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8250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docx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讲课教案

宁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为降低漏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但过去由于设备简陋,以被动检漏为主,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直至2000年才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检漏队伍,采用两级检漏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更大限度的调动队伍的积极性。

目前以各分公司日常检漏和邀请其他专业队伍集中普查为主的控制措施,不但增加了检漏成本,在管理上也带来了困难。

正如前述,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作,要真正控制漏损决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得以解决的,但通过努力将漏损率降到一定范围内也不是做不到的。

要以漏损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依据,从漏损预防、漏损检测、表务管理、管网管理等全方位着手,才能更好地有效控制漏损。

第一节建立检漏队伍加强漏损普查

  检漏,即通过应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查找地下供水管道漏水的一种方法,也是解决目前管网已经产生漏水问题的最好方法。

如果考虑经济原因的话,就是唯一的方法。

从前面对漏损现状和原因的分析可知,漏水情况非常复杂,要查到地下供水管道漏水的准确位置,还要受到管材、管道埋深、漏点形式、漏水方式、管内水压、管道周围的介质、路面环境以及外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要把检漏工作真正做好,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精装备的专业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有效控制漏损的有力保障。

一、检漏的工作原理

  目前在国内基本上都采用声波检漏法和区域流量分析法(简称流量法)。

  

(1)声波检漏的工作原理

  当管道产生漏水时,通过漏点的水与管壁相互摩擦,以及对周围介质的撞击,就会产生不同频率的连续振动,这种连续的振动就是通常说的漏水声。

声波检漏就是利用漏水产生的连续声波,借助专业设备来查找地下管道漏水的方法。

适合应用于整个供水管网。

  

(2)区域流量分析法的工作原理

  根据流量守恒的原理,把流量公式Q流入=ΣQi流出(i=1,2……n)(5—1)稍做变动,即可得到公式Q流入=ΣQi流出+Q漏(i=1,2……n)(5—2)式中:

Q流入为流入某区域的水量Qi流出为该区域内每个用户的用水量Q漏为该区域内管道及其他管件的漏水量在式(5-2)中,当ΣQi流出=0时,就有式Q流入=Q漏(5—3)在实际情况中,由于ΣQi流出=0是不可能的,但有关的实验资料证明,在凌晨2点到6点这一时段内,ΣQi流出达到日最小值,Qi流出的经验值为2升/户﹒小时,此时,Q流入为最小值,这时可以根据Q流入的值来判断该区域有无漏水情况。

二、常用的检漏方法

  1、音听检漏法

  音听检漏法分为阀栓听音和地面听音两种,前者用于查找漏水的线索和范围,简称漏点预定位;后者用于确定漏水点位置,简称漏点精确定位。

  漏点预定位是指听漏棒、电子听漏仪或噪声自动记录仪来探测供水管道漏水范围的方法,根据使用仪器的不同,操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到目前止,实用的,有效的,成本低的预定位技术主要有阀栓听音法

  

(1)阀栓听音法

  阀栓听音法是用听漏棒或电子放大听漏仪直接在管道暴露点(如消火检、阀门及暴露的管道等)听测由漏水点产生的漏水声,从而确定漏水管道,缩小漏水检测范围。

金属管道漏水声频率一般在300~2500Hz之间,而非金属管道漏水声频率在100~700Hz之间。

听测点距漏水点位置越近时,听测到的漏水声越大;反之,越小。

  

(2)地面听音法

  当通过预定位方法确定漏水管段后,用电子放大听漏仪在地面听测地下管道的漏水点,并进行精确定位。

听测方式为沿着漏水管道走向以一定间距逐点听测比较,当地面拾音器靠近漏水点时,听测到的漏水声越强,在漏水点正上方达到最大,个别情况除外。

拾音器放置间距与管道材质有关,一般说来,金属管道间距为1~2米,而非金属管道为0.5~1米,水泥路面间距为1~2米,土路面为0.5米,草坪等松软路面拾音器很难听到漏水声。

  2、相关检漏法

  相关检漏法是第三代技术,是世界上包括中国用得最多的先进、有效的一种精确确定漏点的检漏方法,特别适用于环境干扰噪声大、管道埋设深或不适宜用地面听漏法的区域。

用相关仪可快速准确地测出地下管道漏水点的准确位置。

  一套完整的相关仪主要是由一台相关仪主机(无线电接收机和微处理器等组成)、二台无线电发射机(带前置放大器)和二个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为:

当管道漏水时,在漏口处会产生漏水声波,并沿管道向远方传播,当把传感器放在管道或连接件的不同位置时,相关仪主机可测出由漏口产生的漏水声波传播到不同传感器的时间差Td,只要给定两个传感器之间管道的实际长度L和声波在该管道的传播速度V,漏水点的位置Lx就可按下式计算出来

  Lx=(L-V×Td)/2(5—4)式中的V取决于管材、管径和管道中的介质,单位为m/s,并全部存入相关仪主机中。

  3、区域流量分析法

  为了能够长期对管网漏损进行检测,发现管网漏损的宏观分布情况,以及均衡管网的服务压力进而降低漏损率。

在漏水调查的区域,根据管网状况及需要划分为若干能够独立计量的小区域,然后确定一条进水管,安装流量计或水表,用以测量流入该区域的水量。

区域划分一般要求有管道20-50公里为好。

如果区域划分得过小,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区域流量分析法的优势无法体现;划分得过大,会对漏水调查工作的指导变得模糊,范围大而失去了区域流量分析的真正意义。

  根据一般的供水规律,凌晨2点—6点出现当天最小流量,除了特殊安排外,区域流量分析法只有在该时段内进行。

通过测量在凌晨用水最少时段该区的进水量,其最小流量(扣出用户夜间的用水量)大致就是该区的漏损量。

如漏损量未超过允许漏损值(一般认为是1m3/h,可根据区域的大小适当调整),则表示该区基本上无漏水或漏水很少:

若差距大,则说明该区域有漏水。

用户夜间用水量的确定采用两个原则。

对于大用户单独进行计量;对于居民用户,则按照2升/户﹒小时进行计算确定。

区域流量分析法随着城市建设的规范化,其优越性将更加得到体现,是今后漏水控制的发展趋势。

  4、区域声音检测法

  区域声音检测法是利用噪声记录仪(AQ系列)或常置漏水监测系统对某一供水区域管道的声音信息进行监听并自动进行记录,然后将声音记录成果输入计算机或者直接发送到接受机,通过特定的软件对该区域是否有漏水和漏水点位置进行粗略判断。

  以常置漏水监测系统(Permalog)为例,来说明区域声音检测法。

Permalog是一个多探头的漏水监测系统,探头相互独立,各自工作,一般放置在阀门等管道裸露的地方,如不需要移动的话,可以长时间放置。

在每天设置的时段内采集并保存管道异常信号,在探头的发射范围内,用接收机就可接收到探头信号。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有无漏水。

在上海、西安以及香港等地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因为探头个数理论上不受限制,所以可小范围监测,如一个生活小区、一个企业单位;也可大范围监测,如整个供水区域。

  区域声音检测法通过每天对管道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漏水,预防爆管,减少漏水损失。

特别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无法使用通常的听音法的时候,区域声音检测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立二级检漏队伍加大检漏力度

  目前,宁波城市供水面积已达600多平方公里,西起江北区慈城,东至北仑、大榭。

点多线长,跨度大,漏损率高。

要有效的控制管网漏损现状,除了加强管理外,检漏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也证明了检漏是行之有效方法之一。

针对宁波城市的供水现状,借鉴了国内一些水司的成功经验,建议组建二级检漏队伍。

即第一级为单独成立的专业检漏队伍,第二级为各分公司的检漏小组。

  1、人员数量

  根据100公里管道安排检漏人员1-2人的原则,以04年底宁波供水管道2500公里计算,检漏人员应在25人以上。

建议专业检漏队伍以14人左右组建,每2人一个检漏小组,分成6-7个台组;各分公司以2人组建检漏小组。

  2、人员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漏手段越来越先进,以及检漏工作本身的要求。

因此检漏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1)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

  

(2)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

  (3)善于学习,肯钻研,不断探讨和总结检漏经验。

  (4)团队协作能力强。

  3、工作任务及职责

  

(1)工作任务

  采用二级检漏模式,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专业检漏人员和仪器的优势,提高检漏效率和仪器利用率。

所以第一级专业检漏队伍,应该以主要干管漏水普查和暗漏确认工作为主。

第二级检漏小组以小区巡管和查找明漏为主。

需要时两级检漏队伍可相互协作。

保证所有管网一年普查一次;同时增加对一些企业及单位的漏损普查等延伸服务。

  

(2)工作职责

  ①熟悉管网资料的基本情况和管网结构

  ②熟悉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③负责任务内漏水普查和漏点定位。

  ④负责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⑤做好检漏原始记录台帐,漏点报告表和漏点报告书。

原始记录台帐的内容应包括:

查出漏点时间(年/月/日,有爆管情况要精确到时)、地点(区名/路名/参照物);在漏点维修时,记录漏水形式、漏点形状、尺寸、管材、口径、埋深、管道周围环境、路面环境和漏水原因等。

  4、人员培训

  要做好检漏工作,除了人员本身的素质和仪器设备外,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对先进方法及仪器的领会与掌握。

所以,要抓好检漏技术人员的培训,要求技术人员除了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操作、维护和保养;同时要懂得必要的给排水和物探知识,要使技术人员能够达到区分漏水与用水和其他外界的干扰以及漏水波峰的正确识别等技术手段。

  5、设备配置

  仪器设备的配置是根据台组数量、漏水普查和漏点定位需要。

以一级专业检漏队伍6个台组和二级分公司一个检漏小组计算,应配置下列设备,具体见表5-1:

检漏设备配置参考表

表5-1

一级专业检漏队伍二级分公司检漏小组设备名称数量设备名称数量听音杆1.5m六根、2m两根听音杆1.5m一根路面探知仪六台路面探知仪一台相关仪至少一台相关仪不需要管线探测仪金属、非金属各一台管线探测仪一台勘探棒1.5m一根,2m一根勘探棒不需要发电机一台发电机一台电钻一套电钻一套钻头50cm/100cm/150cm各一根钻头一组阀门盖开启工具六件六件检漏用车专用车一辆检漏用车电动车一辆/人安全设备荧光衣等安全设备荧光衣等GIS动态管网信息终端机一台

  上表所列仪器设备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配置的,如果经济许可的话,还可以增加地质雷达测漏仪,常置漏水监测系统,寻盖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6、漏损控制考核指标

  

(1)技术人员的业绩考核检漏技术人员对控制漏损做出的贡献直接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指标来考核:

  ①漏点数漏点数是每个检漏台组对整个管网漏损普查力度的重要体现。

  ②漏量、漏量是每个检漏台组对整个漏损控制所做贡献大小的重要体现,在某种程度上漏点数越多,漏量越大,所以可以跟漏点数结合起来考核。

  ③漏点自报率、漏点自报率是指检出的漏点数跟同期漏点维修总数的比,是检漏工作效率和检漏力度的重要体现。

  

(2)漏损控制水平的考核

  ①漏损率

  漏损率是在某个时期内对整个管网漏损现状的表示,一般以月、季度和年为时期划分标准,漏损率的起伏可以对漏损控制情况做出反应。

但漏损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作为考核指标的可信度。

  ②单位管长漏水量

  单位管长漏水量是目前普遍认为比较合理的对整个管网漏损现状的评价指标,反应了管长跟漏损的关系。

如果跟单位管长的供水能力结合起来,做综合评价则更客观的体现管网漏损情况。

比如江北区漏损率一直高于其他几个区,单从漏损率一个指标来评价漏损情况的话,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全面的。

通过引入单位管长漏水量和年供水能力,以04年为例。

就会得到表5-2的情况:

2004年宁波市各供水区域年漏损率与年单位管长漏水量对比表

表5-2

供水区域管长DN80以上(km)年供水能力(万m3)年漏损率年单位管长漏水量(m3/h/km)江北区513.03559.7935.172.78江南区792.4514421.822.794.73镇海区174.22824.0711.562.14北仑区316.76886.6416.944.21

注:

上表中的漏损率和单位管长漏水量都是根据当年的供销差率来计算的

7、完善检漏规章制度

  检漏工作是对现已存在的管网漏损情况加以控制的最好手段,要真正发挥检漏在控制漏损中的作用,除了上述提到的检漏人员的合理安排和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外。

完善检漏管理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进一步加强漏损控制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建立健全检漏队伍的管理机制

  高水平、高素质的检漏队伍,应该有相应的管理机制与之匹配,才会显现更大的作用。

也就是说检漏队伍应该独立管理还是作为一个部门来管理的问题,以前宁波城市检漏工作采取以部门管理的方式,从走过的几年来看,不是很理想。

因为检漏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技术人员以主动为主,但在调动积极性方面没有办法做到,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势必出现了消极的工作态度。

比如浙江的温州、黄岩等地区采用单独管理的办法,一种情况是组建独立的检漏公司,一种是实行单独考核的管理机制,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水司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适合自己的管理措施,真正发挥检漏工作应有的作用。

  

(2)实行工效挂钩的考核机制

  为了避免以往出现的消极怠工的情况,肯定检漏人员的工作成绩,应当实行工效挂钩的考核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基本分配原则,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漏损得到进一步控制。

具体考核办法需要详细制定。

  (3)充分发挥GIS的作用、实现漏损控制的信息化管理

  充分发挥GIS的动态管理功能,利用GIS最新的管网资料、漏损抢修所需停水用户资料和合理的关阀方案,为漏点得以及时修复和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损提供服务;对漏损资料进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详细记录每个漏点的属性,为实现进一步漏损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二节管道的翻新与更换

  大中城市居住小区的给水管道比较复杂,从管龄上来说,有20年、30年、40年及50年以上的,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有解放之前敷设的管道,至今没有更换过;从管材上来说,10-15年以上的给水管,有水泥管(混凝土管)、铸铁管、钢管、陶瓷管等,而铸铁管、钢管占多数,特别是灰口铸铁管占据很大比例,其材质较粗糙。

不仅如此,上世纪70年之前敷设的灰口铸铁管内壁未作防腐处理,其锈蚀和结垢更为严重,管材质量不稳定,爆管事故较多。

由于腐蚀、结垢、微生物作用等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管道过水断面逐渐缩小,水质受到较严重的二次污染。

  按建设部文件精神,首先重点改造管龄在50年以上的管道和小区管网,其次是改造40年以上的管道。

某些30年以上的居住小区,如管网结垢、污染严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应进行改造。

小区管网的改造目前采用两种办法:

一是传统的办法,即全部更换;二是采用磨研刮管和涂料的办法。

现对这两种办法作以下简述。

一、管道的更换

  对于陈旧的、铺设时间长、腐蚀严重、经常漏水的管道,采取更换的方法为妥。

这些管道在过去较长时间来基本上采用的均是灰口铸铁管和镀锌钢管,这两种管道不仅自身容易腐蚀,产生大量铁锈和锈垢,并易受化学腐蚀如碱度、氯、钙、镁离子等和微生物腐蚀等,因此建设部已规定不准使用,故可借管道更换之机,全部更新为新管材。

目前,小区给水管采用的主要为U-PVC管、PE管和复合管。

U-PVC管和PE管施工条件相同,投资和价格也相似,但PE管优于U-PVC管,故采用的也较多。

近几年来,采用复合管的几乎超过了PE管,复合管(如钢塑复合管)价格比PE管贵,但其具备PE管所具有的优点之外,强度和使用寿命远大于PE管。

这些管材内壁光洁、平滑、粗糙系数小(n=0.008),不仅能耗省,而且自身不会腐蚀、不易结垢,微生物无法生存,能够减轻二次污染及保持良好的水质。

而且因不腐蚀而不会管壁变薄、穿孔和爆管。

  老居住小区采取管道全部更换(包括楼内管道和入户管),其主要优点为:

较为彻底地消除小区范围内的水质污染,明显地改善了水质,任何时候保证了用户的水量、水质和水压;与刮管涂料法相比,更换的管子(如钢塑管)强度大,使用寿命长,水头损失小,节省能耗;在更换入户管的同时,可安装水表,解决“一户一表”问题;与刮管涂料法相比,传统涂料法使用的设备少,不需要磨研用的粗砂或铁砂、空气压缩机、加砂器等。

  更换法与刮管涂料法比较,其缺点为:

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建筑内管子的更换,在时间、空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更换管道时会伤害建筑物和室内的装修;因开挖路面、更换管材等,传统法费用大,资金投入多。

二、管道的刮管涂料翻新法

  管道刮管涂料翻新法是在不准使用灰口铸铁管、镀锌管之后出现的,30年以上的管道采用更换法较多;10年~30年的管道可采用刮管涂料翻新法,与更换法比较,费用下降50%,工期缩短到1/4。

采用刮管涂料翻新法即节省投资,又改善水质恢复供水能力。

阻止主要新的腐蚀的破坏作用,降低漏损和爆管。

  1、翻新法的基本原理与优点

  翻新法主要为刮管(也称研磨)与涂料两道工序。

研磨操作就是向管内通入高速气流,同时加入坚硬的多棱角天然石英砂或铁砂(砂粒径视管道口径而定,一般采用2~5mm,莫氏硬度7.0,压缩强度每平方米610mg);当带有磨料的高速气流在管内形成固气两相流,在管内行进时,在高速气流作用下,管内壁得到强力的切削和研磨,使管内的结垢、锈垢等被抹下,脱落的锈垢和砂通过高压气体一起进入回收装置;经反复多次研磨,可使管内壁表面研磨到符合涂衬要求。

内壁平整光洁,表面处理达到Sa2.5级。

  涂衬操作同研磨操作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向管内通入高速气流时,加入的是充分混合反应的双组分环氧树脂涂料;当带有环氧涂料的高速气流在管内行走时,环氧涂料就自然地涂衬在管内壁上,干燥固化后成为合格的内衬层。

  翻新法的优点是费用低、工期短,对建筑物正常使用干扰少,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噪音少,同时得到的翻新管线卫生性能符合要求,完整性好且相当耐久。

此法尤其适用于弯头、三通、变径管多的管线。

  2、翻新技术的几种方法

  翻新技术的方法较多,目前采用较多的是AS法、AR法和VACL法。

AS方法是AirSand方法的简称;AR法则是AirRefresh方法的简称,这两种方法大致相同。

不同点仅是AS法进入管内的气流先经过一个旋转器的装置,使管内的高速气流呈旋转状态,以提高研磨效果;但AR法开发者认为,旋转状态在管内迅速衰减,其作用不大故不予采用。

  VACL法是VacuumAirCleaningLining方法的简称。

该法与AS、AR法不同点在于工作气源。

VACL法采用真空机来形成气流,同空气压缩机的正压操作相比,有以下优点:

  

(1)安全性好。

采用负压操作,不会因管线有薄弱点而造成高压气体冲出等不安全因素,对稍旧的管线也能适用。

  

(2)节能。

同样口径的工程,如DN100的管线翻新工程,真空方法的气源功率大约70~80KW,而压缩机法需要300KW,真空法的能耗仅为压缩机法的1/4左右。

  (3)使用的机具较少。

AS法需要大量的软管,如建筑内施工,则软管要通入建筑物内,与建筑物内的用水点一一接通,而真空法则不需要。

  (4)有利于涂衬层质量的提高。

使用正压操作时,进入管内的空气因经过压缩机,会有水分、油分,有可能混入燃料,加热固化时会使涂层出现气泡等。

尽管VACL法有上述四个优点,但国内目前采用的仍为AS法和AR法较多。

  3、研磨操作

  研磨操作如图5-1所示,由工作压力为0.7Mpa的空气压缩机为气源;气流通过空气包、加砂器进入管线,此时因磨料已混入,故气流高速行走时磨料也以极高的速度运动,强力地冲击、研磨管壁,管壁上的锈垢被磨下;带有磨料、锈垢的气流进入收集器,废气由收

图5—1研磨操作示意图

  集器分离出来后排走;经反复多次研磨,管内壁锈垢全部被脱落,使内壁表面光洁,达到涂料要求。

研磨时气流速度通常需在70m/s以上,这个速度相当于通常工厂管道输送铁屑时所需速度的3~4倍,非常之高。

控制流速是研磨操作的主要点。

  4、涂衬操作

  涂料必须保持清洁,对于不清洁的涂料,根据涂料颗粒大小及粘度应尽量先经40~100目的滤网过滤才可进行喷涂,以免喷涂过程喷嘴经常堵塞而影响涂装施工。

  涂衬操作同研磨操作相似,涂料材料目前一般用双组分无溶剂环氧树脂涂料。

先计算出涂衬需要的涂料用量,再将环氧树脂涂料按规定配比混合,充分搅拌,通过加药器送入管线;带有环氧树脂涂料的高速气流在管内行走时,涂料就均匀地涂衬在管内壁上,当被涂衬管线的出口处可见涂料时,涂衬就告一段落;多余的涂料由收集器收集,废气分离排走;之后,向管内通入干燥热空气,使涂料及时固化,形成同管壁紧密结合且有相当厚度、硬度的涂衬层。

控制流速同样也是涂衬操作的要求,通常涂衬操作时气流速度30~50m/s。

  小口径管道涂衬常采用高速旋转气流压送环氧树脂涂料,形成气液两相气流进行吹涂,涂料硬化后形成坚硬涂膜,涂膜厚度约达250微米。

大口径管道涂衬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技术,利用压缩空气形成动力,用特制的管道内壁喷涂器进入管道,通过电控变频喷涂机械使环氧树脂雾化后形成圆锥形,均匀地涂在管道表面,形成均匀涂料涂膜,涂料厚度可达250微米,固化后,表面光洁、附着力强,达到国家标准GB-1720规定。

涂膜结束后,管道加热系统采用30KVA加热装置通过联管器把热风送入管道,送风温度进口控制在60℃左右,出口控制在30~40℃之间。

涂膜吹干后,管壁与新管相似,不再生锈、结垢。

  管道翻新之前应做好工程的准备工作,采用测压、测流、内窥镜观测等方法调查管内状况,确定是否需要翻新。

明确管道翻新后,按竣工图确认管线系统的构成、走向、口径、阀门等的布置,制定施工计划。

其工序流程为:

排水→干燥→研磨→清洗→涂衬→固化→冲洗消毒→恢复使用→水质检验。

第三节保证施工安装质量和管道安全

一、把好材料关

  1、管道及管件在出厂时部分产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或者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了损伤。

所以在材料进场时,要详细检查管道、管件,对有质量问题和存在隐患的材料要坚决退回,安装前要重新检查一次,在安装过程中遭到损伤的管段及管件,要求更换。

  2、不安装或少装如镀锌、水泥等易腐蚀、抗压低、寿命短的管道。

二、保证管道施工安装质量和管道安全

  1、要严格执行管道施工安装规范的有关规定,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2、要按设计图纸施工,防止出现交叉施工引起的管道及地基破坏。

  3、管道地基如果是软土结构时一定要先夯实后再铺垫层,特别是大口径管道的安装。

  4、管道弯头处应做支墩,避免水锤等造成弯头接口脱落。

  5、管道接头处出现的地基空隙要用沙石回填实后再覆土。

  6、桥管在桥路交接处,应采用柔性接头或管洞,并且软性接头要安装到合理位置,柔性接头应有活动井;管洞要有一定的长度

图:

5—3管洞结构示意图

(至少要有一节管长)。

图5—3中A点是桥与路面的连接处,也是安装柔性接头的位置,是不均匀沉降差最大的地方。

AB两点之间为管洞,管洞用混凝土做地沟,加盖水泥板,管道应安装在管洞底部,不要悬空,根据调查发现宁波市区桥路沉降差基本上在50mm以内,所以管顶到水泥盖板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当路面跟桥产生不均匀沉降时,管洞随路面一起下降,管道相对路面而抬升,由于管洞内有管道上下移动的空间,此时管道将不会受到任何路面压力的破坏。

如果A点为球墨管活动接头(有≤5o的偏转)连接,按一截管600cm来计算的话,最大旋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