆0.4m,外侧用竹笆或密目网围护全封闭。

脚手架施工作业平台走道应四周贯通,必须用竹笆或脚手架板满堂铺设,并固定牢固,防止竹笆滑动和脚手板翘头。

脚手架施工面外侧必须设置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灭火机,夜间施工必须配足够的照明灯光。

2.3钢筋绑扎

2.3.1技术人员先进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2.3.2钢筋制作及绑扎前,先进行钢筋原材的验收、复验及焊接试验;钢材表面有污垢、锈蚀时清除;主筋调直;钢筋加工场地平整。

2.3.3钢筋的绑扎在墩柱脚手架搭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绑扎钢筋在脚手板上进行,脚手板作为施工平台。

2.3.4运到现场的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经过试验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使用前将表面杂物清楚干净。

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各种钢筋的下料尺寸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主筋锚入承台以下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台施工完毕后,墩身的主筋已定位,只需进行箍筋的绑扎即可。

箍筋绑扎时,箍筋接口上下错开,绑丝端头一律内折,塑料垫块位置摆放正确并绑扎牢固。

2.3.5墩身钢筋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连接牢固,形成一体;满足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求,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调整固定钢筋位置时,选用专业厂家生产的塑料垫块作为隔离钢筋与模板的距离,从而稳定保护层的厚度。

2.4定型钢模的拼装

2.4.1墩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定型钢模拼装采用吊车吊装拼接,完毕后,进行测量复检,包括垂直度、方位和标高,测量仪器为经纬仪、水准仪,垂直度直接用经纬仪测试,标高用水准仪和钢卷尺配合测试。

2.4.2模板位置的调整

当模板组拼成型后,所用螺栓不用拧紧,留出少量松动余地。

模板偏斜的调整通过手拉葫芦拉到正确位置,在模板底边靠倾斜方向的一端加塞垫片实现。

模板之间的接缝贴上双面胶带,防止漏浆。

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均匀,除应准确固定及确保钢筋笼的本身质量外,模板安装也要求精确,模板调整完毕后,拧紧全部螺栓,再复合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5定型钢模加固

为了保证定型钢模在施工过程不发生错位移动,在四个方向上各设两道支撑,并用风缆加固。

为保证模板脚部的稳固性,在模边承台面上每隔50cm打设ф20mm的孔洞一个,内设ф20钢筋,钢筋头与模板之间用木榍加固。

模板在吊装前请监理工程师对模板的外形尺寸、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6模板的拆除

拆模时用吊车将下面一节模板挂紧,然后由人工拆除模板左右和上面得连接螺栓,然后通过撬杠人工小心地将模板撬松使下节模板脱落。

脱落后吊车缓慢的将模板放到地面上进行打磨清理以便下次使用,然后逐个将模板一次拆除。

2.7砼浇注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2.8砼养护

2.8.1砼浇筑完毕后,应保持表面湿润,采用直接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要不少于7天。

2.8.2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要向混凝土表面洒水。

2.8.3混凝土养护用水条件与拌合用水相同。

2.8.4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2.9.工艺流程图及操作过程

2.9.1工艺流程

注:

以上各道工序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9.2操作过程

 

五、质量控制措施

1、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测量放线,混凝土浇筑前后,对标高、垂直度、平面位置进行复核,不得误差累积。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控制接长模板,防止错位及漏浆,支架搭设严格按照路桥支架搭设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同一结构所用物混凝土(特别是墩柱混凝土)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品种相同且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按配合比施工,保证外观质量,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空洞、漏筋等现象。

2、控制标准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3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2

3

钢筋骨架尺寸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1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2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3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墩、台身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2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2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2

5△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2

6

节段间错台(mm)

5

尺量:

每节检查4处

1

7

大面积平整度(mm)

5

2m直尺:

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1

8

预埋件位置(mm)

10或设计要求

尺量:

每件

1

柱墩身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相邻间距(mm)

±20

尺或全站仪测量:

检查顶、中、底3处

1

3

竖直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2

4

柱(墩顺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2

5△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2

6

断面尺寸(mm)

±15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1

7

节段间错台(mm)

3

尺量:

每节检查2~4处

1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基础

±15

柱、墙及梁

±10

墩台

±10

模板的内部尺寸

上部构造的所有部件

+5,0

基础

±30

墩台

±20

轴线偏位

基础

15

柱或墙

8

10

墩台

10

装配式构件支撑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度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支架和拱架

纵轴的平面位置

跨度的1/1000或30

曲线型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

+20,-1

六、工期的保证措施

对施工进度计划实行动态管理,每月对总体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每周对分项工程作业计划进行调整,发现某工序滞后或可能影响总工期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人员、技术力量的投入。

本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必须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进行施工管理,方能保证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方面的问题。

如技术力量投入不足,易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影响工程进度。

组织专业技术合格、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投入施工生产。

在工序或分部、分项工程之间施工不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多工作面平行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使分项工程施工按时完工。

2、增加设备投入,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

根据工程量、施工实际条件,配备数量充足的机械设备,并在施工中根据情况予以调整和加强。

施工期间要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影响施工。

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进度,使工期得到保障。

3、加强材料供应,避免出现材料断供。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窄,无法将墩柱施工所需的所有材料全部一次性采购进场,施工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向材料部门提出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部门要与材料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将材料组织进场,避免出现材料断供。

4、加强现场施工协调、组织,做到指挥正确、协调得力、效率高、应变能力强。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定岗定责,明确技术标准、工艺措施要求、要高起点、高质量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

使施工作业程序化、标准化,保持稳产、高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安全文明及环保施工

施工严格按照公路桥梁安全法则执行,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实行项目经理总负责,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部长分工负责,工区及安全主管工程师具体负责,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以定期检查为主干,专群检查相结合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确保本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建成。

杜绝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汽车行车重大责任事故,杜绝等级火灾和爆炸事故,杜绝架体坍塌失稳事故,尽量减少轻伤事故。

1、安全施工

1.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承台、墩柱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安全交底。

1.2凡患有恐高症人员不得参加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将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1.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进入2米以上架体或施工层作业必须佩挂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1.4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禁止打赤脚、穿拖鞋、硬底鞋和打赤膊施工。

1.5施工人员不得任意拆除现场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如机械护壳、安全网、安全围栏、外架拉接点,警示信号等,如因工作需要,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方可。

1.6施工人员工作(特别高空作业)前不许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嬉笑打闹。

1.7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气作业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振动器的操作人员穿绝缘胶鞋和戴胶皮手套,并严格遵守JGF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1.8墩柱上下施工器具不得抛掷,必须经过滑轮调运或人工携带,承台基坑放坡开挖,随时注意土质状况,基坑顶一米范围内严禁重型车辆通行。

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交通部和贵州省有关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规定以及地方政府和业主有关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使文明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

2.1加强文明施工宣传教育,统一思想,使全体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管理和队伍素质的反映。

2.2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对作业队负责人进行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处处有人管。

2.3施工现场按招标文件有关要求置挂“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纪律牌、安全标语牌、安全记录牌、文明施工制度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并按规定内容标明各项目内容,五牌一图齐全,整齐美观。

2.4施工用地内张贴宣传标语,设有黑板报或报栏,内容经常更换。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悬挂宣传标语横幅。

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在现场穿戴整齐,行为文明,佩戴证明其身份的工作证卡,其上标注姓名、职务、身份及编号,所有的机械及设备匀醒目标注单位名称。

3、环保及水保措施

3.1废水必须经过沉淀处理后再排放,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清除干净。

3.2现场矿泉水瓶、胶袋等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统一收集掩埋,或出运。

3.3工程用料根据具体情况,堆放在施工场地和征地线内,不影响农田耕种和污染环境。

每道工序施工时做到工完料尽,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施工场地整齐。

附件: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书

墩柱脚手架计算书

一、支架布局

脚手架参数表(单位:

m)

项目

构造形式

立杆

大横杆步距

操作层小横杆间距

剪刀撑

内立杆离模板距离

双排架排距

立杆单排距

桥墩

双排

0.25~0.50

0.8~1.0

1.2~1.8

1.4~1.6

0.5~0.8

设置位置:

a短端双跨内;b长端双跨内;c设在外侧与地面成45~60o角。

二、脚手架的设计计算

(一)、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计算

N’=1.2∑NGK+1.4∑NQK

∑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总和(本次∑NGK=0);

∑N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本次∑NQK=1.5KN/m2);

N’——立杆的轴向力;

N’=1.2∑NGK+1.4∑NQK

=0+1.4×1.5kN/m2

=2.1kN/m2;则按最不利布局单根立杆承受的最大荷载

N=2.1kN/m2×1.8×1.0/2=1.89kN

(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立杆的轴向力;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取值,当

>250时,

=7320/

—长细比,

i—截面回转半径为1.58cm;

A—立杆的截面面积为4.89cm2;

—立杆计算长度,

=kμh;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k=1.155;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μ=1.55;h—立杆步距;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

取最不利布置计算:

h=1.6m,双排架排距

=1.0m,立杆单排距

=1.8m,则

=1.155×1.55×1.6/1.58×10-2=182,查表取得

=0.201

=

=19.3N/mm2

综上,立杆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三)横杆承压计算

1、力学模型

2、弯矩计算

横杆上的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q=(1.89×2)kN÷1.8m=2.1kN/m,则横杆的最大弯矩出现在钢管立柱跨中Mmax=2.1kN/m×1.82÷8=0.85kN.m。

弯矩图如下:

 

抗弯模量Wx=5.08cm3

σ=Mmax/Wx=0.85×103/5.08

≈167.3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