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辨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8407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方剂辨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药方剂辨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药方剂辨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药方剂辨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药方剂辨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方剂辨证.docx

《中药方剂辨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方剂辨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方剂辨证.docx

中药方剂辨证

中药方剂辨证

    1、补阳还五汤加味

病人见言语不利或语言謇涩,()侧肢体乏力或活动障碍,口角歪斜,流涎,饮水呛咳,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沉细等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之征。

当补气活血通络,治以补阳还五汤加味。

本证由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

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言: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气虚血瘀,舌本失养,故语言謇涩;气虚失于固摄,则口角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而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征。

本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非独用活血化瘀或益气补虚之所宜。

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

该方中君药为生黄芪:

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臣药为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

佐药为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佐使药为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并引诸药力直达络中。

本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诸药合用,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可愈。

本方可以加桂枝以疏通上肢气血,加全蝎以破血逐瘀,促进气血运行。

全方如下:

黄芪30g 当归10g 川芎10g桃仁10g

红花10g地龙10g赤芍15g桂枝10g

灵仙15g全蝎3g  甘草3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水煎服

2、半夏泻心汤加味

病人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脉弦数等中医辨证属寒热错杂之痞症之征。

当与胃降逆,散结消痞,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味。

本证所治之痞,为外邪损伤中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

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

心下即使胃脘,属脾胃病变。

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互结,遂成痞症。

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

上下交病治其中,法宜调其寒热、益气与胃、散结除痞。

该方中君药为半夏,苦辛燥,散结除痞,降逆与胃;臣药为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除痞;黄连、黄之苦寒清降泄热开痞;佐药为人参、大枣,甘温补脾气以与中,生津液,既可防黄芩、黄连之苦寒伤阳,又可制约半夏、干姜之辛热伤阴。

佐使药为炙甘草,补脾与中,调与诸药。

本方寒热互用以与其阴阳,苦辛并进以

        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

诸药相伍,使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呕利自愈。

全方如下:

半夏10g 黄连10g 黄芩10g干姜10g

党参15g 苍术15g 厚朴15g  苏梗10g 

枳壳10g 陈皮15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水煎服

3、小柴胡汤加味

病人见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唯宜与解之法,治以小柴胡汤加味。

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

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与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

该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就是与解少阳得基本结构。

胆气犯胃,胃失与降,佐以半夏、生姜与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与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与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与,则诸症自除。

全方如下:

柴胡10g 半夏10g党参30g黄芩10g

枳壳15g  郁金 10g  茯苓10g当归10g

白芍20g白术12g甘草6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日一剂 水煎服

4、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解语丹

病人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咳痰稠粘,身重肢冷,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中医辨证属风痰上扰证之征,当化痰熄风,健脾祛湿,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本方证缘于脾湿生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肝风挟湿痰上扰清空所致。

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眩晕、头痛;湿浊内阻,胃气上逆,故见恶心呕吐;痰阻气滞,故胸膈痞闷;内有痰浊,则舌苔白腻;脉来弦滑,主风主痰,皆为风痰上扰之征,

     治当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为君;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臣;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与脾胃为佐;甘草协合诸药为使。

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之功。

若眩晕较甚者,可加僵蚕、胆南星等以加强化痰熄风之力;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等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兼气虚者,可加党参、生黄芪以益气;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泽泻、桂枝以渗湿化饮。

全方如下:

半夏10g  白术12g 天麻10g 茯苓12g

陈皮15g丹参30g  菖蒲15g郁金15g

远志12g   葛根15g甘草6g全蝎6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水煎服

5、复方承气汤

病人见1)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等中医辨证属阳明腑实证之征;2)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等中医辨证属热结旁流证之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当峻下热结,治以复方大承气汤加味。

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得主方。

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

里热结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燥屎结聚肠中,则腹痛拒按,按之坚硬;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四肢皆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之时,热结于里,郁蒸于外,故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舌苔黄燥或焦黑燥裂,脉沉实就是热盛津伤,燥实内结之征。

前人将本方证得证候特点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

所谓“痞”,即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满”,就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就是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就是实热内结,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潮热谵语,脉实等。

至于“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

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受遏,不能外达于四肢;或热盛伤津劫液,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浊热上扰心神,神明昏乱等所造成。

证候表现虽然各异,然其病机则同,皆就是里热结实之重证,法当峻下热结,急下存阴,釜底抽薪。

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就是为君药。

芒硝咸寒润降,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以除燥坚,用以为臣。

硝、黄配合,相须为用,泻下热结之功益峻。

实热内阻,腑气不行,故

      佐以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助泻下通便。

四药相合,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本方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故名“大承气”。

吴瑭《温病条辨》说:

“承气者,承胃气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

”热结旁流,治以大承气汤,就是因“旁流”为现象,燥屎坚结才就是本质,故用峻下,使热结得去,“旁流”可止,乃属“通因通用”之法。

 热厥,治以大承气汤,就是因四肢厥冷为假象,里实热结就是本质,所谓“热深者,厥亦深”,四肢虽厥寒,但必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等实热证候,故用寒下,使热结得下,气机宣畅,阳气敷布外达,而厥逆可回。

这种用寒下之法治厥冷之证,亦称为“寒因寒用”。

若蒸蒸发热、口渴心烦者,去厚朴、枳实,加甘草;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若以痞、满、实为主之阳明腑实轻证者,去芒硝。

全方如下:

大黄10g  芒硝15g 枳实15g    厚朴15g 

玄参15g  麦冬15g 生地12g炒卜子30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水煎服

6、银翘散加味

病人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中医辨证属温病初起、外感风热之征。

当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以银翘散加味。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肺位最高而开窍于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于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风热搏结气血,蕴结成毒,热毒侵袭肺系门户,则见咽喉红肿疼痛;温邪伤津,故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均为温病初起之佐证。

治宜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中银花、连翘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得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得特点,故重用为君药。

薄荷、牛蒡子辛凉,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二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就是为去性取用之法,以上四药俱为臣药。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

甘草既可调与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就是属佐使之用。

本方所用药物均系清轻之品,加之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得用药原则。

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

     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衄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就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全方如下:

金银花10g 连翘10g 淡豆豉5g牛蒡子6g

薄荷6g   荆芥穗3g  桔梗6g  芦根6g

竹叶3g  甘草5g  黄芩6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 水煎服

7、止咳散加味

病人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等中医辨证属风邪犯肺之咳嗽证之征。

当宣利肺气,疏风止咳,治以止嗽散加味。

本方治证为外感风邪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咳仍不止者。

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因解表不彻而其邪未尽,故仍咽痒咳嗽、咳痰不爽;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示表邪尚存之征。

此时外邪十去八九,而肺失于宣降,治之之法,重在宣肺止咳,兼以解表。

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为止咳化痰要药,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

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宣肺止咳;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长于降气化痰。

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

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

甘草调与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就是为佐使之用。

综观全方,药虽七味,量极轻微,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得特点。

正如《医学心悟》卷3中所说:

“本方温润与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就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故对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均可获效。

若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紫苏、生姜以解表散邪;湿聚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湿化痰;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化痰。

全方如下:

紫苑15g    百部15g  荆芥6g 桔梗9g

前胡9g  陈皮6g  双花6g鱼腥草6g

杏仁9g 甘草9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水煎服

8、定喘汤

病人见咳嗽,气喘,痰多,气急,痰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等中医辨证属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之征,当宣降肺气,清热化痰,治以定喘汤加味。

该方证因素体多痰,又感风寒,肺气壅闭,不得宣降,郁而化热所致。

痰壅于肺,复为风寒所致,使肺气壅闭,郁而化热,

     气逆于上而发为哮喘,症见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不易咯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故见微恶风寒;痰热内蕴,故舌苔黄腻,脉来滑数。

法当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方用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一散一收,恰合肺性,既可加强平喘之功,又可使宣肺而不耗气,敛肺而不留邪。

桑白皮泄肺平喘,黄芩清热化痰,二者合用以消内蕴之痰热,为臣药。

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俱为佐药。

甘草调药与中,且能止咳,用为佐使。

诸药合用,使肺气宣降,痰热得清,风寒得解,则喘咳痰多诸症自除。

若无表证者,以宣肺定喘为主,故麻黄可减量应用;痰多难咯者,可酌加瓜蒌、胆南星等以助清热化痰之功;肺热偏重,酌加石膏、鱼腥草以清泄肺热。

全方如下:

白果20g  麻黄6g   款冬花15g   桑白皮15g

半夏20g  杏仁15g  苏子9g 黄芩9g

甘草6g 厚朴15  葶苈子9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水煎服 

9、归脾汤

病人见1.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中医辨证属心脾气血两虚证;2.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等中医辨证属脾不统血证,当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治以归脾汤加味。

该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藏意,心脾气血两虚则心无所主,意无所藏,故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虚则化源不足,气血衰少,而见气短乏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脉弱。

诸出血症者,乃因脾虚而不能统血之故。

故治宜健脾养心与益气补血兼施。

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曰: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就是为血”,故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血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枣调与脾胃,以资化源。

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本方得配伍特点:

一就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就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就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全方如下:

人参9g 

      白术18g 黄芪18g  当归3g 

茯神18g  远志3g 酸枣仁18g  木香9g 

龙眼肉18g  甘草6g 苍术9g  厚朴9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 水煎服 

10保与汤

病人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等中医辨证属食滞胃脘证。

当消食与胃,治以保与汤加味。

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

《素问·痹论》说: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胃思纳谷,脾主运化,胃宜降则与,脾宜升则健。

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

舌苔厚腻,脉滑,皆为食积之候。

治宜消食化滞,理气与胃。

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

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

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与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与中止泻;食积易于化热,故又佐以苦而微寒得连翘,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

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与,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药力较缓,若食积较重者,可加枳实、槟榔;苔黄脉数者,可加黄连、黄芩;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兼脾虚者,可加白术。

全方如下:

神曲18g山楂6g 陈皮3g    连翘3g

莱菔子3g云苓9g  半夏9g   砂仁6g 

内金6g   黄芪30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 水煎服

11黄连温胆汤

病人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

苔白腻,脉弦滑等中医辨证属胆胃不与,痰热内扰证。

当理气化痰,清胆与胃,治以黄连温胆汤加味。

本方证多因素体胆胃不与,痰热内扰所致。

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扰。

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与,胃失与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

苔腻微黄,脉弦滑均为痰热内扰之象。

治宜理气化痰,清胆与胃。

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与胃止呕,为君药。

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与胃,止呕除烦之功备;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乃治痰须治气,气顺则痰消之理;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

     源;煎加生姜、大枣调与脾胃,且生姜兼制半夏毒性。

以甘草为使,调与诸药。

综合全方,半夏、陈皮、生姜偏温,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理气化痰以与胃,胃气与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如就是则复其宁谧,诸症自愈。

若心热烦甚者,加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全方如下:

黄连9g  半夏6g   陈皮9g竹茹6g

枳实6g 茯苓6g栀子6g  石菖蒲3g 

炒蔻仁6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  水煎服

12五苓散

病人见1)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中医辨证属蓄水证之征;2)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者中医辨证属痰饮证之征;3)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中医辨证属水湿内停证之征,当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以五苓散。

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脉浮;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

诸症之候虽各异,但皆属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而以湿盛为主。

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

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

佐以白术补气健脾以运化水湿,合茯苓既可彰显健脾制水之效,又可奏输津四布之功。

《素问·灵兰秘典论》谓: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得气化有赖于阳气得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并可辛温发散以祛表邪,一药而表里兼治。

诸药相伍,共奏淡渗利湿,健脾助运,温阳化气,解表散邪之功。

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

     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整方如下:

 茯苓9g  猪苓9g泽泻15g  白术9g   桂枝6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 水煎服

13三仁汤

病人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中医辨证属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之征。

当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治以三仁汤加味。

本证多由长夏之季感受湿热,卫阳被遏,脾胃失与所致。

夏秋之际,天暑下逼,地湿上腾,人处气交之中,易感受湿热病邪,加之脾胃呆滞,湿邪内困,导致“外邪入里,里湿为合”而成湿温之病。

诚如薛生白所言: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

卫阳为湿邪遏阻,则见头痛恶寒;湿性重浊,故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胸闷不饥;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身热。

面色淡黄,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皆湿邪为患,气机受阻,湿重于热之征。

故治疗之法,惟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

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

三仁合用,三焦分消,就是为君药。

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就是为臣药。

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就是为佐药。

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得配伍特点,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与解化湿。

整方如下:

杏仁15g  白蔻仁6g 薏苡仁18g 半夏15g  

厚朴6g  竹叶6g 通草6g   滑石18g

苍术6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 水煎服

14八正散

病人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等中医辨证属湿热淋证之征。

当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治以八正散加味。

本方为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所致。

膀胱湿热,气化不利,故尿频尿急、排尿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少腹急满;湿热蕴蒸,则尿色浑赤;津液不布,则口燥咽干;湿热内蕴,则舌苔黄腻、脉来滑数。

治宜清热利水通淋。

方中滑石清热利湿,利水通淋;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共为君药。

篇蓄、瞿麦、车前子为臣,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之要药,合滑石、木通则利尿通淋之效尤彰,同为臣

   药。

山栀子仁清热泻火,清利三焦湿热;大黄荡涤邪热,通利肠腑,亦治“小便淋漓”(《本草纲目》),合诸药可令湿热由二便分消,俱为佐药。

甘草调与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就是为佐使之用。

煎加灯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

诸药合用,既可直入膀胱清利而除邪,又兼通利大肠导浊以分消,务使湿热之邪尽从二便而去,共成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剂。

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证属湿热下注者均可用之。

若属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浊。

整方如下:

木通9g   车前9g 萹蓄9g大黄9g

滑石9g瞿麦9g  栀子9g  王不留行9g

甘草9g

(以上剂量为中药颗粒折合量)   日一剂水煎服

15平胃散

病人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等中医辨证属湿滞脾胃证之征。

当燥湿运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