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8359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复习题.docx

《统计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复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复习题.docx

统计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几位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

2.某城市要统计工业企业的产值和职工人数,则这两个变量是(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D、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3.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选项属于统计指标的是(C)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4.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称为(A)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归纳推断法D、模型法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

A、人口普查B、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调查C、中小企业的生产设备情况调查D、高等学校的学生情况调查

6.对一批灯泡进行使用寿命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7.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8.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8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B)

 A、70---80分这一组B、80---90分这一组 C、70-80或80-9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9.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A)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10.已知数列18、20、22、23、27、27、27、30,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B)

A、27和27B、25和27C、23和25D、23和27

11.每平方公里铁路长度属于(D)

A、结构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12.已知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分别是

=125,

=250,标准差

=25,

=30,则两个总体的离散程度是(A)

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甲等于乙D、无法判断

13.某一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标志值不变,次数都增加一倍,则(D)

A、算术平均数增加一倍B、众数增加一倍C、标准差增加一倍D、前面三项都不变

14.已知总体成数P=0.8,则总体方差为(D)

A、0.24B、0.25C、0.36D、0.16

15.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将样本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抽样平均误差(D)

A、扩大2倍B、扩大4倍C、扩大1/2D、缩小1/2

16.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B)

A、越大B、越接近于0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1

17.从变量之间相关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B)

A、正相关与负相关B、直线相关与曲线相关C、单相关与复相关D、完全相关与无相关

18.下列时间数列中指标数值可直接相加的是(C)

A、年末职工人数B、年末库存量C、全年工业总产值D、月平均工资

19.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D)

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20.若有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8%,12%,此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B)

A、

B、

C、

D、

21.某商店三年中商品销售额每年增加10万元,则每年商品销售额的发展速度(B)

A、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22.累积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是(B)

A、环比增长速度B、定基增长速度C、平均增长速度D、年距增长速度

23.编制综合指数要确定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的两个主要作用是(D)

A、比较作用和平衡作用B、比较作用和推算作用

C、平衡作用和权数作用D、同度量作用和权数作用

2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C)

A、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量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

25.若物价上涨,销售额不变,则销售量指数(B)

A、等于100%B、小于100%C、大于100%D、等于0

26.标志是指(B)

A、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B、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C、总体单位的数量D、总体单位表现的数值

27.研究某地区水泥企业的生产情况,则“该地区水泥企业个数”是:

(C)

A、统计标志B、统计总体C、统计指标D、统计单位

28.抽样调查中选择样本单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B)

A、客观原则B、随机原则C、任意原则D、重点原则

29.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总额是:

(D)

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30.我国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

A、我国每一位公民B、全国所有公民C、每一位调查员D、全国每个居民家庭

31.调查了解某市私营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则该市私营企业的全体职工是:

(B)

A、调查标志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调查对象

32.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一种:

(C)

A、登记性误差B、可以消除的误差C、可以控制的误差D、不能计算的误差

33.若五年计划中只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情况采用的方法是:

()

A、进度法B、累计法C、水平法D、方程式法

34.已知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96.5%,实际单位成本82元/台,则计划单位成本是:

()

A、81.5元/台B、85元/台C、88元/台D、83.5元/台

35.“重庆居民人均收入与同期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之比”属于:

(D)

A、结构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

36.下列最不易受极端标志值大小影响的指标是:

(D)

A、全距B、方差C、加权平均数D、众数

37.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毕业生人数  B、平均亩产量C、废品率 D、平均温度

38.统计某单位销售人员的月收入,得到“最高与最低收入相差2815元”,该统计结果是:

(B)

A、标志B、全距C、组距D、指数

39.已知总体成数P=0.7,则总体方差为:

(A)

A、0.21B、0.24C、0.45D、0.56

40.9名学生的成绩分数是:

86、78、64、85、78、81、93、88、78,则“78”是这9名学生成绩的:

(B)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数量指标

41.以下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

A、少儿人数与总人数之比B、粮食消耗量与总人口数之比

C、四季度价格与一季度价格之比D、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之比

42.对一批餐具进行耐高温实验以检验其质量,最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全面调查

43.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D)

A、线性相关B、复相关C、正相关D、单相关

44.某公司今年1~4月的销售额分别为7万元、9.5万元、12万元、14.8万元,则销售额月平均增长量为:

(A)

A、

B、

C、

D、

45.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抽样平均误差减小50%,则样本容量将:

(C)

A、扩大1倍B、扩大2倍C、扩大3倍D、扩大50%

46.平均指数是一种:

()

A、个体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总指数D、静态指数

47.某企业连续三年投资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10%、6%,则该企业这三年投资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

A、7%+10%+6% B、107%+110%+106%-1C、107%×110%×106%-1D、107%×110%×106%  

48.在分层抽样中,为提高估计精度,对总体的划分应该尽量:

()

A、缩小组内差异B、扩大组内差异C、缩小组间差异D、缩小总体差异

49.以下关于速度指标正确的判断是:

()

A、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最末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B、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最末期的定基增长速度

C、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最末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D、各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最末期定基增长速度

50.从连续生产某产品的流水线上,按生产顺序每隔30个产品抽取1个进行质量检查,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C)

A、整群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简单抽样

51.以产品等级来衡量某产品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B)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52.一个统计总体(D)

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5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调查B、进口食品安全性抽样调查

C、果树产量调查D、企业机器设备使用情况调查

5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B)

A、划分各组界限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D、确定组距

55.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56.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C)

A、普查和典型调查B、重点调杳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57.计算向上累计次数时,各组累计次数表示()

A、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B、各组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D、各组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58.对占全国钢产量80%以上的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以掌握基本生产状况,这种调查方法是(B)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

59.当次数分布为右偏分布时,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是()

A、二者相等、B、前者大C、后者大D、不确定

60.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

61.有8个工厂生产某种产品,他们某日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

6、4、8、6、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7.5B、8C、8.5D、9

62.某一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标志值不变,次数都减少一半,则众数值(A)

A、不变B、减少一半C、增加1倍D、无法判定

63.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64.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末组为:

2000以上,已知前一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2500B、2250C、2200D、2150

65.以下关于抽样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其大小不能事先计算B、能够控制和消除

C、能够控制,不能消除D、是一种系统性的代表误差

66.下列指标中的强度相对指标是(A)

A、全国人均粮食产量为400公斤B、某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

C、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7%D、某年我国钢产量为美国的52.9%

67.把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和分组表的依据是(C)

A、分组标志的选择B、分组的数目多少C、看主词是否分组D、总体是否相同

68.某公司1月、2月、3月、4月职工平均人数分别为190人、215人、220人和230人,该公司第一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为(B)

A、

(人)B、

(人)

C、

(人)D、

(人)

69.某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1999-2001年为12%,2002-2003年为8%,则这5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D)

A、

B、

C、

D、

70.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

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

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D、估计标准误的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小

71.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A)

A、都是随机变量B、只有因变量是随机变量C、都不是随机变量D、只有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72.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D)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指标均可以

73.某商场2000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年末库存量为200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是(C)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74.某市2000年社会商业零售额为120万元,2004年增至156万元,这四年物价上涨了4%,

则商业零售量指数为(D)

A、130%B、104%C、80%D、125%

75.总指数的两种编制形式是(B)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76.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时:

(A)

A、可以有多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有一个标志D、只有一个指标

77.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则“农村居民总消费额”是:

(B)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质量指标D、品质标志

78.已知四位销售员的年龄分别是:

35岁、42岁、28岁、36岁,这四个数字是:

(D)

A、总体单位B、标志C、指标D、标志表现

79.统计调查按登记现象的连续性,可分为:

(B)

A、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B、经常调查和一时调查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D、普查和典型调查

80.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C )

A.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D.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 

81.重点调查属于一种:

()

A、直接观察B、专门调查C、全面调查D、一次性调查

82.某城市人口抽样资料显示2010年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为109.4∶100,该指标属于:

(D)

A、强度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

83.统计分组最关键的问题是:

()

A、确定适当的组数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C、合理划分各组界限D、选择适宜的分组类型

84.以下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C)

A、新增投资额B、商品零售量C、原料库存量D、旅游收入

85.统计某市职工月工资水平,发现有一半职工的工资在3320元以下,则“3320元”是职工工资的:

(C)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数量标志

86.以下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D)。

A、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负担的人口数B、全市人均粮食产量

C、居民人均占有森林面积D、工务员的平均年龄

87.三道连续流水加工工序,各工序合格率分别为95%、91%、97%,则每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为:

(A)

A、

B、

C、

D、

88.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发展速度B、产品合格率C、生产总成本D、人均GDP

89.当变量数列呈左偏钟型分布时,存在()

A、

B、

C、

D、

90.统计显示,某地区2010年人口总数是1990年的1.25倍,则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D)

A、

B、

C、

D、

91.已知人均水果年消费量(y,公斤)和年人均收入(x,百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则以下

正确的结论是:

(C )

A、若年人均收入每增加100元,则人均水果年消费量平均增加1.7公斤

B、年人均水果消费量每增加1公斤,则年人均收入需平均增加1.7百元

C、年人均收入每增加100元,则人均水果年消费量平均增加0.78公斤 

D、人均水果年消费量每增加1公斤,则年人均收入需平均增加0.78百元

92.已知总体标准差为12,若要求概率度为2,极限误差为2.5,则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必需的样本容量为:

()

A、90B、91C、92D、93

93.反映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是:

(C)

A、回归系数B、相关系数C、回归估计标准误差D、变异系数

94.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C)

A、规模特征B、离散趋势C、集中趋势D、偏斜程度

95.关于回归分析的正确论述是:

(D)

A、回归分析中不用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回归分析主要是测定变量间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C、回归分析中的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D、回归分析可测定变量间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

96.计算现象发展的平均速度时,若关注的是整个序列水平的累计总量,则应采用:

(A)

A、方程式法B、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调和平均法

97.下列现象中线性相关程度最低的是:

(A)

A、职工年龄与月收入间相关系数为0.70 B、汽车销售量与销售价格间的相关系数为-0.82

C、企业人数与总产值间相关系数为0.81D、产量与单位成本间相关系数为-0.94 

98.统计指数按研究对象的范围分为:

(B)

A、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B、总指数和个体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99.以下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B)

A、耕地面积指数B、人均工资指数C、总产量指数D、销售额指数

100.如果采用前一时期作基期,这样计算的一系列指数称为:

(A)

A、环比指数B、定基指数C、总指数D、个体指数

101.要了解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B)

A、5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102.一个总体单位(C)

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103.调查期限是指(B)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收集时间

10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区别是(C)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D、灵活程度不同

105.计算向下累计次数时,各组累计次数表示(C)

A、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B、各组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D、各组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106.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

107.众数是由变量数列中(D)

A、标志值大小决定的B、极端数值决定的C、标志值平均水平决定的D、标志值出现次数多少决定的

108.为估计某居民小区的家庭电话普及率,从所有居民楼中随机抽取10个楼层,对抽出的楼层的全部住户作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C)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

109.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D)

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110.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A、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B、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数量指标

C、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D、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111.要了解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112.一个统计总体()

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3.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A、两者是一致的B、两者不是一致的C、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两者完全没有关系

114.抽样调查是(A)

A、遵守随机原则要求的调查方法B、以重点单位进行调查C、全面调查D、一种无误差的调查方法

115.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划分各组界限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D、确定组距

116.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商品库存量D、职工人数

117.同质总体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分布数列的()

A、离中趋势B、集中趋势C、变动情况D、一般水平

118.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B、因变量是随机变量C、都不是随机变量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119.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

A、单相关B、复相关C、无相关D、负相关

120.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D)

A、商品物价指数B、单位产品成本指数C、平均工资指数D、商品销售量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涵义是(BCD)

A、统计方法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学E、统计设计

2.普查是一种(BCE)

A、经常性调查B、一次性调查C、全面调查D、非全面调查E、专门调查

3.某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是第一季度的112%,这是 (ACD )

A、动态相对数B、增长速度C、发展速度D、数量指标指数E、数量指标

4.指数按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总指数B、个体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数

5.抽样推断的特点有(ABCE)

A、由部分推断总体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C、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D、可以消除抽样误差

E、可以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

6.在我国工业企业普查中,以下正确的判断是:

(ACD)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值是统计总体

C、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D、我国工业企业个数是统计指标

E、各工业企业职工人数是数量标志

7.根据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以下属于专门调查的是:

()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普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

8.以下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总体变异程度B、总体平均数C、样本单位数D、概率保证程度E、抽样方法

9.若两个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为-1,则以下正确的判断有:

()

A、两个变量有线性关系B、两个变量是完全相关C、两个变量一定是曲线相关

D、两个变量是负相关E、两个变量完全不相关

10.以下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A、利润总额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