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144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试题.docx

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科学试题

2013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Cl-35.5Ca-40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冰箱中使用的含氟致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气候变暖是导致士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可用洗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pH试纸上

B.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着玻璃棒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里,并边倒边搅拌

C.称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时,可以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垫有等大滤纸的天平托盘上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能手拿试管,液体也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

3.右图是根据生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甲类生物的共同点是终生用肺呼吸,则以下有关乙类生物共同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均为真核生物B.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受精卵的卵黄

C.营养方式均为异养型D.体温能保持恒定

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七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有五条食物链

B.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C.戊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5.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A.托里拆利最先借助水银实验,利用了平衡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6.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古代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实际上是用雄黄(三硫化二砷)加热得到的,纯度不高,里面含硫。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常见到用银簪子验毒,实际上是银遇到所谓的毒物变成黑色的硫化银,化学方程式为2Ag+S=Ag2S。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银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生成的硫化银是一种盐D.反应前后,银簪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8.依据图①~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

B.图②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C.图③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图④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

9.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胚、受精卵→种子

C.尿液形成: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反射弧: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0.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

B.向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就可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C.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可以通过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等方法来实现

D.除去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可以往其中加入铁粉

11.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右图所示,此时杭州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2.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小孔成像原理来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凹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其实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比看到的要高

13.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

近几天由于朝鲜半岛战争局势的升温,在菲律宾海洋附近参加军演的美国一艘核潜艇,在海底一路北上,前往韩国附近的海湾执行威慑朝鲜任务。

若海水密度不变,比较两地在水下时潜艇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菲律宾附近海湾所受浮力较小,排开的水的体积较小

B.在韩国附近海湾所受浮力较大,排开的水的体积较大

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D.在韩国附近的海湾所受浮力较大,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宇宙的结构层次: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D.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15.物质X(用“□”表示)和物质Y(用“○”表示)的反应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3X+8Y

X3Y8B.3X+8Y

3XY2+2Y

C.3X+6Y

3XY2D.X+2Y

XY2

16.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右图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踏板、压力传感器R(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A(实质是电流表),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3A,电源电压为12V,R0阻值为2Ω,电阻R(压力传感器)随压力变化的数学表达式为R=30-0.02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

则以下说法正确是

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300N

B.体重为1300N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2A刻度处

C.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A刻度盘0刻度处

D.该秤零刻线应标在电流表A刻度盘的最大刻度处

17.科学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照明电路,接通电源之前,老师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标有“220V40W”的灯泡(L0)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安装保险丝的位置,如图示,然后进行如下操作,并观察到相应的现象:

当只闭合S1时,L0和L1均发光,但都比正常发光暗;当只闭合S2时,L0正常发光,L2不发光。

由此可以判断

A.L2所在的支路完好,L1所在的支路短路

B.L1所在的支路短路,L2所在的支路断路

C.L1所在的支路完好,L2所在的支路短路

D.L1和L2所在的支路均短路

18.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

将CO2气体通人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

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人CO2,溶液又变红色。

上述实验现象能说明的是

A.CO2气体具有酸性B.CO2气体不能溶于水

C.C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CO2水溶液在加热的情况下酸性会减弱

19.如图,铜质圆环从条形磁铁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

在此过程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铜环在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总量减少

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C.铜环落到桌面停止时其温度可能升高

D.铜环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0.有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汽车,已知车内电动机驱动前轮转动。

玩具汽车的后轮、前轮都在平板小车上,如图所示。

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后退”键,小汽车就能前进或后退,地面与平板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不计。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按“前进”键,电动小汽车前轮向前匀速转动,小汽车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B.按“后退”键,电动小汽车前轮向后匀速转动,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后运动

C.按“前进”键,小汽车前轮向前转动,摩擦力向后,所以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D.按“后退”键,平板车对小汽车的前轮摩擦力向后,所以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21.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KOH、Na2CO3、HCl    B.BaCl2、NaCl、H2SO4

C.Ca(OH)2、KNO3、Na2CO3     D.Ba(OH)2、NaOH、HNO3

22.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

2H2O2H2↑+O2↑

B.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C.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电能和太阳能的相互转化

D.目前未能使用氢气作为普通燃料的主要原因是氢气易爆炸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

23.(6分)浙江省卫生厅2013年4月3日通报,浙江省确诊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1例患者死亡。

⑴从传染病学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

从组成上看,病毒一般都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⑵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H7N9禽流感没有明显效果。

这说明普通流感疫苗不能使人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因而不能获得对H7N9禽流感的抵抗力。

某种疫苗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这类免疫叫做▲免疫。

⑶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的蔓延,专家建议:

①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及时就医;②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吃生鸡蛋、半生煎蛋,带血白斩鸡;③勤洗手,室内勤通风;④一旦发现禽流感感染的家禽立即灭杀;以上措施中,一定不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24.(6分)请回答下列与人体血液相关的问题:

⑴甲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血涂片,图中的①、②、③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

其中能保护身体抵抗细菌等侵袭的是▲;煤气中毒是因为CO与其中的▲细胞上的血红蛋白牢固结合所致(两空格均填图中的序号)。

⑵医生给甲同学测量血压,测得的数据为13.9/9.3千帕,其中13.9千帕表示▲压。

⑶人的ABO血型由红细胞上▲的种类决定。

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相同,丙、丁的红细胞能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又知丁的血清能与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则甲的血型是▲,丁的血型是▲。

25.(4分)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右表为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在编号为①~⑤的溶液中(下列小题均填序号):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⑴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

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6.(4分)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回答:

⑴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会生成CaCO3白色沉淀。

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

甲:

CaCl2+NaHCO3==CaCO3↓+NaCl+HCl

乙:

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

你认为哪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

⑵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 K+、Cu2+、Cl-、OH-、NO3-、CO32-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27.(4分)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明同学选用弹簧A、B和测力计进行实验。

已知弹簧A、B由粗细相同的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

A、B原来的长度分别为L0和L0′,且A、B的横截面均相同;他将弹簧A、B的下端固定,并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L和△L′。

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分析比较图A和B中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直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⑵如果用A弹簧和B弹簧分别制成弹簧秤,且A弹簧秤的最大测量值为G1,B弹簧秤的最大测量值为G2,则G1▲G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

28.(6分)如图所示,将同一重物用甲、乙两种机械举高,甲的机械效率为η甲,乙机械效率为η乙,且η甲∶η乙=7∶5,则分别使用这两种机械时的拉力之比F1∶F2=▲。

若甲、丙两滑轮完全相同,提升的重物也相同,则F1▲F3,若丙的机械效率为η丙,则η甲▲η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2分)

29.(6分)为探究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生长的影响因素,小李同学做了相关实验:

A.对燕麦胚芽鞘作如图处理:

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上述处理后均用相同的单侧光照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⑥中会弯向光源生长的有▲,其原因是▲。

⑵如把④放在匀速转动的转盘上,同时给予右侧光照,它会如何生长?

30.(8分)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⑴写出用A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⑵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⑶C、D、E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

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D实验是水电解实验,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来推断水的组成。

E实验是通过燃烧甲烷,检验甲烷成分的实验。

从研究方法分析,你认为E实验与▲(选填“C”或“D”)实验的方法相同。

⑷如何用F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

31.(8分)

小华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时,发现在一些池塘塘底会冒一些气泡,于是他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塑料瓶气体(图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小华进行了有关实验。

 

⑴为取用瓶中的气体,他需要在A装置上接一个注水装置,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

图中的B、C、D都可做注水装置,他应选用▲装置。

⑵小华将装置连接如下:

带有注水装置的AHI,在I处点火发现能燃烧。

他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⑶如果小华想探究A中的气体燃烧后有无CO2生成,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应为:

带有注水装置的A▲I,I装置的烧杯壁上涂有澄清石灰水。

若I杯壁处出现浑浊,说明气体燃烧后有CO2生成。

⑷小华通过查阅资料获悉,这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含有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

他将装置连接如下:

带有注水装置的AEHI(燃烧后生成的气体)GE,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均变浑浊。

仅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气体的组成,结论是▲。

32.(10分)一个额定电压是3.8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20Ω,小明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电源(电压恒为6V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10Ω1A”和“50Ω0.5A”的滑动变阻器2个,导线若干。

⑴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他应选用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50Ω0.5A

⑵图乙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同组的小刚说有一处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乙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

 

⑶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电流表的示数如丙所示为0.32▲A时,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⑷实验后同组的小刚说用电压表的0-3伏档也可以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于是他们将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两边,移动滑片至指针为2.2伏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若导线连接良好且电阻不计,但计算出的额定功率值却明显偏低,不知是何原因。

请你帮助分析。

33.(10分)“水和空气中哪个能使热的物体冷却得更快?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

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⑴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⑵从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⑶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慢的。

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

▲叫做冷却速率。

⑷小明又仔细比较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最后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的影响。

⑸分析上述甲、乙对比实验的装置,如何改进会更合理?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6分)

34.(6分)斜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箱子A,通过定滑轮与重60N的重物B相连,在3s内物体A沿斜面匀速向上滑动了1.5m,此重物B落地,箱子A又经过0.2s向前滑动了20cm停下来。

若斜面长5米,高2米,则箱子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牛;在箱子滑动过程中重物B共对箱子做了▲焦的功;重物B对箱子A做功的功率是▲瓦。

(忽略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力)

35.(6分)响应杭州市节能减排的号召,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善于探究的小华看到了太阳能热水器说明书上有下列相关信息:

太阳照射

时间/h

装水量/Kg

吸热板

面积/m2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比热容/J(kg·℃)—1

太阳辐射功率/J·(m2·h)—1

10

80

2

50

4.2×103

1.68×106

其中太阳辐射功率是指1h内投射到1m2面积上的太阳能。

小华若要正常使用这台热水器,请你帮助解决下列问题:

⑴该热水器中的水在正常光照10h内吸收多少热量?

⑵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

(天然气的热值为8.4×l07J/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给水吸收)

⑶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是多少?

36.(8分)今年的元宵灯会上,吴山广场的工作人员用两根长均为220m的铜导线将一组“220V550W”的大彩灯接在照明电路上。

晚上七点亮灯时,工作人员发现该灯光较暗,于是他用仪表测得该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180V,已知该铜导线每米长的电阻约为0.01Ω。

问:

(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计算结果取整数)

⑴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⑵连接灯泡的铜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多少?

⑶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该铜导线损失的电功率,远大于通过标定长度电阻计算后的功率损失,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7.(6分)某学习小组为了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20克。

设计方案如下:

⑴有同学提出,因滤液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至过量,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⑵如果实验过程中得到白色沉淀10克,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CaCl2固体?

(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38.(10分)小李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化合物根据导电性的不同,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大类。

其中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于是他以食盐、硝酸钾、蔗糖、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为材料,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⑴由此实验可知,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⑵老师告诉小李同学,用上述装置实验,电解质溶液在导电的同时,在电极a、电极b上都会有新的物质生成。

据此判断,这是一种将电能转变为▲能的装置。

电极a、b应具有的性质是▲。

⑶查阅资料得知,电解质能导电,是由于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阴、阳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定向移动。

如氯化钠在水溶液里会产生能自由移动的Na+和Cl-,当闭合开关后,▲离子会由b向a方向移动。

⑷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一定量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越多,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好。

据此判断,当闭合开关后,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持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灯泡的亮度会如何变化?

 

2013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科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A

B

C

A

A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D

D

C

B

B

D

C

C

B

C

D

B

D

C

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

23.(6分,每小题2分)

⑴病原体,遗传物质或核酸⑵抗体,特异性

⑶②、③(各1分,有错不得分)

24.(6分,每空1分)

⑴A;C⑵收缩⑶凝集原;O型;A型

25.(4分,每空2,少写得1分,多写、有错均不得分)

⑴②、⑤;⑵④、⑤、③、②、①

26.(4分,每小题2分)

⑴甲(1分);因为甲的生成物中的CaCO3会与HCl反应(1分)

⑵K+、Cl-、OH-、NO3-、CO32-(少写得1分、有错不得分)

27.(4分,每小题2分)

⑴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原长不同,在同样大小外力作用下,伸长长度不同。

⑵等于

28.(6分,每空2分)

5∶7;大于;等于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2分)

29.(6分,每空2分)

⑴②、④(2分,少写得1分、有错不得分)

单侧光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向光侧分布少(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⑵直立生长

30.(8分,每空2分)

⑴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

2H2O+O2↑)

⑵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⑶D⑷先用水将B装置灌满,然后将氧气从b端通入

31.(10分,每空2分)

⑴C⑵探究该气体是否具有可燃性

⑶F(可以有E)⑷肯定有CH4和CO2,N2和CO不能确定。

32.(10分)

⑴50Ω0.5A(2分)

⑵如图(2分)

⑶0.32A(2分);1.2W(或1.216W)(2分)

⑷在用0—3伏档测量时,灯泡不能正常发光,灯丝电阻小于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