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525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docx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形成性考核的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增加值?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答:

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

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收入法:

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营余)

(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答: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具体包括最终消费(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的报酬收入、资本要素的报酬收入。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

我国“十五”时期:

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91%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15.32%

3.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1、企业2003年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2+4+8+21=65(亿元)

2、答:

(1)国内生产总值=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

亿元

使用

来源

总产出15000

最终消费8110

减:

中间消耗4713

居民消费5600

劳动者报酬5240

公共消费2510

生产税净额595

资本形成总投资2037

固定资产消耗1480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

营业盈余2972

库存增加24

贵重物品净获得3

净出口140

出口1200

减:

进口1060

国内生产总值10287

国内生产总值10287

3、答:

(1)国内生产总值、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及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如下表:

(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89340.9

98592.9

107897.6

121511.4

142394.2

最终消费所占比率(%)

61.1

59.8

58.2

55.5

53.0

资本形成所占比率(%)

36.4

38.0

39.2

42.3

44.2

(2)(3)各项分析如下:

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本期间内,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从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看,最终消费占据比例最大,其次是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为正,说明出口大于进口,数值逐年有所增加。

本期间内,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降低,表明我国消费的相对地位有所回落。

(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

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但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本期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提高。

表明我国投资比重增大。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2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的账户组成。

答:

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

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分配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被编制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人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人,这些构成了收人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人分配账户的内容。

2、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

答:

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

因此,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

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

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

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

通过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3、

指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280

6860

7703

8472.2

9422

104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253

2366

2476

2622.4

2936

325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9.2

37.9

37.7

37.1

37.7

36.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9.1

47.7

46.2

45.6

47.2

45.5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

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宫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最终消费支出

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恩格尔系数常用于衡量居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以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状况。

联合国标准:

该系数在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最富裕。

二、

1、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680-256-(85-6)=345(亿元)

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345+(38-42)=341(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341+(0-7-3-43)=288(亿元)

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

收入形成帐户单位:

亿元

使用

来源

劳动报酬256

生产税净额79

总营业盈余345

总增加值680

合计680

合计680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单位:

亿元

使用

来源

财产收入42

原始收入总额341

总营业盈余345

财产收入38

合计383

合计383

收入再分配帐户单位:

亿元

使用

来源

经常转移支出53

所得税43

社会福利7

捐款3

可支配总收入288

2、

(1)

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

  

2)

(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

    计算如下:

2709.60+686.79+407.37+528.15+843.62+1032.8+733.53+240.24=7182.10(元     

(2)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支出额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即: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

          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计算如下:

消费率=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7182.10/9422=76.23%

3、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5-89-368=935(亿元)

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35-455=480(亿元)

4、

(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消费=6800—4950=1850(亿元)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

=1850+0-800=1050(亿元)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净金融投资额

=(860+350+280)-1050=440(亿元)

(4)账户:

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账户单位:

亿元

使用

来源

最终消费支出4950

可支配总收入6800

总储蓄1850

合计6800

合计6800

居民部门资本账户单位:

亿元

资产变化

负债和净值变化

资本形成800

总储蓄1850

净贷出(+)/净借入(-)1050

合计1850

合计1850

金融帐户单位:

亿元

资产变化

负债变化

银行存款860

股票和债务350

保险280

负债440

净金融投资额1050

合计1490

合计1490

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

5、、国民资产负债总额=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负债

=(有形资产+非金融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额

=4000+400+320-360=4360(亿元)

期中测验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年底总人口数(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外净要素收入(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2000

88254.0

126743.0

89468.1

-1214.1

7059.0

16.4

50.2

33.4

2001

95727.9

127627.0

97314.8

-1586.9

7624.9

15.8

50.1

34.1

2002

103553.6

128453.0

105172.3

-1618.7

8187.6

15.3

50.4

34.3

2003

116603.2

129227.0

117251.9

-648.7

9073.3

14.6

52.3

33.2

2004

136584.3

129988.0

136875.9

-291.6

10561.0

15.2

52.9

31.9

(1)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各年度结果如上表。

国内生产总值具体包括的生产成果有: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

(2)1999-2003年国外净要素收入均为负值,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即我国公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小于外国公民在我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结果见上表。

(4)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而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

比如: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记入美国的GNP中,但不记入美国的GDP中,而记入日本的GDP中。

因此,若某国的GNP超过了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

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GNP

(5)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

或者写成:

GDP+国外要素净收入=国民总收入

(6)1999-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先计算各年环比发展速度:

2000年:

100%2001年:

97314.8÷89468.1×100%=108.8%

2002年:

105172.3÷97314.8×100%=108.1%

2003年:

117251.9÷105172.3×100%=111.5%

2004年:

136875.9÷117251.9×100%=116.7%

b、求平均发展速度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3 

一、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和差别。

解答:

联系:

(1)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

(2)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账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账户、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基本对应,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账户中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也是基本对应的。

差别:

(1)国际收支平衡表立足于国内编制;国外账户则立足于国外编制。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当期对外交易流量的记录,并不反映对外经济存量的多少,而国外账户却包括反映对外资产负债存量的账户。

(3)关于分类的差别。

对金融项目,国外账户以金融手段的种类作为主要分类基础,据此区分为七个类别,然后再考虑长期与短期分类。

国际收支平衡表则以功能为主要分类基础,首先区分资本项目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区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资本,其中证券投资、其他资本按资产和负债分列,然后是资产和负债的具体项目,储备资产,分金融手段反映。

(4)核算目的与分析功能上的差别。

2、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

人口的经济构成包含哪些内容?

解答:

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

(1)人口总量统计。

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

(2)人口变动统计。

包括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迁移)变动统计。

(3)人口构成统计。

包括:

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人口地区构成统计;人口的社会构成。

二、计算分析题

1、

2、某国有如下资料:

解答:

(1)国内生产总值:

(分配法)GDP=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20000+(21000—16000)+12800+9260=47060(亿元)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36000+11000+(1440—1380)

                           =47060(亿元)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47060—60=47000(亿元)

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

=47000—12800=34200(亿元)

(2)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

=50000—36000=14000(亿元)

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

=14000+(—30)—11000=2970(亿元)

3、

解答:

(1)相关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553-3775=4778(亿元)

国民总收入(国民原始总收入)

=GDP+来自国外生产税净额+来自国外劳动者报酬+来自国外财产收入净额

=4778+(-5)+(-10)+(-16)=4747(亿元)

国民原始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

=4747-589=4158(亿元)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现期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4747+1=4748(亿元)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产消耗

=4748-589=4159(亿元)

储蓄总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

=4748-3858=890(亿元)

储蓄净额=储蓄总额-固定资产消耗=890-589=301(亿元)

国外净资本流入=金融资产净购买-负债净额

=1630-1632=-2(亿元)

或者:

国外净资本流入(即净金融投资)=储蓄+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

                  =890+(-3)-889=-2(亿元)

(2)国民经济流量账户

货物与服务账户       单位:

亿元

来  源

金 额

使  用

金额

总产出

进口

 

 

 

 

 

 

 

 

8553

1093

 

 

 

 

 

 

 

 

中间消耗

最终产品使用

最终消费

总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形成

生产损耗

净额

库存增加

出口

3775

5871

3858

889

905

589

316

-16

1124

总供给

9646

总需求

9646

生产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金 额

来  源

金额

中间消耗

增加值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增加值净额

3775

4778

589

4189

总产出

 

 

 

8553

 

 

 

合计

7667

合计

8553

收入形成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金 额

来  源

金 额

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固定资本消耗(-)

营业盈余净额

2583

601

1594

589

1005

增加值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增加值净额

 

 

4778

589

4189

 

 

合 计

4778

合 计

4778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金 额

来  源

金 额

财产收入净支出

原始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原始净收入

 

16

4747

589

4158

 

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营业盈余净额

2573

596

1594

589

1005

合 计

4763

合 计

4763

其中:

劳动报酬=国内劳动报酬+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2583+(-10)=2573

生产税净额=国内生产税净额-支付国外的生产税净额=601-5=596

收入再分配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金 额

来  源

金 额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4748

589

4159

 

原始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原始净收入

经常转移净收入

4747

589

4158

1

合 计

4748

合 计

4748

      

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金 额

来  源

金 额

最终消费支出

储蓄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储蓄净额

3858

890

589

301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可支配收入

4748

589

4159

合 计

4748

合 计

474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4分)

三、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错)理由:

基本价格是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来确定的价格形式。

而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仅是要素价格所确定的价格形式。

(P11)

2.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饮料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

(错)理由:

最终产品的定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

粮食用做畜牧业饮料的消耗就是畜牧业生产中的中间消费,种植业的最终产品和产值。

(28、32)

3.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Ⅱ象限。

(错)理由:

第Ⅰ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49)

4.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

(错)理由:

居民消费支出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支付房屋租金应计入居民服务所花费的支出,但购买住房(有保值升值因素)不是最终消费,不应计入消费支出。

(81)

5.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和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

(错)理由:

金融交易即是机构双方间的严格意义上讲的货币性交易,都涉及现有金融资产所有权的转移,负债的产生和消失。

如现金兑债券,债券兑现金等。

(104)

6.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18200亿元。

(对)理由:

一国拥有国民资产=非金融资产+国外部门净资产

=15000+3200=25800亿元(P144)

五、计算题

1.试根据下列投入产出简表计算各行业的直接消费系数。

  

中 间 使 用

总产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中间

投入

第一产业

20

50

20

90

400

第二产业

70

200

60

330

500

第三产业

10

50

20

80

200

合计

100

300

100

500

1100

总投入

400

500

200

1100

 

 

解:

计算公式:

直接消耗系数计算方法:

,其他结果如表下: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0.05

0.1

0.1

第二产业

0.175

0.4

0.3

第三产业

0.025

0.1

0.1

2.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总产出3000亿元,中间消耗1320亿元。

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和等财产收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所得税450亿元。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5亿元,固定资本形成330亿元,库存增加20亿元。

(1)根据所给资料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并计算各账户平衡项。

(2)指出部门资本账户中资金余缺的具体数字并进行分析。

(3)计算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