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6731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30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docx

完整word版1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可行性报告共81页

年屠宰100万头优质生猪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年屠宰100万头优质生猪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四川康绿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卢文兴

4、建设地点:

四川省彭州市

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可年屠宰加工100万头生猪,生产白条肉、分割小包装肉、肉制品。

年生产20万吨各类猪饲料加工厂,5000吨冷库一座。

建设期限:

15个月

建设内容:

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全自动屠宰生猪生产线一条,生猪分割小包装生产线4条,年产1万吨肉制品(香肠和中式火腿)生产线,5000吨冷库一座,年产20万吨的饲料厂,建筑面积27720平方米

5、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50万元,流动资金12500万元。

6、资金筹措:

①、企业自筹6000万元

②、银行贷款14000万元

7、资金构成:

固定资产8750万元,流动资金12500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白条肉4万吨,分割小包装冷却肉2万吨,肉制品1万吨。

年销售收入111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6704.16万元,实现年利润总额4658.72万元,净利润3121.34万元,上交税金及附加1537.3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19%,财务净现值14023.67万元,投资回收期5.57年(税前),6.9年(税后)。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四川省生猪资源十分丰富,规模化饲养程度较高,据统计,2004年,全省生猪出栏6000多万头,2005年1-3季度,全省生猪出栏4555万头。

项目所在地彭州市有较好的生猪养殖基础,年生猪出栏100多万头,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加工项目的建成,不仅对于当地生猪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周边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的辐射区域十分广阔。

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的建成将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民提供一个巨大的就业机会。

从养殖角度看,按每年加工生猪100万头计算,农民养殖年出栏猪200头,可带动农户5000户,创造产值7亿元,每户农户纯收入14000元,人均增收4000元,同时可带动流通领域人员3000余人。

从加工就业来看,为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可安排生产工人1000人,行政管理人员160人,人均年收入可达11000元。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

3、《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号,1997年10月19日)

4、《四川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

5、《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内贸易部令第4号,1998年2月18日)

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

7、《四川省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8、《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2000)

9、《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2002年3月15日)

10、《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

三、项目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该项目以生产优质、安全白条肉,分割小包装肉为主导产品,充分利用本市种猪繁育、养殖技术、饲料加工、疾病控制、服务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养猪专业村、专业户的联结,创办生猪养殖与加工合作社,制定章程,实施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的战略,形成良性的产业链,为周边地区的生猪养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民发展致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建设目标明确,立项意义深远,完全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该项目选用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生猪自动屠宰生产线,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选用工艺设备先进,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新增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用途和结构较为合理,投资比例适宜,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例符合国家银行有关规定,而来源可靠,财务数据测算严密可靠,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强,经济合理,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该项目的实施将充分发挥公司“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可带动5000户农户发展致富,户均创收14000元,创造产值7亿元,人均增收4000元,加快了农户发展致富的步伐,完全符合中共“十六大”精神。

采取的环保措施切实可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的“三同时”原则,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考虑充分,治污措施合理,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周边大气、水、噪声环境功能均可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允许的范围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建设本项目是可行的。

2、论证结论

(1)、建设目标明确,立项意义深远,符合国家的农业产业化政策。

该项目以生产优质的无公害冷却肉为主导产品,倡导人类“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充分利用种猪繁殖、养殖技术、疾病控制、服务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养猪专业户及农民的合作联结,成立生猪养殖与加工合作社,制定章程,采用合同定购的形式,以保护价统一收购,确保农民利益,带动农民发展畜牧业,走致富道路,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目标非常明确,立项意义深远,完全符合中共十六大精神,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指导方针。

(2)、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与产区优势。

畜牧业一直是四川的支柱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半壁河山,而生猪生产又在全省畜牧业中占主导地位,素有“川猪遍天下”之称号,在全国养猪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4年生猪出栏6000多万头。

养猪是当地农民发展致富的一条途径,公司将与养猪专业户成立合作社,采用保护价统一收购,可见,生猪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本项目生产的产品是品质优良、味美的优质安全白条肉、冷却肉,具有四大优点:

新鲜保质期长、安全卫生、滋味鲜美、食用方便。

是我国猪肉产品的发展方向,在食品安全日益受人瞩目的今天,优质安全肉一枝独秀,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具有明显的产品优势与产区优势。

(3)、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十分突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确保农户利益,带动农民致富。

通过“公司+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与养猪专业户成立合作社,制定章程,签订合作协议产品回收合同,给养殖户提供优质种猪、饲料、养殖技术、疾病控制、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支持,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制,确保农户利益,带动农民5000户,直接创造经济总量7亿元,每户农民纯收入14000元,人均增收4000元,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同时,又可带动流通领域人员3000余人,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4)、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工艺设备先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选用国际和国内先进的屠宰与分割设备,严格按HACCP要求进行操作管理。

专业生产无公害系列冷却肉产品,产品质量达到欧盟、美国农业部等国际卫生标准。

整个工艺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合理,设备先进,属国内一流水平。

(5)、经济效益显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高于同行业基准水平,项目抗风险能力强,投资回报率高。

该项目正常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1900万元,上交税金及附加1543.98万元,实现利润额3134.74万元,内部收益率(税后)24.19%,投资回收期5.17年(税前),6.9年(税后),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经济效益显著。

(6)、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公司在董事会领导下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责、权、利”相配套的经营管理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奖惩分明,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要求。

(7)、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在本项目的建设中,对废水、废气、废物、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得力,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符合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求,不造成污染物。

3、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建立庞大的销售市场尚有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因为新建,需要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严格把好质量关,按HACCP要求进行操作管理,专业生产优质安全肉及肉产品。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食品工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

食品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之一,食品业是伴随人类而产生,最终将伴随人类而消失的产业。

相对于人类来说,食品业是古老而永生的产业。

食品业走过了自给自足——农产品商品化——食品工业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农业经济为主,转向了以工业经济为主。

伴随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加工食品的比重在逐年持续上升,初加工食品的比重在逐年下降,此种变化带来了中国食品工业连续十年高于10%的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已连续九年位居国民经济首位。

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的食品工业依然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1)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食品消费国,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拥有13亿人口,食品是人们每日一次性消费的必需品,超大规模的顾客群体和每日一次性消费必需品的特点构筑了中国食品工业巨大市场的基础。

(2)工业化食品的比重保持逐年持续上升的势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伴随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工业化食品的比重将继续保持逐年持续上升的势头。

由中国食品工业现状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比较差距,可以发现中国食品工业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粮食、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但在农产品的加工总量和加工水平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产品的加工总量和加工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逐年缩小,食品工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中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出口潜力较大。

食品工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是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中国在众多农产品的产量上位居世界首位,具有原料资源优势。

因此,中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成本和比较价格优势,出口的潜力较大。

但是出口将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制约。

2.肉类产品加工是食品工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

2003年国内肉类及其制品的总产量达到6750万吨,总产值近7000亿元,预计2010年国内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1亿吨,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市场需求的增量超过3000亿元,潜力巨大。

中国是肉类产品的消费大国,目前人均肉类的占有量已达49公斤左右,人均年肉类消费500元左右,接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50%。

2003年,我国肉类生产总值约7000亿元,其中深加工肉类产品的销售收入为270亿元,占肉类总产值的3.9%。

毫无疑问,按照国别划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肉类市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肉类市场在总量上仍有上升潜力。

据有关部门预计,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肉类消费仍可保持年均5%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在2010年人均占有量达到70—80公斤(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市场需求增长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市场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

与欧美国家市场饱和的情形不同,中国肉类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国内肉类食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国内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猪肉类食品的消费不仅在城市仍有较大的扩展空间,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

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肉类消费结构为:

猪肉占总量的66%,禽肉占19%,牛肉占9%,羊肉占4%,其他肉类占2%。

数千年来,国内居民形成了以食猪肉为主的传统,这一饮食习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受收入因素的影响,城市居民人均肉食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2倍左右,随着国内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市场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4.猪肉产品将向冷鲜肉、安全肉和低温肉制品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猪肉产品的结构是:

白条肉、冷冻肉比重过大,冷鲜分割肉比重太小;生肉制品多、熟肉制品少;高温肉制品多、低温和速冻肉制品少;生鲜肉没有真正意义的品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引导,国内肉类产品的结构将呈现新的变化趋势。

(1)冷鲜分割肉被市场看好。

冷鲜分割肉保持了肉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又排除了热鲜肉、冷冻肉的缺陷,具有“色泽鲜亮、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安全卫生”等优点,被称为“肉类消费的革命”,在发达国家已经普及,在大城市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是肉类食品消费的发展方向,已呈现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2)安全肉成为市场的新宠。

国家通过颁布《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将肉制品的安全问题纳入了法制化的规道;一些城市实施“放心肉工程”,对肉制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外市场的绿色壁垒,已使肉类的安全成为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无公害肉类及其制品已成为市场的新宠。

(3)调理生鲜肉将引发肉类工业的革命。

调理生鲜肉将调味技术、保水技术、新型包装技术融为一体,使生鲜肉的货架期延长至28天,同时将最大限度保持肉品的营养价值,这无疑将改变千百年来传统的生鲜肉售卖方式,一种真正意义的生鲜肉品牌将伴随着商业模式的创新而诞生。

(4)低温肉制品将成为肉类工业的新潮流。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经过深加工肉制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深加工的低温、冷冻肉制品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和不加防腐剂而广受消费者的欢迎,是今后我国肉制品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有多种营养功能的保健肉类制品,世界发达国家对肉类制品的脂肪、盐、糖含量都有严格控制,在我国以低温和冷冻肉制品为代表的“三低一高”(低脂肪、低盐、低糖、高蛋白)肉制品的开发,正引起社会各界和从业者的重视,并纳入了国家食品营养发展《纲要》。

5、生猪屠宰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为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行业市场,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国家、地方政府相继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生猪屠宰加工有关的主要有:

《食品卫生法》、《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及《生猪屠宰操作规程》、《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等等,这些法律法规,都要求做到定点屠宰、机械化屠宰,提高屠宰工艺水平,加强屠宰加工过程和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检验检疫,从而保证猪肉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提了出来,明确指出:

“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改良畜禽品种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200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左右”,“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与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近期农业部又确定了畜牧业的发展重点并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猪生产将稳定数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

这一切为生猪生产以及屠宰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猪肉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菜篮子”工程的重点之一,政府多次就“放心肉”、“安全肉”甚至“绿色肉”等制订多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采取诸多措施。

2002年我国首批绿色畜产品认证准则——《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准则》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完毕,并通过农业部审定,正式颁布执行。

A级绿色食品三个部颁行业标准的出台,为我国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业指明了方向。

由此看出,国家、地方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对生猪屠宰加工高度重视,政策指向明确,导向性强,具有很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

6.资源评述

畜牧业一直是四川的支柱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半壁河山,而生猪生产又在全省畜牧业中占主导地位,素有“川猪遍天下”之称号,在全国养猪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民收入和县级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各级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结构、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抓好生猪基地建设,切实稳定生猪生产。

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采取不同措施鼓励扶持养殖大户的生产,同时从科技上下功夫,大力抓好良种工程,积极发挥科技示范带头作用。

大力推广DLY三元杂交品种,进一步提高生猪品质。

据抽样调查推算,2005年一至三季度,全省生猪出栏4555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248.5万头,增长5.8%;猪肉产量达317.4万吨,增加17.9万吨,增长6%,猪肉产量占到全部肉类总产量的86.2%。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产品有较好的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畜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国肉类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十多年为世界第一大国,到2003年我国肉类总产量约在6750万吨,占全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7%左右。

猪肉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0年猪肉产量达到4005.6万吨,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4.6%,2003年我国的猪肉产量为4400万吨。

随着猪肉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猪肉市场供应也经历了产品奇缺、定量供应、购销放开、供应充足这四个时期。

同时,我国的生猪屠宰加工也逐步由千家万户手工自杀向定点屠宰、机械化屠宰、自动化屠宰方向发展。

目前,生猪屠宰、肉的冷却、冷冻与冷藏、肉的分割、肉制品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以及肉的包装、营销等各个环节尚存在诸多问题,虽然政府已经要求实行定点屠宰、机械化屠宰,但农村千家万户手工屠宰方式仍占一定的地位,城市虽基本定点屠宰,但机械化程度较低;生猪屠宰加工设备和工艺落后,猪肉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证,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加快及加入WTO对我国肉类行业产生的竞争,必将促使我国的肉类行业走向成熟和规范。

我国传统的肉制品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多彩,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西式肉制品相比,具有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据对北京及上海等城市的市场调查,63%的家庭将肉制品作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可见国内市场需求极其广阔,有些名优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饮食已从一种生存需要逐步成为一种享受,居民希望有更多口感好、营养佳、省时省力的方便肉食品,居民的食品制成品消费比例将大大增加。

全国范围的城市进程的加快,也使居民肉类食品消费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已由17%上升到30%以上,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已完成了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转变,这一近4亿人口的消费群体对安全,卫生、营养、方便的肉类食品消费正呈稳步上升趋势。

国内生鲜预冷肉、调理生鲜肉、低温和冷冻肉制品属肉类加工的新趋势,近几年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就人均消费量而言,与发达国家和亚洲的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因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分割小包装冷却肉是生鲜肉类消费的新趋势,在具备冷链条件的大中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希望购买小包装冷却肉或调理生鲜肉,具备消费条件(买得到、买得起、乐得买)的群体至少有4亿人口,按照目前的人平均消费量计算,全年冷鲜肉和调理生鲜肉需求量至少1000万吨,而目前此类产品的生产能力仅有几十万吨。

即使达到年产量1000万吨的规模,占生鲜肉的比例也不过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

(2)发展趋势

据中国肉类协会对今年5年我国肉类产业的发展趋势预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生活水平向小康过渡,肉类工业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传统肉制品将通过改善装备条件走向现代化,肉类产品行业集中度提高,市场竞争度提高,规模企业快速扩张,并逐步形成有序的市场格局。

我国加入WTO,国外的肉类企业以资本、品牌和管理进入中国市场,是否会对我国肉类食品业构成威胁?

我国肉类食品业的优势是极其明显的。

首先,我国是肉类消费大国,目前人均肉类的占有量已达50公斤左右,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大的肉类市场。

据有关部门预计,我国肉类消费仍可保持年均5%以上的增长速度,从而在2010年人均占有量达到70公斤至80公斤(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水平)。

显然,中国肉类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国内肉类食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我国肉类食品产业还具有成本价格上的优势。

据专家测算,我国主要肉类的生产价格(除禽肉外)均低于国际市场。

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猪肉的消费仍将保持良好的势头。

以安全优质肉为原料的预冷肉、调理生鲜肉以其营养卫生、方便快捷的特点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并迅速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休闲多元化等生活类型的变化。

项目产品加工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路线,极大地延长了其市场流通周期。

根据国外经验,年人均收入达到1500美元—3000美元为上述产品快速发展期;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元—10000美元,为以上食品普及期。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已进入预冷肉和低温、速冻肉制品的快速发展期。

已经形成了对该类产品的现实需求,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适应生猪肉类行业的发展规划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猪肉以其丰富的营养和醇香的口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及东南亚等国家消费总是以猪肉为主的消费习惯至今无法改变,所以,猪肉的生产和消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肉类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十多年为世界第一大国,到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约6200万吨,占全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7%左右,我国猪肉的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1998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8%,1999年我国的猪肉产量为3925万吨,2003年达4400万吨左右。

据权威专家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仍将保持良好的势头。

随着猪肉行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长,我国的生猪屠宰加工也逐步由千家万户手工自杀向定点、机械化、自动化屠宰方向发展。

目前,生猪生产、屠宰加工、肉制品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以及肉的包装、营销等各个环节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农村千家万户手工屠宰方式仍占主要地位、卫生差、质量低、生猪屠宰加工工艺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猪肉产品的安全卫生和品质难以得到保证等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类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加快及加入WTO对我国肉类行业产生的竞争,都必将促使我国肉类行业走向成熟和规范。

3、项目既能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发展致富。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提了出来,明确指出:

“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改良畜禽品种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200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左右”;“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与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近期农业部又确定了畜牧业的发展重点并指出: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猪生产将稳定数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

”这一切都为生猪生产及屠宰肉类深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将扩大生猪养殖范围,进一步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增效,带动农民发展致富。

猪肉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菜篮子”工程的重点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者追求高品位、高品质、更安全的消费观念,但从目前猪肉行业的现状看,食用猪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养猪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千家万户传统饲养和小规模专业户饲养仍是主体,农户对疫病控制能力不强,从生猪生产到屠宰加工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检验检疫,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