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925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要忽视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不要忽视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不要忽视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不要忽视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不要忽视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要忽视了.docx

《不要忽视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要忽视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要忽视了.docx

不要忽视了

不要忽视了“善良教育”

近日,听到一名家长这样教育上幼儿园的孩子:

“和小朋友打架要狠,打不过你就咬他、抓他”。

言语之中,虽然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但这种教育方法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不少家长对孩子有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总是要求孩子要 对别人怎样,却不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这样极易使孩子养成任性习惯,缺少内在的善良本质。

据报道,德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善良教育,这种“善良教育”是从爱护动物、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唾弃暴力等方面着手。

爱护小动物,这是德国许多幼童善良教育的第一课;中小学生主动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宽容待人、严以律己,被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重要方面;对影视中出现的暴力镜头,大人总是诱引孩子们持唾弃暴力的批判态度,引导孩子树立与人和平共处的心态。

笔者以为,德国“善良教育”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善良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作为家长我们不可以在孩子面前,推翻孩子在幼儿园、学校已经形成的善良意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加以循循善诱,使他们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使善良的品质健康成长。

由于孩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加强对他们的善良教育,可谓是善莫大矣。

其次,善良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接人待物的习惯,对于孩子今后形成以善为本的人生观,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前不久,有报道说,某校两名大学生,以打捞手机为名,将两名民工骗入校内冰凉的水池中,结果招至许多在校学生围观、耻笑这两名民工是“傻冒”。

这些大学生的做法,其实都是缺乏基本的善良品质。

试想,缺乏善良品质的大学生怎能肩负起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呢?

第三,善良教育是我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因此在加强对孩子善良教育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善良的行动,去影响和引导他们,教育他们以善良的品质开始善良的人生。

应当说,善良教育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希冀着人生美好的未来,以善良之心对待人生,这是一个人应当一生追求的道德规范。

因此,善良教育值得倡导,我们的家长切不可倒行逆施,否则,善花结出恶果来,则悔之晚矣。

 

该给孩子们怎样的互联网

亲手制作电子贺卡、发送电子邮件对于这些八、九岁的孩子已不是难事。

2002年12月1日,在哈尔滨市少年宫英特尔小博士电脑工作室里,3名当天过生日的孩子和杭州、深圳、天津等四座城市的40名儿童,在网上共同度过了有生以来一个“数字化”的生日。

孩子们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聊天,用电子贺卡等数字技术在网上互致问候,数字化生活已经悄悄在年轻的一代人心中扎根。

    Photocome

2002年12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一项儿童网络安全法,将建立专门面向13岁以下的儿童网站。

据悉,美国新建的儿童网站禁止与外部网站连接,其内容不包含任何有关性、暴力、污秽言语及其他成人内容,将会像图书馆里的儿童阅览区一样安全,家长们可以放心让孩子登录浏览。

在我国,早在20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从此电脑走进千千万万家庭;20年后的今天,仅仅利用计算机上网的网民就达5800多万,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近千万,网民低龄化趋势日益突出。

信息化建设是“十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国家教育部正式作出决定,从现在起,由城市到农村,中小学必须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

与此同时,国务院也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整顿网吧。

既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又要防止少年儿童在网吧受害,如何解决两者的冲突,来自美国的信息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网络普及,校校联网。

美国大约有2500万网络少年,据美国教育部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全美中小学的电脑已全面普及,并且100%与因特网实现连接,平均每5名中小学生就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连许多幼儿园也配备了电脑。

家长大力支持。

美国家长虽然对网络给子女带来不良影响感到忧虑,但无不认定,网络是少年儿童必不可少的教育工具。

一项调查显示,84%的家长认为上网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有帮助,81%的家长承认子女上网能找到“非常有用的资料”,70%的家长宣称如果子女不上网“就吃亏了”。

政府积极引导。

美国政府规定,孩子必须从3岁开始学习操作电脑,接受网络训练,并且制定了长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在少年儿童中普及电脑与网络的一系列计划。

同时,美国网络立法起步较早,1997年以来已有5个反儿童色情材料的联邦法律付诸实施。

美国一位社会学家指出,从现在起就必须对少年儿童进行引导,否则的话,网上的下一代“既可以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敌人”。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一个科技竞争的信息时代,在网络教育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因势利导,鼓励孩子利用网络走创新之路,同时,依法加强网络监管规避负面影响。

在美国,少年网虫多如过江之鲫,良莠不齐。

美国的校园杀手大多是十足的电脑和网络迷,许多杀人方法就是从互联网上学来的,甚至连杀人武器和杀人动作都和网上的一模一样。

同时,美国儿童在网上学习,其乐无穷,获益良多。

儿童们利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电脑,戴上一幅视目镜,手握操纵杆,即可进入栩栩如生的微观世界,还可以进行雨、水汽蒸发等自然现象的实验。

许多少年儿童学会了利用网络做研究,发现一个新问题,就会在网上穷追不舍,去寻找一种新方法和解决这个新问题的途径。

波士顿一家广播公司建立的儿童网站设置了34个科学实验项目,孩子们登录后先学习做实验的方法,再与伙伴们一起动手做,实验结果通过电子邮件报告网站工作人员,还会获得一定奖励。

玩中出智慧,利莫大焉。

我国政府下大力气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无论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还是对于国家的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信息时代属于今天的少年儿童,无论如何,我们的孩子也绝不能在这一轮竞赛中被淘汰。

  在美国,大部分获得初步成功的孩子都承认,自己的事业是从网络起步的。

它的邻国加拿大,少儿网络教育也相当发达。

闻名全球的小老板凯斯·佩里斯,就是网络孕育的天才。

他在学前班就拥有第一台电脑,开始,他跟其他孩子一样玩游戏,在父亲的指导下,兴趣很快转移到网页设计。

起初,他尝试着设计各式各样的网页,时常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接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加拿大广播公司和澳大利亚电视台等全球著名媒体,在网上看到佩里斯设计的网页之后,都不约而同打电话约他采访。

10岁那一年,佩里斯创办了自己的网页设计公司Cyberteks-Design(网络技术设计),年收入在6位数以上,目前已拥有25位重要的北美客户,在美国设立了7家办事处。

  网络教育从娃娃抓起,关键在于: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网络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孩子,也包括家长和老师。

我们的社会不要喋喋不休地抱怨网络,怪这怪那,把网上出现的一切失误都归罪于网络,更是毫无道理。

坐飞机不安全,但坐飞机的人还是越来越多;防盗门倒是安全,但许多家庭装上防盗门还是被盗。

总之一句话,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扬长避短,驱利避害。

我们既然不能阻挡信息社会的进程,那么,唯一的也是最好的良策,就是帮助孩子去驾驭它,超越它,为娃娃上网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其次,要加强幼儿教育网站的建设。

日本ORCAVISION公司最近开通了面向5-7岁儿童的“芝麻开门”网络电视节目,帮助孩子利用宽带网轻松学习语文、算术、英语等科知识,还有亲身体验“试试看!

”等动画节目,所有节目都是免费服务,2002年的点击率将达3000万次。

笔者在网上随意搜索一下,我国目前面向幼儿的网站不下百种,还不包括幼儿园自建的网站。

各级各类幼儿园应当成为网络教育的乐园。

深圳幼儿园开通了自己的网站,设置了“游戏特区”,幼儿与家长可同时在线,参与益智游戏。

在网络教育中,老师肩负着重要责任,要尽最大努力启发和引导幼儿,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鼓励孩子们玩出新感觉,获得新体验,提出新问题,尤其应该重视科学观的教育。

也就是说,我们要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必须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创造,而不只是被动接受网上传播的信息。

  再次,家长要成为孩子的网友。

说中国家长反对孩子学电脑、玩网络,有失公允,大多数家长甚至节衣宿食,送孩子学电脑,在家中接入互联网。

由于自身不了解网络,许多家长对网络存在着恐惧心理,加之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把网络的负面影响过分放大,所以,在一些家长心目中,网络不是个好东西,甚至是个充满色情、暴力和信息垃圾的大染缸。

其实,这是对网络最大的误解和偏见,家长应该正视信息时代的挑战,为了子女的将来,赶上时代的发展,否则我们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成为孩子进步的障碍和阻力。

是与孩子一齐上网,一来可以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二来发现苗头也可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正确引导孩子们遨游网上的神秘世界,是家长们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们就会获得更多的精神、文化营养,在网络社会健康成长。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

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此也提出了另一种看法。

他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惩罚也需要尊重与信任

  孙云晓:

现在老师们非常普遍地有一种感觉,不敢批评孩子。

前段时间,我去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讲课,说到教育不能没有惩罚,老师们眼睛都直了,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我,说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在那里,刚有个14岁的孩子自杀,因为这个学生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被老师批评了。

  记者:

这样的例子不少,我们也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什么事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做出很极端的举动。

而且,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并非没有惩罚,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

  孙云晓:

这样的做法都不是我所说的教育意义上的惩罚。

  我说的惩罚有几个观点,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

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

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记者:

简单粗暴的虐待、伤害,给孩子可能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

  孙云晓:

这会直接摧毁孩子的自尊自信,由此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生活。

  我们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康的人格。

人格的核心是自信,自信表现为人的一种自我概念,其实每个人都是按照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生活着。

这种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10岁左右。

这个时候,最可怕的是让孩子形成一个消极的自我概念,认为我是坏孩子,我是笨孩子,我是不被喜欢的。

但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没有足够重视这点。

  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

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

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

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

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

  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

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

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记者:

怎么叫“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孙云晓:

举一个例子吧。

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

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

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

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

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

孩子说是。

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

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

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

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而我们的父母常常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比如孩子打碎了别人的玻璃,最常见的,就是让孩子道个歉,然后说走吧,回家写作业去。

都是父母留下来处理,父母掏钱赔。

甚至最典型的,小孩子摔倒了,家长跺脚,真讨厌,都是地不好,把我们弄倒了。

上学的书包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收拾,什么东西没带,孩子就怪“都是奶奶不好”,奶奶也说,“是我老糊涂了,不怪我孙子”。

  现在总说孩子没有责任心,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父母从小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

父母包办得越多,孩子的能力越差,这样的事情现在太多了。

学校里,老师也包办代替,像少先队活动,不少都是老师策划组织、写演讲词。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让孩子感到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记者:

我们知道您有个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上,您有什么实例吗?

  孙云晓:

那可太多了。

比如吧,我女儿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爱睡懒觉。

早上她妈妈叫她,“起床啦。

”“待一会儿。

”“该起来了!

”“待一小会儿。

”真要是晚了,就说“都是你们,让我迟到了,怎么办啊”。

后来,我给她一个闹钟。

我告诉她,从明天开始,该几点起来你自己上闹钟,闹钟响了不起来,你就是睡到中午12点也没人叫你。

刚开始几天不行,闹钟一响,她手一抬就按掉了。

结果睡过头迟到,我们也不说话,她自己也没话好说。

几次下来,她自己就开始想办法,放两个闹钟,再把闹钟放在手够不到的地方。

也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她再也没有迟到过。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

  记者:

可是,像您这样“狠”得下心来的家长恐怕不会太多吧。

  孙云晓:

应该说还是越来越多了,现在的家长也在渐渐分化。

的确有不少替孩子想得太周到、太细致的父母。

我在西安讲课,一个妈妈说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她的办法是什么呢,在孩子每个口袋里都放着钱,每个口袋都装上名片。

  而另一位母亲,则全然不同。

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

这个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

衣服够不够?

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了吗?

孩子答,没问题。

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孩子背着包就走了。

一个星期后,孩子回来。

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

开心。

有没有什么麻烦?

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

还有呢?

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

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拉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

  这个妈妈的方法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

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

  记者:

现在的确也有一些现实因素,导致父母的不放心和对孩子过多的照顾与呵护,比如交通、治安等。

  孙云晓:

是有一些客观因素,但我觉得这种因素被夸大了,就算交通之类的可以理解,还有很多别的方面可以做。

  曾经有一个博士找到我,说儿子没有责任心,小黄帽一个学期丢了8个。

我问,你是不是丢一个给买一个?

他说是啊。

我说你这样下去,孩子没法有责任心,他无所谓啊,丢了马上买新的,有什么可着急的。

那怎么办呢?

我说,他要是再丢了,让他自己找去,找不到,那就第二天光着脑袋去上学。

那被老师批评怎么办?

对呀,就是要让他受批评。

然后呢?

然后,用他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新的小黄帽。

没有零花钱,就取消他一个最喜欢的项目,比如第二天要去麦当劳,那就不能去,因为那个钱要用来买帽子。

这样孩子才可能知道珍惜。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专制不是爱,把人家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是专制;溺爱不是爱,溺爱对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觉得你不行。

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

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像。

受更多教育的困惑

社会急于下一个结论:

受教育时间越长,收入就越高。

只是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个问题?

  受教育肯定不是免费的,不只是在求学期间所承担的各项费用,这里还存在一个机会 

成本,本来你可以工作,并且获得收入。

终究来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更长的求学时间,意味着工作时间的相应缩短。

  今天的年轻人显然已经不满足于本科文凭,当然这也对应了社会需求。

因而许多人在26岁,甚至于是30岁之后才拿到第一个月的薪金。

而他们的同龄人,也可能已经工作了10多年。

存在一个经验弥合的问题,即便某些人适应的是比较快,同样也需要时间。

  (教育始终是存在局限的,无论它多么完善,根本说来,它培训的方式是纵向的,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企业环境下则根本不同,实际上是横向的,只能让别人接受思想,而不是接收思想,这里存在协调)

  当然,高学历者或者是有自信心,既然或者是有前沿的认识。

还是存在问题:

经验亟待跟上先工作的那一批人,而社会知识的迅速更新,又使学弟学妹们尾随上来,有了一个“三明治”效应。

  我以前就谈过,从经济的角度上说,相当多的IT从业人员薪金偏低。

受教育的时间比较长,而知识更新的速度又比较快,其实真正在挣钱的时间很有限,企业支付的溢价不足以对未来实现保障。

换句话说,有必要关注自己的退休金,数字上可能会存在缺口。

  有时候,类似于MBA教育会涂上一层玫瑰色,似乎是存在一个所谓的“圈子”,我们需要进入某个“圈子”,通过受教育进入这个“圈子”。

那么这个“圈子”是文化范畴的,还是功利的?

实际上如果背景是类似的,就意味着你对这一“圈子”的贡献就是有限的。

认识某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提供他所缺乏的,并且愿意支付回报的资源。

  实际上今天我们有关“圈子”的讨论已经太多了,它可能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过高估计肯定是一种错误。

有需求,你给予满足,涉及的是市场敏锐性和能力的命题,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很功利,所谓认同不过是一种表情上的修饰。

  最后一个问题:

难道不认为高学历意味一个更高的就业起点吗?

这是一个假象,高起点通常发生在社会结构转型的时候,有时候和高学历就业重叠了起来,我们就把它视为某种因果关系,当这种结构转型进入相对平稳的时期,任何的高起点都会让人惊讶,除非是血缘关系。

实际上存在一种教育图腾,最初可能是有道理的,因为社会贯彻的是精英教育,这种情况无疑是已经发生了变化,教育实际上正在转化为一种消费。

许多人对教育存在过高的敏感性,没有正确地评估支出与回报,这使教育部门实现了溢价。

 

心灵的落点

一支开拔远征的军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着他们的最终目标疾行。

此番行军的路线,要穿过一片积雪区域。

天空纷纷扬扬地落着鹅毛大的雪花,士兵们的眼前除了白茫茫,就是素裹银装。

部队就这样行进着,忽然,有一个士兵痛苦地捂着双眼,“上帝啊!

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没过一会儿,几乎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士兵身不由己地患上了这种怪病。

上级马上派出另一支部队来援救这群可怜的官兵们。

没过多久,援救任务终于完成,可他们又付出了若干个士兵相继失明的代价。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致使那么多军人失明的罪魁祸首居然就是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总是在不知疲倦地搜索世界,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

如果连续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个落点,它就会因过度紧张而导致失明。

后来,研究人员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大部队出发之前,先由先头部队将沿途的树木上的雪摇下来,从而使大部队的眼睛不至于因没有落点而连续搜索。

人生亦是如此。

当一个人的心灵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落点时,他不是也需要清理出一棵“树木”做心灵的落点吗?

 

思政课要培养创造思维

加强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无论哪种能力,其核心都是思维;是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直接影响政治课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持久效能。

所以,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化思维的创造性人才,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进行创造性思维精神品质的培养。

政治课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个巨大的铸魂工程。

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精神品质是对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应当加强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信念;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

  现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遍较弱。

遇到疑难,不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受习惯性思维影响,喜欢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缺乏灵活性,缺乏辩证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养成一问多思,一问多答、一问多解的习惯,真正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他们“会学”,教是为了不教。

实行启发式教学,就是引导而不牵着走,鼓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代替。

⑴生动的直观。

这是使学生获取感性知识、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前提。

通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兴趣。

⑵形象的描绘。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越是形象的描绘就越能将描绘的对象所蕴涵的情感色彩表达出来,就越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

⑶丰富的想象。

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全新、奇特、美妙的境界,从而使他们产生激越、奋进、追求、向往的创造力。

⑷恰当的比喻。

不仅可以畅通学生的思路,产生豁然开朗的效果,而且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从而激起学生更高的创造意识。

⑸鲜明的对比。

使学生的思维从比较中得到鉴别,从比较中得以升华,从混淆中得以明晰,产生一种云开雾散的轻松、愉快的创造心境。

⑹严密的推理。

主要运用逻辑、辩证思维,从正面论证到反面驳斥,环环紧扣、滴水不漏,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产生激奋、昂扬的创造情感。

  疑问是创造的先导。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认识史就是一部怀疑和标新的历史。

爱因斯坦曾精辟地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问题是人的天性,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造的萌芽。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知识处理,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

兴趣与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

教师应以尊重为前提,以激趣为条件,以自主为核心,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启发思考,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使学生探索作答。

教师不能满足于传授具体的知识,还要揭示知识背后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和精神等,为学生尽快完成从知识的继承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打下基础。

 

批评学生六忌

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思想教育手段。

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作风上的污垢。

但批评不当,也往往产生不良后果。

下面谈谈教师批评学生六忌。

一忌盛气凌人。

有的教师一见学生犯了错误,马上叫过来大声斥责。

被批评的学生慑于教师的骄横,嘴上不敢申辩,心理不服气。

这样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批评学生要注意师生的身份,要使学生产生新切感、信任感,愿意同你交流。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二忌不分场合。

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不分场合,便在全班公开点名批评。

结果,被批评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