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199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docx

浅析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

 

中国电信发展及现状

 

组长:

李斌

组员:

韩跃,郝思佳,刘炫呈,赵林

中国电信网现状

内容摘要:

固网宽带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为人们构建了不同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的信息空间,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和传统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其核心依然是原来的传统互联网,其接入层由移动网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原互联网的延伸。

本文试论中国电信网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固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地域分布,业务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固网宽带发展现状和推进策略

一、我国固网宽带业务现状分析

二、发达国家固网宽带发展经验

三、我国电信运营商固网宽带推进策略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章:

三大运营商的对比

一、三大运营商近来业绩分析

二、三大运营商数据业务分析

三、三大运营商的优势

四、三大运营商的困局

第五章:

电信业务

一、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发展现状

  二、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发展思路探讨

第一章:

绪论

一、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整个电信行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除了4G网络建设之外,还有客户拓展、存量客户保有、移动互联网发展布局等方面需要庞大的费用支出。

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客户维护方面也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

这也是今年一季度三大电信运营商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

国务院近日下发文件,到2015年底,将建成超过130万个4G基站,实现乡镇以上地区网络深度覆盖,4G用户超过3亿户。

与此同时,国务院文件称,要推动电信企业通过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赠送等多种方式降低流量资费水平,提升性价比。

现如今,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们要加大4G基站建设,另一方面要降低流量的资费,以惠及广大用户。

可以说,2015年将是中国电信运营商较为艰难的一年。

对于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来说,目前4G业务刚刚起步,前期布局所需的投入和客户转化及维护将需要庞大的支出,所以中国电信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研究意义

一是在理论上完善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模型和评论体系。

在理

论上,为中国电信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是有利于我国电信企业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核心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市场潜力和生产潜力,通过自身的经济指标与竞争对手比较,指导企业找准不足、挖掘潜力,变可能为现实,成为企业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有力工具。

二、研究思路及内容

中国电信行业或许将面临第四次组,从各方位细致分析电信行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固网宽带发展现状和推进策略

固网宽带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为人们构建了不同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的信息空间,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

目前我国宽带业务的发展正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固网宽带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一、我国固网宽带业务现状分析

(一)我国固网宽带进入高速增长期

宽带战略价值与国家利益密不可分宽带所引发的网络融合、运营商转型、产业链变化等一系列巨变都显示“宽带”是社会信息化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而宽带的真正战略价值是来自于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变革。

宽带产业的发展既是投资拉动又是消费拉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转为战略新兴产业和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受全业务运营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纷纷加大宽带建设力度,提升宽带业务渗透率。

我国宽带普及率经历了初期的缓慢增长后,近年来固网宽带普及率增速有所加快。

目前进入快速增长期,固网宽带接人户数年增长率在2o%左右。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宽带普及率仅为l1.67%,人均固网宽带普及率水平相当于8年前的美国、日本,l1年前的韩国,固网宽带的发展尚不成熟,距发达国家固网宽带普及率2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国公民总体上还没有形成宽带上网的习惯,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普及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没有到来。

(二)固网宽带发展不均衡

首先,我国东中西部在固网宽带规模上存在较大差距。

2011年年底,我国东部地区宽带接入用户的占比为57%,比其人口占比高出20.6个百分点;宽带接人用户占中西部地区人El总数的比例仅为43%。

东中西部的固网宽带发展失衡。

其次,从各省份201l年互联网普及率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50%,其中北京为70.3%,上海为66.2%。

同时有10个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低于30%,这些省份均来自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由此可见,我国宽带和互联网的发展地区差异很大,并且宽带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建设和发展。

(三)无线移动宽带业务与固网宽带业务将面临长期并行发展的局面。

总体而言,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固网宽带进入快速成长期,而无线移动宽带业务也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两种宽带接入方式在我国将长期面临并行发展的局面。

但是两种宽带接入方式总体上并不冲突,并且可以相互补充,在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人群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首先,从接入方式的技术角度看,目前比较流行的固网宽带接人技术其带宽连接速度一般可达数兆甚至数十兆,但接入方式固定无线移动宽带则主要是指基于无线方式实现的宽带业务,在连接速度和稳定性方面不能与固网宽带相比,但是接人方式灵活。

正是基于固网宽带和无线移动宽带这样的技术特征,它们在宽带整体业务发展的领域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固网宽带具备高稳定性和高带宽的特点,但需要固定线路的覆盖和连接,因此它在固定线路覆盖的区域内可以承担所有的宽带业务功能;而无线移动宽带具备覆盖广泛和灵活的特点,但是稳定性和带宽性能都难以保证,因此往往作为固定宽带覆盖范围之外的补充,为有限规模的轻度使用用户提供宽带接人并为低流量业务如移动VolP、移动电视等提供承载。

其次,从接入方式的受众看,无线移动宽带和固网宽带将满足不同的细分消费者。

月使用量低于5GB的笔记本电脑用户及单身用户,会逐步考虑用无线移动宽带替代固网宽带。

以家庭娱乐为主的用户及主要在20点至23点使用网络的城市家庭用户,会考虑固定宽带,因为移动宽带在网络质量和成本上都无法满足其需求。

而农村地区用户,因为用户密度低,固网建设成本较高,会偏向于使用移动宽带。

消费者的行为会根据网络宽带接入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

随着我国3G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手机智能终端和电脑终端的不断丰富,在保证忙时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无线移动宽带在低速业务市场上会对传统的固网宽带市场带来一定冲击。

但对于以要求网络连接速度和网络稳定性为主的家庭宽带用户及商业办公为主的商业用户,移动宽带居高不下的费用使得固网宽带仍然是高速业务用户选择的主要接人方式。

因此,固网宽带和无线移动宽带的业务发展需求具有各自的特点,无论是固定还是移动网络,业务的多样化、网络的稳定性、连接的及时性,都使得整体宽带业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固网宽带和无线移动宽带的普及为消费者的上网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带来根本改变,对我国整体宽带业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发达国家固网宽带发展经验

从全球固网宽带发展的角度看,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25%以上,宽带家庭渗透率达60%左右。

其中欧美、日韩等国和地区将宽带的普及和宽带能力提升为国家战略,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拉动经济的增长。

美国是信息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固网宽带和互联网在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1年年底,美国固网宽带接人户数达到9000万户,接入普及率达到28.8%。

作为全球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美国于2009年4月启动了“国家宽带计划”,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和投资、增加就业、教育我们的孩子、保护公众以及民主政治的路线图”。

韩国是全球宽带发展最成熟的国家。

目前韩国平均网络接入速率为12兆,位居全球第一。

同时韩国也是世界上固网宽带普及率最高的市场,其固网宽带业务发展十分迅速。

由于韩国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人口相对集中,网络铺设方便陕捷,使得韩国的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先天优势,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消费者较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韩国已成为固网宽带普及率世界最高、宽带运营实力在亚太地区最强的国家。

日本是FTTH(光纤到户)发展最好的国家,日本政府将FTTH的普及程度视为社会信息化先进程度的标志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光纤宽带建设。

2006年8月日本政府推出“下一代宽带发展战略2010”,当时提出的目标是:

“2010年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让没有宽带建设的区域降为零;2010年日本90%的家庭都可接人超高速(传输速率为30Mb/s)网络。

”截至20l1年年底,日本固网宽带接人户数达到3600万户,宽带普及率为28%。

家庭宽带渗透率超过80%,其固网宽带普及率的指标与美国相近。

三、我国电信运营商固网宽带推进策略

加强网络建设根据固网宽带建设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于用户而言,运营商的网络覆盖率、上网速率的高低和网络的稳定性是其首先考虑的因素。

网络覆盖范围的广度是起初制约用户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上网速度的保证和网络稳定性的保障是增强用户感知、维系客户的重要因素。

因此,运营商应积极推进“光进铜退”,大力建设FTTH网络提升宽带接入能力。

为进一步开发潜在宽带业务需求提供网络条件。

(一)丰富互联网业务应用

科学技术只有转换成为生产力才能发挥其社会价值。

纵观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发展经验,网络建设的投资必须配合丰富的业务应用。

随着互联网内容的不断丰富,将有助于更多固网宽带用户数的提升。

目前我国的宽带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应用相匹配才能达到固网宽带发展更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固网宽带业务虽然丰富,但是除了IPTV等少数业务外,大部分业务仍可以通过原有宽带网络承载传输完成,因此,设计出针对高速宽带网络的互联网业务有助于提高用户感知和固网宽带移动业务的渗透。

(二)制定符合大众需求的资费

通过前文分析,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文化、通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所以我国电信运营商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在不同业务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推广策略。

固网宽带服务的定价至关重要,较高的资费是消费者接纳固网宽带业务的主要障碍,低廉的资费和优质的服务是争取客户的重要手段。

因此,丁信部提出了我国宽带发展“提速度、广普及、惠民生、降价格”的目标。

根据固网宽带业务,划分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合理的资费,有助于电信运营商争取客户的同时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和传统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其核心依然是原来的传统互联网,其接入层由移动网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原互联网的延伸。

移动互联网应用包括页面浏览、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文件下载、在线游戏、在线视频和微博等。

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交流、娱乐和消费方式,使得互联网更加贴近普通人得生活。

移动应用的随身性、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发展空间和新商业模式,随着移动网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关注的重点业务。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和传统的桌面互联网市场规模差距不断缩小,移动互联网增速明显比传统的桌面互联网快很多。

详见下图:

(二)终端、用户和网络环境正在加速改善,目前,智能终端用户基数较小,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价格和功能)这一障碍将被逐步克服,智能终端用户的大规模增加,将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三)各方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日趋激烈,移动互联网领域竞争加剧,成功的模式将在竞争中,通过市场的检验显露出来。

从移动互联网入口竞争的参与者来看,其实有多方的参与者,既包括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向移动终端的延伸,也包括移动运营商,也包括一些移动互联网企业,也包括终端厂商。

他们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在智能终端方面,手机浏览器方面,手机操作系统,移动的即时通讯工具,移动商店等多个方面都在接近用户的端口来争夺入口的位置。

(四)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用户的大量增加,促进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56.7亿元,同比增长609.0%,预计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1.5亿元。

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及时性、方便性不断的吸引着新的用户加入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互相支撑和互相促进,这其中的商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二、发展趋势分析

(一)实现技术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是通信、互联网、各种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不同技术体制的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应用到了移动互联网业务上。

从移动互联网的性质和产业位置看,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包容的、开放性网络,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1、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  

目前能够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大致分成四类:

无线个域网(WPAN)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无线城域网(WMAN)接入和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

不同的接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用户需求,使用户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接入相应的网络,这也对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上四种接入方式中目前应用最广是的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和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移动互联网仍会以这两个接入模式为主,这两种模式中又以WWAN为主。

WLAN主要用于商务休闲和企业校园等网络环境,以IEEE802.11标准为基础,也就是众所周知的Wi-Fi网络,支持静止和低速度的移动。

WWAN是指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如3G)实现互联网接入,具有网络覆盖范围广、支持高速移动性、用户接入方便等优点。

2、移动终端的多样化  

终端是业务推广的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的种类也不断增多。

移动互联网设备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手机,手机操作系统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从以往的安卓和IOS两家主要竞争的格局下,XX也推出了自己的E平台,阿里巴巴也推出了自己的阿里云OS手机,包括小米了和点心基于安卓进行了深入的加工。

除了手机外,平板电脑、便携电脑也会越来越多。

3、网关技术推动内容制作的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固定互联网的应用交互快速增加,这对快速、高效连接互联网和移动网的网关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移动互联网网关实现的功能主要把网上的应用内容快速准确的适配到移动终端上,使移动终端能方便的访问互相联网所有开放的内容。

由于大量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移动网络上的流量越来越大,在移动互联网网关中使用深度包检测技术,在适配和转换格式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运营商的资费计划和业务分层策略,有效地进行流量管理。

网关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内容来源和制作渠道,专门为移动互联网制作的内容和普通的传统互联网上的内容都可以为移动终端所访问。

 

(二)商业模式的双模化 

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商家主要考虑盈利模式,在研究好了盈利模式后才开始商业运作。

但是在互联网业务发展中,商家首先要考虑用户模式,即如何发展用户,形成一个较大的用户平台,在用户到了一定规模,并有了一定忠诚度之后,再研究如何基于这些用户形成合适的盈利模式。

比如YOUTUBE,就是走的这条道路。

在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中,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说用户模式更重要一些。

(三)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原有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竞争结构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为了把握住机遇,相关领域的企业都在积极转型。

他们充分利用在原有领域的传统优势,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争当新型产业链的整合者,以图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

在可预见的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都积极参与到了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竞争中。

不同的新型应用将会不断的涌现,前几年比较火的可能是一些游戏类的应用,目前是社区类的和移动即时通讯的应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创新产品的出现。

另外,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的参与者都希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的地位。

第四章:

三大运营商的对比

经过09年运营商重组后,目前中国有三大通信运营商。

中国电信(原中国电信+原中国联通CDMA网),运营范围全国,但以中国南方地区为主,北方地区为辅。

中国移动(原中国移动+原中国铁通),运营范围全国。

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原中国联通GSM网),运营范围全国,但以中国北方地区为主,南方地区为辅。

可以说三大运营商掌管着全国的电信业务。

一、三大运营商的近来业绩分析

中国联通近日发布最新运营数据:

4月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再度流失253.2万,GSM用户流失规模大幅超过3G和4G新增用户,这已经是其移动用户数连续第3个月下跌。

业内专家表示,与中移动相比,中国联通拿到4G牌照较晚,而且发力不够,这是造成用户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就在稍早之前,三大运营商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三家运营商的净利润集体出现下滑,这在以往是一件很罕见的事情。

中国移动一季度营收为1608.57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为238.3亿元,同比下滑5.6%,这已经是中移动连续第七个单季净利润下滑。

面对三大电信运营商业绩的悉数下滑,业内人士称原因有二:

其一,去年6月开始,电信行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对三大运营商造成一定影响。

其二,随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相继拿到4G牌照,三大电信巨头在4G领域开始了激烈竞争,这里面既有压力更有挑战。

不过,笔者认为,随着国内三大运营商围绕4G业务展开激烈争夺,它们未来的业绩继续下滑乃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自中国联通最后一个拿到4G牌照后,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布局4G业务,这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势必会影响其后续盈利。

截至去年底,中移动开通了74万个4G基站,而今年中移动在4G网络建设方面继续投资722亿元。

此外,今年中国电信4G基站建设目标为46万个,预计销售支出将增长7.4%至8.3%,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电信未来的盈利状况。

当然,中国联通也不甘落后,也在努力扩大基站建设。

而建设基站必然会在前期有较大的投入,整体利润下滑早在意料之中。

二、数据分析

中国移动2012年全年运营数据

3G用户数

3G移动用户总数

新增

平均每月增

增长率

渗透率

8792.8万户

3671.6万户

306万户

71.6%

移动用户数

移动用户总数

新增

平均每月增

增长率

12.38%

7.1亿

6073万户

506万户

9.35%

中国电信2012年全年运营数据

3G用户数

3G移动用户总数

新增

平均每月增

增长率

渗透率

6905万户

3276万户

273万户

90.48%

移动用户数

移动用户总数

新增

平均每月增

增长率

42.94%

1.6082亿

27.63%

中国联通2012年全年运营数据

3G用户数

新增

7645.6万户

3643.7万户

2012年全年的移动用户数据比较可以得知,中国移动3G用户总量最大,达8792万户;中国电信3G渗透率最高,达42.94%;中国联通增长速度最快,增长率为91.05%。

2013年中国移动运营数据

月份

3G用户新增

3G总用户人数

移动用户新增

总客户人数

1

705万户

9497.9万户

7.15亿

2

951万户

1.04亿

7.2亿

3

988万户

1.14亿

588.3万户

7.26亿

4

565.1万户

1.20022亿

988万户

7.30568亿

5

6

848.3万户

1.38亿

497.8万户

7.40亿

2013年中国联通运营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3G用户新增

366.9万户

335.9万户

433.2万户

407.6万户

413.3万户

3G用户总数

8348.4万户

8781.6万户

9189.2万户

1亿

移动用户新增

360.5万户

319.8万户

459.3万户

392万户

380.6万户

总移动用户数

24291.7万户

2.46115亿

25070.8万户

2.54628万户

2.622亿

宽带用户新增

68.2万户

47.4万户

65.8万户

60.3万户

总宽带用户新增

6455.1万户

6502.5万户

6091.3万户

6257.5万户

本地电话用户

12.8万户

-40.8万户

-40.2万户

-44.5万户

总本地电话用户

9208.5万户

9167.7万户

9127.5万户

8969万户

3G无线用卡用户

-11.1万户

7.1万户

2G用户

-6.4万户

2013年中国电信运营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3G用户新增

301万户

281万户

320万户

307万户

309万户

3G总用户数

7206万户

7487万户

7807万户

8114万户

8733万户

移动用户新增

208万户

277万户

226万户

移动用户总数

1.6318亿

1.6526亿

1.6803亿

1.74亿

固话用户

-23万户

-43万户

-64万户

-76万户

总固话用户

1.6277亿

1.6234亿

1.6170亿

1.596亿

宽带用户新增

95万户

92万户

119万户

80万户

总宽带用户数

9107万户

9199万户

9318万户

9582万户

三三、运营商竞争优势

中国移动:

1.全球通。

“全球通”是中国移动通信的旗舰品牌,知名度高,品牌形象

稳健,拥有众多的告客户端。

2.神州行。

“神州行”是中国移动旗下客户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的品牌,也是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客户数量最大的品牌。

3.动感地带。

“动感地带”是中国移动通信在对用户市场进行科学细分的基础上,以扩大用户基数为目的,与2002年3月为年轻时尚人群量身定制的移动通信客户品牌。

中国电信:

1.天翼导航。

“天翼领航”是中国电信面向除党、政、军及行业客户以外的政企客户群体的品牌,提供天翼领航通信版、信息版、行业版等系列应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