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8177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和容积单位》导学案18

附表1: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2001版

章节

第三章

课时

第6课时

年级

五年级

二、教学目标

教者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针对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特征,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含义,体会容积和体积的关系。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建立升和毫升的容积观念。

3、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学习者分析

数学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容积和容积单位》属于第二学段“空间和图形”这一领域里的内容,是一节数学概念课。

教材把《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安排在《体积与体积单位》之后,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相关知识。

(2)已有生活体验:

学生熟悉生活中常用的容器,对于表示液体的容积单位升与毫升都有表层的了解。

(3)已有学习方法:

学生具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有一定的学习数学能力,能从生活中学数学。

意图就是让学生用体积知识来学习容积知识,并沟通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但容积概念抽象,学生容易混淆容积与体积,甚至会认为容积就是体积。

对升和毫升的体验比较肤浅,认识模糊,体积与容积的关系只会机械记忆。

根据上述分析,教者将《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成动态形式,创设多个生活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提供有趣的实验,指引其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探究比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中学,玩中学,趣教乐学。

让概念从表象到内涵,再延伸拓展,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不断上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的观念,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突破方法:

观察思考,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

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突破方法:

演示观察,分析探究。

本节课利用信息化手段为载体,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的同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中发现问题,在合作实验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办法,借助信息化资源的各种教学媒体,让学生把握好本节重点,轻松突破难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铺孕导入

4分钟

(0’-4’)

引趣

旧知铺垫

承上启下

回忆

1、体积概念

2、体积单位及之间进率

3、计算方法

1、咳两声,今天老师喉咙痛,请来一位老师辅助上课,掌声欢迎!

动画悟空机器人,语音导语:

“我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最认真最积极,每人送一个智慧小悟空。

2、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悟空机器人引领:

任务1回忆

温故体积和体积单位要点,为新知做铺垫。

机器人辅助授课方式立刻刷新学生学习兴趣。

【评析:

创悟空机器人情景吸引学生,用学生身心熟悉的灵猴与高科技机器人结合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添了趣味性和神秘感。

在课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想探究,想发现的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了有力的铺垫。

借悟空机器人的语音导任务串联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学习情景】

【动画、音频】

把学生熟悉的悟空机器人带入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机器人辅助授课方式为原课堂注入新元素,新动力。

探究新知

22分钟

(4’-26’)

生趣

诠释概念

沟通关系

 

探究

1、教学容积概念。

理解容积概念的含义,体会容积和体积的关系。

2、学习容积单位,探究容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

1、悟空机器人语音导任务2:

2、通过分类探究出实心(不能装东西)与空心(能装东西),体会有些物体有容积,有些物体无容积。

3、分一分,说一说后归纳:

什么是容积?

4、引领学生

(1)从字面解释容:

容纳,积:

体积,再归纳出容积概念。

文字不好理解追问

(2)老师指引学生抽离文字到特指物体盒子、一杯水诠释容积概念。

这个盒子的容积指哪部分?

(指里面容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

)大约多少?

(1立方分米,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这个杯子的容积呢?

(学生:

水的体积)老师马上喝一口,现在水的体积还是杯的容积吗?

(不是)老师的追问让学生深刻理解容积概念中“所能”是指最大,最多。

大约多少?

(生:

大约200毫升)师:

新单位毫升,在计量液体体积时,常用容积单位,有:

升L毫升ml,水到渠成揭示课题:

容积和容积单位

5、机器人语音导任务3,学生:

看-猜-做-验-伸

6、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微课,看看你有什么重大发现,四人小组讨论,进一步探索容积和体积的关系。

学生发现容积单位之间,容积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7、把课内容积知识延伸到课外,观看视频:

7、原来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容积信息。

8、悟空机器人语音导任务

学生按要求分组做实验验证,加深理解容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9、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

10、生活中容积的应用。

结合生活例子,以练促学,巩固提升。

【评析:

教师根据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运用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破本节难点,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通过观察、操作、验证,激活学生发现数学,探究质疑问题,验证数学定理的能力。

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深切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随时为生活服务。

【PPT、音频、视频微课】

PPT导趣,环环紧扣,讲练结合,阶梯递进。

视频微课生趣,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摆脱传统的单调教学模式,趣教乐学;悟空机器人一两句语音引领任务,解放了老师的喉咙,成就了学生课堂小主人地位。

 

运用解决

10分

(26’-36’)

有趣

生活运用解决问题

运用

容积的计算

1、悟空机器人语音导任务

2、练习:

一种微波炉,产品说明书上标明:

炉腔内部尺寸400×225×300(单位mm),这个微波炉的容积是多少升?

【评析:

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PPT、多媒体实物投影】

体现清晰运算过程,突出解题方法。

总结质疑

3分钟

(36’-39’)

乐趣

质疑问题总结要点

总结

1、学生谈收获并做自我评价。

2、总结容积与体积的要点内容。

3、质疑。

1学生谈收获并做自我评价。

2悟空机器人用木鱼伴押韵诗总结本课要点,如果还有不懂,课后可观微课再学习。

【评析:

押韵诗总结本课要点,牢记轻松,趣教乐学,微课再学习方便易懂,照顾全体学生】

【微课、木鱼伴奏押韵诗音频】微课课后可再学习,照顾全体学生。

押韵诗节奏感强,牢记轻松,趣教乐学。

拓展延伸

1分钟

(39’-40’)

志趣

知识延伸拓展能力

拓展

趣味作业

提升能力

知识延伸:

【评析:

设置生活个性化数学作业,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更体现数学的真正价值】

【抖音或小视频】信息化技术不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教与学。

学习工具智能化(视频、抖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观微课再学习照顾全体学生。

六、板书设计

 

【评析:

板书条理清晰,用提纲式的文字对比突出本节教学重难点:

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借助简明的直观图沟通了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它科学地反映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内在联系,环环相扣,体现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和教学意图,是这节课的精华,也是一个微型教案,让学生加深记忆的同时给学生带来美的熏陶。

 

七、教学流程图

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过程设计信息化手段

 

 

教学反思表

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七小学

课名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师

孙青媚

学科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2001版

年级

五年级

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这节课应用了动画激趣、ppt导趣、微课生趣、木鱼伴诗乐趣、音频视频有趣、抖音延趣等的新媒体和新技术功能,信息化技术不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与学。

《容积与容积单位》本是一节比较抽象枯燥的概念课,教者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数趣,加入新媒体和新技术后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乐趣,既提高兴趣,又照顾全体,教学重难点变得简单形象、直观明了,整节课趣教乐学,趣味盎然。

2.在教学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起止时间(如:

5'20''-10'40''),时间3-8分钟左右,每节课2-3段),引起了哪些反思(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实施、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师生深层次互动,生成性的问题解决等)。

(1)音频导趣:

全节课分别录了10个音频导趣,共2'21'',悟空机器人辅助授课方式刷新学生学习兴趣,音频导学贯穿教学各个环节,环环紧扣,悟空机器人短小的一两句话承上启下导出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分析、启发学生探索思考,解放了老师,不用再罗嗦导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真正实现精讲高效、数趣乐学课堂。

(2)微课视频生趣:

(课中微课12'00''-14'30'',课后时长3'微课)教者结合教学内容录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课中、课后微课,通过观察、操作、验证,激活学生发现数学,探究质疑问题,验证数学定理的能力;摆脱传统单调教学模式,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内容有趣,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探索动感灵活,避免文字的枯燥乏味,带给学生视、听、想等立体化的感官体验,教学重难点变得简单形象、直观明了。

课后还可观微课再学习,照顾全体学生。

(3)木鱼诗乐趣:

(37'42''-38'35'')最后总结加入53''木鱼伴押韵诗,把全节的知识点串联成几句押韵诗,用朗朗上口的木鱼伴奏,学生爱学乐学,重要知识在轻松愉悦氛围下牢记心中。

数学教学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乐趣。

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1)悟空机器人辅助授课方式为原课堂注入新元素,刷新学生学习新动力。

短小的一两句语音承上启下导出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分析、启发学生探索思考,解放了老师,不用再罗嗦导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真正实现精讲高效、数趣乐学课堂。

(2)数学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乐趣。

微课生趣,可再学习照顾全体;木鱼诗乐趣,苦学变乐学,枯燥乏味数学课堂变生动形象,抽象概念在生活化中变直观简单。

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1)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同样重要,不能顾此失彼。

(2)将学科知识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之中,防止滥用。

尝试用新技术大胆走课改路,教学观念、教学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刷新核心素养时代下新的课程观、学习观、知识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