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8569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docx

秋中外历史纲要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时空观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课标导航

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1.结合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结合北宋初期的社会危机,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

3.了解宋代同辽、西夏和金的关系,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相继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目的:

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3.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

①行政: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财政: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北宋时,专指正规军。

(2)分散机构权力。

中央

①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盐铁、户部、度支三个分支机构。

②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导致“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地方

①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也叫监州,由朝廷委派监督知州。

(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4.影响

(1)积极:

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消极:

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疆压力 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战是支流。

(1)宋辽关系

(2)宋夏关系

2.财政危机 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显现。

(1)原因

(2)表现:

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1.背景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

(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

整顿官僚机构。

②结果:

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很快失败。

2.开始: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通过变法来缓解严重的社会危机。

3.基本原则:

加强国家对农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4.措施

(1)富国:

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5.评价

(1)成效:

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不足

南宋的偏安

1.宋金和战      “靖康之变”

(1)背景

(2)表现

2.偏安局面形成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50“史料阅读”:

史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何影响?

提示: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宋朝的统治。

2.阅读教材P51“思考点”:

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

为什么?

提示:

不可取。

“以钱财换和平”虽然获得一时的和平,但这种“和平”只能是昙花一现,难以持久。

3.阅读教材P51“历史纵横”:

依据材料说明北宋实行募兵制的目的是什么?

造成了什么后果?

提示:

目的:

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

后果:

军队数量猛增,军费开支浩大,财政负担沉重。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雪夜访普图》”(见教材P49)

信息解读:

图片描绘了宋太祖与谋士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场景,体现了宋太祖统一北方的决心,赞扬了明主忠臣之间的融洽关系,歌颂贤君礼贤下士、勤于政事的美德。

2.阅读“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见教材P51)

信息解读:

北宋没有实现大一统,呈现出北宋、辽、西夏相对峙的局面。

3.阅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见教材P53)

信息解读: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宋、金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其间,虽偶有战争,但整体上处于相对稳定、和平的状态。

4.阅读“宋高宗赐岳飞手诏”(见教材P56)

信息解读:

手诏反映了宋代崇文抑武的国策,害怕武将拥有兵权威胁统治以及主动向金求和的史实。

 

探究一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史论要点

 

角度

内容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从集中兵权入手,全面分割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2)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3)地方派文臣做知州。

(4)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将地方精锐部队调到中央组建禁军。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2)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对点训练

1.北宋建立以后,“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

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

这说明宋代(  )

A.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解析 从材料“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可知宋代严格控制地方财政,故B项正确。

答案 B

2.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

这一做法(  )

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

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

解析 相比宋初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作为其上级行政机构的路在数目方面必然相对较少,有利于收统摄管理之功效,故C项正确。

答案 C

探究二 王安石变法

史论要点

 多元视角认识王安石变法

(1)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

①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对点训练

1.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

”司马光的说法(  )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解析 司马光的评价完全否定新法,是政治攻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法的负面影响:

实行过程中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用人不善,导致青苗法变质为官府放高利贷的苛政。

答案 C

2.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应是(  )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解析 王安石变法要解决北宋中期面临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社会矛盾是北宋中央集权制度本身造成的。

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一员,王安石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问题,但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这就决定了其变法的结局。

因此A、B、D的叙述都有偏颇之处。

王安石的性格偏执,缺乏政治艺术,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因素。

答案 C

探究三 (核心素养)宋代的民族关系

素养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宋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两宋时期,出现众多少数民族政权。

民族关系较为复杂,与两宋之间时战时和。

(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

(2)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定都会宁府,国号大金。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岳飞抗金

(1)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也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2)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抗金英雄。

对点训练

1.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隋至清)。

图中的☆处应是(  )

A.后周B.北魏

C.陈D.金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宋代民族政权的并立,通过观察题图,唯独缺少金政权,从时间来看,A、B、C排除,故选D。

答案 D

2.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

C.鉴真东渡D.张骞出使西域

解析 通过题干提示的信息“郾城大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岳飞抗金。

故选B。

答案 B

【典例1】《宋史·职官制》记载: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

削弱相权 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削弱相权   B.加强皇权

 材料现象,非根本目的   符合材料主旨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分化事权,导致冗官,降低行政效率   与材料信息不符

明立意 以史书记载为切入点,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抓关键 根据材料“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可知“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

排干扰 材料强调的是“根本目的”而不是直接目的,“提高行政效率”、“决策失误”等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B

【典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才智而运天下,则其所遗者必多。

何也?

周防检察,将以求胜天下之奸,而天下之奸反捷出而策吾所不及。

故与天下战于才智之中者,虽足以起一时之治使之整肃,而心地不广,规模不宏,亦足以为治道之累。

体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

——《陈亮集》卷18《汉论·光武》

材料二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

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说明宋代“内外皆柔”政策的失误

——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材料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加强专制集权措施的得失。

第一步 审设问·定方向

审读关键

审读通则

引导词

(1)问,“根据材料”说明答案完全来自材料;第

(2)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来源于教材基础知识。

提示词

(1)问,概括——简明扼要。

(2)问,分析——整体概述和认识。

限制词

(1)问,“分别概括”。

(2)问,时空限定——宋初;内容限定——加强专制集权措施。

核心词

(1)问,观点;第

(2)问,得失。

第二步 读材料·提信息

(1)问,根据材料“而心地不广,规模不宏,亦足以为治道之累”、“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

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来回答。

(2)问,结合宋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从正反两方面回答。

第三步 列要点·组答案

(1)材料一指出了集权不足以使天下大治;材料二认为唐代内外皆坚和宋代内外皆柔,都是制度之失。

(2)利:

太祖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消弭五代以来将士拥立君主之风气,巩固天子地位;中央控制地方之军、政及财权,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之弊。

弊:

相权分割,政出多门,难有作为;谏官权重,大臣多受掣肘,故政风因循;地方事事须听令中央,施政困难;出现积贫积弱的现象。

『基础过关』

1.宰相文彦博说:

“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

”“太祖”是指(  )

A.李世民B.赵匡胤

C.赵构D.朱元璋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故本题答案为B。

答案 B

2.据《宋书》记载:

“参知政事,掌副宰相,批大政,参庶务,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尚书为之。

”这表明宋代设立“参知政事”的最初目的是(  )

A.强化相权B.分散相权

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根据材料“批大政,参庶务,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尚书为之”,强调参知政事权力职责重大,故A项正确。

答案 A

3.“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宋太祖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的“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以看出宋太祖这一举措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降低了军队作战能力,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③④理解正确。

故选D。

答案 D

4.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

(1)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

(2)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葺修先圣庙”

(3)要求武人读书,“并励武人读书”

A.注重“以文治国”B.中央集权加强

C.冗官现象严重D.理学影响深远

解析 材料中的“宰相须用读书人”“对先贤哲人的重视”“要求武人读书”等都体现了宋代注重“以文治国”,故A项正确。

答案 A

5.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D

6.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还以助民”的目的。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

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

A.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答案 C

7.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答案 D

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解析 辽、西夏、金都是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存,所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

答案 B

9.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

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答案 B

10.诗人张以宁路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

“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原无北伐心。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岳飞抗金,收复开封

B.庆历新政,触犯既得利益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江南

D.北宋灭亡,蒙古统一

答案 C

『能力提升』

11.宋真宗意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写诏书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让回话“就说李沆认为不可”。

真宗想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只得收回成命。

这反映宋朝(  )

A.君主专制走向衰落B.集体决策的格局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文官政治的特点

解析 根据材料“想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只得收回成命”,反映的是文官政治下,士大夫与君权间的制衡,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

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

”材料描述的是(  )

A.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

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

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

D.汉初实行郡国制

解析 材料中“藩镇”出现,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削弱藩镇势力成功,故B项错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地方割据,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郡国制,故D项错误。

答案 C

13.北宋初年,“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这反映出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

A.频繁换相B.培植亲信

C.分化事权D.重视法治

解析 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体现了分化宰相事权,故C项正确。

答案 C

14.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

”由此可知,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D.用人不当

解析 “急功近利”强调变法求快求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可知宋神宗对变法动摇不定,故B项正确。

答案 B

15.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

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

建立

宋夏

达成

和议

金灭

金灭

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解析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

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个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分析选项,A项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B项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实际超过了100年;C项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所灭。

D解读正确。

故选D项。

答案 D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 宋朝科举考试图: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

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有何影响?

(2)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作用?

答案 

(1)重文轻武政策。

目的: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2)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作用: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