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8181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docx

电焊工安全培训资料

2012年焊接工培训知识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遵守焊、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2、焊接前应检查焊接设备、工具、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完好、工作地点是否符合要求;

3、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4、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5、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6、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上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7、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8、在密闭金属容器或大口径管道内焊接或切割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排除有毒烟尘的装置,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合管道内输入氧气;

9、容器内使用电压为12V手提灯,容器外应设专人配合施工并做好安全监护;

10、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11、电焊把线和氧气、乙炔胶管,应固定地绑在工作地点的支架上,工具应放入工具袋,焊接材料应放在稳妥方便的地方;

12、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索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13、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14、清除焊渣或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5、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16、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的外壳应绝缘,端电压不应大于36V;

17、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8、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19、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20、工作时注意,以免火花及熔渣随风飘落而引起火灾,焊条头不得随意乱丢,应收回交库,做到文明施工;

21、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工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遵守焊、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气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氧气瓶、乙炔表及焊割工具上禁止沾染油脂;

3、氧气、乙炔瓶应配齐防震帽,搬运时防止撞击和剧烈震动;

4、氧气瓶、乙炔瓶间距不得小于4米,氧气瓶、乙炔瓶距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点火时,焊割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割炬不得放在工件和地面上;

5、压力表、安全阀应定期校验。

6、检验是否漏气,要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7、氧气瓶、乙炔瓶应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并防止曝晒。

8、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冻结时,应用热水加热解冻,不准用火烤。

9、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带有乙炔和氧气时,不准放在金属容器内,以防气体逸出,发生燃烧事故。

10、不得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

11、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

12、在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13、铅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皮肤外露部分应涂护肤油脂。

工作完毕应洗漱。

14、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气瓶阀关好,拧上安全罩。

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

15、氧气瓶、乙炔气瓶分开,贮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内。

吊运时应用吊篮,工地搬运时,严禁在地面上滚,应轻抬轻放。

16、焊、割作业人员从事高处、水上等作业,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17、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焊、割作业。

 焊接操作人员属特殊工种人员,须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发给操作证件,持证上岗作业。

未经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电焊作业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和白色工作服,使用目镜和面罩,高空危险处作业,须挂安全带,施焊前检查焊把手及线路是否绝缘良好,焊接完毕要拉闸断电。

  在地下、地沟或狭窄、潮湿等处施焊时,要设监护人员,其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且熟悉焊接操作规程和应急抢救方法,需要照明,其电源电压应不高于12V。

  有的焊割作业现场须执行“用火证制度”并切实做到用火有措施,灭火有准备,施焊时有专人监护;施焊完毕后,需留有充分的时间观察,确认无复燃的危险后,方可离去。

  预防触电事故。

为了防止在电焊操作中人体触及带电体的触电事故,采取绝缘、屏护、间隔、空载自动断电和个人保护等安全措施。

  绝缘不仅是保证电焊设备和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能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橡胶、胶木、瓷、塑料布等都是电焊设备常用的绝材料。

  屏护是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对电焊设备,工具和配电线路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采取包裹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可以采用屏护措施,屏护材料应当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间隔是防止人体触及焊机,电线等带电体,避免车辆及其他器具碰撞带电体,为防止火灾在带电体与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焊机的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和加强个人防护等也都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重要安全措施。

  为防止在电焊操作时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事故,还可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等安全措施。

1、焊接的实质

焊接是指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过程使两个分离的金属物体(同一种或异种金属)产生原子(或分子)间结合而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

而切割则是焊接作业中不可缺少的下料工序,它是将整块材料分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的加工方法。

 焊接是一种先进的高生长率的金属加工工艺,具有节约材料、工时和焊接性能好及使用寿命长等有点。

焊接不仅可以使金属材料形成永久性连接,也可以使某些非金属材料达到永久性连接的目的,如玻璃焊接、塑料焊接等,但生产中主要是用于金属的焊接。

2、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在实施焊接、热切割操作中,经常 接触多种易燃易爆气体,各种等级电流、电压的电器设备及压力容器及管线,金属材料、焊药在高温火焰下会散发出有毒有害的气体、金属烟尘,并产生弧光辐射;有的还需要在火、爆、毒、烫环境下进行焊接与切割,在高处进行焊接与切割,在狭小的空间进行焊接与热切割,在炎热的夏季进行焊接与热切割,在露天进行焊接与热切割进行,在水下进行焊接与热切割等。

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火灾、爆炸、触电、灼烫、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淹溺及急性中毒、窒息等事故,导致伤亡事故或发生焊工尘肺、慢性中毒、中暑、电光性眼炎及金属烟雾热等职业病危害,有些作业还受到高温、高频电磁场、X射线、激光、噪音等影响,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甚至直接影响焊接与热切割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焊接质量不好,留下隐患,在焊接中存在缺陷会引发事故或二次事故,有时往往是重大事故。

  在焊接作业中,存在污染和不安全因素,会产生弧光辐射、有害粉尘、有毒气体、高频电磁场、射线和噪声等污染;操作人员需要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及电气设备等相接触;还有高处焊接作业及水下焊接等,会引起火灾、爆炸、触电、烫伤、急性中毒和高处坠落等事故;造成操作人员尘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眼疾和皮肤病等职业病,严重地危害着焊接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3、焊接场地的安全检查

(1)焊接场地检查的必要性

由于焊接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火灾、爆炸、触电等事故时有发生,破坏性和危害性很大。

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对焊接场地进行检查。

(2)焊接场地检查的内容

1、检查焊接与切割作业场地的设备、工具、材料是否配列整齐。

2、检查焊接场地是否保持必要的通道。

3、检查所有气焊胶管、焊接电缆线是否互相缠线。

4、检查气瓶用后是否已移出工作场地。

5、检查焊工作业面积是否足够,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

6、检查焊割场地周围10m范围内,各类可燃易燃物品是否清除干净。

对焊接切割场地检查要做到:

仔细观察环境,针对各类情况,认真加强防护。

4、电焊机使用常识及安全要点

1、外壳必须有保护接零,应有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和触电保护器。

2、电源应使用自动开关,接线板应无损坏,有防护罩。

一次线长度不超过5M,二次线长度不得超过30M。

3、焊接现场10M范围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4、雨天不得室外作业。

在潮湿地点焊接时,要站在胶板或其它绝缘材料上。

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

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交流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极线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

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

2、次级抽头连接铜板应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

合闸前,应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它部件并确认齐全、无松动或损坏。

3、多台电焊机集中使用时,应分接在三相电源网络上,使三相负载平衡。

多台电焊机的接地装置应分别由接地处引接,不得串联。

4、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电焊机。

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5、野外作业时,电焊机应放在避雨、通风较好的地方。

6、焊接时,不允许用铁板搭接的代替电焊机的搭铁线。

7、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并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空坠落、瓦斯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8、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并应装设相应的消防器材。

9、焊接现场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油类、木材、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燃、易爆物品。

10、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级线接线正确,输入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

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

初、次级接线处必须装有防护罩。

11、焊接铜、铝、锌、锡、铅等有色金属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焊接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呼吸滤清器。

12、在容器内施焊时,必须采取以下的措施:

容器上必须有进、出风口,并设置通风设备;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

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或胶料的容器内焊接。

13、焊接预热件时,应设挡板隔离预热焊件发出的辐射热。

14、高空焊接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15、电焊线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如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穿过。

16、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或铁轨上,绝缘应良好,机壳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17、雨天不得露天电焊。

在潮湿地带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18、长期停电用的电焊机,使用时,须用摇表检查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19、电焊钳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隔热能力。

电焊钳握柄必须绝缘良好,握柄与导线连结应牢靠,接触良好,连结处应采用绝缘布包好并不得外露。

操作人员不得用胳膊夹持焊钳。

20、清除焊缝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

21、在负荷运行中,焊接人员应经常检查电焊机的的升温,如超过A级60℃,B级80℃时,必须停止运转并降温。

22、作业结束后,清理场地、灭绝火种,消防焊件余热后,切断电源,锁好闸箱,方可离开。

气焊与气割基本原理及安全要点

1、气焊与气割的原理

纯氧

纯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其本身不会燃烧,但有很强的助燃作用,是强氧化剂。

用纯氧助燃可提高火焰温度。

(1)点火前,应先将胶管内和中压乙炔发生器内留存的空气排净,再正式点火使用。

当火焰色泽为深黄且燃烧恒稳时,说明空气已排净。

(2)点火前,应检查焊、割炬的射吸性能。

方法和操作顺序是:

连接氧气胶管,打开乙炔阀门,打开氧气阀门,用手指堵在乙炔气进口处。

若感到有一定的吸力,表明性能正常。

否则为不正常,需进行检查修理。

(3)点火前,应检查焊、割炬的气密性。

方法是将各阀门和连接点涂抹肥皂水,或浸入清水中,将已接通的氧气和可燃气阀门开启进行观察。

若有跑漏现象,需修好再用。

(4)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门,点燃后立即开氧气阀门,这样可防止点火时的回火和鸣爆。

(5)停用时,应先关乙炔气阀门,后关氧气阀门。

(6)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然后关乙炔气阀门。

(7)点燃的焊、割炬严禁靠近可燃气瓶、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严禁随意放在地上或工件上。

(8)焊、割炬的喷嘴发生堵塞时,应停止操作。

将其拆下,用捅针从内向外疏通。

(9)点燃的焊、割炬其喷嘴不得与金属物件正面接触,否则易造成回火。

(10)停止使用时,严禁将焊、割炬与气源相通放在工具箱和容器等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2、焊接安全管理

(1)焊接操作人员属特殊工种人员。

须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掌握操作技能和有关安全知识,发给操作证件,持证上岗作业。

未经培训、考核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2)电焊作业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和白色工作服,使用护目镜和面罩,高空危险处作业,须挂安全带。

施焊前检查焊把及线路是否绝缘良好,焊接完毕要拉闸断电。

(3)焊接作业时须配置灭火器材,应有专人监护。

作业完毕,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观察,确认无引火点后,方可离去。

(4)焊工在金属容器内、地下、地沟或窄沟、潮湿等处施焊时,要设监护人员。

其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且熟知焊接操作规程和应急抢救方法。

需要照明的其电源电压应不高于12V。

(5)夜间工作或在黑暗处施焊应有足够的照明;在车间或容器内操作要有通风换气或消烟设备。

(6)焊接压力容器和管道,需持有压力容器焊接操作合格证。

(7)施工现场焊、割作业须执行“用火证制度”,并要切实做到用火有措施,灭火有准备。

施焊时有专人监护;施焊完毕后,要留有充分时间观察,确认无复燃的危险后,方可离去。

3、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

①严格控制火源。

②监视酝酿期特征。

③采用耐火建筑材料。

④阻止火焰的蔓延采取隔离措施。

⑤限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⑥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预防触电事故的基本措施

(1)为了防止在电焊操作中人体触及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可采取绝缘、屏护、间隔、空载自动断电和个人防护等安全措施。

(2)为防止在电焊操作时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事故,一般可采用保护接地火保护接零等安全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