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502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docx

填空题1任何制动系都由和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填空题

1.任何制动系都由(     )、(     )、(     )和(     )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2.所有国产汽车和部分国外汽车的气压制动系中,都采用(     )。

3.人力制动系按其中传动装置的结构型式的不同分为(     )和(     )两种。

4.目前国内所用的制动液大部分是(     ),也有少量的(     )和(     )。

5.挂车气压制动传动机构按其控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我国一般采用(     )。

6.制动器的领蹄具有(     )作用,从蹄具有(     )作用。

7.车轮制动器由(     )、(     )、(     )和(     )等四部分构成。

8.凸轮式制动器的间隙是通过来进行局部调整的(     )。

9.动力制动系包括(     ),(     )和(     )三种。

10.在储气筒和制动气室距制动阀较远时,为了保证驾驶员实施制动时,储气筒内的气体能够迅速充入制动气室而实现制动,在储气筒与制动气室间装有(     );为保证解除制动时,制动气室迅速排气,在制动阀与制动气室间装(     )。

11.制动气室的作用是(     )。

12.真空增压器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13.伺服制动系是在(     )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而形成的,即兼用(     )和(     )作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

14.汽车制动时,前、后轮同步滑移的条件是(     )。

15.ABS制动防抱死装置是由(     )、(     )及(     )等三部分构成的。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

1.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

2.凸轮式制动器

3.机械式液压式

4.植物制动液合成制动液矿物制动液

5.充气制动放气制动放气制动

6.增势减势

7.固定部分旋转部分张开机构调整机构

8.制动调整臂

9.气压制动系气顶液制动系全液压动力制动系

10.继动阀(加速阀)快放阀

11.将输入的气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而输出

12.辅助缸控制阀真空伺服气室

13.人力液压制动系动力伺服系统人体发动机

14.前后轮制动力之比等于前后轮与路面的垂直载荷之比

15.传感器控制器压力调节器

二、选择题

1.汽车制动时,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

A.汽车的载质量B.制动力矩

C.车速D.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条件

2.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任何一辆汽车都必须具有()。

A.行车制动系B.驻车制动系C.第二制动系D.辅助制动系

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必须能实现渐进制动。

A.行车制动系B.驻车制动系C.第二制动系D.辅助制动系

4.汽车制动时,制动力FB与车轮和地面之间的附着力FA的关系为()。

A.FB﹤FAB.FB﹥FAC.FB≤FAD.FB≥FA

5.汽车制动时,当车轮制动力FB等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FA时,则车轮()。

A.做纯滚动B.做纯滑移C.边滚边滑D.不动

6.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当车轮抱死滑移时,路面对车轮的侧向力()。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一定。

7.领从蹄式制动器一定是()。

A.等促动力制动器B.不等促动力制动器

C.非平衡式制动器D.以上三个都不对。

8.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的固定元件的安装是()。

A.中心对称B.轴对称

C.既是A又是BD.既不是A也不是B

9.下列()制动器是平衡式制动器。

A.领从蹄式D.双领蹄式C.双向双领蹄式D.双从蹄式

10.在结构形式、几何尺寸和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一定时,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取决于()。

A.促动管路内的压力B.车轮与地面间的附着力

C.轮胎的胎压D.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11.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如果只是前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则汽车可能()。

A.失去转向性能B.甩尾C.正常转向D.调头

12.制动控制阀的排气阀门开度的大小,影响()。

A.制动效能B.制动强度C.制动状态D.制动解除时间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BD

2.AD

3.AC

4.C

5.B

6.C

7.C

8.C

9.B

10.A

11.A

12.D

三、判断改错题

1.制动力一定是外力。

()

改正:

2.液压制动主缸的补偿孔堵塞,会造成制动不灵。

()

改正:

3.挂车制动应比驻车制动略早。

()

改正:

4.等促动力的领从蹄式制动器一定是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

改正:

5.无论制动鼓正向还是反向旋转时,领从蹄式制动器的前蹄都是领蹄,后蹄都是从蹄()

改正:

6.等位移式制动器是平衡式制动器。

()

改正:

7.简单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在汽车前进与后退制动时,制动力相等。

()

改正:

8.在动力制动系中,驾驶员的肌体不仅作为控制能源,还作为部分制动能源。

()

改正:

9.驻车制动没有渐进控制的要求,所以驻车制动阀一般只是一个气动开关而已。

()

改正:

10.只要增大制动管路内的制动压力,就可加大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从而制动力就可随之增大。

()

改正:

1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前后轮的垂直载荷是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的。

()

改正:

12.汽车制动的最佳状态是出现完全抱死的滑移现象。

()

三、判断改错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后一句改为“领从蹄式制动器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正向旋转时,前蹄是领蹄,后蹄是从蹄;反向旋转时,前蹄是从蹄,后蹄是领蹄”。

6.(×),将“是”改为“不是”

7.(×),改为“制动力不等”。

8.(×),改为“驾驶员的肌体仅作为控制能源,而不作为制动能源”。

9.(√)

10.(×),最后一句改为“当制动力不超过附着力时,制动力也随之增大”。

11.(√)

12.(×),改为“最佳状态是出现边滚边滑的滑移现象”。

四、名词解释题

1.汽车制动

2.行车制动系

3.驻车制动系

4.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

5.制动器

6.车轮制动器

7.中央制动器

8.轮缸式制动器

9.凸轮式制动器

10.领蹄

11.从蹄

12.钳盘式制动器

四、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

1.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的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的制动。

2.用以使行驶的汽车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称为行车制动系。

3.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则称为驻车制动系。

4.汽车不制动时,液压制动主缸推杆的头部与主缸活塞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踏板的行程,称为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

5.在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叫制动器。

6.凡是旋转元件固装在车轮或半轴上,制动力矩分别直接作用于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即称为车轮制动器。

7.中央制动器是指旋转元件固装在传动系的传动轴上,制动力矩须经过驱动桥再分配到两车轮上的制动器。

8.制动器中以液压轮缸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的制动器称为轮缸式制动器。

9.用凸轮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的制动器叫做凸轮式制动器。

10.用楔作为促动装置的制动器叫做楔式制动器。

11.制动器制动时,制动蹄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的蹄,称为领蹄。

12.旋转元件为制动盘,固定元件为制动钳的制动器

五、问答题

1.什么是制动力?

并分析制动力是如何产生的?

 

2.什么是汽车制动系?

制动系又是如何分类的?

 

3.为什么驻车制动系一般都采用机械式传动装置?

 

4.什么是制动踏板感(“路感”)?

对实施制动有何帮助?

 

5.对制动液有何要求?

 

6.什么是摩擦制动器?

它是如何分类的?

各自的结构特点如何?

 

7.轮缸式制动器有哪几种形式?

 

8.什么是领从蹄式制动器?

简述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指出哪一蹄是领蹄?

哪一蹄是从蹄?

 

9.什么是非平衡式制动器?

试分析领从蹄式制动器是否为非平衡式制动器?

 

10.什么是制动助势蹄和减势蹄?

装有此两种蹄的制动器是何种制动器?

 

11.什么是双领蹄式制动器?

其结构特点如何?

 

12.什么是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其结构特点如何?

 

13.何谓双从蹄式制动器?

有何特点?

 

14.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如何?

 

15.什么是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其与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16.钳盘式制动器分成哪几类?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7.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18.气压制动系统各元件之间连接管路包括哪三种?

它们各是怎样定义的?

 

19.气压制动系的供能装置主要包括哪些装置?

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装置在气压制动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是否是必不可少的?

 

20.制动阀的作用是什么?

 

21.气顶液式制动系主要由哪些零件组成?

试述其工作情况。

 

22.全液压动力制动系主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其基本情况如何?

 

23.增压式伺服制动系和助力式伺服制动系各具有什么特点?

 

24.什么是理想的汽车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比?

汽车制动时前轮或后轮先抱死会产生什么后果?

25.在制动力调节装置中限压阀和比例阀的作用是什么?

它们各用于何种车型?

为什么?

 

26.感载阀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有些汽车制动力调节装置中采用感载阀?

27.汽车为什么要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

 

28.简述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

 

29.简述TRC牵引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

五、问答题参考答案

1.1)制动力:

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可控制的外力叫做制动力。

2)产生:

要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驾驶员应踩下制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内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注人轮缸,并通过两个轮缸活塞推动使两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这样,不旋转的制动蹄就对旋转着的制动鼓作用一个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

制动鼓将该力矩传到车轮后,由于车轮与路面间有附着作用,车轮对路面作用一个向前的周缘力,同时路面也对车轮作用下个向后的反作用力,即制动力。

2.1)定义:

对汽车产生制动力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称为汽车制动系。

2)分类:

(1)按作用分:

制动系可分为行车制动系、驻车制动系、第二制动系和辅助制动系。

(2)按制动能源分:

制动系可分为人力制动系,动力制动系和伺服制动系。

(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和组合式。

(4)按制动能量传输的管路数目分!

制动系分单管路制动系和双管路制动系。

3.驻车制动系必须可靠地保证汽车在原地停驻并在任何情况下不致自动滑行,这一点只有用机械锁止方法才能实现。

这便是驻车制动系多用机械式传动装置的主要原因。

4.当轮胎与路面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时,汽车所受到的制动力与踏板力之间的线性关系,称制动踏板感(“路感”)。

驾驶员可因此而直接感觉到汽车制动强度,以便及时加以必要的控制和调节。

保证制动处子最佳状态。

5.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要求:

1)挂车应能与主车同步制动或略早于主车制动。

2)当挂车因故脱挂时,应能自行制动。

6.l)定义:

凡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都称为摩擦制动器。

2)分类:

摩擦制动器分为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大类。

3)结构特点:

鼓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制动鼓,其工作表面为制动鼓的圆柱面;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为圆盘状制动盘,其工作表面为制动盘的端面。

7.轮缸式制动器有领从蹄式、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双从蹄式和双向双从蹄式,以及单向和双向自增力式等几种。

8.l)定义:

在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制动器即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2)结构:

领从蹄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鼓、制动底板、两个制动蹄、两个制动蹄支承销、制动蹄回位弹簧及一个双活塞式轮缸组成。

前后两制动蹄,以其腹板下端的孔分别同两支承销作动配合。

制动蹄外圆面上,用铆钉铆接着石棉纤维及摩擦片。

轮缸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用螺钉装在制动底板上,制动蹄腹板的上端松嵌入液压轮缸活塞上的顶块的直槽中。

两制动蹄由回位弹簧拉拢,并以锁销紧靠着装在制动底板上的调整凸轮。

领从蹄式制动器固定于制动底板上的零件是沿轴对称布置的。

3)工作原理:

(1)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制动主缸中的油液便顺着油管流入轮缸,使轮缸内的油液增多压力增大,于是两制动蹄便在此液压促动力的作用下,绕着支承销向外张开,压靠到旋转的制动鼓上,这样不转的制动蹄便给旋转的制动鼓施加了一阻力矩,然后通过车轮与地面的附着作用产生制动力,使汽车减速甚至停车。

(2)解除制动时,驾驶员放松制动踏板,制动蹄便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制动消除。

4)前进制动时,前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是领蹄;后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向相反,是从蹄。

倒车制动时恰好相反,前蹄是从蹄,后蹄是领蹄。

9.1)定义:

凡制动鼓所受来自两蹄的法向力不能互相平衡的制动器均属于非平衡式制动器。

2)领从蹄式制动器制动蹄的受力情况如图17所示。

制动时,领蹄1和从蹄2在相等的促动力Fs的作用下,分别绕各自的支承点3和4旋转到紧压在制动鼓5上。

旋转着的制动鼓即对两制动蹄分别作用着法向反力N1和N2,以及相应的切向反力T1和T2,两蹄上的这些力分别为各自的支点3和4的支点反力Sl和S2所平衡。

领蹄上的切向合力T1所造成的绕支点3的力矩与促动力名所造成的绕同一支点的力矩是同向的。

所以力Tl的作用结果是使领蹄1在制动鼓上压得更紧,即力N1变得更大,与此相反,切向反力T2则使从蹄2放松制动鼓,即有使N2和T2本身减小的趋势。

可见,虽然领蹄和从蹄所受促动力相等,但所受制动鼓法向反力N1和N2却不相等,且N1>N2。

所以领从蹄式制动器为非平衡式制动器。

10.1)定义:

制动时,制动蹄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的蹄,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其对鼓的制动有助势作用,故称为助势蹄。

而减势蹄是指制动时,制动蹄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其有放松制动鼓减小制动的趋势,即具有减势作用,称为减势蹄。

2)装有此两种蹄的制动器是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11.1)定义:

在制动鼓正向旋转时,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双领蹄式制动器。

2)特点:

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且两套制动蹄、轮缸、支承销和调整凸轮等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对称,两个轮缸可借连接油管连通,使其中油压相等。

在前进制动时两蹄都是领蹄,制动器的效能因而得到提高,在倒车制动时,两蹄将都变成从蹄,制动效能很低。

12.1)定义:

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2)特点:

(1)两个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且两套制动蹄、轮缸、支撑销和调整凸轮等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对称的。

两个轮缸可借连接油管相通,使其中油压相等。

(2)在前进制动时两蹄都是领蹄,制动器的效能因而得到提高。

在倒车制动时,两蹄将都变成从蹄,制动效能很低。

13.1)定义:

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两蹄均为从蹄的制动器,称为双从蹄式制动器。

2)特点:

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前进制动效能低于双领蹄式和领从蹄式制动器。

但其效能对摩擦系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小,即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稳定性。

14.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只采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活塞作用于前制动蹄上,前、后制动蹄的下端分别浮支在浮动的顶杆的两端。

制动器只在上方有一个支承销,不制动时,两蹄上端均借各自的回位弹簧拉靠在支承销上。

15.1)定义:

无论制动鼓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均能借蹄鼓之间的摩擦而产生自增力作用的制动器,称为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2)区别:

它的结构不同于单向自增力式之处主要是采用双活塞式轮缸,可向两蹄同时施加相等的促动力Fs。

16.钳盘式制动器又可分为定钳盘式和浮钳盘式两类。

定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安装在车桥上,既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移动,因而其中必须在制动盘两侧都装设制动块促动装置(例如相当于制动轮缸的油缸),以便分别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制动盘。

浮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一般是设计成可以相对于制动盘轴向滑动。

其中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

17.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以下这些优点:

1)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因而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效能较稳定。

2)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需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

3)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

4)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像制动鼓的热膨胀那样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

5)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维护作业也较简便。

盘式制动器不足之处是:

1)效能较低,故用于液压制动系时所需制动促动管路压力较高,一般要用伺服装置。

2)兼用于驻车制动时,需要加装的驻车制动传动装置较鼓式制动器复杂,因而在后轮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18.包括供能管路、促动管路和操纵管路等三种。

1)供能装置备组成件(空压机、储气筒)之间和供能装置与控制装置(女口制动阀)之间的连接管路,称为供能管路。

2)控制装置与另一个控制促动装置(如制动气室)之间的连接管路,称为促动管路。

3)一个控制装置与另一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路,称为操纵管路。

19.1)包括:

空压机、储气筒、调压阀、安全阀、进气滤清器、排气滤清器、管道滤清器、油水分离器、空气干燥器、防冻器、多回路压力保护阀等装置。

2)作用:

(1)空压机:

制造用以制动的压缩气体。

(2)储气筒:

用以储存压缩空气,以保证实现随时制动。

(3)调压阀及安全阀:

保证储气筒内压力在规定范围之内,既要保证正常制动,又要防止储气筒被胀破。

(4)进气滤清器、排气滤清器及管道滤清器:

以清洁空气,避免灰尘、杂质等进入制动系统,减轻磨损,提高制动系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5)油水分离器:

用以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和润滑油分离出来,以免腐蚀储气筒及管路中不耐油的橡胶件。

(6)空气干燥器:

由油水分离器输出的空气难免含有少量的水分,用干燥器将其干燥,以免腐蚀储气筒及管路中的其他金属器件。

(7)防冻器:

防止在寒冷季节时,积聚在管路和其他气压元件内的残留水分冻结,而堵塞管路,保证正常制动。

(8)多回路压力保护阀:

在多回路制动系中,当一套回路损坏漏气时,多回路压力保护阀能保证其余完好回路继续充气。

3)这些元件对于正常的气压制动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20.制动阀用以起随动作用并保证有足够强的踏板感,即在输入压力一定的情况下,使其输出压力与输人的控制信号——踏板行程和踏板成一定的递增函数关系。

其输出压力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应足够精微。

21.空压机、制动轮缸、液压主缸、动力气室、储液罐、储气罐等

22.油泵、制动器、储液罐、制动储能器、制动阀等。

全液压动力制动系是以储能器储存的液压能或限制液流循环而产生液压力制动的装置。

23.前者中的伺服系统控制装置用制动踏板机构直接操纵,其输出力也作用于液压主缸,以助踏板力之不足,后者中的伺服系统控制装置用制动踏板机构通过主缸输出的液压操纵,且伺服系统的输出力与主缸液压共同作用于一个中间传动液缸(辅助缸)上,使该液缸输出到轮缸的液压远高于主缸液压。

24.理想的汽车前、后轮制动力分配之比应等于前后轮对路面的垂直载荷之比。

如果只是前轮(转向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制动时也己成为从动轮)还在滚动,则汽车将失去转向性能。

因为保证汽车转向的力只能是路面对偏转了一定角度的转向轮的侧向反力,所以转向轮一旦滑移而丧失侧向附着,转向即不可能继续。

如果只是后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转动,则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即使受到不大的侧向干扰力(例如侧向风力、路面凸起对车轮侧面的冲击力等),也会绕其垂直轴线旋转(严重时甚至会转过180度左右),即造成调头。

25.1)限压阀:

(1)作用:

是当前后促动管路压力Pl和P2由零同步增长到一定值后,即自动将P2限定在该值不变。

从而保证前轮先抱死滑移以满足制动稳定性的要求。

(2)应用:

限压阀用于重心高度与轴距的比例较大的轻型汽车。

因为这种汽车在制动时,其后轮垂直载荷向前轮转移得较多,其理想的促动压力分配特性曲线中段的斜率较小,与限压阀特性线相近。

2)比例阀:

(1)作用:

其作用是当前后促动管路压力Pl与P2同步增长到一定值PS后,即自动对Pl的增长加以节制,亦即使P2的增量小于Pl的增量。

(2)应用:

用于中型以上的汽车。

因为轴距比值较小的中型以上汽车在制动时前后轮间载荷转移较少,其理想促动管路压力分配特性曲线中段斜率较大。

这种汽车如果装用限压阀,虽然可以满足制动时前轮先滑移的要求,但紧急制动后,后轮制动力将远小于后轮附着力,即附着力利用率太低,未能满足制动力尽可能大的要求,但采用比例阀却可以解决此问题。

26.1)特点:

本身特性能随汽车实际装载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2)有些汽车(特别是中重型货车)在实际装载质量不同时,其总重力和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因而满载和空载下的理想促动管路压力分配特性曲线差距也较大。

在此情况下采用一般的特性线不变的制动力调节装置已不能保证汽车制动性能符合法规要求,而必须采用其特性随汽车实际装载质量而改变感载阀。

27.因为装用防抱死制动装置后汽车能充分利用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提高其制动性能;在汽车制动时,不仅具有良好的防后轮侧滑能力,而且保持了良好转向能力;缩短了制动距离;同时使制动操纵简便。

所以汽车上要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

28.组成:

轮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液压调节器

工作过程:

轮速传感器将车轮转速信号传给电子控制器,由此计算出车轮滑移率并以此为依据控制各轮缸油压,最终使车轮滑移率总保持在8%-35%范围内,使车轮保持较高的纵向和侧向附着力。

29.组成:

1)TRC和ABS共用一个ECU,4个转速传感器

2)副节气门:

安装在节气门体上,根据来自ABS和TRCECU的信号控制副节气门开度,从而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

3)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输入副节气门开度信号给ECU

4)TRC制动执行器:

由一个泵总成和一个制动执行器组成,泵总成产生液压,制动执行器将液压传送至制动分泵然后释放。

当车轮空转时降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使传递到路面的扭矩减至一个适当值。

这样就能使车辆获得稳定而迅速的起步和加速。

其工作过程包括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