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835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4.5.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黧黑(lí)曩者(nǎng)刖者之屦(lǚ)钻燧取火(suì)

B.苗圃(pǔ)气馁(lěi)能近取譬(pì)恶乎成名(wū)

C.蛤蜊(gé)犬豕(shǐ)大瓠之种(hù)籴贵民饥(dí)

D.镌刻(juàn)郢人(yǐng)混沌初开(hùn)夫子哂之(shě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恻隐之心前合后揠缘木求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B.诲人不倦越俎代庖贻笑大方黄钟毁弃瓦斧雷鸣

C.弃甲曳兵莞尔而笑河辙之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啜菽饮水墨突不黔不容置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身着奇装异服,言行滑稽怪异,只图吸引眼球,毫无品位

可言,他们的荒诞取宠之举不足为训。

B.马航客机MH370失去联系后,马来西亚政府和军方在披露信息方面不够及时,前后矛盾,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

C.说实话他真的是什么都不擅长,可谓是别无长物。

D.他一意孤行,自以为计划得很周全,这样做很稳妥,一丁点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其实是

如履薄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4.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

(张岱《跋寓山注二则》)

B.江西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已经开幕,记者注意到,会场上有不少年轻的“80后”面孔,他们朝气蓬勃。

可能有读者会产生疑问,这些“80后”委员是怎样参政议政的呢?

C.国家卫计委科研所所长马旭预计,今年全国将有20多个省份放开“单独二孩”,预计新增生育人口大约200万,这将“对社会资源会形成一定压力。

D.新浪高考发布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

北京大学连续7年排名第一,清华大学居第二,上

海交通大学居第三,复旦大学居第四,武汉大学名列第五,这一消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国和欧洲的每一次对望、对话,不仅牵引着世界的神经,也相互影响。

B.在中国敦促马来西亚加大搜救力度的同时,来自9个国家的搜寻队伍正在中国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展开搜寻工作。

C.余额宝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去年6月发行的一款互联网货币基金,到今年2月底,其投资者总人数已经突破8100万人次。

D.2014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参与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遇荷蓧丈人,丈人语含讥讽,甚至只顾“植其杖而芸”,态度倨傲。

表现出他对孔子行为的不以为然。

而留子路宿,又表现出对孔子的敬重。

(《论语》)

B.拉斯蒂涅去伯爵夫人家拜访,因为没有马车被门房轻视,找不到客厅被下人耻笑。

一开

始与伯爵夫妇交谈甚欢,但提到高老头时,伯爵夫妇态度立即转变。

(《高老头》)

C.周瑜用“招亲”之计欲谋害刘皇叔,结果被诸葛亮识破。

周瑜气得昏过去,醒来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后死去。

周瑜死后鲁肃为都督,总领吴军。

(《三国演义》)

D.刘备以助刘璋协防汉中张鲁为名进兵西川,却损失了庞统。

诸葛亮增援,入川途中,张

飞义释严颜,不久,刘备得了马超攻入西川,占领成都。

(《三国演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庸”辨析

张岱年

②“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

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

孔子又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

孟子说:

“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孟子·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

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③《中庸》篇有云: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

《说文》:

“庸,用也。

”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

孔子尝说: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④“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

这就是“过犹不及”。

有些事情,确实如此。

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

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

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

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

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

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

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

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⑤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

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

中华民族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

古往今来,这个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

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7.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而没有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

B.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可以推测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

C.孔子在《子路》中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中行应与中庸同义,是较高的品德。

D.孟子说:

“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中道与中行和中庸含义相同,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8.下面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说: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所谓执两用中就是对于中庸的解释。

B.《说文》:

“庸,用也。

”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

C.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过犹不及”。

D.后儒提出“无过无不及”,这是对中庸的正确解释。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这是孔子对中庸的的解释。

B.所有事情都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

C.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

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

D.作者认为,“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书吴、潘二子事

[清]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

既而曰:

“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

”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

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

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

庄名廷鑨。

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

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

廷鑨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

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

“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

”遂梓行之。

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

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

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

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

庄氏欲应之,或曰:

“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

”遂谢之荣。

之荣告诸大吏,大吏佑庄氏,不直之荣。

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

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

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

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

当鞫讯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

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

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

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

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

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

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

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

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

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节)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乃亟与之交亟:

经常

B.遂谢之荣谢:

感谢

C.官不能堪堪:

忍受

D.予之适越过潘子时过:

拜访

11.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庄氏难作”原因的一组是()

①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

②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

③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

④摘忌讳语,密奏之

⑤四大臣大怒

⑥所杀七十余

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⑤D.④⑤⑥

12.下列文章对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炎、潘柽章两人都是优秀人才,明亡后他们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而自豪。

B.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流传后世,因此参与编辑庄廷鑨的《明书》。

C.潘柽章被捕后没有想吴炎那样慷慨陈词,痛骂不绝,主要是因为担心连累母亲。

D.作者详叙了吴炎、潘柽章两人蒙难的原因和经过,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怀念之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

(4分)

译:

(2)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4分)

译:

(3)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

(4分)

译:

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裴给事宅白牡丹唐·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①【注】裴潾一生经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所知”。

(1)这两首诗中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之处?

请简要分析。

(4分)

(2)这两首诗共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15.填空(5题限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1),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

(2)居天下之广居,,。

(3)饭疏食饮水,,。

(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5)无欲速,无见小利。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冬眠

【美】布利安·约瑟夫【译】庞启帆

布兰克患了一种绝症,他的主治医生建议他在死亡前进入冬眠状态。

“十几年后,能治疗你这种病的药物极有可能会研制出来。

”医生建议他与其等死,还不如赌一把。

布兰克思考了一天一夜后,接受了医生的建议。

非常幸运,在布兰克冬眠后的第13年,能有效治疗他的病症的药物研制出来了。

布兰克原来的主治医生解除了布兰克的冬眠状态,并用新研制出来的药物治愈了他的病。

在医生宣布他可以出院后,布兰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在证券交易所工作的朋友顿德斯打电话。

他直奔医院的服务台。

“请问,我可以打个电话吗?

”他问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

“当然可以了,不过你得付电话费。

”工作人员答道。

“没问题。

我今天就出院了,到时一起算进我的医药费账单。

”说完,布兰克按下了顿德斯的电话号码。

电话通了,布兰克激动万分道:

“顿德斯,我是布兰克。

感谢上帝,你的号码没变。

“布兰克!

”电话那边尖叫道,“你活过来了!

哦,上帝!

“是的,顿德斯,我活过来了,并且完全康复了。

”布兰克说,“不过,现在我们先不聊这事。

你快告诉我,我的那几只股票怎么样了?

美孚石油,你先说这只。

“美孚石油……我看看。

嗯……美孚石油现在是2860美元每股。

”顿德斯答道。

“什么?

2860美元每股,顿德斯,你没骗我吧?

”布兰克尖叫道。

美孚石油的股票当年是65美元每股,他买了1000股啊!

“没错,2860美元每股。

”顿德斯答道。

“那么……那么,通用电气呢?

快告诉我!

”布兰克激动地问道。

“通用电气现在是3180美元每股。

”顿德斯答道。

布兰克的手激动得几乎握不住话筒,因为他当初买了2000股通用电气,每股才25美元。

“还有……还有,波音公司呢?

”他已经激动得语无伦次了。

“波音公司……3660美元每股。

布兰克几乎要晕倒。

他当初以每股38美元买进了波音公司5000股啊!

他放下电话,摸着胸口不停地喘气。

这一觉醒来,不但治好了病,还赚了两千多万美元,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先生,你没事吧?

”服务台的工作人员问。

“没事,没事。

谢谢!

哦,对了,我这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布兰克抚摸着胸口问道。

工作人员看了看显示器,说道:

“1分46秒,200美元。

“什么?

”布兰克尖叫道,“两分钟不是20美分吗?

你们这是抢劫吗?

工作人员盯着布兰克好一会儿,说道:

“你是13年前被冬眠的那位布兰克先生吧。

你不知道,现在通货膨胀很严重,本地通话已经不是10美分一分钟,而是100美元。

现在的物价是13年前的1000倍。

布兰克失魂落魄地回到病房。

一分钟前,他还为自己恢复了健康和突然成为千万富翁而兴奋无比,但现在……“虽然我的股票赚了两千多万,但我现在恐怕连医药费也支付不起。

”他自言自语。

过了一会儿,他的主治医生走了进来。

“布兰克先生,有一件事情现在必须跟你讲清楚,是关于医药费的问题。

13年前,你给医院预交了100万美元,当初已经签订协议,这是维持你冬眠状态的费用。

你醒来后,治疗的费用我们医院一分钱都还没收。

你看,我们也想不到通货膨胀会这么厉害,物价几乎是13年前的1000倍……”说到这里,医生止住了。

“医生,你说吧,一共是多少钱?

”布兰克有气无力地问道。

医生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一共是8000万美元。

你知道,这要搁在13年前,也就8万美元。

布兰克一言不发。

医生赶紧又说:

“我向你保证,这8000万美元真的只是你冬眠醒来后的治疗费用。

你不知道,其实在你冬眠后的第四年,通货膨胀就爆发了,之后物价就直线上升,一直升到现在这个样子。

但我们签了合同,所以,冬眠所花的费用尽管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而上升,但我们没多收一分钱。

我可以以一个医生的医德向你保证。

说实话,医院根本没赚你的钱,有可能还亏了呢!

布兰克盯着医生,说:

“你能把我再冬眠起来吗?

等物价回落到13年前时,再把我救活?

16.结合原文概括布兰克被解除冬眠状态绝症治愈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

17.布兰克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试联系情节简要分析。

(4分)

18.小说的结尾写布兰克盯着医生说“你能把我再冬眠起来吗?

”你觉得这一情节真实可信吗?

为什么?

(6分)

19.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以近于荒诞的手法来叙述故事,小说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情节极富有戏剧性。

语言极富表现力。

B.当顿德斯在电话中听到了布兰克的声音,忍不住在电话那边发出尖叫,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他对布兰克在冬眠后被救活过来的惊异心理。

C.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布兰克股票的收益情况、13年后通货膨胀的情况等情节,都是借助人物对话来推动的。

D.文章结尾写布兰克请求医生把他再冬眠起来,是因为他再也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只有等待自己的股票升值足够支付医药费后重新解除冬眠。

E.布兰克这一形象是作者尽力鞭挞的,因为他是个爱钱如命的人,为了钱丝毫不关心家人,醒来后就急着打听股票收益。

六、名著简答题(3分)

20.《红楼梦》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哪些?

请简述。

(100字以内)

七、语言综合运用(15分)

21.电影《私人订制》让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迅速走红,其影片结尾更令人深思:

“私人定制”公司的员工在“世界道歉日”到来之际,分别对着被雾霾遮蔽的太阳、被污染的河水、因挖煤下陷的草场、因砍伐萎缩的树林道歉。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对象以“××,我向你道歉……”为开头写一段话。

要求:

(1)文中要用上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2)运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八、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4年,由开心麻花团队演出的小品《扶不扶》,将一直被热议的“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社会话题搬上春晚舞台。

而据调查,超过八成公众坦言,面对老人摔倒,自己存在“道德焦虑”。

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现象的?

请针对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1)不少于700字;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奉新一中2015届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6.C(“招亲”之计被识破,是二气周瑜,周瑜气死在“假途灭虢”之计失败上。

7.B(B项中由“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推测不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强加因果关系。

13.

(1)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手”“箧”“发”各1分。

句意1分。

(2)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

(“其”“鬻”“坐”各1分。

句意1分。

(3)当庄廷鑨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

(“方”“属”“延”各1分。

句意1分。

14.

(1)裴诗:

通过对月夜之中和冷露点缀之下的白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

体现出诗人高洁的品格以及对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感叹。

(2分)刘诗:

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2分)

(2)都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2分)裴诗:

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对比,衬托了白牡丹超凡脱俗,优雅高洁的形象。

刘诗:

将芍药的“妖无格”,芙蓉的“净少情”与牡丹进行对比,衬托出牡丹的国色天香。

(2分)

15.略

16.①刚出院时想了解自己购买的股票情况的迫切;②得知自己股票暴涨的激动狂喜;③了解现在的物价是13年前的1000倍的失魂落魄;④得知自己已经连付医药费的钱都不够后的绝望。

(4分,每点1分)

17.

(1)爱投机(爱冒险):

身患绝症,毅然请求医生将自己冬眠起来,等待时机;

(2)过分看重金钱:

绝症治愈后,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股票收益情况;(3)软弱,经不起打击:

知道自己支付不起医药费便失魂落魄,甚至要求医生将自己重新冬眠起来。

(至少答到两点,观点和结合文本分析各1分,共4分)

20.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

1.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2.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3.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21.略

22.略。

参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江苏吴江有吴炎和潘柽章两人,他们都是优秀人才。

明朝灭亡后,他们年纪都已二十多岁了。

他们一起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自豪。

不久他们说:

“这还不足以留传后世,应当写出一代史书,来继承司马迁、班固的事业。

”于是他们买来《实录》,又广泛搜集人们所收藏的文集奏疏,埋头写作,起早熬夜,辛劳不已。

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等到几年后就有了名声,我于是经常和他们交往。

适逢湖州庄氏的祸难发生。

庄氏名叫廷鑨,双目失明,不怎么通晓古今。

因为司马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的话,便想发奋著书。

廷鑨招来宾客,日夜忙碌,编辑成《明书》。

廷鑨死后,他的父亲胤城流着泪说:

“我的三个儿子都分了家,只有二儿子死了没有后嗣,我痛惜他的志向,应当先刻他的书,然后再为他安排继承人。

”于是书得以付印行世。

因为仰慕吴、潘的盛名,想借他们加重自己的地位,便把他们列入校阅者的姓名之中。

书共有一百多卷,其中很有一些忌讳的话,本来都是前人诋毁之辞而未经删除的。

庄氏既然是巨富,浙江人得到他的书,常常拿着书去恐吓他,索取想要的财物后才离开。

归安县令吴之荣,因为贪赃枉法被捕入狱,后来遇到赦免才被放出。

有一官吏教他买了此书,前去恐吓庄氏。

庄氏想答应他的要求,有人向庄氏说:

“如果一个接着一个来,就是把您的财产都用尽,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

不如通过辩明是非来拒绝他。

”于是拒绝了之荣的要求。

之荣向大官告发这件事,可大官却袒护庄氏,不认为之荣有理。

之荣到了京师,把书中有关的忌讳语摘录下来向朝庭密奏,四大臣非常生气,派遣官吏到杭州,逮捕了庄廷鑨的父亲和其兄廷钺以及弟侄等,还有在书上列名的十八个人,全部都被判死罪。

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了罪。

还挖开廷鑨的坟墓,焚烧了他的尸骨,登记没收了庄氏的家产。

被杀的有七十多人,吴、潘二人也同时遇难。

在审讯时,有人改变言辞要求宽恕解脱,吴炎独慷慨陈辞,痛骂不绝,官吏不能忍受,对他拳打脚踢,直至打倒在地。

潘柽章因为担心连累母亲,不骂也不申辩。

吴、潘二人平时对父母孝敬,对朋友友爱,感情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从这方面看,那么他们二人是相同的。

我前往越州拜访潘君时,我的外甥徐公肃新考中了状元,潘君劝我一定小心谨慎,不要因为外甥显贵而降低自己的气节,我很感激他,表示不敢这样。

两君都比我小十几岁,我把他们视为我所敬畏的朋友,正因如此。

当庄廷鑨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我看不起此人不学无术,最终离开了他家,因此书中没有列上我的名字,使我幸免于难。

两君所著的书有若干卷,尚未脱稿,又向我借所藏的书一千多卷,全部丢失。

我不忍心让两君喜好学习、身体力行的美德不得流传后世,因此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

并且他们确实是史学家的人才,不是庄廷鑨一类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