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053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docx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①含答案

工程材料复习题

简答题

1、金属晶体的常见晶格有哪三种?

α-Fe、γ-Fe各是什么晶格?

体心、面心、密排六方α-Fe:

体心立方结构γ-Fe:

面心立方结构

2、什么是固溶强化?

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溶质原子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称固溶强化。

固溶强化的原因是晶格畸变。

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更加困难,提高了金属的强度和硬度。

3、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

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线缺陷(位错)、面缺陷(晶

界、亚晶界)三类晶体缺陷。

点缺陷造成晶格畸变,使材料强度增加。

位错密度增加,材料强度增加。

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强度越高,同时塑性越好。

4、Fe—C合金中基本相有哪些?

基本组织有哪些?

基本相:

铁素体(F)、渗碳体(Fe3C)、奥氏体(A)

基本组织:

铁素体(F)、渗碳体(Fe3C)、奥氏体(A)、珠光体(P)、莱氏体(Ld)

5、简述钢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与含碳量的关系。

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硬度增加。

当含碳量小于0.9%时,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增加。

而当含碳量大于0.9%时,渗碳体以网状分布于晶界或以粗大片状存在,使得强度随之下降。

6、M有何特征?

它的硬度取决于什么因素?

低碳M有何特征?

M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它的硬度主要取决于M的含碳量,含碳越高,M的强度、硬度越高。

低碳M是板条状M,它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断裂韧度和较低的韧脆转变温度。

7、进行退火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1)降低钢的硬度以便于进行切削加工;

(2)消除残余应力,以稳定钢件尺寸,并防止其变形和开裂;

(3)使化学成分均匀,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4)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8、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对工件性能有何影响?

如何防止?

残余奥氏体降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工件使用过程中,由于残余奥氏体发生转变,使工件尺寸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工件的尺寸精度。

将淬火工件冷却到室温后,随即放到零下温度的冷却介质中冷却,即进行冷处理;

回火处理。

9、为什么亚共析钢经正火后,可获得比退火高的强度和硬度。

亚共析钢退火后的组织为大量的F+少量P,而亚共析钢经正火后的组织是数量较多且细小的珠光体组织。

由于珠光体的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因此亚共析钢正火后可获得比退火高的强度和硬度。

10、亚共析钢、过共析钢正火加热温度范围是什么?

低碳钢切削加工前和高碳钢球化退火前正火的目的是什么?

亚共析钢正火加热温度:

Ac3+50~70℃。

过共析钢正火加热温度:

Accm+50~70℃。

低碳钢切削加工前正火目的:

增加珠光体含量,使钢的硬度提高,便于切削加工。

高碳钢球化退火前正火目的:

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二次渗碳体。

11、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是什么?

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产生哪些问题?

加热温度为AC3+(30~70)℃

加热温度过高:

A晶粒粗化,使淬火后M组织粗大;且氧化脱碳严重。

加热温度过低:

淬火组织中将有F,使淬火硬度下降。

12、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范围是什么?

如加热温度过高会产生哪些有害影响?

应为727+(30~70)℃。

如加热温度过高,有下列危害:

(1)、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M粗大,脆性增大。

(2)、氧化、脱碳倾向增大,表面质量降低。

(3)、淬火应力大,工件变形、裂纹倾向增大。

13、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范围是什么?

如加热温度过高会产生哪些有害影响?

应为Ac1+(30~70)℃。

如加热温度过高,超过Acm,有下列危害:

(1)、Fe3C完全溶入奥氏体,使奥氏体含碳量增加,Ms降低。

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加,降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2)、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M粗大,脆性增大。

(3)、氧化、脱碳倾向增大,钢的表面质量降低。

(4)、淬火应力大,增加了工件变形、裂纹的倾向。

14、水作为淬火介质有何优缺点?

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冷却能力,价格低廉。

其主要缺点是:

①在需要快冷的650~500℃范围内(碳钢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区域),它的冷却能力低;

②在300~200℃需要慢冷时,它的冷却能力太强,易使零件产生变形,甚至开裂;

③水温对水的冷却能力影响大。

15、为什么通常碳钢在水中淬火,而合金钢在油中淬火?

若合金钢在水中淬火会怎样?

碳钢件淬火时难以使马氏体转变充分,而水的冷却能力强,使钢易于获得马氏体。

合金钢淬透较好,在油中冷却能获得马氏体。

合金刚导热能力差,若在水中淬火,会使工件产生裂纹和变形。

16、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得到所需要的组织与性能通过适当回火可改变淬火组织,调整和改善钢的性能。

稳定工件尺寸回火使不稳定的淬火组织转变为稳定组织。

消除或减少淬火内应力

17、钢经淬火后为何一定要回火?

钢的性能与回火温度有何关系?

钢经淬火后回火有如下目的:

(1)获得工件所需的组织和性能

(2)稳定组织,稳定工件尺寸

(3)消除、减少淬火应力

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钢的强度指标(σb、σs)和硬度逐渐下降,塑性指标(Ψ、δ)与韧性指标逐渐提高。

而回火温度在300~400℃附近,弹性极限出现峰值。

18、什么是钢的回火脆性?

如何避免?

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通常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韧性提高。

但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钢的韧性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显著下降,这种脆化现象称回火脆性。

300℃左右回火产生的回火脆性是第一类回火脆性,它是不可逆的。

一般不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

含有Cr、Ni、Mn等合金元素的合金钢,在450~650℃回火或经更高温度回火后缓慢冷却通过该温度区间时,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

它是可逆的。

防止办法:

尽量减少钢中杂质元素含量;加入W或Mo等能抑制晶界偏析的元素;对中小件,可通过回火后快冷来抑制回火脆性。

19、为什么高频淬火零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均高于一般淬火?

由于高频感应加热速度快、时间短,使得加热后所获得的A晶粒细小而均匀,淬火后可在表层获得极细的马氏体或隐针马氏体,因而表面硬度、耐磨性高于一般淬火。

一般淬火工件的表面存在残余拉应力,而高频淬火后工件表层存在残余压应力。

残余压应力能抵消在变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因此高频淬火零件的疲劳强度均高于一般

淬火。

四、工艺分析题

4、汽车半轴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且杆部、花键处硬度要求≥52HRC。

现选用40Cr钢制造,其工艺路线如下:

下料(棒料)→锻造毛坯→热处理①→校直→粗加工→热处理②→精加工→热处理③、④→磨削。

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杆部、花键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热处理①:

正火。

其目的为:

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细化晶粒,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热处理②:

调质。

其目的为:

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即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热处理③:

表面淬火。

其目的是:

获得M,提高杆部、花键处表面硬度。

热处理③:

低温回火。

其目的为:

消除表面淬火应力及脆性,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表层为回火M,心部为索氏体(S)

5、一般精度的GCr15滚动轴承套圈,硬度60-65HRC。

(1)压力加工成形后、切削加工之前应进行什么预备热处理?

其作用是什么?

(2)该零件应采用何种最终热处理?

有何作用?

P162

(1)球化退火降低硬度,球化Fe3C,以利于切削,并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2)淬火+低温退火

淬火:

获得高硬度M

低温退火:

去除脆性、应力,稳定组织。

6、用W18Cr4VW6Mo5Cr4V2Al钢制造铣刀,其加工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毛坯→热处理①→机械加工→去应力退火→热处理②、③→磨削。

请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热处理方法、目的及组织。

热处理①为球化退火:

消除锻造应力;降低硬度,利于切削加工;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组织:

S+粒状碳化物

热处理②为淬火:

获得M。

组织:

M+未溶细粒状碳化物+大量残余A

热处理③为高温回火(多次):

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淬火钢脆性;减少残余A含量;具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热硬性。

最终组织:

回火M+粒状合金碳化物+少量残余A

7、机床床头箱传动齿轮,45钢,模锻制坯。

要求齿部表面硬度52~56HRC,齿轮心部应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热处理①→机械粗加工→热处理②→机械精加工→齿部表面热处理③+低温回火→精磨。

指出热处理①、②、③的名称及作用

热处理①:

正火。

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细化晶粒,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组织:

S

热处理②:

调质(或淬火加高温回火)。

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组织:

回火S

热处理③:

齿部表面淬火。

获得M。

11、用20CrMnTi钢制造汽车齿轮,要求齿面硬度为58~62HRC,心部硬度为35~40HRC。

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热处理①→机械加工→热处理②、③、④→喷丸→磨削

(1)指出热处理①、②、③、④的名称及作用

(2)齿轮表层和心部的最终组织是什么?

P263

用20CrMnTi钢制造汽车变速箱齿轮,齿轮要求强韧性好,齿面硬度要求62~64HRC,心部硬度为35~40HRC。

其工艺路线如下:

下料→锻造→热处理①→切削加工→热处理②、③、④→磨削。

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齿轮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热处理①为正火。

其目的为:

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组织:

S+少量F

热处理②为渗碳。

其目的为:

使低碳钢件表面得到高碳。

热处理③为淬火。

其目的为:

获得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一定强度及

较高的塑性、韧性。

表层组织:

M+碳化物+残余A。

心部组织:

低碳M+铁素体

热处理④为低温回火。

其目的为:

消除表面淬火内应力和脆性,得到高的硬度。

表层最终组织:

针状回火M+粒状碳化物+少量残余A。

心部最终组织:

回火低碳M+铁素体。

12、普通车床主轴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轴颈处硬度要求48~52HRC。

现选用45钢制造,其工艺路线如下:

下料→锻造→热处理①→粗切削加工→热处理②→精切削加工→轴颈热

处理③、④→磨削

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轴颈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P265

热处理①:

正火。

其目的为:

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组织:

S

热处理②:

调质(或淬火加高温回火)。

其目的为:

获得良好的强韧性。

组织:

S

热处理③:

高频表面淬火。

获得M,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热处理④:

低温回火。

其目的为:

消除表面淬火内应力和脆性。

轴颈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表层为回火M,心部为索氏体(S)。

13、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其工艺路线为:

锻造—热处理①—机加工—热处理②、③—磨削加工。

写出其中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及最终组织。

热处理①:

球化退火:

消除锻造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并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组织:

球状P

热处理②:

淬火:

为获得高的硬度组织:

M+粒状碳化物+残余A

热处理③:

低温回火:

为稳定组织,降低脆性,消除淬火应力。

组织:

回火马氏体+细粒渗碳体+少量残余奥氏体

最终组织:

回火马氏体+细粒渗碳体+少量残余奥氏体。

14、用T10A钢制造小尺寸手工丝锥,刃部硬度要求59~62HRC,柄部硬度要求30~45HRC。

其工艺路线如下:

下料→热处理①→切削加工→热处理②、③→柄部热处理④→切削加工

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刃部、柄部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热处理①:

球化退火。

其目的为: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并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组织:

球状P

热处理②:

淬火。

其目的为:

获得M。

组织:

M+碳化物+残余A。

热处理③:

低温回火。

其目的为:

消除淬火应力及脆性,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组织:

针状回火M+粒状碳化物+少量残余A。

热处理④为高温回火。

其目的为:

保证柄部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组织:

回火S

15、用T10A钢制造钻头,硬度要求为59~62HRC,其工艺流程为:

锻造→预先热处理→切削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

该钢经检验,证明锻造后组织有网状碳化物。

(1)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预先热处理方法及作用。

(2)指出钻头制成后的最终组织。

(1).预先热处理:

正火+球化退火

正火作用:

消除网状碳化物。

正火组织:

P

球化退火作用:

获得球状珠光体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组织:

球状P

(2)最终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回火M+粒状碳化物+少量残余A

1.将下列各种材料牌号前的字母标号,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KTH350-10B.Cr12C.40MnBD.Q195E.3Cr13F.60Si2Mn

材料种类:

(D)碳素结构钢(A)可锻铸铁(B)冷作模具钢:

(F)合金弹簧钢(E)不锈钢(C)合金调质钢

2.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KTH300-06B、40CrC、Q235D、ZG200-400E、60Si2MnF、Cr12MoV

材料种类:

(B)合金调质钢(D)碳素铸钢(F)冷作模具钢

(C)碳素结构钢(A)可锻铸铁(E)合金弹簧钢

3.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Q195B.45Mn2C.ZL101D.ZGMn13E.Cr06F.20CrMnTi、20Cr

材料种类:

(C)铸造铝合金(F)合金渗碳钢(A)碳素结构钢

(B)合金调质钢(E)合金刃具钢(D)耐磨钢

4.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Cr2B.Q345C.T8D.ZGMn13E.ZL201F.20Cr

材料种类:

(A)合金刃具钢(C)碳素工具钢(E)铸造铝合金

(F)合金渗碳钢(B)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D)耐磨钢

5、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GCr15B.Q215C.HT250D.65MnE.W18Cr4VF.H90

材料种类:

(B)碳素结构钢(F)普通黄铜(F)灰口铸铁

(A)滚动轴承钢(E)高速钢(D)弹簧钢

6、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CrWMnB.T10C.35CrMoD.ZL101E.20CrF.QT500-7

材料种类:

(B)碳素工具钢(E)合金渗碳钢(D)铸造铝合金

(A)合金刃具钢(C)合金调质钢(F)球墨铸铁

7、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GCr9B.H90C.W6Mo5Cr4V2D.1Cr13E.40MnBF.KTZ550-04

材料种类:

(E)调质钢(B)普通黄铜(F)可锻铸铁

(A)滚动轴承钢(C)高速钢(D)不锈钢

8、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KTZ700—2B.GCr9C.3Cr2W8VD.H68E.65F.9Mn2V

材料种类:

(F)合金刃具钢(A)可锻铸铁(E)优质碳素结构钢

(D)普通黄铜(C)压铸模用钢(B)滚动轴承钢

9、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HT200B.W6Mo5Cr4V2C.GCr9D.9SiCrE.T10F.H62

材料种类:

(B)高速钢(F)普通黄铜(A)灰口铸铁

(D)合金刃具钢(E)碳素工具钢(C)滚动轴承钢

10、将下列各材料牌号前的字母,分别填入备选材料种类前的括号中

A.60B.GCr9C.9Mn2VD.KTZ700—2E.65MnF.5CrNiMo

材料种类:

(F)热作模具钢(A)优质碳素结构钢(D)可锻铸铁

(E)弹簧钢(C)合金刃具钢(B)滚动轴承钢

3.图为已简化的Fe—Fe3C相图

(1)分析E点、ACD线的含义。

(2)分析含碳量为0.1%的碳钢从液态至室温的结晶过程。

(1)E点:

A中碳的最大溶解度。

ACD:

液相线。

(2)见图

1点以上为液体,1点开始结晶A。

1~2点析出为奥氏体,至2点全部为为奥氏体。

2~3点全部为A。

3点开始从A中析出F。

3~4点为A+F。

4点产生余下的A共析转变,A→P。

至室温F+P

或L→L+A→A→A+F→F+P。

4.图中已简化的Fe—Fe3C相图

(1)分析A点、GS线的含义。

(2)填写()中相或组织代号。

(3)分析含碳量为0.2%的亚共析钢从液态至室温的结晶过程。

(1)A点:

纯铁的熔点。

GS:

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F。

(2)见图

(3)见图1点以上为液体。

1~2点。

析出为奥氏体,至2点全部为为奥氏体.

3点开始析出F。

3~4点从奥氏体中不断析出F。

4点产生共析转变,A→P。

至室温F+P

或L→L+A→A→A+F→P+F。

6.图为简化的Fe-Fe3C相图。

(1)指出S点、ECF线的意义。

(2)根据相图分析45钢的结晶过程,指出45钢的室温组织。

(1)S点为共析点;ECF线为共晶线。

(2)见图1点以上为液体。

1~2点。

从液体中析出奥氏体,至2点全部为奥氏体。

3点由奥氏体中开始析出F。

3~4点从奥氏体中不断析出F。

4点产生共析转变,A→P。

至室温F+P

或L→L+A→A→A+F→P+F。

室温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

8.图中已简化的Fe—Fe3C相图

(1)分析E点、SE线的含义。

(2)填写()中相或组织代号。

(3)分析含碳量为0.77%的共析钢从液态至室温的结晶过程。

 

(1)E点:

A中碳的最大溶解度。

ES:

碳在A中的固溶线。

(2)见图

(3)见图1点以上为液体。

1~2点,析出为奥氏体。

至2点,全部为为奥氏体。

3点产生共析转变,A→P。

至室温P

或L→L+A→A→P

10.图为简化的Fe-Fe3C相图。

(1)指出C点、PSK线的意义。

(2)根据相图分析T12钢的结晶过程,指出T12钢的室温组织。

(1)C点为共晶点;PSK线为共析线。

(2)见图

1点以上为液体。

1~2点,析出为奥氏体,至2点全部为奥氏体。

3点开始析出Fe3CⅡ。

3~4点从奥氏体中不断析出Fe3CⅡ。

4点产生共析转变,A→P。

至室温P+Fe3CⅡ

或L→L+A→A→A+Fe3CⅡ→P+Fe3CⅡ。

室温组织为P+Fe3C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30分)

名称

候选材料

选用材料

热处理方法

最终组织

机床床身

T10A,KTZ450-06,HT200

HT200

时效

P+F+G片

汽车后桥齿轮

40Cr,20CrMnTi,60Si2Mn

20CrMnTi

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表面Cm+M+A’

心部F+M

滚动轴承

GCr15,Cr12,QT600-2

GCr15

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Cm+M+A’

锉刀

9SiCr,T12,W18Cr4V

T12

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Cm+M+A’

汽车板簧

45,60Si2Mn,T10

60Si2Mn

淬火+中温回火

T回

钻头

W18Cr4V,65Mn,20

W18Cr4V

淬火+低温回火

Cm+M+A’

桥梁

1Cr13,16Mn,Q195

16Mn,

不热处理

F+P

滑动轴承

H70,ZSnSb11Cu6,T8

ZSnSb11Cu6

不热处理

a+SnSb

耐酸容器

Q235,1Cr18Ni9Ti,ZGMn13

1Cr18Ni9Ti

固溶处理

A

发动机曲轴

QT600-3,45,ZL101

QT600-3

等温淬火+高温回火

S回+G球

三、(20分)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硬度为HRC54—58,其余地方为HRC20—25,其加工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

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指出:

1、主轴应用的材料:

45钢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保温一段时间空冷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

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

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A’心部S回

五、简答题(共20分)

1、晶体有那些特性?

(4分)

答:

1)一般具有规则的外形。

(1分);2)有固定的熔点。

(1分);3)有各向异性。

(1分);4)解理性。

(1分)

2、陶瓷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

(5分)

答:

陶瓷材料性能特点:

具有不可燃烧性;(1分)、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1分)不老化性;(1分)、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压能力;(1分),但脆性很高,温度急变抗力很低。

3、简述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三者的异同点。

(5分)

答: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交替的机械混合物。

(2分)

不同的是片层间距由宽到细,强度、硬度由低变高。

(3分)

4、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那些?

其机械性能如何?

(6分)

答:

基本相有: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

铁素体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奥氏体的硬度较低而塑性较高,易于锻压成型;渗碳体硬度很高而塑性和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大。

5、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P16》

答:

结晶的基本过程——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

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即过冷度)随着过冷度的增大,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率都增大,但形成率的增长比成长率的增长快,同时液体金属中难熔杂质以及振动和搅拌的方法也会增大形核率

6、手锯锯条、普通螺钉、车床主轴分别用何种碳钢制造?

答:

手锯锯条:

它要求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用碳素工具钢制造。

如T9,T9A,T10,T10A,T11,T11A

普通螺钉:

它要保证有一定的机械性能,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制造,如Q195,Q215,Q235

车床主轴:

它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如30,35,40,45,50

7、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发生什么变化?

答:

《1》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如纵向的强度和塑性远大于横向等。

《2》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即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3》织构现象的产生,即随着变形的发生不仅金属中晶粒会被破碎拉长,而且各晶粒的晶格位向也会沿着变形的方向同时发生转动,转动结果金属中每个晶粒的晶格位向趋于大体一致,产生织构现象,《4》冷压力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各部分的变形不均匀或晶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