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563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docx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读《发现母亲》有感

许学功

中国教育遭人质疑由来已久。

大家大都抱怨社会风气不好,教育体制不好,但很少反省家庭教育的残缺。

大多数人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工作。

老师有教学经验,家长没有经验,不会管孩子。

我觉得,学校主要教孩子知识,而做人的教育,学校虽是言传身教,而真实的身教重在家庭里完成。

我想孩子要成才,首先成人,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性格;其次,要获得广泛的知识就应该有广泛的兴趣;再次要服务社会,就应该走进社会,多参与社会活动。

这些都应该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教育是最早最好也是最高的学府。

纵观人类的教育史,最早形成的便是家庭教育,人类几乎所有的文化传承都得益于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产生,人们把教育的大权拱手让给了学校,人们都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过渡强调学校教育的决定性作用,其实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他教育都是辅助都是补充。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他的精髓之处,学校教育几乎永远替代不了的。

   第一、 母亲的存在对于一个孩子有无以伦比的影响。

母亲比老师更了解孩子。

了解,是教育的前提。

母亲对孩子的了解是从母胎里就开始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母亲那样对影响孩子的外部环境如此清楚,也不能对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此深切的把握,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母子感情,母子情结是母亲教育好孩子的最好条件,母子之间无可替代的信赖感使母亲更能及时把握孩子的思想脉搏。

权威感更在教育中显示着它的作用。

母亲是家庭生活的核心,是孩子生命的发源地,是孩子赖以生存的依靠,这决定了母亲在孩子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孩子乐于接受母亲的教诲,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 注重早期的智力教育。

现在的年轻人,怀孕后都注重胎教,听着优美的音乐,悄悄和肚中的小宝宝说这话,关注着自己的饮食,目地就是让孩子有一个较高的智商;孩子出生后对孩子进行着前期的教育,乐而不疲的沟通,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多么称职的母亲。

 第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给孩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卓娅和舒拉母亲的的一段话是这样的:

“教育是在每一件锁碎事上,在你的每一举动上,每一眼色上,每一句话上。

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

连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你怎样和朋友谈话,怎样和不睦的人谈话,你在健康时候是怎样的,在病中是怎样的,在悲伤时候是怎样的,在欢欣时候是怎样的──这一切,你的孩子是都会注意到的,他们是要在这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如果你忘掉了孩子,忘掉了他时刻在你的举动上寻找主意和榜样的敏锐的细心观察的眼睛,如果孩子虽然挨着你,吃得饱,穿得暖,但是却孤单地生活着,那就什么也不能帮助正确地教育他:

贵重的玩具,在一起娱乐的散步,严肃的和合理的训诲全都没有用。

你应该经常地和你的孩子在一起,他应该在一切事情上都感觉有你在他旁边,在这一点上永远不怀疑。

就象作者说的那样,这是因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孩子做人的教育,母亲本人做人越成功越完美,他的教育资格就越牢靠,孩子的成长就越顺利越健康。

对孩子的教育是从里到外,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

母亲不是经师而是人师,是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的老师。

她的教育资格不是来自其他地方,正是来自她自己做人的经验与习惯。

      第四、当然作为父母也需要自我教育

  母亲的行为和思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思想,母亲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教育孩子、影响孩子.作为母亲,就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这一点上,伟大的母亲大都做得很好。

自我教育对于没有外界约束的母亲尤为重要。

母亲的一言一行在她毫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让孩子记录下来,无论孩子是否理解这些言行,它们都很自然地影响着孩子。

“在一个充满自私、卑俗、猥琐的家庭里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志气高昂的人物。

”而懂得自我教育的母亲会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言行,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提高。

因此,自我教育不仅让母亲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孩子从母亲这种自我教育中学到这种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者本身应该是自我教育式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现今很多人错误地以为自我教育是单方面的,只要被教育者自我教育就行了,殊不知它首先是以教育者自我教育来换取的。

教学相长,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回首学校教育,学校应摒除“应试教育”的观念,加强“素质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师的素质教育,组织教师参与教育与科研,为教师朝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提供必要的条件。

我们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摆脱以升学为中心的课堂体系,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课堂体系,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

用母爱关心着学生,使学生成功发展。

 

以“家校合作”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两岸中小学百名校长论坛在上周已经圆满结束,在本届的校长论坛中,不少专家和校长也曾提到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那么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到底应该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家长又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呢?

带着这些问题,10月24日,海峡教育网记者采访了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

  家庭教育居首位

  人在母亲的子宫里就是通过母亲感受外部世界,离开母体后则通过家庭与世界交流。

付小平专家表示:

“在任何阶段,家庭都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一个场所,它不仅是最温馨的港湾,同时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加油站。

人生从这里出发,人生还将回到这里。

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完整的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面。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应该处于首要的位置,始终无法替代,学校不能代替家庭,教师更不能代替父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付小平专家说道。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父母又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呢?

对此,付小平专家告诉记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早期教育。

而且没有任何捷径可循,更没有成功模式可照搬,只能用心。

前半生用心,后半生就会省心;前半生省心,后半生就会伤心。

  父母除了用心,还需要培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从而影响孩子。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改变就要从价值观开始。

智慧的家长,并不一定需要自身具有多高的智商、取得多高的学历,而是能够在生活中增长智慧,在为人中修身养性,在处事中明辨是非。

”付小平说道。

  成人是本,成才是末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学习上加以辅导,二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在我看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才是‘本’,学历、职业、收入、地位等等都只是‘末’。

”在谈及孩子成人与成才之间孰重孰轻时,付小平专家如此说。

  他还表示,比起学习成绩,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人格培养、习惯养成、品格塑造等方面。

在如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很多父母往往只把眼睛盯着分数和成绩,却忽视了一个生命的正常成长。

一个身心成长健康快乐的孩子,取得好成绩就是自然的结果。

  学校与社会共助家庭教育

  虽然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孩子的成人之本,但也需要学校以及社会的协助。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支持。

“教育不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多方位,多角度,多力量共同合作的过程。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它也是家庭、社会甚至孩子自己的责任。

如果这四种力量能够形成合力,对教育不啻为一大幸事。

”付小平笑语。

  家庭教育与学校及社会的关系如此之密切,具体又该如何协助支持?

从微观上看,付小平专家表示:

“家长首先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育儿知识,比如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家庭教育讲座,甚至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为家长的育儿解疑答惑。

社会需要鼓励和支持各种力量开展对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公益组织、育儿俱乐部、商业机构等。

  从宏观上看,与国外相比,中国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重视还有很大的差距的。

一些家长真正重视家庭教育,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付小平专家认为,只有让各方力量汇聚,才能真正做好家庭教育。

(编辑:

海峡教育网刘亚杰)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广大农村家长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但是,广大农村小学生家长由于信息渠道不多,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之文化程序普遍不高等因素,而导致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观念,重教育而不会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

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对广大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现状如何,哪些观念亟待更新,学校教育应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来指导家庭教育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家长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题以“调查现状,分析问题”为起点,以“研究对策,实践探索转变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主线,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旨在弄清现状,拟定对策,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这一年中,全校12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家长会,期初、期末的普访,平时的特访,家长学校一学期至少两次的知识讲座,家长接待日的开放和家校联系单的充分运用,使我们看到了我校教师以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儿童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在家庭教育工作中付出的艰辛。

正是有了这份艰辛,我校家长的教育观念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家庭教育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

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

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广大农村家长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但是,广大农村小学生家长由于信息渠道不多,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之文化程序普遍不高等因素,而导致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观念,重教育而不会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我们无不遗憾地看到,一个个盲点在闪现:

有些家长本身素质不高,自身有失检点,醉心于金钱、酒桌、舞场,整日玩牌、打麻将,使子女深受其害;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放纵,娇生惯养,或者过分苛求,期望值过高,而教育方法却又过于严厉,体罚、软禁等方法层出不穷;更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推向社会;也有些家长忙于赚钱等事务,把着“树大自然直”的信条,轻易放弃了为父母的神圣职责,而将孩子“扔”给了祖辈……

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对广大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现状如何,哪些观念亟待更新,学校教育应通过哪些有效途径来指导家庭教育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家长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鉴此,我们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从调查研究入手,旨在弄清现状,拟定对策,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实施过程

(一)、调查现状

1、调查方法与基本内容

(1)、调查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2004年4月至7月,对我校五2班45名学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5份,收到有效问卷45 份,数据由人工统计,其间以家访调查为主,结合观察、座谈等形式。

(2)、基本内容:

数据研究的目的,拟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搞清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现状;二是想了解家长所希望的家校合作的途径,拟建农村小学家长会等新型模式,并通过实践,有效地更新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

2、调查结果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独生子女是当前家庭状况的首要特点,在45名学生中,有25名独生子女,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6%。

这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特点;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与方法,而父母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序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父母亲是高中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的7%,其中父亲的学历比母亲的学历平均高了8个百分比;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我们大致将职业分为:

工人或农民、一般职员、经理或厂长、知识分子、相关干部、个体经营和劳动者、其他几个部分,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农民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83%,而知识分子和机关干部分别几乎是0,其次是个体经营者为16%,经理或厂长为1%,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

家庭教育观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你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

成人16%;成才84%

△为什么要教育孩子成才:

尽父母之责、为孩子的未来84%;养儿防老、光宗耀祖16%

△希望孩子将来能上:

大学93%;高中或职校4%;初中毕业3%

△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

知识分子和机关干部91%;个体经营者9%;农民0%

△你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十分重视78%;有待进一步加强22%;没有必要过分强高强0%

△满足子女学习用品需要的程度:

能及时满足89%;(直接给钱80%,代替购买20%)不能及时满足11%

△你认为教育孩子要不要有规矩:

要有适当的规矩100%;没有必要0%

△你为有无必要较早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经济头脑:

有必要78%;没有必要22%

△在家里经常教育孩子的是:

母亲67%;父亲24%;祖辈9%

△孩子有心里话通常是对谁说:

母亲73%;父亲22%;祖辈5%

△教育孩子的方法:

经常是一致的69%;不一致31%

△你教育子女的方式主要是:

物质奖励5%;谈心26%;说服20%;以身作则8%;从严训斥31%

△你认为教育孩子主要依靠:

母亲20%;父亲9%;教师71%,祖辈0%

△你希望学校评价孩子的方式应采取:

分数+评语71%;等第+寄语29%

△你希望与学校的沟通途径是:

家长学校11%;家长会49%;联系单16%;电访13%;家访11%;其它0%

 

不难看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认识层面上,几乎人人都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对为什么要教育孩子成才的问题,大约有84%以上的家长认为是为了“尽父母之责”和“为了孩子的未来”,同时“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仍有市场。

目前认为家庭教育“已经十分重视”的家庭约占其总数的78%,“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家庭约占其总数的22%。

在教育目标上,首先是成才,其次是成人,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这表明大多数的家长认为教育子女是为了让孩子长成才,“望子成龙”仍为首,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多数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为了子女舍得花钱,89%以上能及时满足子女学习上如购买书籍、学习用品的需要,其中有80%的家长直接给予零用钱,值得担心的是很多家长并不关心钱的去向,学生很大部分用在了买零食、玩游戏机上。

16%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会做人,也很重要,因为它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对家庭教育方向的问题,培养孩子已越来越受重视,但未形成共识,大约有29%的家庭认为教育孩子主要在于家庭,有71%的家庭认为主要在于学校,甚至有个别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后管教孩子应是学校的事情,在对教育孩子主要依靠对象的认识上,教师因素高于家长因素,大多数家长因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而报希望于教师,在这部分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养育靠父母,教育靠教师,忽视了自身的教育责任。

对期望值的问题,总的看来,父母亲对孩子的期望的平均值都大大高于现实,其共同点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能处于社会的较高层次,以对孩子的学历期望为例,尽管被调查的父母本人的学历有限,(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其总数的7%),每年中考和高考上大学的比例有限,但是这些父母们希望自己上大学的比例则高达93%,而只要求孩子上高中或职校的比例只占4%,相类似的,对孩子的职业期望,尽管大多数的父母从事于农业和一般职员的工作,在所有职业中所占的比重为83%,但是父母亲家长中普遍地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从事科技知识分子和机关干部职业,其比例已高达91%,没有人希望孩子成为农民,除此之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个体经营的也大有人在。

对孩子行为习惯的问题,我们调查教育孩子要不要有规矩的问题,100%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有适当的规矩,只是不能下设置的太严格而已”。

我们提出“有无必要较早和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大约有78%的家庭认为有必要,22%的家庭认为没有必要。

对家庭教育者的作用问题,情况表明在家里经常教育孩子的是孩子的母亲,约占总数的67%,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学生父母亲,由于工作和生活忙碌,时间紧张,苦恼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在调查中,我们问孩子有心里话,通常是对谁说,结果只有22%对其父亲说,73%对母亲说,这说明家庭教育孩子还是依托于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调查还显示,大约有69%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思想方法是一致的,但也有31%的家庭则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方法,有些家庭因此会发生争执。

对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的问题上,26%的家长常用的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科学性、民主性特征,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利的,18%的家长认识到重鼓励、重效果的教育方式,莫过于教育者自身的以身作则,31%的家长主张严格惩罚,奉行“严打管教”,这易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抹杀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5%的家长尝试物质教育,这里面要讲究适度和时机,过度的金钱拥有和物质享受,只能助长子女虚荣、攀比、浮夸和吃现成的颓废心理,反而会干扰和阻碍子女的健康成长。

另外33%的家长很少过问学生思想行为动态,学习成绩,基本任其发展,个别家长遇到孩子有了异常行为动辄打骂,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44%的家庭对子女放松要求,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

对家长评价观的认识问题,71%的家长认为“分数+评语”的方法最好,分数是衡量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客观指标,29%的家长认为“等第和寄语”的方法好,能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希望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对家长家校合作途径的选择问题,49%的家长认为开家长会,11%和16%的家长认为通过家访和家校联系单来沟通,而只有部分家长认为通过家长学校来沟通,表明农村家长对家长学校认识不清,农村开展家长学校工作仍有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分析问题

以上对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现状的调查,使我们发现如下问题:

1、期望值过高

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不愿意自己孩子成为愚昧无知的一代,他们决不想让历史的遗憾在自己孩子身上重现,因为自己一辈子没上过大学,吃了文化水平低的苦,再加上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说什么也希望孩子将来上大学。

这想法在部分经济条件尚好的家庭中体现得最明显。

这是受我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以来,都认为只有读书高,才能有出自息,所以对子女的期望也高,只要子女学业不良,就不能面对现实。

与高期值相对应的是家长们都舍得投入,都是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尤其是物质上的要求,他们在孩子身上花钱从不吝啬,有些家长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奢求,殊不知太重的孩子消费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而且容易使孩子从小不懂勤俭节约,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吃不得一点苦,更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和自私自利的性格,这样的后果不知是否符合家长们的投入初衷。

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从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才能成功。

但在我们农村小学生中“不打不骂不成人,打打骂骂成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经验一直沿用到今天,到现在,有些家长仍认为用“打骂罚”的方法对管教子女的不良行为是切实可行的,为此,一些家长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往往不管问题大小,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拳打脚踢。

其实这种方法很不好,会给孩子的思想和智慧带来冲击,会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导致难以预料的结果,当然,必要的管教还是要的,否则有些小毛病的孩子会发展成大大毛病,管教并不一定要采取打骂的方式,关键在于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有些家长夜里只顾打扑克、搓麻将,对子女的学习最多问一句“作业做好了没有?

”一听到作业没做好或考试成绩不好,不是打就是骂,根本不去了解孩子作业没做好或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更谈不上去分析根源、辅导孩子的学业。

有些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要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当子女碰到难题请教时,不是耐心地指导,而是觉得又气又恨,心情急燥时匆匆应付了事,或叫子女自己去想,久而久之,子女不敢再问父母。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勤学苦学,古代就有“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勤奋学习,最后金榜题名的故事,所以,现在许多家长都认为应该勤奋学习、才能学业有成,只要勤奋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而把成绩不好往往归结为不努力、不勤奋,根本不去思考巧学、乐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3、沟通太少、立场不统一

在农村家庭中,经济收入可观并且稳定的家庭并不是很多,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很多学生家长是一边在工厂上班,一边还干着农活,有些甚至还是三班倒。

但我们跟这些家长接触时,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累,认为只要能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再累也值得,可他们往往也就是提供条件而已,往往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更不要说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地沟通了。

另外,很多家庭都是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祖父母和父母之间存在教子教孙的观念差异,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会形成拉锯的局面是司空见惯的。

就是父亲和母亲,有时也会不统一,往往造成父严母护的局面,还有的家庭是双亲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倒给另一方,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了孩子的无所适从或盲从一方,叫他们如何去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事物呢?

4、过分依赖学校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行了,所以就完全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我们老师最怕两类家长:

一类是总在关照或者请求教师“老师,麻烦您了,我们都没什么文化,全靠您了,您要打要骂都行”,这是大多数农村家长在家长会上会说的。

还有一类是强调老师的义务型的。

他们的典型的话语是:

“我们花了钱送孩子到学校来,孩子怎么成了这样?

他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都说聪明!

”这类家长的孩子,恰恰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但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忘记了或者说从未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而一味地感叹自己的孩子没遇上好的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又怎么能学会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追求自我完善呢?

(三)、研究对策

研究家长教育观念的目的在于肯定并发挥其教育观念中积极正确因素,转变、纠正其消极偏颇的因素,从根本上优化家长素质,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策略:

1、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相互沟通,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今天,家长愈来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由于受传统价值观念等影响,不少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与学校教育相矛盾,这种家庭教育必然给学校教育带来负向迁移,对推进素质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的工作已迫在眉睫,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2、在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亟待重视宣传教育观、人才观、儿童观、新子观、评价观等科学新观念,我们要引导家长从单纯依靠学校教育转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同步进行。

引导家长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