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394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docx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阶段质量检测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且水溶液显碱性的离子是(  )

A.H+        B.OH-

C.Al3+D.HCO

解析:

H+、OH-均抑制水的电离;Al3+、H2O

均促进水的电离,且HCO

水解溶液呈弱碱性。

答案:

D

2.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00mLB.小于10.00mL

C.等于10.00mLD.等于11.00mL

解析:

如图所示,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量取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使读数偏大,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使读数偏小,滴定前后刻度差为10.00mL,但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偏大。

答案:

A

3.(2011·重庆高考)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解析:

本题考查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等知识,溶液颜色变深的原因是溶液的碱性增强,抓住这一本质寻找答案。

A选项,明矾溶液中铝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热铝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无颜色变化;B选项,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加热,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的颜色加深;C选项,加入氯化铵固体,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弱,碱性减弱,溶液颜色变浅;D选项,溶液的酸碱性不变,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

答案:

B

4.(2012·洛阳模拟)室温下,向10mL0.1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粒子的数目减小

B.再加入CH3COONa固体能促进醋酸的电离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溶液中

不变

解析:

加水稀释醋酸的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溶液中c(H+)减小。

由于KW不变,则c(OH-)增大,即溶液中OH-数目增多,选项A、C错误;再加入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能抑制CH3COOH的电离,B错误,溶液中

,因加水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故

不变。

答案:

D

5.下列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A.pH=5的NH4Cl溶液

B.pH=5的NaHSO4溶液

C.pH=8的CH3COONa溶液

D.pH=8的NaOH溶液

解析:

B、D选项抑制水的电离,A、C选项促进水的电离,A中水电离出的c(H+)=10-5mol·L-1,C中水电离出的c(OH-)=10-6mol·L-1,A中数值大,水的电离程度大。

答案:

A

6.[双选题]证明氟化氢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

A.氟化氢在所有卤化氢中热稳定性最强

B.浓H2SO4加入氟化钙固体中,加热,有氟化氢气体产生

C.100mL0.1mol/L氢氟酸中c(H+)小于0.1mol/L

D.测得常温下0.1mol/LNaF溶液的pH>7

解析:

0.1mol/L氢氟酸中c(H+)<0.1mol/L,说明HF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NaF溶液呈碱性,说明NaF为强碱弱酸盐,即HF为弱电解质。

答案:

CD

7.在恒温条件下,欲使CH3COONa的稀溶液中c(CH3COO-)/c(Na+)比值增大,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  )

①固体NaOH ②固体KOH ③固体NaHS

④固体CH3COONa ⑤冰醋酸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⑤

C.只有②④⑤D.只有①⑤

解析:

CH3COONa溶液中存在:

CH3COO-+H2O

CH3COOH+OH-,加入固体KOH、冰醋酸均可使平衡左移,c(CH3COO-)增大,加固体CH3COONa,平衡虽右移,但水解程度降低,②④⑤均正确。

答案:

C

8.(2011·宿州模拟)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c(NH

)=c(Cl-)的NH4Cl溶液

B.c(H+)=1.0×10-7mol·L-1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室温下将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解析:

水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是室温,故pH=7或c(H+)=10-7mol/L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选项D中由于不知酸、碱的相对强弱,故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NH4Cl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H

)+c(H+)=c(Cl-)+c(OH-),因c(NH

)=c(Cl-),则c(OH-)=c(H+),溶液一定呈中性。

答案:

A

9.(2011·武昌高二检测)将pH=6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的

(  )

A.pH=9B.c(OH-)≈10-5mol·L-1

C.pH≈7D.c(OH-)<10-7mol·L-1

解析:

将pH=6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后,溶液pH不等于9,此时溶液接近中性,pH≈7。

答案:

C

10.(2012·南通高二检测)对于某酸的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B.在该盐溶液中,离子浓度为

c(Na+)>c(Y2-)>c(HY-)>c(OH-)>c(H+)

C.若HY-能水解,水解方程式为

HY-+H2O

Y2-+H3O+

D.若HY-能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HY-+H2O

Y2-+H3O+

解析:

NaHY溶液由于Y2-没有指定,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①NaHSO4,只电离,不水解;②NaHSO3,其水溶液中HSO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③NaHCO3、NaHS,其水溶液中HCO

、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

因Y2-不确定,故A、B错误。

C式为电离方程式而非水解方程式。

答案:

D

11.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

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

最终出现黑色沉淀。

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sp(25℃)如下:

AgCl

AgI

Ag2S

Ksp

1.8×10-10

8.51×10-16

6.3×10-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相同

D.25℃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

解析:

由于AgCl、AgI、Ag2S的Ksp依次减小,当向AgCl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KI和Na2S溶液时,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aq)+Cl(aq)右移,依次转化为溶解度小的AgI和Ag2S,A、B正确,由于在NaCl、CaCl2溶液中c(Cl-)不同,而Ksp(AgCl)=c(Ag+)·c(Cl-)导致AgCl在两溶液中的溶解程度不同,C错误,由于Ksp(AgI)=c(Ag+)·c(I-),Ksp(Ag2S)=c2(Ag+)·c(S2-)且三种沉淀的Ksp不相同,故在三种溶液中,c(Ag+)不同。

答案:

C

12.[双选题]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

A.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B.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

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

解析:

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后溶液pH的计算及判断。

HCl为一元强酸,NaOH为一元强碱,Ba(OH)2为二元强碱,故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与NaOH恰好中和,pH=7,而与Ba(OH)2反应时,Ba(OH)2过量,pH>7,故A错误,B正确;pH=4的醋酸溶液中电离出的c(H+)=1×10-4mol/L,pH=10的NaOH溶液电离出的c(OH-)=1×10-4mol/L,因此仅CH3COOH电离出的H+恰好与NaOH中和,还有大量的CH3COOH分子过量,故pH<7,同理,D项中氨水过量较多,溶液显碱性,pH>7,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BD

13.(2012·衡阳联考)已知25℃时一些难溶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化学式

Zn(OH)2

ZnS

AgCl

Ag2S

MgCO3

Mg(OH)2

溶度积

5×10-17

2.5×10-22

1.8×10-10

6.3×10-50

6.8×10-6

1.8×10-11

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2AgCl+Na2S===2NaCl+Ag2S

B.MgCO3+H2O

Mg(OH)2+CO2↑

C.ZnS+2H2O===Zn(OH)2+H2S↑

D.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解析:

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溶解度:

ZnS

答案:

C

14.[双选题]已知常温下:

Ksp(AgCl)=1.8×10-10,Ksp(Ag2CrO4)=1.9×10-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sp(AgCl)>Ksp(AgBr)

C.将0.001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mol·L-1的KCl和0.001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D.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解析: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相关的知识。

AgCl的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错;由题信息可知,AgBr比AgCl更难溶,故AgCl的溶度积常数较大,B正确,由溶度积常数来看,形成AgCl、Ag2CrO4沉淀的Ag+浓度分别为1.8×10-7mol·L-1、

mol·L-1,故先形成AgCl沉淀,C错。

答案:

BD

15.(2012·合肥质检)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在pH=7的醋酸钠和醋酸混合溶液中:

c(CH3COO-)>c(Na+)

B.稀释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在pH=5的氯化钠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c(Na+)=c(Cl-)

D.0.1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

c(OH-)=c(H+)+c(HS-)+c(H2S)

解析:

由CH2COONa和CH3COOH混合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A错误;稀释醋酸时,c(H+)减小,但c(OH-)增大,B错误;Na2S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

c(OH-)=c(H+)+c(HS-)+2c(H2S),D错误;NaCl溶液中c(Na+)和c(Cl-)一定相等。

答案:

C

16.(2011·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以水为溶剂进行中和滴定的原理是:

H3O++OH-===2H2O。

已知液态SO2和纯水的导电性相近,因为液态SO2也会发生自离解:

SO2(l)+SO2(l)

SO

+SO2+。

若以液态SO2为溶剂,用SOCl2滴定Cs2SO3,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滴定反应可以表示为:

SO

+SO2+===2SO2

B.在一定温度下,液态SO2中c(SO

)与c(SO2+)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C.自离解的存在,说明SO2是离子化合物

D.可通过导电能力变化来判断是否到达滴定终点

解析:

以液态SO2为溶剂,用SOCl2滴定Cs2S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SO

===2SO2,A项正确;类比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c(SO2+)×c(SO

)是一个常数,B项正确;类比中和滴定知D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6分)

(1)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W=1×10-13,则该温度________25℃(填“>”、“<”或“=”)。

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1×10-10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________。

(2)若温度为25℃时,体积为Va、pH=a的H2SO4与体积为Vb、pH=b的NaOH混合,恰好中和。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KW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13>10-14(25℃时),故该温度高于25℃。

当溶液显碱性时pH=10,当溶液显酸性时c(H+)=

=10-3mol/L,pH=3。

(2)Na2SO4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c(Na+)=2c(SO

),而溶液呈中性,c(H+)=c(OH-)。

答案:

(1)> 3或10

(2)c(Na+)>c(SO

)>c(H+)=c(OH-)

18.(10分)(2011·厦门质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

取冰醋酸配制250mL0.2mol·L-1的醋酸溶液,用0.2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2mol·L-1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和________。

(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mol·L-1的NaOH溶液对20.00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0.05

20.00

18.80

19.95

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实验二:

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

醋酸浓度(mol·L-1)

0.0010

0.0100

0.0200

0.1000

0.2000

pH

3.88

3.38

3.23

2.88

2.73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

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三:

探究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完成该探究,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实验一:

(1)还缺少配制溶液所需的容器250mL的容量瓶和定容仪器胶头滴管。

(2)首先分析NaOH的体积,第3次数据显然误差较大,舍去。

另外三次所用NaOH平均体积为20.00mL,代入计算可知醋酸的浓度为0.2000mol·L-1。

实验二:

(1)孤立的看每次测量值,H+浓度远小于醋酸的浓度,说明醋酸不完全电离;联系起来看,浓度为0.1000mol·L-1、0.0100mol·L-1及0.0010mol·L-1的醋酸,pH变化值小于1。

(2)以0.1000mol·L-1、0.0100mol·L-1醋酸为例,设0.1000mol/L的醋酸溶液体积为1L,将其稀释至0.0100mol/L,体积变为10L,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0-2.88mol、10×10-3.38mol,可见溶液变稀,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增加,故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实验三:

探究温度对醋酸的电离程度的影响,应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存在差异的醋酸溶液H+浓度有差异,能够对溶液中H+浓度区分度较好的仪器是pH计。

答案:

实验一

(1)胶头滴管 250mL容量瓶

(2)0.2000mol·L-1

实验二

(1)0.0100mol·L-1醋酸的pH大于2或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1

(2)增大

实验三

用pH计(或pH试纸)测定相同浓度的醋酸在几种不同温度时的pH

19.(6分)(2011·江苏高考,节选)高氯酸铵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

准确称取样品a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

步骤3:

准确量取40.00mL约0.1mol·L-1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

步骤4:

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20mL3mol·L-1NaOH溶液。

步骤5:

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

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

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

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填步骤序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

解析:

①准确量取40.00mLH2SO4溶液可以选用量程为50mL的酸式滴定管。

③本实验采用高氯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氨气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再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剩余的硫酸,从而计算出产生的氨气的物质的量,进一步换算出样品中高氯酸铵的含量。

因步骤3中所给H2SO4的浓度值非精确值,故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还应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硫酸的浓度。

答案:

①酸式滴定管 ②1,5,6 ③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2SO4溶液的浓度(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进行蒸馏和滴定实验)

20.(10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A为0.1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B为0.1mol·L-1NaHCO3溶液,实验测得NaHCO3溶液的pH>7,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H4)2SO4===2NH

+SO

,NH

微弱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c(NH

)>c(SO

)>c(H+)>c(OH-)。

(2)HCO

以发生水解反应HCO

+H2O

H2CO3+OH-为主,发生电离HCO

H++CO

为次,因此溶液中c(OH-)>c(H+),溶液呈碱性。

(3)Fe3++3H2O

Fe(OH)3+3H+,为抑制Fe3+水解,应加入少量HCl;Fe3+与HCO

因互相促进水解而产生Fe(OH)3沉淀和CO2气体。

答案:

(1)c(NH

)>c(SO

)>c(H+)>c(OH-)

(2)HCO

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中c(OH-)>c(H+)

(3)盐酸 抑制Fe3+水解

Fe3++3HCO

===Fe(OH)3↓+3CO2↑

21.(10分)(2012·洛阳模拟)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有:

汞、铅、锰、铬、镉。

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r2O

和CrO

,常用的方法为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

Cr2O

Cr3+

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

(黄色)+2H+

Cr2O

(橙色)+H2O。

(1)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第①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通过测定溶液的pH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已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强酸性环境,溶液的颜色为橙色

(3)第②步中,还原0.1molCr2O

,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除生成Cr(OH)3外,还可能生成的沉淀为________。

(5)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Cr(OH)3(s)

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当c(Cr3+)降至10-5mol/L,认为c(Cr3+)已经完全沉淀,现将第③步溶液的pH调至4,请通过计算说明Cr3+是否沉淀完全(请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H2O是纯液态物质,其浓度视为常数,故第①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r2O

)/[c2(CrO

)·c2(H+)]。

(2)利用反应①可知,反应正向进行时,溶液pH增大,故pH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项正确;CrO

和Cr2O

中Cr均为+6价,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在酸性环境中,溶液中c(Cr2O

)较大,溶液呈橙色,C项正确。

(3)在第②步反应中Cr2O

被还原为Cr3+,0.1molCr2O

被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