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909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案

学步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惊喜和欣慰之情,懂得感恩。

4、懂得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母对子女的呵护关爱,懂得感恩。

2、感悟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旅途的哲理。

理解文中“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伤疤,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等关键词句。

学习过程:

预习案

1、查字典,学习下面的字词。

黑体字注音,划横线的解释。

咧开嘴戳出脸颊

踉踉跄跄:

防不胜防:

跃跃欲试:

乐此不疲:

2、了解大意

谁能根据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看着儿子()的情景。

先详细地描述了儿子刚学会走路的()、(),以及给父母带来的(),接着写儿子在学步时遇到的种种()和(),最后写()。

3、

(1)学步的道路上包含了多少酸甜苦辣,第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儿子()的情景。

从中让我们知道儿子在学步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留下的纪是()。

(2)这段描写中最能体现父亲心情的词语有:

()、()、()……

(3)作者具体描写这一段,用意是()。

4、思考:

儿子是怀着怎样的心理学步的?

父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着儿子学步的?

探究案

探究案一

1、课文围绕着一个什么事情来写的?

2、以你的口吻,告诉爸爸“你会走路了”。

(用第一人称的语气修改原文第一自然段)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

我和你母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在这之前,你还整日躺在摇篮里,只会挥舞小手,将明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有时偶尔能扶着床沿站立起来,但时间极短,你的腿脚还没有劲,无法支撑你小小的身躯。

这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只离开你几分钟,到厨房里拿东西,你母亲回头望房里时,突然惊喜地大叫:

“啊呀,小凡走路了!

”我回头一看,也大吃一惊:

你竟然站起来推开了包围着你的椅子,然后不倚靠任何东西,自已走到了门口!

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见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感到惊奇呢。

3、按要求填空。

(学习步骤:

找句子、读一读、写心情、划词语、读出情。

1)儿子是怀着怎样的心理学步的?

当儿子刚会走路时,是()

学习过程

当儿子挣脱母亲的怀抱品尝走路的滋味时,是()

当儿子到处寻找玩具、欣赏街景、找小朋友时,是()

当儿子摔倒后再爬起来,当儿子乐此不疲地走不平坦的路时,是()

2)父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着儿子学步的?

当我发现儿子自己会走路时,是()

当我想到儿子能自己找到爸爸、妈妈,到达自己想到达的地方时,是()

当我想到处处是危险时,是()

当儿子不小心摔倒时,是()

当儿子摔得头破血流时,是()

当我想到儿子的人生之路如学步一样充满曲折和坎坷时,是()

探究案二

1、儿子在学步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危险?

儿子是如何面对这些危险的?

2、“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伤疤,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中“代价”和“纪念”分别指什么?

 

3、从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学步”与“人生”的关系?

父亲期望儿子怎样走啊?

 

4、学了本文你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如何走好你的人生之路了吗?

5、面对父母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您想对父母说些什么?

 

训练案

1、给下面黑体字注音,任选其中两个造句。

咧开嘴戳出脸颊踉踉跄跄

防不胜防

 

2、你从《学步》这篇寄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都比其他自然段写得具体,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师生之情。

学法提示:

1.自读,圈画相关语句。

2.交流、谈体会。

第一课时预习自学案

一、课文链接

1、作者简介:

乔万尼莫斯卡(GiovanniMosca)1908年7月14日生于罗马,1983年10月26日逝于米兰。

是位意大利作家,记者,杂志编辑和插画家,同时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他有两篇作品被世人传诵: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与《顽童与绿头蝇》。

2、生字

臊腮唾沫簇哩

3、难点字词。

瞌()系()臊()

溘()()()

没()玳瑁dàimào

()

搬弄是非(解释:

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3、读一读词语,不会读的查字典注音。

搬弄是非害臊热泪盈眶抽噎簇拥烟消云散

衣冠不整聊以自慰揪住噙着茧子腮帮子

走廊脸颊唾沫mo纽扣陀螺蜥蜴

4、词语解释

害臊:

簇拥:

抽噎:

抱歉:

古怪:

搬弄是非:

热泪盈眶:

一本正经:

聊以自慰:

衣冠不整:

二、快速读文。

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地点:

时间:

人物:

事件:

2、“最后一天”的含义是双重的:

(1)

(2)

三、加强巩固、提高训练。

1、同音字组词:

扭:

()梳:

()换:

()

纽:

()疏:

()幻:

()

2、形近字组词语:

揪()跻()浅()蜥()

锹()济()践()淅()

第二课时探究合作案

探究案一

1.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

探究案二

1、小组合作,自学感悟。

(1)学习文章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用()的写作形式,分别介绍了几名学生的()和()。

(2)学习文章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噙着泪水”“团团围住”等词语说明了什么?

B、理解热泪盈眶的意思,想一想本文中的热泪热泪盈眶说明了奇奥蒂尼是个怎样的学生?

(3)在第三部分中体会最后一段话: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

”说明了什么?

2、读文,找出感受最深的地方说一说。

(1)老师对学生的爱:

语言描写:

体现

动作描写:

,体现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表达了老师怎样的心情?

(2)学生对老师的爱:

的描写体现了。

4.你觉得文中这群孩子在老师记忆中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5、可就是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们的老师却有太多的不舍,这所有的不舍化作了一句勉励的话是:

6、本文的写作特点:

(1)

(2)

研习案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出示问题:

课文中处处都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但又没有直接写出来,下面让我们共同探究请你体会这种含蓄的写法?

(一)品读孩子,体会师生情。

(二)读懂老师,感悟师生情。

(三)情到深处,直抒胸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是这群让老师不舍的学生,是这位让学生不舍的老师,此情此景,谁能不感动于他们彼此的爱和不舍。

假如你就是这群学生中的一位,正会说着什么?

做着什么?

孩子们,别让它稍纵即逝,拿起笔,让我们记下这感动的瞬间吧。

我们上路了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骤起、迷惑、虚幻”等词语在诗中意思,以及“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四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借物象征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能运用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

3、仿写一篇同类题材的小诗,或者替作者补写你觉得可以合理添加的诗节。

教材助读

王慧骐男江西广丰人。

中共党员。

1982年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历任扬州市纺织厂职工,江都县团委宣传部部长、县文化局局长,《江苏青年》杂志副总编辑。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诗集《飞向明天》、《茧花花》,儿童小说集《比比谁的心灵美》,散文诗集《月光下的金草帽》、《十七岁的天空》,散文集《潇潇洒洒二十年》、《爱的笔记》,评论集《步入散文与诗的天国》,报告文学集《女人的归宿》等。

预习案

1、解决生字词。

(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1)生子:

售()曼陀()橄榄()骤()

(2)词语:

抖着威风:

歪歪扭扭:

雷鸣电闪:

2、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3、带感情读课题。

(带不同感情读课题)

4、带有情感的朗读诗歌。

5、自由朗读诗歌,思考本首诗歌讲了什么?

6、自由朗读诗歌,边度边思考:

每一小节各讲了什么?

全诗可分为几部分?

请用笔标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方法指导:

通过反复朗读以及抓住重点句段进行体会,准确把握课文内涵;在读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练习生活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

阅读第一部分

(1)“刚刚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儿, 刚刚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红, 刚刚才捡到一张很小的邮票…”在这一句中,这些事物象征什么?

(2)“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

”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说明了什么?

探究点二:

学习第二部分

(1)读“我们的脚印也许歪歪扭扭,我们的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

也许会有骤起的风暴把我们抛入崖底,也许会有虚幻的风景迷惑我们的眼睛。

”体会下列词语的象征意义。

骤起的风暴指:

虚幻的风景指:

暗示了。

(2)联系生活试着用“也许……也许……也许……”仿写一句。

探究点三:

阅读第三部分

(1)朗读第三部分,体会下列词语的象征意义。

相思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孔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橄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曼陀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雷鸣电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一句“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个世上的真正姓名”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案:

当堂检测

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

shòu()货员shòu长()shòu野()

(2)写出近义词。

迷惑()挪动()残酷()蕴涵()

观赏()神韵()虚幻()抛入()

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1、人生之路你准备如何走下去?

请你以“我会_______________走下去”的形式向大家说一说。

2、填空题。

(1)刚刚露出那()芽尖儿,刚刚染上一抹()粉红,刚刚才捡到一张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

(2)我们的脚印也许(),我们的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也许会有骤起的风暴把我们抛入崖底,也许会有()风景迷惑我们的眼睛。

3、请同学们参考上面练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创作一首同一题材的小说或者替作者补写其他你觉得可以合理添加的章节。

刚刚,刚刚,

刚刚,。

……哦,不管大人们怎么说,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

也许,

也许,

也许,

也许。

但我们。

人生之路,走下去;

人生之路,走下去;

4、“所有美丽和残酷的故事都可能上演,都可能发生”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万岁,母校

小组:

姓名: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莘莘学子对母校的深情。

2、反复诵读,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4、珍惜今天的校园生活,使自己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的教育。

课文助读

母校:

人们把自己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称为“母校”是在20世纪初有日本传入中国的外来语。

预习学习

1、同学们请你想象一下,十年后或二十年后你们在母校校庆时怀着喜悦之情回到母校,那时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黑体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魁梧():

横幅():

航模():

心声:

回荡():

3、朗读诗歌,说说本诗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方法指导: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段,引学习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莘莘学子对母校的深情。

探究点一:

给课文分层次,并概括每层次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重点句解析

(1)是谁第一个道出大伙的心声:

“母校万岁!

”这声音似松涛海浪,响彻礼堂冲出校园久久回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学校仿佛变得又宽又大,没有了校门没有了围墙,间间教室连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条条小路通向高山平原蓝天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案

1、思考:

文题“万岁,母校”与诗中“母校万岁”有什么不同?

2、“母校万岁!

”这句话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当堂检测训练案

一、仿写词语

白发苍苍(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老小小(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对母校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童年的朋友

预习案

一、助读资料:

作者简介:

维·德拉贡斯基,苏联作家。

一生为俄国舞台提供了近50部剧本,创造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为俄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维·德拉贡斯基的创作年代,正逢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他的作品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化。

他用讽刺的笔触来描绘当时社会的众生相。

1886年6月14日在谢雷科沃(现为柯斯特罗姆州维·德拉贡斯基区)逝世。

二、检查预习,自学课文:

1、自学要求:

⑴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不加字,不漏字,读通课文。

⑵边读边想:

作者童年的朋友是谁?

长什么样?

降()匙()抹()邦()拳击家()代替()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

2、小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同组点评)

3、交流:

“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

玩具小熊长得什么样?

4、朗读小熊外貌的句子,动作理解:

投降。

探究案

探究点一

1.思考:

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

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我”一开始要当(),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但是“我”后来想到(),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了。

2、玩具小熊长得这么可爱,我为什么要打他呢?

小组学习,默读课文,

探究点二

1、作者为什么说小熊是他童年时代形影不离的朋友?

你能在课文的第3小节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吗?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

你现在明白了吗?

2、作者曾经想当拳击手,后来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3、说说这篇文章让你感受到什么?

(自由讲)

探究点三

1.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熊的?

2.具体说一说它的颜色、眼睛、双手分别是什么样的。

3.思考:

“我”为什么流泪了。

拓展训练案

拓展练习

学习完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训练案:

1、把自己童年的一个玩具朋友介绍给同学,告诉大家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

2、说说自己童年的朋友是谁?

写一个发生在自己和他(它)之间的一个故事。

可以展开恰当的想象,把你们之间的感情体现出来。

成长的足迹

学习目标:

1.交流童年那些印象深刻的往事,在记下难忘过去的同时,迎接美好的明天。

2.做纪念册,表达自己对童年的珍惜,中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重点)

3.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难点)

活动预习准备。

⑴查找收集有关照片;收集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奖状、证书、美术、书法作品……

⑵准备一本册子,封皮可以是硬纸或较硬的厚纸做成。

利用课余时间,用准备好的材料,与家长、同学一起合作制作“成长纪念册”。

课堂展示,精彩回顾。

1.出示自己收集的照片。

2.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

离别赠言,留下回忆。

1.在这将要离别之时,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呢?

谁来背背写离别的诗句?

2.离别之际,在临毕业时,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你亲密的伙伴、敬爱的老师或亲爱的母校说呢?

(小组交流)

课堂活动,制作纪念册

1、回忆、制作卡片、纪念册。

2、提示:

(1)在每部分前加一个插页,对此部分内容做简要说明。

(2)分部分、按顺序制作、装订成册。

(3)给每一页加上符合内容的装饰。

(4)在纪念册最后留几页空白页,以便不同人、不同时间欣赏后留写感想体会之用。

交流展示,表优促差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卡片或纪念册。

2、在全班交流、观看,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成长纪念册”,并适当地介绍。

3、总结评价。

互赠卡片,友谊长存

1.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上动笔写作。

2.把卡片赠予好友。

(欣赏:

《友谊天长地久》)

《告别童年》习作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学习重点: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趣”。

学习难点:

记事的内容要具体,写清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准备

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欣赏歌曲,引出话题。

欣赏歌曲《童年》及童年生活的照片。

欣赏歌曲《童年》和这一张张充满着童真稚气的照片,回忆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你有什么感受?

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明确范围,提出要求。

1、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2、提示要求。

①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围绕《——的童年》这一主题,写一篇最能表达自己童年的特点的习作,以此选择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自命题的作文。

要以真实为基础,童年的你是怎么样的就怎么写。

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中心要突出,要有真情实感。

快速习作

1、明确写作的范围,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

自评自改,二次作文。

1、在自改过程中,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

2、二次作文,集体评改

情感升华:

生齐唱《感恩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