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625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胚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组胚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组胚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组胚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组胚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胚教学大纲.docx

《组胚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胚教学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胚教学大纲.docx

组胚教学大纲

组织学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学的概念、研究的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掌握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3、熟悉组织学一些常用的研究技术方法。

4、了解学习组织学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内容:

1、组织学的定义,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3、组织学与胚胎学中一些常用的技术方法;一般光镜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切片、涂片,铺片、磨片的制备及其应用范围,HE染色概念,嗜酸性、嗜碱性和中性的定义)。

透射电镜(TEM)技术,冷冻蚀刻技术的概要过程、原理和应用。

组织化学(PAS反应)、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显微镜技术、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技术的概念。

放射自显影技术与原位杂交术的概念。

常用的长度单位。

4、组织学学习方法。

实验内容:

1、HE染色的切片标本、铺片标本及组化标本(示教学录像)。

2、组织切片制作过程(示教)。

3、电镜及电镜技术示教:

细胞和组织的TEM和SEM扫描电镜结构图象。

上皮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类型。

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功能及主要分布。

上皮细胞各面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2、了解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结构和分类。

教学内容:

1、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的概念和功能。

2、被覆上皮的分类原则。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的结构、功能及主要分布。

3、上皮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和纤毛的光镜及电镜结构和功能。

上皮细胞侧面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的分布、超微结构和功能。

连接复合体的概念。

上皮细胞基底膜的光镜及电镜结构和功能。

半桥粒和质膜内褶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4、腺上皮和腺的一般结构,腺的发生和内、外分泌腺的形成与结构特点。

外分泌腺的结构和分类。

5、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早上皮;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

电镜图像: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微绒毛、

纤毛:

基膜、质膜

结缔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纤维和基质的形成。

4、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内容,

1、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来源和功能及间充质的结构。

2、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细胞:

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和功能,纤维与基质的形成过程;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其功能;脂肪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概念。

纤维: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理化特性和染色特点。

基质:

基质的组成、特性和功能。

结构蛋白和分子筛的概念。

3、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与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与切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

电镜图像: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内褶、半桥粒。

软骨和骨

目的要求:

1、掌握透明软骨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结构特点。

3、掌握骨组织结构,熟悉骨发生和骨改建的基本概念及主要过程。

教学内容:

1、软骨:

软骨组织的结构成分和软骨分类。

透明软骨的结构:

软骨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

软骨的基质和纤维。

软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软骨的生长方式。

弹性软骨及纤维软骨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

2、骨:

骨组织:

骨基质的化学成分及形态结构,骨的细胞(骨细胞、成骨细胞、骨原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光镜、电镜结构及功能。

长骨的结构:

骨松质与骨密质的结构,环骨板、间骨板和骨单位;骨膜的结构与功能。

骨的发生和生长:

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

骨组织的形成与重吸收。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发生的过程,形成软骨雏形、软骨退化、骨领形成、初级骨化中心形成、骨髓腔的形成、次级骨化中心形成。

骨单位的形成和改建;影响骨生长的因素。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磨片或骨切片、胎儿指骨。

电镜图像:

软骨细胞、骨细胞、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血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正常值。

掌握血小板的结构、功能及正常值。

掌握血红蛋白正常值。

2、了解红骨髓与黄骨髓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3、熟悉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概念。

4、了解血细胞发生中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其主要实验及理论。

教学内容:

血液的组成及作用。

血细胞的分类及正常值。

红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及功能,网织红细胞的特点及正常值。

白细胞的分类,各类白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及功能;三种粒细胞特殊颗粒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性质;T、B淋巴细胞的来源及功能。

血小板的大小、形态、结构及功能。

红骨髓与黄骨链的构造。

造血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及定向干细胞)的基本概念。

各种血细胞发生的基本过程,形态特点及一般形态变化规律。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血液涂片。

电镜图像:

各种血细胞。

成骨细胞、破骨细

肌组织

目的要求:

1、熟悉肌组织的结构机能特点和分类。

2、掌握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的光镜、电镜结构及其不同点。

3、了解骨骼肌纤维收缩机理。

4、熟悉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电镜结构。

教学内容:

1、肌组织的结构和机能特性,肌组织的分类。

2、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肌膜、核、肌浆、肌原纤维)。

骨骼肌的电镜结构(肌原纤维的粗肌丝和细肌丝及其化学分子构筑)。

横小管和肌质网,线粒体等。

肌纤维的收缩机理,骨骼肌(肌肉)的一般结构(肌膜,神经和血供)与肌纤维的分型。

3、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和电镜结构特点。

4、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和电镜结构。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平滑肌、骨骼肌、心肌、心肌闰盘。

电镜照片:

骨骼肌纤维、心肌纤维、闰盘。

神经组织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分类。

3、掌握突触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分类。

4、熟悉神经末梢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5、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1、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

2、神经元:

细胞体、树突、轴突的光镜结构与电镜结构,神经细胞按形态和功能分类与释放的神经递质分类,轴突双向运输的结构基础。

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概念与种类。

3、突触:

突触的分类。

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结构和电镜结构。

4、神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膜细胞、卫星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5、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神经膜与髓鞘的形成及其电镜结构,无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与电镜结构。

6、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的分类,感觉神经末梢(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肌梭、游离神经末稍)的结构与功能。

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及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神经细胞(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大脑锥体细胞)、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运动终板)、突触扣结、神经原纤维。

电镜图像:

神经细胞、突触、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l、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及各类毛细血管的电镜结构特点与功能。

2、掌握大、中、小动脉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3、熟悉静脉的结构特点。

4、了解微循环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5、掌握心脏的结构。

教学内容:

1、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的分布、一般结构。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的超微结构特点。

毛细血管功能与形态结构的关系。

4、微循环,微循环的概念、组成微循环的各段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5、心脏:

心脏壁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心房肌、心房颗粒及内分泌功能。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和蒲肯野氏纤维(束细胞)的光镜结构、分布及其作用。

6、静脉:

静脉的一般结构,小、中静脉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中动脉和中静脉、大动脉、心脏、活体微循环。

电镜图像: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免疫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熟悉免疫细胞的类型及功能,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概念、

组成和功能。

掌握淋巴组织的组成类型,结构及功能。

3、熟悉中枢和外周淋巴器官的概念。

4、熟悉胸腺的结构,功能及年龄变化,掌握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内容:

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T淋巴细胞的来源、亚群类型及功能。

B淋巴细胞的来源及功能和NK细胞的特点及功能。

抗原呈递细胞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的结构及分类。

弥散淋巴组织的结构及功能,淋巴小结的结构,生发中心和小结帽的结构及功能。

4、淋巴器官:

中枢和外周淋巴器官的概念。

5、胸腺的组织结构,胸腺的一般结构:

皮质及髓质。

胸腺细胞的来源及分布。

胸腺上皮细胞的光镜及超微结构和功能。

胸腺髓质的结构特点,胸腺小体、脚腺的血循环及血胸屏障的结构及功能。

胸腺的年龄变化。

6、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皮质及髓质。

浅层皮质、副皮质区、淋巴索及淋巴窦的结构及功能。

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及淋巴结的功能。

7、脾的组织结构:

白髓:

脾小体、动脉周围淋巴鞘的结构;红髓:

脾索的结构,脾窦的超微结构;边缘区的结构。

脾的血循环途径及脾的功能。

8、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胸腺、淋巴结、脾。

电镜图像:

免疫细胞、脾血窦的结构。

皮肤

目的要求:

1、掌握皮肤的基本结构、功能。

2、熟悉汗腺、皮脂腺和毛的结构、功能。

教学内容;

1、皮肤的组成及功能:

表皮的分层:

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的光镜和电镜结构,黑素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的结构。

真皮的分层:

乳头层的结构特点。

触觉小体的结构及功能,网状层的结构特点。

皮下组织的结构。

2、皮肤附属器的结构、功能:

普通汗腺的分泌部及导管的结构,肌上皮细胞的位置、功能。

大汗腺的分布,结构特点。

毛发的组成:

毛干、毛根、毛囊、毛球和毛乳头的结构。

毛发的生长和替换。

立毛肌的位置、功能,皮脂腺的位置、结构和分泌方式。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指皮、头皮。

电镜图像:

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

内分泌系统

目的要求:

1、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掌握内分泌腺的基本结构特点。

2、掌握甲状腺的结构及功能。

3、掌握肾上腺的结构和功能。

4、掌握脑垂体的分部、结构和功能。

5、了解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概念。

教学内容: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腺的基本结构特点。

分泌含氮激素细胞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光镜及电镜结构。

靶器官、靶细胞和受体的概念。

2、甲状腺的组织结构,滤泡上皮的光镜、电镜结构、激素的合成及分泌过程,滤泡旁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3、肾上腺的组织结构:

皮质和髓质,皮质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的结构及功能,髓质的结构及功能。

肾上腺血管分布,皮质与髓质的功能联系。

4、脑垂体的组织结构及分部,腺垂体远侧部的细胞类型,光镜、电镜结构及功能,结节部和中间部的一般结构,神经垂体的结构、功能及与丘脑下部的关系,垂体门脉系统,丘脑下部与腺垂体的关系。

5、APUD系统和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概念与细胞组成。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

电镜图像:

脑垂体远侧部各种激素分泌细胞。

消化管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2、了解口腔粘膜的结构。

3、掌握食管、胃、小肠、结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熟悉消化管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5、了解消化管的淋巴组织与免疫功能。

教学内容:

1、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的结构及功能。

2、食管粘膜的结构特点、食管腺以及食管其他各层的结构特点。

3、胃壁各层的结构特点。

胃小凹的结构、胃粘膜的结构、胃粘膜屏障的结构及功能。

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及未分化细胞底结构特点和功能。

4、小肠粘膜的结构特点,绒毛的结构和功能,小肠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小肠其它各层的结构特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结构特点。

5、结肠及阑尾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直肠的结构特点。

6、消化管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结构、主要类型、分泌方式、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阑尾、内分泌细胞、潘氏细胞,中央乳糜管。

电镜图像:

主细胞、壁细胞、小肠吸收细胞、内分泌细胞。

消化腺

目的要求:

1、掌握肝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2、掌握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及胆小管的电镜结构及功能。

3、掌握肝血循环途径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熟悉胆汁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了解门管小叶、肝腺泡的划分。

4、掌握胰腺腺泡的结构及功能。

5、掌握胰岛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1、胰腺:

胰腺腺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胰岛的分布及细胞组成。

A细胞、B细胞及D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2、肝:

肝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肝小叶及门管区的立体关系。

肝板(肝索)、肝血窦及胆小管的结构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肝细胞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

肝血窦的光镜、电镜结构。

窦周隙的结构。

库普弗细胞、贮脂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门管区的组成及结构。

肝血循环与肝功能的关系。

肝内胆汁的排泄途径。

门管小叶与肝腺泡的划分、概念。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胰腺、猪肝、人肝、库普弗细胞、胆小管(银染色)。

电镜图像:

浆液性腺细胞、粘液性腺细胞、胰腺细胞、胰岛A细胞、B细胞、D细胞;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库普弗细胞、贮脂细胞。

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及功能。

2、掌握肺的结构、肺泡壁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气管及支气管的三层结构,呼吸粘膜的光镜及电镜结构、粘膜下层及外膜的结构。

3、肺的组织结构,胸膜、间质的组成,实质的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组成,肺小叶的构成。

支气管树的管壁的三层结构变化。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克拉拉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的结构特点。

肺泡的分布,肺泡壁的结构:

肺泡上皮I型肺泡细胞和II型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

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分布及功能;肺泡隔的结构、气血屏障的超微结构及功能,肺泡巨噬细胞的分布及功能。

肺泡孔的部位及生理意义。

4、肺的血管,肺血循环的特点。

肺的非呼吸功能。

实验内容;

1、光镜标本:

气管、肺。

2、电镜图像:

呼吸上皮、肿泡与肺泡隔。

泌尿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肾的基本结构。

2、掌握泌尿小管的组成、分布、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和功能。

3、掌握球旁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4、熟悉肾血循环的特点。

5、了解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一般结构。

教学内容:

1、肾的基本结构:

被膜、皮质、髓质、皮质迷路、髓放线、肾柱及肾锥体的位置和组成。

2、肾的组织结构;泌尿小管的组成、概念。

肾单位的组成及各段的分布位置,肾小体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和功能,滤过屏障的组成和功能,血管系膜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近端小管、细段及远端小管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

浅表肾单位及髓旁肾单位、集合小管的光镜结构及电镜结构。

球旁复合体的位置和组成。

球旁细胞和致密斑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球外系膜细胞的结构特点。

肾间质的分布及组成。

间质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3、排尿管道:

肾盏、肾盂、输屎管及膀胱的一般结构。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肾、输尿管、膀胱、球旁细胞、致密斑、肾的血管注射。

电镜图:

肾小体、血管球、足细胞、滤过屏障、系膜细胞、近端小管、远端小管。

男性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1、熟悉睾丸的一般结构。

掌握生精小管的结构、血睾屏障及睾丸间质细胞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

了解精子发生过程。

2、了解附睾、输精管的结构与功能。

3、熟悉前列腺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睾丸的一般结构。

生精小管组成、生精上皮的年龄变化。

肌样细胞的结构特点,减数分裂的概念及意义。

各级生精细胞的结构特点;精子形成的过程。

支持细胞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和功能;血睾屏障及精子发生的内环境。

直精小管与睾丸网的结构。

睾丸间质细胞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和功能。

3、精液的组成和精子数量。

4、前列腺的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睾丸、精子涂片。

电镜图像:

支持细胞,睾丸的质细胞。

女性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1、掌握卵巢的组织结构,卵泡的发育与排卵,黄体的形成、结构和功能。

2、掌握子宫的组织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神经内分泌调节。

3、熟悉乳腺的组织结构。

教学内容:

1、卵巢的组织结构。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各级卵泡的结构、卵泡内分泌功能,卵细胞成熟分裂,排卵过程,黄体的形成、结构与功能。

白体、闭锁卵泡、卵巢与门细胞等的结构。

2、子宫的组织结构。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其神经内分泌调节。

子宫颈粘膜的结构特点。

3、乳腺的组织结构各期乳腺的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卵巢、子宫(增生与分泌期)、乳腺(静止期与活动期)。

电镜图像:

卵细胞、透明带及放射冠、子宫腺上皮。

眼和耳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壁各层及屈光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2、熟悉黄斑、中央凹、视神经乳头和视神经的构造。

3、熟悉内耳膜迷路的组织结构,螺旋器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1、眼球壁:

纤维膜:

角膜的结构与生理特性。

角膜缘的结构及角膜缘干细的作用、巩膜的结构。

血管膜:

脉络膜、睫状体的结构。

睫状肌的分布与功能。

睫状体上皮的结构及其与房水形成的关系。

虹膜的结构,瞳孔开大肌与瞳孔括约肌的结构和功能。

巩膜静脉窦与小梁网的结构及其在房水循环中的作用。

视网膜:

细胞成分,色素上皮的光镜结构、电镜结构与功能。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与功能。

节细胞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放射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视网膜的分层。

黄斑的结构与功能。

视神经乳头与视神经。

2、眼球内容物:

眼房和房水。

房水循环途径。

晶状体睫状小带的结构和功能。

3、耳的一般结构及分部。

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组织结构。

蜗管壁各部的结构。

螺旋器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内容:

电镜标本:

眼球、内耳。

电镜图像: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螺旋器

胚胎学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胚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熟悉胚胎学的意义。

3、了解胚胎学发展。

4、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形态表现及其机理。

教学内容:

1、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

2、胚胎发育的分期。

3、胚胎学的意义和发展简史。

4、胚胎发育的基本形态表现及机理。

胚胎发生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生殖细胞的成熟和精子的获能。

掌握受精必须具备的条件、地点、过程和意义。

2、掌握卵裂、胚泡形成,植入过程及三胚层的形成。

掌握三胚层的分化。

3、了解外形的建立和发育中的变化。

4、了解蜕膜的形成和变化。

掌握胎盘的结构与功能。

了解胎膜的形成和演变。

5、了解孪生和多胎、先天性畸形、致畸原因及畸形易感期。

教学内容:

1、人体早期发生概述:

2、生殖细胞的成熟和精子的获能,受精必须具备的条件、时间、部位,受精的过程和意义。

3、卵裂和胚泡的形成:

卵裂过程、胚泡的形成及其结构。

4、胚泡的植入和子宫内膜的变化:

植入过程及必需具备的条件,异位植入。

植入时滋养层的变化、子宫蜕膜的变化。

5、胚层形成

二胚层时期:

二胚层胚盘的形成,羊膜与卵黄囊的形成,胚外中胚层的形成。

三胚层时期:

脊索和胚内中胚层的形成,绒毛膜的形成。

6、胚体的形成和胚层分化:

柱形胚体的建立,头尾褶和侧褶的形成。

外胚层的分化:

神经板、神经沟、神经管和神经嵴,外胚层分化的主要器官与组织。

中胚层的分化:

体节、间介中胚层、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胚内体腔,中胚层分化的主要器官和组织。

内胚层分化:

原始消化管及其主要分化的器官组织。

7、胚胎外形变化概要,胚胎胎龄测算法。

影响胎儿生长因素及致畸易感期。

8、胎膜与胎盘:

卵黄囊、尿囊、羊膜、绒毛膜在胚胎发生中的变化及功能。

脐带的形成及胎膜在胚胎发生中的功能。

胎盘的结构和功能,胎盘膜的结构。

9、双胎、联胎和多胎。

实验内容:

光镜标本:

鸡胚原条时期整装片及切片。

早期及晚期绒毛的切片。

大体标本:

胎盘、胎儿与绒毛膜,葡萄胎、联胎、无脑儿等畸形胚胎标本。

模型:

从受精卵——柱形胚体建立的模型,显示各胚层变化和胎膜的模型。

4—8周胚胎外形变化胎儿在于宫内位置模型。

光盘:

人体胚胎早期发育。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目的要求:

1、了解前肾和中肾的发生。

2、掌握后肾的发生及其先天性畸形。

3、熟悉膀胱和尿道的发生。

4、熟悉男性和女性生殖腺的发生。

5、熟悉中肾和中肾旁管的发生和分化。

了解外生殖器的发生。

6、了解性分化的机理,熟悉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畸形。

一、泌尿系统的发生:

1、前肾的发生;前肾小管及前肾管的发生。

2、中肾的发生,中肾小管及中肾管的发生。

3、后肾的发生:

生后肾原基及输尿管芽的来源、形成及演变,后肾位置的改变。

4、尿生殖窦的演变;尿生殖窦的分段,膀胱及尿道的发生。

5、泌尿系统的先天性畸形:

多囊肾、马蹄肾、异位肾、双输尿管、脐尿瘘、肾缺如、膀胱外翻。

二、生殖系统的发生。

1、生殖腺的发生:

未分化的生殖腺,原始生殖细胞的来源。

生殖腺的分化与H-Y抗原,睾丸的下降。

2、生殖管道的发生:

中肾旁管的形成,中肾管及中肾小管在男女性胚胎中的演变:

中肾管在男、女性胚胎中的演变。

3、外生殖器的发生:

生殖结节、尿生殖褶及阴唇阴囊隆起形成与分化。

4、先天性畸形:

隐睾、先天性腹股沟疝、双子宫、阴道闭锁、尿道下裂、两性畸形、睾丸女性化综合症。

实验内容:

标本或模型:

1、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的发生标本模型。

2、男、女性外生殖器官的发生标本模型。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目的要求:

1、了解血岛形成至原始心血管系建立的过程。

2、掌握心脏的发生和常见畸形。

3、熟悉胎儿血循环的途径、特点及生后改变。

教学内容:

1、血管的形成:

胚外及胚内血管的发生及早期循环的建立。

2、心脏的发生:

生心区的部位与来源、心管及围心腔的建

立。

心管转位和分区(心球、心室、心房、静脉窦)。

3、心脏内部分隔:

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成。

动脉干和心球的分隔。

静脉窦的演变。

4、心脏发生的先天性畸形: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主动脉与肺动脉错位、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

5、胎儿血循环的途径、特点及生后的改变。

实验内容;

标本或模型:

心脏发生,大血管发生。

心脏和血管发生畸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