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270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①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mí()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的夜气里。

②鸟儿将巢安在繁花nèn()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③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模样(mú)蓦然(mò)煞风景(shā)鳏寡孤独(guān)

B.纠葛(gé)抽噎(yè)颤巍巍(chàn)重峦迭嶂(dié)

C.恣雎(suī)校补(xiào)霎时间(shà)伐木丁丁(zhēng)

D.诘据(jié)阴翳(yì)绾头发(wǎn)因地治宜(zhì)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丹霞峰俯瞰,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黄山的险与秀尽收眼底。

B.我最讨厌那些背后搬弄口舌,期期艾艾的小人,每有所遇,则避之如水火。

C.在《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中阮“琴痴”冯满天技惊四座,一曲中国风的《乡愁四韵》令全场观众叹为观止。

D.几经周折,叙利亚冲突双方有望在近日内就霍姆斯停火问题达成协议。

叙利亚和平曙光乍现,全世界的人们正刮目相待。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令人不快。

②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

③受惠于一个自怨自艾的人,还有比这更不舒服的事吗?

④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⑤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

A.⑤②①④③B.②⑤④①③C.②④⑤③①D.④⑤②①③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伫立山巅,山风急来,更觉山林的寂静与空灵,心中油然而生一分对大自然的虔敬。

(山林景色美妙而不可捉摸)

B.他眼中有些异样的神色,似乎是愧怍,又似乎是感动。

(内心惭愧)

C.尽管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巴黎时装周的T台上却是满眼的珠光宝气,似乎是在诉说着人们对昔日的繁华盛景的怀念。

(形容衣饰华丽,光彩四射)

D.谨慎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在行动之前我们总是瞻前顾后,怕这怕那,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6.结合语境,续写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3分)

欣赏别人的谈吐,能提高我们的口才;欣赏别人的大度,能开阔我们的心胸;,

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时,别人也会向我们投来欣赏的眼光。

7.综合性学习。

(12分)

转基因农产品,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物。

自其问世之初,其安全性备受世人关注。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带着这一问题,校生物兴趣小组展开了调查研究。

以下是他们搜集

到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

而改造生物的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

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

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

后来,人们运用这一技术改造农作物的遗传物质,使其

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更符合人们需要。

以转基因农作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

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材料二:

转基因农业有许多优势:

可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能力;可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可大大缩短农作物的开发时间;可摆脱季节、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可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

发展转基因农业,是否存在风险,学术界意见并不统一。

比如,为杀虫、防病而转入的异源基因对人体的影响,还需要长期观察。

反对者还认为。

在转基因作物中,很难保证基因转移只按照人们的意志定向行进,它也可能在其他物种中漂移.从而造成基因污染——其危害性比外来物种入侵更大,因为基因污染是不可逆的。

另外,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会不会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会不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目前尚未可知。

材料三: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模拟(五)语文试题

您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安全

1%

不安全

89%

不好说

10%

您是否支持转基因粮食在中国商业化种植?

支持

2%

不支持

94%

不好说

4%

您是否会考虑尝试转基因食品

6%

不会

43%

不想吃,但可能已经吃了

51%

对转基因食品生产和销售,您是否要求拥有知情权?

当然要

65%

无所谓

35%

争议问题

双方观点

A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挺:

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因而是安全的。

反:

既然“实质等同”,为何要申请专利?

为何还要监管?

B当科学与民意出现冲突.怎么办?

挺:

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是科学界的主流意见。

反:

民众对转基因食品还不够了解,简单地用科学家的意见取代

民意。

合适吗?

C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究

竟有没有质疑的

权力?

挺: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你根本不懂。

有何资格质疑?

请不要传谣阻碍中国农业技术发展

反:

这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吗?

我有理由有权利质疑你懂的“科学”到底科学不科学。

D技术发展与国民健康。

孰轻孰重?

挺:

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错过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大好时机.谁负责?

反:

为发展转基因农业技术,在其安全风险还没有彻底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强行推广,就是对国民健康的不负责任。

(1)请根据材料一内容,为“转基因农作物”下个定义。

(2分)

(2)活动小组准备以报告会的形式向全校同学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

报告分成四个部分,请你梳理以上材料的内容,为尚未拟定题目的三个部分各加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形成一个条理层次的报告提纲。

(3分)

①第一部分: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②第二部分:

③第三部分:

④第四部分:

(3)综合材料三表格内容,概括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基本态度和看法。

(3分)

(4)研究材料四表格内容,参考下列示例,谈谈你对另外两个问题及其争议的看法。

(4分)

示例一:

对争议问题A,我的看法是:

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风险,“实质等同”不等于“实质安全”。

传统食品同样需要监管,申请专利和食品安全是两个问题,反驳乏力。

示例二:

对争议问题C,我的看法是:

转基因食品安全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公众有质疑的权力。

将质疑等同于“传谣”,逻辑太霸道。

①对争议问题B,我的看法是:

②对争议问题D,我的看法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l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4)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

(5)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6)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见出真正的君子。

正如孔子在《论语·泰伯》里所说的:

,。

(7)《出师表》中诸葛亮表现自己出山前自甘淡泊、无意功名的隐逸情怀的句子是:

,。

(8)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报国志愿的句子

是: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1)弗敢加也()

(2)小大之狱()

(3)公将鼓之()(4)望其旗靡()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1.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详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B.战前,曹刿一“问”,庄公三“答”,曹刿三“断”,皆着眼于“民”,表现出在曹刿看来,在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正是曹刿的“远谋”所在。

C.文中的鲁庄公是个十足的昏君。

文章顾及君王尊严,对他没有直接使用贬语,但从他前两次对曹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的昏庸,从他“将战”“将鼓”“将驰”的战场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军事上的轻妄。

D.本文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练,表意说理,通达晓畅。

简练、整饬而又富于变化的行文,增强了叙事写入的生动效果。

12.文章写曹刿见庄公前与乡人的问答,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1分)

转身

李汉荣

 ③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鲜花:

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在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

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

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请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

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

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

怎么办呢?

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

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

“我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

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④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

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

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不见了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最后我来到丁字街,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

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

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

我由此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

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起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

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⑤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⑥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选自《散文选刊》2008.4,有删节)

13.作者具体描写了三幅“转身”的动人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述。

(6分)

14.结合语境,理解含义。

(4分)

(1)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

(说说句予的含义)

15.第③段景物描写生动,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分)

16.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转身”为题目?

(4分)

17.以②③④段“转身”的不同情境为例,请你再补写一个类似的事例。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19分)

做一个在自己领域最出色的人

雪小禅

1那天,看一个拍卖会,有贾平凹、赵忠祥和张艺谋的书画作品,同时拍卖的还有大师

们的作品,如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大师们的作品拍卖声此起彼伏,而且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但贾平凹、赵忠祥和张艺谋的书画作品却几乎无人问津。

张艺谋的一幅字起价仅仅800元,可是没有一个人举牌,最后拍卖方降到500元仍然没拍出去,

2真让人哑然失笑。

③是的,贾平凹在写作领域是出色的,他的小说,灵性十足,打动了多少人?

即使三毛这样的女子,亦在枕下放着他的书,而且最后一封信也是写给他的。

赵忠祥做主持,老成稳重大气,可算是中国第一名主持人。

张艺谋的导演魅力被证明了一次又一次,他无疑是电影界的“英雄”。

但他们的书画作品拿来拍卖,以为人们会爱屋及乌,其实,在他们不熟悉、不游刃有余的领域里,他们的作品充其量是下下品。

④其实,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做一个最出色的人就很好了。

门口有个磨剪刀的张大爷,他摸了一辈子的剪刀,磨出的剪刀又快又亮,离得极远的人也来找他磨。

小区里还有卖耳朵眼炸糕的女人,四十几岁的人了,每天要炸几千个炸糕。

她的炸糕,又香又脆又甜,和她一起做过炸糕生意的人都去开饭店了,只有她还在卖小本生的炸糕。

一块钱三个的炸糕要经过多少道工序啊?

从和面到把豆馅裹进去放进油锅里,然后经过最好的火候油炸,才能变成香喷喷的炸糕。

她炸了十几年,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开饭店,那样可以赚更多的钱。

她笑了,因为我的炸糕做得最好,这个小城的人都知道我炸糕做的最好,别的方面我不熟悉,况且人家一说喜欢吃我的炸糕我就有满足感,为什么要去做别的呢?

做炸糕让我很快乐啊。

⑤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我知道张艺谋们字画为什么500块也没有卖出去了,因为在那个领域中他们只是游戏,是附庸风雅,不过是玩票性质,可是,他们偏偏不这么想,还想和大师们一争高低。

这就真不知自己半斤八两了。

⑥当然,我并不是说人家除了拍电影写小说做主持之外就不能有别的爱好,因为那毕竟是提高个人层次和品味的另一种方式,但是如果想和自己最喜欢的领域那么出色,却真的不容易。

⑨所以,当看到姐姐把她的孩子送到七八个班去学什么绘画、书法、钢琴时,我叹了一口气说:

你最好挑一个他最喜欢的学,否则最后会一事无成。

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做的最出色,那样的人生就是最精彩的人生。

(选自《风中的莲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8.阅读全文,说说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其中“自己领域”是指要具备哪两种条件的领域?

(份)

19.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但书画作品也拿来拍卖,以为人们会爱屋及乌……

(2)可那只是他们个人的喜好,和自己的“营生”没有多少关系……

20.第⑤段第一句“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的作用是什么?

(3分)

21.讲了贾平凹、赵忠祥和张艺谋的书画作品在拍卖会上几乎无人问津的事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磨剪刀和做炸糕的两个人的例子?

(4分)

22.下列两则材料,哪个更适合作为事实论据?

为什么?

(4分)

A.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键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

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艰黑。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

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B.北宋陈尧咨擅长射箭,场边一个卖油的老翁看了只微微点头。

只见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

钱币却未被打湿。

老翁说:

“我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四.写作(55分)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人生难免会有一段难忘的日子,因为其间的某个细节、某句话、某个人,或者什么,

就有了一段珍贵的人生。

有了那样的日子,我们懂得了珍惜;有了那样的日子,我们开始变得坚毅和勇敢;有了那样的日子,才知道其实自己真的很棒……

请以“那些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

是最精美的石头。

甲就笑乙:

“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

”乙说:

“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

”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时候他的筐里结果只剩下一个石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