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8183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

煤田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1.泥炭沼泽:

沼泽是湿润的土壤内,长期或季节性的积水,并生长着喜湿性植物的低洼地段。

沼泽中形成并积累着泥炭成为泥炭沼泽。

2.成煤作用:

煤是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

从植物死亡、堆积到转变成为煤是经过一系列的演化过程的,这个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3.泥炭化作用:

植物物质经受生物化学分解及合成的复杂的过程且最终形成泥炭的作用.

4.凝胶化作用:

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

5.丝炭化作用:

植物物质应受的氧化分解、脱水、脱氢及增碳化过程称为丝炭化作用。

6.残植化作用:

当泥炭化过程中水介质流通较畅,长期有新鲜氧供给的条件下,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产物被充分分解破坏,并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大量集中的过程称为残植化作用。

7.腐泥化作用:

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滞流还原环境和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软泥(腐泥)的过程称为腐泥化作用。

8.煤的成岩作用:

由泥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年青褐煤的过程,称为煤的成岩作用。

9.煤的变质作用:

年青褐煤,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及较长地质时间等因素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变成老褐煤(亮褐煤)、烟煤、无烟煤、变无烟煤的过程。

10.煤化作用:

当泥炭形成后,由于沉积盆地的沉降,泥炭被埋藏于深处,在温度、压力增高等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褐煤、烟煤、无烟煤、变无烟煤,称为煤化作用阶段。

11.希尔特定律:

德国学者希尔特(Hilt,1873)曾针对西欧若干煤田变质规律提出:

在地层大致水平的条件下,每百米煤的挥发分降低约2.3%,即煤的变质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高。

称为希尔特定律。

12.深成变质作用:

深成变质作用是指煤层因沉降而埋藏于地下深处,由于地热及上覆岩系静压力作用下煤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13.岩浆变质作用:

由于岩浆热、挥发分气体和压力的影响,使煤发生的变质作用

14.动力变质作用:

: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煤系形成后由于地壳构造变动的直接原因而造成煤发生变质的作用。

15.镜质体反射率:

镜质体反射光的能力用镜质体的油侵反射率表示常用符号为R。

16.含煤岩系:

指一套在成因上有共生关系并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

17.成煤沉积体系:

18.含煤沉积旋回:

煤系的旋回结构是煤系的重要特征,它反映了煤系沉积层序中有共生关系的岩性、岩相等特征有规律的重复交替现象

19.含煤盆地煤盆地:

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术语,其含义比较广泛,可以指聚煤盆地,也可以指后期构造盆地。

20.聚煤盆地:

原始含煤沉积盆地,聚煤盆地可以保持其原始沉积盆地的基本面貌,但大多数由于后期构造变动和剥蚀作用而被分割为一系列后期构造盆地

21.煤田:

一般是指在同一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含煤岩系分布的广大地区,虽经后期构造和侵蚀作用的分割,但基本上仍连成一片或可以追踪,常常形成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2.拗陷型聚煤盆地

23.断陷型聚煤盆地

24.成盆期同沉积构造:

是指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与含煤沉积同期的构造活动和构造形迹,又称聚煤期古构造。

它包括同沉积褶皱和同沉积断裂两大类。

25.聚煤作用:

是指在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有利的条件下,泥炭聚集而最终形成煤矿床的作用。

26.聚煤规律(或称煤聚积规律):

则是指的是由于古植物发育与演化、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聚煤作用总是在盆地的一定部位发生,在时空上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

27.富煤带:

是指同一煤炭剖面中煤层发育较好、相对富集的块段,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的特点。

即是说的是出现于一定的古地理、古构造部位的煤层相对富集带。

28.富煤中心:

是指在富煤带内煤层总厚较大的部位或聚煤作用长期持续发育的部位,也称富煤带最富的部位。

29.煤层气:

含煤岩系中形成的天然气,泛称为煤成气。

30.生长断层:

聚煤盆地内的生长断层主要是指分布于沉积盖层中的大量低级别同沉积断裂,是发育于未固结沉积物中的塑性变形。

31.腐植化作用:

是泥炭化过程较为重要的作用,它不是一种生物作用,而是在泥炭表面或近表面的泥炭形成层中,由缓慢的氧化作用所引起的一种化学作用,其结果是腐植物质的形成。

32.煤的变质梯度

煤的变质梯度:

指煤在地壳恒温层之下,每加深100m煤变质程度增高的幅度。

二、基本理论与机制

(一)植物残骸的堆积方式及其依据

1.原地生成说或称为“原地堆积说”及主要依据。

2.异地生成说(异地堆积说)及主要依据。

3.微异地生成说(或称“亚原地生成说”)及主要依据。

对于植物残体的堆积方式存在着原地生成与异地生成的不同观点。

1.原地生成说或称为“原地堆积说”

原地生成说认为,造煤植物的残骸堆积于植物繁衍生存的泥炭沼泽内,没有经过搬运,在原地堆积并转变为泥炭,最终成煤。

主要依据:

⑴现代泥炭沼泽(湿地)繁殖大量植物,在原地堆积形成泥炭,且没有发现被搬运的迹象;

⑵煤层底板中有垂直的根系化石,煤层底板为植物生长的土壤;

⑶煤层中陆源碎屑矿物比较少;

⑷大多数煤层厚度比较稳定,在大面积范围内可以对比,说明当时成煤环境是一种稳定的环境。

煤层可以作为标志层进行大范围对比。

2.异地生成说(异地堆积说)

异地生成说认为,泥炭层形成的地方,即植物残体大量堆积的地方并不是成煤植物生长的地方,植物残体从生长地经过长距离搬运后,再在浅水盆地、瀉湖、三角洲地带堆积而成。

其依据:

①在现代的三角洲地带(如亚马逊河、刚果河等),常可见到从上游原始森林区带来的大量漂木;

②在湖泊中见到漂浮的泥炭层;

③某些煤田内曾见有树根朝上倒置的树化石;

④煤中混有大量矿物杂质;

⑤煤层底板岩性与煤层在沉积上有大的差异,如煤层底板为石灰岩等化学沉积等。

3.微异地生成说(或称“亚原地生成说”)

泥炭沼泽内部植物残体、部分泥炭受冲刷搬运并重新堆积的现象比较常见。

如河漫滩沼泽、三角洲平原沼泽受河水泛滥的影响,以及滨海沼泽受海潮、风暴潮的影响,都可能造成沼泽内部的局部搬运和重新堆积现象。

为“微异地生成”或“亚原地生成”(Stach等)。

在微异地生成的煤片中:

①常见植物结构组分破碎;

②微细斜层理和微波状细层理;

③各种煤岩显微组分的碎屑体和原有植物组织的氧化现象;

④大量矿物杂质的混入等。

(2)泥炭沼泽的类型及特征(结合盆地或沼泽基底沉降或水面升降与泥炭面之间的关系)

1.低位泥炭沼泽还称为富营养泥炭沼泽。

表面是原有的地表低洼形态。

特点:

①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丰富水源补给;②矿物质养分丰富;③沼泽为中性或微碱性,pH=7~7.8;④植物需养分较多,种属较丰富。

形成的泥炭(或煤层)特点:

①灰分较高;②沥青质含量低;③焦油产出率较低。

2.中位泥炭沼泽①泥炭沼泽的表面趋于平坦或中部轻微凸起;②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水分和养分被部分吸收达到中心地带时,潜水位变低、营养状况变差;③泥炭层也处于中性到微酸性;④植被以中等养分植物为主。

3.高位泥炭沼泽①沼泽的营养差异大:

边缘部分易得到周边流水携带的营养,中心部位则难于得到,使中心地带出现贫营养植物。

②植物遗体的分解速度差异大:

中心地带植物残体分解慢,泥炭增长快,形成中部高出周边的剖面形态。

③仅靠大气降水补给;④植物多为草本或苔藓类,种属较单一。

(3)成煤作用及其阶段(阶段划分依据)。

成煤作用:

煤是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

从植物死亡、堆积到转变成为煤是经过一系列的演化过程的,这个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成煤作用的阶段:

成煤作用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一是植物在泥炭沼泽、湖泊或浅海中不断繁殖,其遗体在微生物参与下不断被分解、化合、聚积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低等植物经过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腐泥,高等植物就形成泥炭,因此成煤第一阶段可称为泥炭化阶段或腐泥化阶段。

②当已经形成的泥炭和腐泥,由于地壳的下沉等原因而被上覆沉积物所掩埋时,成煤作用就转入第二个阶段—即煤化作用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是泥炭、腐泥在以温度和压力为主的作用下变化为煤的过程。

(4)成岩作用机制及特点。

成岩作用机制

泥炭形成后,由于盆地的沉降,在上覆沉积物的覆盖下被埋藏于地下:

①压实、脱水、增碳;

②游离纤维素消失;

③凝胶化组分逐渐固结;

④具有了微弱的反射力。

据stach认为,这种作用大致发生于地下200~400m的浅层。

成岩作用特点

A、成岩作用的化学作用结果

①泥炭内的腐植酸、腐植质分子侧链上的亲水官能团,以及环氧数目不断地减少,形成各种挥发性产物;

②碳含量增加,氧和水分含量减少—脱水。

碳元素(C)主要集中于稠环中。

稠环的结合力强,具较大的稳定性。

B、煤的物理煤化作用

主要是发生了物理胶体反应,即成岩凝胶化作用,从而使未分解或未完全分解的木质纤维组织,不断转变为腐植酸、腐植质,使已经形成的腐植酸、腐植质变为黑色具有微弱光泽的凝胶化组分。

成岩作用中,丝炭化组分和稳定组分也发生变化。

(5)煤的变质作用机制及特点。

煤变质作用特点

①腐植物质进一步聚合,腐植酸进一步减少,使腐植物质由酸性变为中性,出现了更多的腐植复合物;

②失去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如羧基—COOH和甲氧基—OCH3)。

③结束成岩凝胶化作用,形成凝胶化组分(煤岩);

④植物残体己不存在,稳定组分发生沥青化作用。

(6)煤化作用跃变机制及其特点。

(1)第一次跃变(Ⅰ):

发生在长焰煤开始阶段

(Cdaf=75%~80%,Vdaf=43%,镜质体反射率Romax=0.6%),与石油开始形成阶段相当。

即与生油阶段相当。

特点是:

发生沥青化作用:

生成沥青质。

沥青化作用是指壳质组(包括藻类体)和镜质组在煤化过程中形成沥青质,即石油型烃类的一种作用。

这种作用起始于硬褐煤阶段(Rom为0.5%),持续到早期肥煤阶段(Rom=1.2%)。

随煤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含氧官能团逐渐脱落,在Rom=0.6%以前主要析出CO2和H2O;当煤化作用达到Rom=0.5%~0.6%阶段,芳香核稠环上开始①脱落脂肪族和脂肪族官能团和侧链,②形成以甲烷为主的挥发物,开始了生成沥青质的沥青化作用。

(2)第二次煤化跃变(Ⅱ)出现在肥煤到焦煤阶段Cdaf=87%,Vdaf=29%,Romax=1.3%。

镜质体反射率Romax=1.3%对应于石油的“死油线

特点:

①煤中甲烷的大量逸出,释放出大量的氢。

富氢的侧链和键的大量缩短及减少;

②煤的比重下降到最小值;

  ③煤的显微孔隙度逐渐缩小,水分减少。

到焦煤阶段(Cdaf=89%,Vdaf≈20%,Romax≈1.7%)腐植凝胶基本上完成了脱水作用,水分和孔隙度都达到了最低值;

④发热量则升高到最大值(这是和镜质组的硬度、密度的最小值,以及炼焦时可塑性最大值相一致);

⑤焦煤阶段,由于化学结构的变化,水分含量(主要是内在水分)又有所回升;

⑥煤的物理、工艺性质发生转折:

耐磨性、焦化流动性、粘结性、内生裂隙数目等都达到极大值,内面积、湿润热等达到最小值(称为煤化作用转折);

⑦第二次跃变的结果--煤化台阶:

壳质组与镜质组在颜色、突起、反射率等的差异愈加变小。

因此,壳质组从Vdaf=29%~22%这一阶段的明显变化又称为煤化台阶。

  ⑧生油→生气:

本阶段与油气形成的深成阶段后期(即热裂解气开始形成阶段)相当,石油烃转化为气体烃,因此它对应于石油的“死亡线”

(3)第三次跃变(Ⅲ)发生于烟煤变为无烟煤阶段

Cdaf=91%,Vdaf=8%,Romax=2.5%。

煤化作用的第三次跃变以后,就是有人称为无烟煤化作用和半石墨化作用的阶段,代表了煤化作用的最终阶段,其产物是无烟煤和变无烟煤的形成。

(4)第四次跃变为无烟煤与变无烟煤分界

Cdaf=93.5%,Hdaf=2.5%,Vdaf=4.0%,镜质体反射率Rmax=4%,Rmin=3.5%。

已经不属于煤化作用阶段。

第四次跃变特点是:

  ①在化学煤化作用方面,主要表现为氢含量与氢碳原子比的急剧下降。

碳含量随埋藏深度的增加也明显地增大。

  ②硬度增大、光泽增强,到变无烟煤时几乎呈金属光泽,宏观上微层理已不明显。

(七)植物遗体堆积速率与沼泽水面上升速率的关系—补偿关系(结合煤层形成及形态、结构等,阐明其机制,形成厚度较大而稳定的煤层需要的条件)。

(8)地壳不均衡沉降引起的煤厚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分带性的机制(煤层分岔类型与尖灭的沉积控制)。

.地壳不均衡沉降

含煤岩系形成过程中,聚煤盆地基底沉降速度往往不平衡,这种差异性可导致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①在沉降速度与植物遗体堆积速度近于一致的地段,形成较厚的煤层;②其它地段煤厚较薄;③在地壳沉降速度逐渐变快且拌有小振荡运动的地区,使得泥炭堆积与泥砂沉积交替进行,便出现煤层分岔现象。

通地壳不均衡沉降引起的煤厚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分带性

在沿地壳沉降幅度增大的方向上,由煤层厚度较大、较稳定的地带可逐步变为煤层层数增多、厚度变薄,最后尖灭。

同时,在分岔变薄的地带,煤层顶、底板均不平坦,岩性和相变化大,煤的灰分增高。

(9)盆内次级隆起和拗陷所引起的煤厚变化机制(煤层分岔类型与尖灭的沉积控制)。

盆内次级隆起和拗陷所引起的煤厚变化

聚煤盆地内部往往发育次级隆起和拗陷(或次级同沉积褶皱)对煤层形态和煤层厚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

由于构造分异和沉积补偿之间的不同状态,煤层的发育状况亦多种多样。

①盆地内的次级隆起、同沉积背斜构成蓄水盆地内的浅水地带,沼泽持续发育,出现厚煤层或聚结煤层带,煤层向拗陷部位分岔、尖灭;

  ②也可出现相反的情况,即盆地内的次级拗陷部位,湖沼相持续发育,而隆起部位冲积相发育,并存在频繁的层序间断。

(10)同沉积断裂导致煤层厚度不同、两盘层位不能对接的机制。

1)盆内的同沉积断裂活动可以造成含煤岩系厚度和岩相的显著变化,导致煤层形态和厚度的突变。

在泥炭堆积最有利的地段,可以形成厚煤带。

(2)厚煤带沿断层走向延伸,横越断层则迅速变薄,分岔或尖灭。

(3)由于断层的不断生成,已形成的泥炭层又被切割,两盘煤层层位、厚度难以对接。

(11)煤系旋回结构的成因机制。

煤系旋回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沉积成因、构造成因及气候变化成因。

 ①沉积作用因素是指在一种沉积体系内部,其沉积、搬运能量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一般称为“自旋回”。

②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所形成的旋回结构也是多样的。

“他旋回”或“异旋回”。

③地壳运动因素引起的旋回结构往往分布范围较广,规模较大。

“他旋回”或“异旋回”。

与造陆运动的不同周期升降有关。

水平方向的地壳构造运动也可引起沉积作用的周期性变化。

(12)河流岸后沼泽环境成煤特点。

岸后沼泽环境有利于形成厚煤层,主要是由于反复出现洪泛和由此而产生的天然堤的垂向增高,对洪泛盆地和岸后泥炭沼泽起着障壁作用,因此在堤的外侧直至洪泛盆地内部就成为成煤的最重要场所。

不利:

但由于洪泛加剧等原因而造成的决口扇沉积,还会侵入到这种成煤地带,从而干扰或破坏已形成的泥炭堆积。

(13)扇三角洲体系的成煤机制。

在扇三角洲最大进积阶段,扇三角洲平原广阔平坦的地貌特征及废弃阶段构造活动的相对稳定为泥炭沼泽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扇三角洲体系通常有较好的含煤性。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出现理想聚煤场所必须具备3个条件(李思田等,1988):

①形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冲积扇必须是湿地扇;

②扇三角洲朵体发育在湖滨区的广阔平台之上,还应有一个开阔平坦的扇三角洲平原;

③在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应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稳定发育阶段。

此时,泥炭沼泽首先在废弃的扇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边缘平原区发育,随后向近端和远端蔓延,聚煤面积逐渐扩大。

因此,聚煤条件最好的是浅水湖泊周缘带扇三角洲体系,其次是纵向水系发育的扇前和扇间洪积-冲积平原体系。

1)不同的扇三角洲含煤性具有明显的差别。

凡是扇三角洲平原比较发育﹑而水下扇三角洲相对不发育的,含煤性比较好。

其中细粒沉积物发育的扇三角洲平原含煤性更好。

与此相反,水下扇三角洲平原特别是水下重力流沉积发育,而扇三角洲平原不发育的,含煤性差甚至不含煤。

2)三角洲砂质朵体规模的大小,特别是沿古水流方向的长短是决定聚煤条件好坏的重要因素。

长轴型扇三角洲体系,通常发育一个平坦的扇三角洲平原,容易形成广阔的聚煤沼泽环境,其含煤性好;而短轴型扇三角洲的聚煤条件较差。

3)扇前和扇间洪积-冲积平原能否聚煤与纵向网结河体系的发育程度有关。

纵向网结河体系发育的洪积-冲积平原,通常显示向上变细的﹑河道砂体被包围在泥岩之中的沉积构成中,湿地和沼泽沉积发育,含煤性较好;

纵向水系不发育和以横向辫状水系占优势的沉积构成中,砂岩含量高,泥质含量低,含煤性不好,甚至不发育煤层。

4)扇三角洲不同阶段聚煤不同:

①建设阶段,扇三角洲边缘盆地或边缘平原区可能出现间歇性沼泽化,形成薄而分布局限的煤层。

②破坏阶段,以水进为主,不利于形成泥炭沼泽。

③废弃阶段,出现的聚煤沼泽面积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在扇三角洲朵体的边缘,具有煤层层数多﹑累计厚度大的特点;在废弃的扇三角洲平原区,具有煤层层数少﹑单层厚度大的特点。

(14)河控三角洲体系的成煤特点。

1)上三角洲平原成煤特点

(1)泥炭堆积的范围不甚广泛,但环境较为稳定,以淡水环境为主,因而往往有利于森林泥炭沼泽的形成与发育;

(2)可以形成较厚的煤层、煤层在河道间低洼处厚,短距离内变薄,沿沉积倾向(即平行河道方向)煤层连续性好;

(3)由于决口扇沉积而出现煤层分岔;

(4)灰分高、低硫;

(5)若分流河道的废弃,则泥炭沼泽的扩展,有利成煤。

2)下三角洲平原成煤特点

泥炭堆积多沿河道近堤岸地带分布,平行河道方向煤层连续性略好;

  由于煤层顶板多为海相沉积,因而硫分含量高; 

  成煤条件从狭窄的近堤岸地带逐渐向分流间湾环境扩展。

  淤浅的决口扇表面植被的发育→再次出现溢岸洪泛沉积和决口扇沉积→淤浅,形成下三角洲平原中所特有的前湾充填含煤层序。

3)上、下三角洲平原之间的过渡带成煤特点

(1)沉积特点:

①分流间湾沉积物较薄,含有半咸水到海相动物化石;

②天然堤沉积较厚,而决口扇沉积发育程度较差。

(2)聚煤机制:

过渡带的分流间湾大部分已被沉积物所充填,从而为成煤提供了广阔的平缓台地,成为分布广、厚度大的泥炭层堆积场所。

(3)聚煤特点:

①煤层总体沿沉积走向伸展;

②由于决口扇及分流河道的冲蚀,也可出现无煤带;

③煤的含硫量趋于中等。

(15)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及其辩证关系(机制)。

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

聚煤盆地的形成是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构造等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植物遗体的大量堆积是聚煤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地史期植物的演化表现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

突变期,在较短的地史时期中有大量新旧属种的更替,是植物进化的飞跃阶段;

渐变期,植物属种比较单一,但扩展迅速,茂密成林,往往是强盛的聚煤期。

地史期的聚煤作用呈波浪式向前推进。

2.古气候是植物繁衍、植物残体泥炭化和保存的前提条件。

(1)湿度:

地史期的聚煤作用主要发生于温暖潮湿气候带,而湿度是主导的因素。

(2)气候分带和海陆分布:

纬度和大气环流形成全球性的气候分带,使聚煤带沿着一定的纬度展布。

海陆分布、地貌等可形成区域性气候区,叠加在全球性气候带的背景上,形成不同规模的聚煤区。

(3)聚煤盆地的发育随潮湿气候带的迁移而迁移:

聚煤盆地形成在潮湿气候带覆盖的地区,随着潮湿气候带的迁移,聚煤带和聚煤盆地也相应地发生迁移。

3.适宜的沉积古地理环境为沼泽发育、植物繁殖和泥炭聚积提供了天然场所。

(1)聚煤作用主要发生的古地理单元:

泥炭沼泽往往分布于剥蚀区至沉积区的过渡地带。

(2)影响因素:

既受到剥蚀区位置、范围、性质、抬升速率和物源供应的影响,又受到沉积区位置、范围、沉降速率、稳定水体及其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因此,聚煤古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动态环境。

4.古构造是作用于聚煤盆地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1)聚煤盆地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单元:

即是说聚煤盆地在大地构造格架中占据一定部位,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和构造样式,与周围的其它各种构造形迹有着成因联系,可以归入到某种构造体系。

聚煤盆地是特定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地球动力背景。

(2)地壳运动控制聚煤盆地:

地壳沉降范围、幅度、时期和速度,决定了聚煤盆地的范围、岩系厚度、沉积补偿及沉积相的组成和分布。

因此可以说,聚煤盆地的形成与地壳的活动性有关,是地壳运动过程的产物。

四个因素的辨证关系:

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构造等因素,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成为聚煤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来说,古气候、古植物条件提供了聚煤作用的物质基础,常作为聚煤盆地形成的区域背景来考虑;而古地理和古构造则是具体聚煤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沉积盆地是沉积物搬运和沉积的活动舞台,形成各种各样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

(16)煤层气吸附—解吸理论。

吸附-解吸动态平衡:

两种状态下的煤层气,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处于动平衡状态,当压力和温度变化时,彼此可以相互转化。

当压力增加、温度降低时,—些游离状态的煤层气较多地变为吸附状态;反之,则相反。

因此,这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被吸附的气体分子与煤的内表面脱离而呈游离状态,称作解吸。

三、综合分析及基本规律

1.泥炭沼泽形成的条件和属性。

容纳空间

缓慢沉降的低洼地带;

与活动能量大的水体间被一定的保护屏障相对隔离的地带;

地表地形高差变化不大且地表宽缓低平能量低的地带。

气候条件

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植物残体分级强度,控制了泥炭的发育

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入量及大气降水量要大于出水量

1.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所形成的破碎带(断裂和节理等),经风化剥蚀而发展成洼地,形成汇水区成为泥炭沼泽的一个有利地带.

地壳升降运动的速率影响了泥炭沼泽的发育

地壳上升,侵蚀作用不利于泥炭沼泽;

如果地壳沉降速度与植物堆积的速率相对平衡时,在地面平坦的低洼地段造成地区泄水条件不畅,利于泥炭发育。

地壳运动伴随岩浆活动:

火山喷发后形成火山口湖,成为泥炭沼泽形成空间,易产生泥炭沼泽发育空间。

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堰塞湖的环境有利于植物发育,容易形成泥炭沼泽。

2、自然地理、地貌条件①应有缓慢沉降的低洼地带:

这种洼地有利于水的汇聚而不利于水的排泄,由于基底的缓慢沉降,使地下水位能保持缓慢速度持续抬升;

②大多与活动能量大的水体(如海、湖、河)间以一定形式的保护屏障(沙坝或沙嘴或沙滩)被相对隔离的地带,相对分离于开阔海域以外的海湾泻湖地带、天然堤与活动河道分离的河后沼泽及废弃河道等;

③大多为地表地形高差变化不大且地表宽缓低平、能量低的地带。

2.泥炭化作用的阶段及特点(分解、化合)。

泥炭化阶段划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植物遗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经过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转化为简单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

第二阶段,分解产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

植物转变为泥炭后,植物中含有的蛋白质在泥炭中消失了,木质素、纤维素等在泥炭中很少,而产生了植物中没有的大量腐植酸。

—分解

元素组成中,泥炭的碳含量比植物增高,氮含量有所增加,而氧含量减少。

说明泥炭化过程中,植物的各种有机组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变成新的产物。

这些产物的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