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828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1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docx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书毕业论文设计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XX省长江流域XX江支流

XX县XX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

工程实施方案

 

XX县水土保持规划设计队

 

前言

按照中央提出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总体指导思想,我们根据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关于开展XX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有关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了更好地利用生态示范园发挥水土保持科技支撑、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的作用,我们拟定在我县XX规划编制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

XX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示范园工程位于XX县城东部,属长江流域的一级支流—XX江流域,示范园土地总面积2090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415hm2。

由于项目区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地面坡度大,坡耕地和难利用地比较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隐患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县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水土保持科技工作,打造精品,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科技意识,我们迅速组织规划技术专班,对项目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绘,并按照“分类防治,因需施措;集约利用,强化保障;沟坡兼治,生态辅助;注重示范,强化监测”的方式,结合生态型园林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合理规划布设各项治理措施,编制完成了《XX县XX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工程实施方案》。

XX县XX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工程特性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项目

单位

数量

一、建设条件

 

 

四、施工

 

 

1.土地面积

km2

20.9

1.总工程量

万m3

 

2.人口

1837

土方

万m3

40.4

3.农业人口

1642

石方

万m3

0.8

4.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mm

665

混凝土

m3

144

5.多年平均气温

14

2.主要材料

 

 

6.森林覆盖率

%

17

水泥

t

26

7.林草覆盖度

%

62

苗木

万株

106.5

8.水土流失面积

km2

14.15

籽种

kg

400

9.流失程度

%

68

3.施工机械

台班

 

10.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2146

4.投工

 

 

11.已治理面积

km2

0.71

总投工

万工日

1.25

二、设计标准

 

 

年均投工

万工日

1.25

防御暴

雨标准

(P=10%)

mm

 

人均投工

工日

 

(P=20%)

mm

 

5、施工年限

2009

三、工程规模

 

 

五、投资

 

 

综合治理面积

km2

11.92

1.工程静态总投资

万元

741.5

(1)坡耕地治理工程

 

 

工程措施

万元

442.17

梯田工程

hm2

68

植物措施

万元

218.33

荒滩治理

hm2

4

其他措施

万元

7.5

植物护埂

km

28

独立费用

万元

51.9

作业便道

km

24

基本预备费

万元

21.6

蓄水池窖

32

2.单位面积国家投资

万元/km2

43.5

排灌渠

km

8

3.投资分摊

 

 

节灌系统

1

中央投资

万元

518.7

(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地方匹配

万元

222.8

谷坊

24

群众投资

万元

 

拦沙坝

 

六、工程效益

 

 

(3)植物防护

 

 

1.治理程度

%

89

水土保持林

hm2

160

2.提高林草覆盖率

%

9

经果林

hm2

120

3.生态修复面积

km2

8.4

种草

hm2

 

4.年拦蓄泥沙

万t

3.61

生态绿化

hm2

4

5.年蓄水能力

万m3

582.94

(5)封禁治理

hm2

840

6.直接经济效益

万元/年

524.6

综合说明

XX县XX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工程位于XX县城东部,XX乡境内,东依XX山,西临XX河,属长江流域的一级支流—XX江流域,地理位置东经110º17´45"--110º18´15",北纬30º8´24"--31º8´36",示范园土地总面积2060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385m2,占总面积的67%,项目区共有人口1837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林业、牧业为辅,农业总产值487万元,人均纯收入1248元/人。

由于项目区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地面坡度大,坡耕地和难利用地比较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隐患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县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该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以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为主体,并辅以景观绿化、田间道路、水保工程、节灌系统等,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园林型城市建设的整体布局,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合理配置,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应用新的科研成果,推广先进科学技术,美化人居环境,造就一个具有水土保持特色的、环境舒适、风景迷人的生态景观示范园。

项目区内共规划治理面积11.92km2,其中:

新修梯田68hm2,荒滩治理4hm2,田间道路24km,蓄水池窖32口,排洪渠8km,植物护埂28km,节水灌溉系统一套,水保林160hm2,经济林120hm2,生态绿化4hm2,谷坊24座,封禁治理840hm2。

工程静态总投资741.5万元,其中:

工程措施442.17万元;植物措施218.33万元;其他措施7.5万元;独立费用51.9万元;基本预备费21.6万元。

项目投资来源为二部分,其中国家投资518.7万元,地方匹配222.8万元。

工程建设期为一年,项目区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将达到以下目标:

1、项目通过实施后,示范园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1%,林草植被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85%以上,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减沙效益达到70%以上,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以旅游业为依托,合理调配产业结构,不断开发旅游产业链,积极探索生态示范园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在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同时,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稳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示范园区通过增强和扩大宣传,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氛围,将成为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水土保持科技和生态安全的宣传科普教育基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小康社会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对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的要求,成为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典型。

 

1、基本情况…………………………………………………07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

3、项目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和规模………………………14

4、工程总体布局……………………………………………16

5、工程设计…………………………………………………18

6、项目监测…………………………………………………45

7、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安排………………………………51

8、组织管理…………………………………………………52

9、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53

10、项目效益………………………………………………61

11、保障措施………………………………………………64

1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地质、地貌

项目区地处秦岭褶皱带,属古生代末期秦岭地槽褶皱成山体断裂下沉的构造盆地,由于多次造山运动影响,项目区内地质多呈红色砂砾岩,页岩,石英岩、粘土质岩等,岩石山体表层分布有黄土与黄土状岩石碎屑残积物覆盖,即现在的主要耕作层。

项目区地处于浅山丘陵区,经过长期侵蚀切割分成目前网络状沟谷、坡、梁结构。

最高海拔高度1126.9米,最低海拔高度961.2米,相对高差165.7米,沟壑密度0.85km/km²,沟道比降13%。

1.1.2、土壤、植被

(1)土壤

项目区内主要土壤有棕壤土、褐土和红沙土。

棕壤土多分布在坡积、残积或黄土母质上发育形成的地带,土壤表层主要有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等,土层较厚,土壤发育层次明显,PH值5.5──7,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

褐土主要以典型褐色土、黄浆土、石灰质褐色土为主,多分布在耕种的坡地上,红沙土主要分布在陡峻的荒山荒坡地带,PH值8.0左右,土壤熟化程度差,土层薄,肥力不足,土壤侵蚀严重。

(2)植被

XX示范园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地形复杂,主要森林树种有:

用材树种有油松、青冈,侧柏、国槐、榆、臭椿、泡桐、等;经济树种有核桃、苹果、柿子、桃、李、杏、花椒、竹子;药用树种有杜仲、桑树等;灌木树种有马桑、狼牙刺、火棘、黄杨木,蔷薇、黄杨、酸枣刺等;林下植被主要有:

针茅、胡茅、昌蒲、羊胡草、蒿类。

1.1.3水文、气象

XX示范园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1.4℃,日照时数1969小时,≥10℃有效积温2993.6℃,年平均蒸发量1239mm,无霜期181天。

早霜期出现在10月初,晚霜期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日极端最高气温36.8℃,日极端最低气温-15℃。

该区年均降水为699mm,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55%,多以暴雨形式出现,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为122.3mm。

XX示范园属长江流域XX江水系一级支流XX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18.5万吨/km2.a,年平均径流15.43万m³,径流模数1.34万m³/km²,流域内有北崖沟、林家沟、贯沟三条主沟道。

侵蚀模数2146T/km².a,年侵蚀量4.49万T。

项目区气象特征表

观测站名

气温(0C)

年均降雨量(mm)

7~9月降雨量(mm)

暴雨天数

≥10℃积温(0C)

无霜期(d)

年均日照时数(h)

太阳总辐射量(J/cm2)

年最高

年最低

多年平均

最大量

年份

最小量

年份

年平均

XX

36.8

-15

11.4

929.1

1981

416

1992

699

368

24

299

181

1969

126

1.2社会经济状况

1.2.1行政区划

XX示范园属XX县XX乡所辖,共涉及该乡的4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513户、1837人,人口密度80人/km²,人口自然增长率0.6%,农业人口1642人,由于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使得流域内劳动力减少,约为642人。

1.2.2土地利用现状

XX示范园土地总面积2090hm²,据调查统计,流域内有耕地292hm2(其中:

梯地44hm²,坡耕地248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12.7%;林地1542hm²(其中:

天然林348hm²,灌木林327hm²,经果林27hm2,疏幼林840hm²),占土地总面积74.8%;荒山荒坡160hm²,占土地总面积7.8%;难利用地面积18hm²,占土地总面积1%;非生产用地78hm2,占土地总面积3.8%。

项目区坡耕地地面坡度组成表

坡耕地

面积(hm2)

坡度组成

5°-10°

10°-15°

15°-25°

25°-35°

面积(hm2)

比例(%)

面积(hm2)

比例(%)

面积(hm2)

比例(%)

面积(hm2)

比例(%)

262

30

11%

68

26%

94

36%

70

27%

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陡坡耕种,种植结构单一,荒山荒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对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都产生了不利因素,只有按照胡锦涛书记在XX视察是提出的“XX不是粮食的主产区,粮食问题不靠XX,要发展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加大退耕还林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粮食种植,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资源,才是解决流域内土地生产矛盾,治理水土流失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1.2.3经济情况

(1)农村产业结构

流域内产业结构中以农业为主,林业、牧业为辅,根据2007年XX县统计年报,农业总产值487万元,其中:

农业产值324万元,林业总产值126万元,牧业产值37万元,人均纯收入1248元/人。

(2)农业生产

流域内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等,经济作物有向日葵、油菜、烤烟等,小麦平均单产4500kg/hm²,玉米平均单产9000kg/hm2,黄豆平均单产1250kg/hm²,平均粮食单产3780kg/hm²,人均产粮603kg,人均基本农田0.4亩。

(3)林业生产

小流域内共有天然乔木林348hm²,灌木林327hm2,疏幼林地840hm2,经果林27hm²。

居民区周围的林地主要以经人为砍伐破坏的稀疏残林和未成林幼林地为主,林地质量差。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森林资源开发不合理,灌木林林份结构差,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已不能再出售木材,林业生产只能以发展经济林果为重点。

(4)牧业生产

流域内畜禽结构以牛、猪、鸡为主,养有生猪约684头,牛约387头,鸡约1900只,饲料主要为野生饲草和农作物秸杆为主,主要存在问题有饲料较丰富,但使用不合理,饲料工业缺乏,对牲畜经营管理粗放,饲料报酬低,生产效益不高,商品率低。

(5)农村生活条件

流域内交通方便,村组道路畅通,路质较好,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可凭借资源及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以及地埂经济林果产业,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永续利用。

1.3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

1.3.1水土流失现状

XX示范园水土流失总面积1415hm²,占流域总面积68%。

其中:

微度流失167hm²,占流失面积的12%;轻度流失840hm²,占流失面积的59%;中度流失面积160hm²,占流失面积的11%;强度流失面积180hm²,占流失面积的13%,极强度流失面积68hm²,占流失面积的5%,流域年平均侵蚀总量4.49万t,土壤侵蚀模数2146t/km²·a。

1.3.2水土流失危害

项目区内由于土体浅薄,抗侵蚀能力差;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地表径流较大,坡耕地面蚀程度高。

加之当地群众对森林过度砍伐,使得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使得项目区内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崩岗、崩塌等重力侵蚀也有发生。

侵蚀方式以面蚀较为普遍,伴有部分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

水土流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地力减退;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保护工作难度加大;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洪旱灾害频发;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3.3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引起了我县对XX河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向当地敲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警钟。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县干部和群众对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但是由于缺乏长期整体治理保护规划,加之投资力度不够,地方财政困难,因此治理保护工作强度远达不到现实要求,治理成果难以巩固。

项目区内曾经实施过的项目有退耕还林工程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截至2007年底,项目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hm2,其中兴修梯田44hm²,经果林27hm²,兴修拦沙坝一座。

1.3.4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我们在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治理上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尤其是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是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单位面积投资少,治理程度不高,治理措施配套不完善,使得流域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治理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2)由于前几年群众对思想较落后,虽然粮食产量低,但粮食种植业仍然是流域内的主导产业,从而导致坡耕地面积居高不下,今后只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果林产业,才是治理大面积坡耕地的主要途径。

(3)治理容易管理难,对于人工营造的幼林地,由于没有进行后期封禁管护,新的人为破坏仍在继续产生,加之畜牧业缺乏规范,对植被破坏严重。

所以说,对于流域治理,不但要治好,更要管好,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区选择

项目区属秦岭南麓中低浅山丘陵中度流失区,是我县水土流失类型区的代表。

项目区内人口居住密集,人们生产活动频繁,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已经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根据项目区的特点,结合地理位置、地貌、岩石类型、流失强度及所占比例等条件,通过实地调查和治理区群众的意愿,拟安排XX水土流失生态示范园为重点治理典型示范园。

2.2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该流域内区内生产用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大,只有通过人为措施,进行集中化治理,才能有效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

而且项目区内人民群众对流域治理工作积极性高,愿意投劳、投资。

所以说流域内实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是可行的,也是极其必要的。

为建设好精品示范园,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我们结合项目区内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是以坡改梯为基础,在布设坡面水系工程的同时在梯田地埂发展地埂经济;二是结合我县提出的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开发,在坡耕地大面积栽植经济林;三是在荒山荒坡栽植水保林,并对稀疏残林进行封禁管护,促使其尽快自然修复。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使项目区内基本农田面积达到群众生产需求,植被覆盖度得到更进一步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3项目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和规模

3.1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人为本,以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为重点,全面更新和提高示范园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加基本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单位面积环境容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防治战略上,突出区域特点,在措施布置上,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优化措施配置,按照分类防治,因需施措;集约利用,强化保障;沟坡兼治,系统推进;生态辅助,严格保护;注重示范,加强监测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3.1建设目标

XX县XX水保生态园工程以大型观赏树、观赏林草、蓄水池、生态排水沟、坡面植被防护,小型水保工程等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为主体,并辅以景观道路、休闲广场等景观设施,工程实施的质量和各项林草措的施布设既符合景观建设休闲娱乐的要求,也达到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生态示范园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造就了一个具有水土保持特色的、环境舒适、风景迷人的生态园林。

1、项目通过实施后,示范园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1%,林草植被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85%以上,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减沙效益达到70%以上,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以旅游业为依托,合理调配产业结构,不断开发旅游产业链,积极探索生态示范园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在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同时,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稳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示范园区通过增强和扩大宣传,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氛围,将成为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水土保持科技和生态安全的宣传科普教育基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小康社会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对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的要求,成为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典型。

3.2建设规模

XX县水保生态示范园规划治理面积1129公顷,其中:

荒滩治理4hm2,坡改梯68hm2,田间道路24km,蓄水池窖32口,排洪渠8km,植物护埂28km,节水灌溉系统一套,水保林160hm2,经济林120hm2,生态绿化4hm2,谷坊24座,封禁治理840km2。

工程建设期为一年,工程完成后,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达到68%,保土效益达到78%以上,蓄水效益达到70%以上。

4工程总体布局

4.1工程措施总体布局

(1)对5°~15°土层深厚、距离村庄近的坡耕地实行坡改梯,大力兴建高标准基本农田,配套蓄水池窖、排灌渠、植物护埂、节灌设施、田间作业道路等坡面水系,提高农田灌溉条件,改广种薄收为稳产高产,提高粮食单产。

(2)对25°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划为生态用地,促进生态平衡。

在现有的荒山荒坡上营造水保林,减轻坡面径流冲刷,增加地面植被覆盖。

对疏林、幼林地实行封育治理。

(3)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栽植适合当地气候的核桃、花椒等经济果木林,增加和改变项目区农民收入结构。

(4)建设谷坊等小型水保工程,拦蓄地表径流,抬高侵蚀基准坡面。

(5)配套建设农村替代能源、作业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各项措施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开发,根据流域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危害程度、设防要求、生产力发展方向、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结构、科学地布设植物措施及各项工程措施,合理确定各项措施的比例,形成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体系。

(2)、防治结合,在治理的同时,高度重视无明显流失区和微度流失区的预防保护工作,加大封禁治理力度,加大自然修复力度,切实防止人为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

(3)、治理开发一体化在治理开发的同时,结合三大效益,即: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新途径。

选择生态地的优势产品,使流域成为商品生产基地。

(4)、突出重点,选好突破口,针对当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择加速治理开发的突破口,建设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基地,大力发展区域优势。

(5)、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的原则,生态示范园建设应该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更应该着重是各项治理措施达到园林化园艺化的标准和要求。

4.3各项治理措施布局

根据XX示范园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治理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拟定各项治理措施布局如下:

(1)、基本农田工程:

山坡及山脚土层较厚,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在坡度较缓的地块治理措施以坡改梯建设为主,在地埂栽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既可稳固田坎,又可以发展经济林果产业。

(2)、生物工程:

根据流域内气候特征结合粱峁坡土层薄,相对海拔高度较高,零星耕地多,植被破坏严重的特点,大力营造粱峁水保林,形成“山顶戴帽子”的模式,栽植的树种既要有较强的适宜性,还要有较强的观赏性,并符合生态示范园园林化、园艺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在坡度较陡但土层较厚的山坡地块营造经济林,按照“核桃进大田,花椒锁地边”的模式,形成坡面经济林带。

(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XX示范园内沟道较多,多为土质沟道,由于历年来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沟道侵蚀严重,有较明显的天然跌水,沟岸扩张,沟头延伸快,我们采用在沟道内布设谷坊和,以抬高侵蚀面,有效拦蓄泥沙,防止流入下游河道,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