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335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docx

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09年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2009•北京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km/s。

3105

2、【2009•北京市】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选填“会聚”或“发散”)发散

3、【2009•天津市】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__m。

当该同学走近擎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不变

4、【2009•天津市】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

大于;小于

5、【2009•重庆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选填“虚”或“实”)像。

凸实

6、【2009•重庆市】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看到下面的情形:

如图1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º,则反射角是______度。

50

7、【2009•河南省】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写出一个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不能凭视觉判断运动物体的真实位置;开关闭合后稍后才能看到灯光;先听见雷声后看到闪电等。

8、【2009•河北省】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_______;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__________。

图2中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o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发生镜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等,图略。

9、【2009•江苏省】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_____.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

10、【2009•南昌市】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

⑴将用电器接到家庭电路中隐含条件: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__;

⑵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烧开  隐含条件:

开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

⑶利用激光测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隐含条件: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

⑷给遥控器换上两节新的干电池隐含条件:

电源电压为_________.⑴220V⑵100℃⑶3×108m/s⑷3V

11、【2009•贵阳市】如图3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镜面

12、【2009•长沙市】我市烈士公园内的年嘉湖环种杨柳,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

直线传播反射

13、【2009•锦州市】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直线传播;反射

14、【2009•宜昌市】 从圆形金鱼缸的侧面观察缸内水中的金鱼,看到的是金鱼正立的、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放大;虚

15、【2009•荆门市】如果没有好的用眼习惯,容易使眼睛近视。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

其矫正方法是配带__________透镜。

前;凹

16、【2009•茂名市】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4所示就是其中的一些。

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__,属于光的色散的是__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______。

(填代号)C,B,A

17、【2009•临沂】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_________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

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原理)

18、【2009•玉林市】如图5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__。

会聚焦距

19、【2009•湛江市】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折射、反射

20、【2009•朝阳市】如图6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______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_____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__来辨别真伪。

七绿紫外线

21、【2009•莆田市】紫金山天文台2009年6月13日通报:

2009年7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__________传播理论。

如图7所示,位于地球上A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_________食,位于B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_________食。

直线 全 偏

二、选择题

1、【2009•北京市】图8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B

2、【2009•天津市】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

3、【2009•天津市】图10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

A.图甲和图丙B.图乙和图丙C.图甲和图丁D.图乙和图丁

4、【2009•重庆市】 如图1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透过树林的阳光

台灯在镜中的像

倒映在江中的“桥”

看见在海面下的冰山

A

B

C

D

图11

5、【2009•河南省】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

6、【2009•河北省】图12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C

A.a点B.b点C.c点D.d点

7、【2009•江苏省】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B

8、【2009•江苏省】 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A

 

9、【2009•南昌市】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10、【2009•广州市】红外线与可见光【】C

A.频率相等B.波长相等

C.都是电磁波D.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11、【2009•广州市】图15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12、【2009•广州市】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16所示,此时【】C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3、【2009•长沙市】如图17,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D

A.幻灯机B.投影仪

C.放大镜D.照相机

14、【2009•泰安市】下图18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图18

15、【2009•宜昌市】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C

A.小孔成像B.水中月亮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

16、【2009•荆门市】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D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17、【2009•茂名市】如图19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CD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左移动

D.透镜向右移动

18、【2009•临沂】如图20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C

(a) (b) (c) (d)

图20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9、【2009•临沂】如图21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20、【2009•玉林市】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C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

21、【2009•湛江市】 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C

22、【2009•福州市】如图2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C

 

23、【2009•娄底市】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A

24、【2009•威海市】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25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B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25、【2009•绵阳市】在“5.12”地震的生命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和音频生命探测仪【】D

A.向幸存者发出多种信息

B.向幸存者发出不同信息

C.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多种生命信息

D.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某一种生命信息

26、【2009•绵阳市】《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

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27、【2009•雅安市】在图a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28、【2009•齐齐哈尔市】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B

 

ABCD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29、【2009•河池市】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A.10cmB.15cmC.20cmD.30cm

三、作图题

1、【2009•北京市】如图10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

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2、【2009•上海市】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3、【2009•江苏省】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4、【2009•南昌市】如图31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5、【2009•广州市】如图15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

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6、【2009•贵阳市】如图33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⑴标出小铁球A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7、【2009•宜昌市】 

(1)请在图34中画出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2)图35是非正常眼睛的示意图,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合适的透镜用于矫正。

8、【2009•荆门市】

(2)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36所示,夜晚,当有光照射到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

试画出图中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9、【2009•福州市】画出图37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四、探究与实验题

1、【2009•北京市】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放大的像。

(选填“倒立”或“正立”)实正立

2、【2009•上海市】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__________、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

1.记录凸透镜的__________。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__________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规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

光具座(刻度尺);焦距;同一高度;光屏

3、【2009•河南省】小周用图l2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

(2)小周在图12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_________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_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光屏中央

(2)远离透镜方向(左)靠近透镜方向(左)

(3)远离透镜方向(右)

4、【2009•贵阳市】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

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40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___(选填:

“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凹靠近⑵ 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 或变厚(或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

或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或对光线的汇聚能力强

5、【2009•泰安市】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会聚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靠近

6、【2009•锦州市】(5分)小亮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调整的目的是____.

  小亮同学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7.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4

——

正立、放大的虚像

(2)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m.

(3)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

(4)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使像能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

(2)5 (3)倒立、缩小的实像;15

  (4)远离

7、【2009•荆门市】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42,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

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__________f(选填“>”、“=”或“<”)。

实;靠近;远离;<(或=)

8、【2009•玉林市】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12所示的实验。

(1)小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F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纸板B向前(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2分)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分)(本题满分4分)

9、【2009•湛江市】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由图13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②如图14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机上.

③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1)52.4、20、2.62

(2)①15、同一高度②c、幻灯(或投影、电影放映)③蜡烛放在焦点上(或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