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333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docx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摘要]大众文化以平等化的参与、多样性的选择以及娱乐性的表达方式等特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方面,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民主表达的平台和丰富多彩的人生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又容易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认知混乱和判断错误。

因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正视大众文化具有广泛影响的事实,在价值观教育中注重主流文化大众化的表达,注重开展均衡的价值观教育,并在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1-0087-06一、文化、大众文化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价值观“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

”也就是说,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样为好,怎样为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等等的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和。

从形式上看,价值观具有不同于科学认识系统的特殊思想和精神形式。

构成价值观的思想形式则主要是信念、信仰和理想。

“信念”产生于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以经验和记忆中的某些事实为根据的,它对未来事实的想象、预料和推断是以事实为前提的合乎逻辑的推论。

“信仰”是人们关于最高(极高)价值的信念。

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的形式。

人们信仰什么总是有所不同,并且会随着历史发展而演变。

信仰的形成既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也受到社会文明发展和传播的影响。

“理想”以未来的实际形象为标志,它为人的思想和活动及其结果提供着自觉的典范或“样板”。

价值观作为人们基于经验和知识而产生的对行为和思想的判断标准,作为人们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期,既是社会的规范,也是个体的自我选择的结果。

毋庸置疑,价值观总是受到人们的经济基础、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的制约。

同时,每一个时代的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深深地受到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影响。

因此,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各方面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更为密切。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价值观就是文化,但是两者的形成和嬗变轨迹不同,影响和作用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

(1)文化中蕴含着价值观。

一些文化现象、文化商品、文化活动本身蕴含着、折射着价值观和价值内涵,比如“择偶类”节目是人们婚恋观的反映。

(2)文化成为价值观塑造的载体。

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是以文化的方式来进行价值观的塑造。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价值规范的提出一般采取文化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价值观的形成。

文化的表达方式虽然间接,但却更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文化构成了价值观形成的场景。

价值观的形成既是人们对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自发思考的过程,也是主流社会自觉建构社会规范的过程;既是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在思想领域和观念领域的折射,也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熏染和影响。

以家庭、学校、同辈团体、社会等各个层面表达的文化生活构成了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场景。

在文化领域中,大众文化的形成较晚,但是,对人们的影响极为深刻。

大众文化源于20世纪初文化工业的产生。

由于新的技术和设备的相继问世并进入文化领域,催生了一种以工业生产方式和复制技术制造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不仅带来了文化的存在形态、结构和格局的重大变化,也使文化观念、生产方式、接受和作用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文化工业的支持下,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大量涌现,大众文化应运而生。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媒体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大众文化包括商业电影、卡通小说、电视剧、各种形式的广告、通俗歌曲、休闲报刊、卡通音像制品、mtv、时装模特表演、营利性的体育比赛,等等。

与主流文化的政治性、主导型等特征相比,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商业性、产业性、娱乐性、技术性、流行性等特征。

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化消费、文艺欣赏、文化活动不再是少数受过良好教育者的专利,而是变成普通大众的日常活动,甚至是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实现了为大众服务的社会功能。

然而,大众文化过度的娱乐性特性也容易诱导“大众”沉迷于消费和娱乐,而远离对社会的审视和评判;大众文化过度的商品化,也容易导致“大众”精神世界的迷失。

中国的大众文化兴起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港台流行小说、港台电视剧为先导。

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众文化发展迅速,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受到精英文化的挤压,但是,其勃兴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

文化产品和种类不断增多,西方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多。

大众文化以平民化挑战贵族化,以鲜活生动的表现形式挑战僵化和简单的说教;以人性的复苏消解政治性的高压;以多样性的人生选择抵制“大一统”模式;以个性的弘扬对抗对个性的压抑。

总之,大众文化最初的兴起是对极左时期人性压抑和扭曲的反抗,也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后果。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克服“大一统”的价值观模式以及机械性的说教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在当代中国的文化格局中,已经形成了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三分天下的文化格局。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透视目前,对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考察一般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

随着社会科学领域大量使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大学生的价值观研究也更多地运用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做出基本判断,这为我们客观地分析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提供了重要借鉴。

第一,积极向上的政治价值观。

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对国家的认同感比较强。

如在“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重大问题上,绝大多数同学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主流是好的。

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87.6%的大学生关注‘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53.1%的大学生关注‘每年两会的召开’,92.8%的大学生对‘中国能成为一个发达而强大的国家’充满信心”,这说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多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符合社会基本价值目标的,如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如何选择”这个问题上,有76%的同学选择了“维护集体利益”;在“承担社会责任和发扬奉献精神是否重要”这个问题上,有79.9%的同学回答“非常重要”。

在“发扬团队精神是否重要”这个问题上,有82.5%的同学选择了“非常重要”;在“如何选择实现个人理想的途径”这个问题上,有81.8%的同学选择了“艰苦奋斗”。

(三)对自由主义法律观的误解佩迪特对自由主义在自由与法律关系认识上也存在误解。

—个直观的证明就可以推翻佩迪特在此方面对自由主义的认识:

很多自由主义者都支持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性而非矛盾性。

在贡斯当眼里,“自由是只受法律制约,不因某个人或若干个人的专断意志受到某种方式干涉的权利”。

在洛克的眼里“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在孟德斯鸠的眼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在哈耶克的眼里“法律、自由和财产权乃是一种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

由是观之,主流自由主义学者既没有支持一种干涉的自由概念,也没有把法律和自由对立起来看待。

再来看佩迪特界定的法律概念以及法律和自由的关系存在哪些内在的理论缺陷。

正如哈耶克所言,“在这么多伟大的思想家之间所存在的这一明显的冲突,并不意味着他们达至了相反的结论,而只意味着他们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着法律这个术语”。

本文认为,可以将众多政治学者眼中的法律概念分为三种来看待。

第一种法律指的是政府的行政律令,是个人或者团体按照自身意志对他人造成强制的法律。

霍布斯、边沁等被佩迪特称之为自由主义代表者们眼中的法律正是如此。

如果按照这样理解法律,那么法律自然就成为与人之自由完全对立的事物。

第二种法律指的是按照人的理性立法所建构的法律,这种法律一般往往以公意或者人民利益、或者共同利益为建构目标。

这样理解法律的学者包括佩迪特、卢梭等人。

他们都把真正的法律与人之理性等同起来,而这种理性又往往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因而,在法律、理性、人民的利益之间存在一种三位一体的内在关系。

正如卢梭所认为的那样,“我们无须再问应该由谁来制定法律,因为法律乃是公意的行为,我们………无需问人们何以是自由的又服从法律,因为法律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

这样一种法律观念,并非排除一般意义上地反对干涉,而是认为法律产生的干涉由于符合人民的利益,因而是非专断的,并且是人之自由的保证。

这样理解的法律概念就和霍布斯等人理解的法律概念产生了区别,“法律既然结合了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所以一个人,无论他是谁,擅自发号施令就决不能成为法律;即使是主权者对某一个别的对象所发出的号令,也绝不能成为一条法律,而只能是一道命令。

唯有在这里才是公共利益在统治着。

”当然,佩迪特并不赞同卢梭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式,因为在卢梭看来,公共利益在于人民的同意,而佩迪特主张的则是,公共利益的实现寄托于法律赋予公民对政府决策永久性的质疑和论辩的权力。

第三种法律概念认为法律之为法律既非政治命令和行政律令,也非人之理性立法,而是人类生成的自由秩序背后遵从的规律或者说原则。

支持这种法律观的学者包括哈耶克、莱奥尼等一批自由主义学者。

他们认为,这样的法律是自发生成的或者客观存在的,而非人类理性本身的创造,人类的立法以及行政律令可以因为对真正法律的保证和体现而存在于现实,但是并不能因为存在而称之为法律。

他们并非充分证明自由秩序一定并非人之理性创造或者说与人造秩序毫无内在关联,也没有注意到法律在现实制度中总会依赖于理性立法的体现和保证,因而不能与立法理性完全分开,正如《联邦党人文集》里开篇提出的问题:

“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

”但他们坚持认为,真正的法律被称之为“法律之法”,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

在法律和自由的关系上,这些学者首先持有与佩迪特同样的自由观,即皆认为自由乃强制或者说专断干涉的对立面(这里的“强制”显然不包括人们能对他人的行为施加的所有影响,强制不仅要以造成伤害的威胁为前提,还要以实现别人的某种行为意图为前提),因而法律的存在是为了避免专断权力的产生,它划分了私人领域的界限并通过授予国家必要的政治权力予以保障。

这种法律因为本身的消极性质,即仅仅是否定政治权力对个人意志和特定、具体选择目标的规定,以及基于此而做出的否定人们之间相互的专断权力,而使得基于这种法律原则下,通过立法授予的政府权力。

虽然其本身不能避免干涉行为的存在,但却限于防止个人之间的强制所必要的限度内,从而保护了个人的私人领域免受他人专断干涉。

可以看出,佩迪特拿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各自认定的甚至是佩迪特代自由主义认定的概念来作比较,本身就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深深误解。

此外,佩迪特把法律的来源归于人之立法理性,从而为法律以及执行法律的政府对个人的大量的干涉行为以打着公意或者说人民利益的旗号打开了方便之门:

公益和永久论辩权力本身并第二,职业价值观的选择倾向于兼顾个性需求和社会需要。

调查显示:

在职业选择方面,63.8%的同学选择“会考虑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作更大贡献。

”另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员在如何对待集体问题上的选择最为理性,他们中选择‘先考虑集体利益,再考虑个人利益’的比例最高为51.31%,选择‘只考虑个人利益’的比例最低,仅为1.03%”。

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经不再选择“无私奉献”,而是选择兼顾个人利益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一项调查显示,在“在你选择工作时,你更看重以下哪项”的选项中,选择“在相关行业发展的机会和潜力”的占48.91%;“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占28.26%;“对社会的贡献”的占10.87%;“收入和福利待遇”的占28.26%,这说明大学生树立了以个体能力为本位的价值观念。

第三,更加务实的学习价值观。

调查显示,在“比起专业知识,更注意能力”的选项中,有39.13%的同学认为最重要的是积淀文化底蕴和提升个人修养;另有30.43%的同学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工作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说明部分同学十分重视实践及团队精神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说明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和对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新认识。

在“你认为当代大学生最注意哪些方面知识的学习”的选项中,选择英语的为61.67%,选择fl-g机的为48.33%,选择自然科学的35%,选择人文科学的为46.67%,选择社会科学(如经济、法律)的为68.38%,说明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功利性增强。

第四,理性务实的生活价值观。

大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比较客观和理性。

在“你是如何看待金钱的”选项中,有83%的同学选择了“有一定资产,可以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即可”;有14%的同学选择“越多越好,有钱可以买好房、汽车”,这说明了大多数同学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大学生的消费取向也比较理性,炫耀式消费在大学生中并不是主流。

在“你认为在什么东西上花大价钱最值得”的选项中,选择“书籍”的占弓6%;选择“食品”的占21%;选择“衣服和饰物”的占11%;选择“明星和动漫”等流行元素的仅占2%。

与20世纪50、60、7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80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更加趋于多样性、平民性、功利性、个人主体性。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存在着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问题。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地域环境、社会现实生活等方面都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

但是,大众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大学生是大众文化的主要群体。

大众文化的时尚元素和表达形式恰好契合了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育特征。

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为“每周上网5小时以内的为15.56%,每周上网5-10小时的为33.33%,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为51.11%”。

其中,在时间的分配上,看电影、电视剧的为86.67%,听音乐的为75.56%,交友聊天的为68.89%,查资料的为66.67%,看新闻的为53.33%,打游戏的占44.44%。

由此看来,大学生接触网络的娱乐功能大于学习功能。

从大学生接触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来看,武侠小说的读者群主要以高学历的群体为主,大学本科以上为21.6%,大学本科占18.2%,大学专科为18.2%,这三项相加读者群分布中受过高等教育者比例为58%,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消费的流向问题。

摇滚乐的主要观众及喜爱者中学生和部队官兵占主要部分。

“追星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学生。

此外,电影、漫画、时尚杂志等的消费群体中大学生也不在少数。

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用于大众文化的消费时间的比例高达72.5%;而在闲暇时间用于学习的只占13.7%;用于参加社会实践的占7%”。

不言而喻,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众文化平民化的表达、平等化的参与、多样化的选择等特征深深地吸引着大学生,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形成和主体性地位的逐渐确立提供了契机。

大众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去权威性,平等的参与形式以及自主选择性,相对于传统社会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而言,大众文化提供了双方平等互动的交流方式。

同时,大众文化也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机会,而大众文化商品的丰富性使大学生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第二,大众文化使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更趋于理性和务实。

大众文化的主要运作方式是商业化的运作。

作为一种商品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处处凸显了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特征。

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人生定位更加理性和务实,也更加接受了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三,大众文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整齐划一的人生定位,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消费观、婚恋观等逐渐呈多样化特征,而且包容性增强。

但是,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无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具有消极影响。

第一,大众文化中的多元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混乱。

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的了解程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个人主义(50.4%)、民族主义(46.1%)、民主社会主义(33.4%)。

从学生了解各种思潮的渠道看,大众文化无疑占据重要地位。

据调查,高校学生了解社会思潮较多的渠道依次是报刊书籍(53.6%)、课堂教学(51.5%)、课外活动(51.5%)、网络(49%)、影视(41.3%)、文娱活动(17.8%),这说明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报刊书籍、网络、影视成为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重要渠道。

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本无可厚非,但是,对各种思潮缺乏辨别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导致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

第二,大众文化中的“消费文化”诱导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的功利性。

大众文化按照市场化运作,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这就形成了以现实消费需要为主的特征,导致拜金主义、功和j主义、工具理性的泛滥,比如,大众文化中的“择偶类”节目中渲染的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

一些学生选择攀比的消费观、务实的生活态度,而丢失了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一项调查显示:

大学生中认为“理想变得越来越现实”占了58.5%;“从未有过”和“游戏人生”的比例占19.1%;普通大众认为“大学生理想变得越来越现实”的有59.1%,而“从未有过理想”与“游戏人生”的比例高达23%。

两方数据一致显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追求似乎没有以往那么强烈了。

过度的功利性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弱化。

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识选择“比较强”的为“18.1%”,选择“一般”的为58.3%,而大学生自身认为“比较强”的为10.5%,66%选择“一般”,而分别有17.2%和14.7%选择“比较差”。

第三,大众文化的“快餐文化”特点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选择的浮躁性。

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看,电视台中的各种“选秀”类等节目一方面为大众的参与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导大学生形成一夜成名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误区。

有50.1%和43.5%的学生对于“社会关系对事业成功的影响比职业技能重要”和“机遇对事业成功的影响比职业技能重要”持赞同观点。

各种网络阅读、各种速成班、速成教材、各种“成功学”图书的泛滥等都在引导大学生放弃艰苦奋斗的过程,渴望一夜暴富和一夜成名。

第四,大众文化的群体性文化也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上的盲从性。

大众文化以追求丰富的个性化为标志,但是,由于大众文化操作上的预设性和谋划性、技术上的可复制性等特征极易造成人们的盲目性和被动接受性。

大学生群体中明星崇拜、“粉丝”文化、攀比、缺乏创新与个性、缺失理性的批判精神等都是盲从性的表现。

因此,大众文化过度的娱乐性瓦解了大学生的批判精神,表面上的多样性掩饰着实质上的单一性,技术上的可复制性抑制了潜在的创造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大众文化遭受诟病的主要原因。

三、大众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工业文明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如何克服大众文化带来的诸多消极因素,从价值观教育的角度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第一,价值观教育的表现形式:

通过主流文化大众化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一项调查结果说明,“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和研究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研究的核心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主流文化是一种与大众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

主流文化既反映了一般的社会规范和社会要求,同时也反映了未来社会的理想与目标。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了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

如前所述,大众文化存在着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问题,而大众文化中的暴力内容、色情倾向、游戏人生的态度等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存在消极影响。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目标,一些文化产品不惜挑战道德底线、丑化经典、虚化历史,导致大学生价值评价的模糊和价值认知的混乱。

但是,面对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主流文化被边缘化的现象非常严重。

因此,主流文化重塑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因为主流文化是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要发挥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就要注重主流文化走下“圣坛”,走进民众,贴近民心。

主流文化是价值观教育尤其是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

目前,主流文化大众化的趋势逐渐增强,从而传统意义上的“雅”与“俗”的界限也日趋模糊。

多数主流文化作品开始向通俗化方向演变。

主流文化借助大众文化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平等的作风以及参与互动的形式来达到建构主流价值观的目的。

高校和社会的价值观教育可以借鉴和采取大众文化的方式,以流行的符号赋予主流价值以新的表现形式,以现代的技术手段给予主流价值以时代的气息,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表达时代的主题。

“动漫”、“公益广告”、“经典老歌”等是可以广泛借助的载体。

同时,要注重提高大学生对大众文化的判断力、辨别力和鉴赏力。

“电影鉴赏”等通识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御大众文化消极影响的能力。

第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张扬大众文化中的真善美,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均衡发展。

大众文化作品中不乏真善美的主题,也较多人性本真的展示,这些人类优秀品质的展现可以跨越时空,也可以穿越国界。

正是因为大众文化张扬了人的真实的美、人性的高尚和人心的慈悲而走入人的内心,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而这些文化作品其实都可以成为价值观教育内容中必要的补充。

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集中在政治价值观教育和思想价值观教育层面,其他领域的价值观教育虽然有所涉猎,但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现实生活中,人的经济活动、人的社会公共活动、人的文化活动,甚至人的私人领域活动的增加,人的观念和行为都需要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

因此,价值观教育还应该包括经济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宗教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方面。

也有人提出不同的领域要有不同的价值观:

持续、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尚荣、知耻、修身的荣辱观;透明、参与、监督的民主观;聚富、守财和创造的财富观;公平、实效、伦理的分配观;理性、健康、自主的消费观;至诚、信用和践行的诚信观;互信、尊重、和平的安全观;人本、感性、尺度的幸福观,等等。

在一定意义上讲,许多大众文化产品中或活动中展示的主题与上述诸多内容是相衔接或者是相通的。

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所缺失的。

因此,通过弘扬大众文化中的健康向上的主题,实现价值观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价值观教育的有益途径。

第三,价值观教育的理念:

在价值观教育中实现尊重多样性与倡导价值共识的统一。

如前所说,大众文化具有同一性特征,但是,这种特征并不排斥其多样性特征,就文化商品、文化活动、文化载体、文化交流活动、文化所传递的信息而言,大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依然显著。

不同的人,可以从同一文化商品中获取不同的文化信息和不同文化感受,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

正是这种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大众文化的魅力也在于此。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接受并促进大众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与此相适应,受人的存在方式的制约,每个人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都会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尺度和不同的价值追求。

它的意义就在于,这种个性化、独特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新的源泉。

大众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满足了人们多样性的选择和多样性的人生体验,因此,人的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认同。

但是,正如一定时期的大众文化总要表现出一定的时代主题一样,一个社会总要有主流价值观从而凝聚社会力量,形成价值共识,推动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既要做到倡导主流价值观,同时又要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