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595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docx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

信贷业务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名称:

黄海公司贷款违规审批和转贷案例

案例适用:

商业银行信贷的内部管理

案例来源:

根据B银行业务资料整理改编

案例内容

黄海公司于1997年元月以流动资金短缺为由向B银行申请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以商品房作抵押。

该公司实力较弱,不符合B银行贷款条件,且信贷员经调查出具了否定性意见,但B银行个别领导考虑到各方面关系,直接同意贷款,并在没有信贷员签字的情况下,最终向该公司发放了500万元贷款,期限10个月,由借款人提供房产抵押。

鉴于抵押房产产权证尚未办理完毕,故以其购买房产的契约抵押。

贷款到期后,公司因经营滑波,无法归还贷款,提出转贷申请,B银行在企业不欠息,并压缩规模的情况下,对贷款数次转贷。

之后该笔贷款余额压缩至300万元,于2001年4月11日到期后逾期,最终演变成为次级贷款。

一、相关背景材料

黄海公司成立于1991年11月2日,是重庆某公司在当地成立的分公司,属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黄海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

黄海公司系个人承包经营,每年上交总公司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法人代表周某,女,50岁,高中学历。

公司下属十余名员工,均为在当地招聘的临时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黄海公司成立初期,正值我国物资流通市场旺盛时期,公司依靠及总公司的业务关系,及多家大型企业在大型货车、钢材等物资营销领域建立了业务关系,形成了自己的营销网络。

当时公司总资产达8643万元,其中应收账款8368万元,而应付账款就达8512万元,公司净资产很少,基本上是空架子.随着我国市场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物资流通领域逐渐不景气,对企业经营状况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企业经营日益困难。

黄海公司申请贷款用途是弥补企业经营中的流动资金不足,并承诺以其公司的经营收人偿还银行贷款,并以在当地的三处房产提供抵押担保。

这三处房产系黄海公司于1996年从某城镇开发公司购买,三处房产共计买价788万元。

房屋使用功能为营业用房,在B银行贷款的抵押率为67%。

但经信贷人员调查发现,由于黄海公司尚欠开发商部分房款,开发商没有给其开具发票,故无法办理产权证,B银行被迫以其购房契约为该笔贷款抵押。

二、事件过程

黄海公司是在经营不善、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向B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的。

经信贷员调查发现,该笔贷款实际用途为所购房屋的装潢及开办娱乐美食中心,不符合B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规定。

该公司1996年在B银行开户以来没有任何资金和业务往来。

公司提供的抵押物由于尚欠开发商部分尾款,开发商没有给其开具售房发票,使其无法办理产权证明。

此笔贷款经双人调查后,形成如下六点意见:

(1)该公司实力较弱,总资产虽达8644万,但所有者权益合计只有66万,公司净资产很少,基本是空架子。

(2)该公司系个人承包经营,每年上交管理费5万元,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目前经营状况较差。

(3)法人代表及负责人原为总公司职工,素质不高。

(4)公私产权不明,抵押房产原系个人购买,不能说明买房款确切来源,据称为遗产1000多万元,值得怀疑。

(5)公司在B银行开户以来,没有任何资金往来,也无较大的结算量。

(6)据称该笔贷款将用于所购房屋的装潢及开办娱乐美食中心,不符合贷款用途,还款无保障。

由此调查人员得出结论,此笔贷款不能给B银行带来收益,却蕴藏着较大的信贷风险,故不同意贷款。

但在个别领导的坚持下,该贷款仍被提交分行审批。

分行贷审委仔细研究了信贷员的意见,并审查了贷款资料,提出如下意见:

(1)企业经营不理想,企业的规模看样子很大,实际上权益很小,仅有60余万元,财务指标不理想。

(2)表面上看此笔贷款是以房产抵押,实际上,抵押的手续是不健全的,因抵押单位仅提供房产买卖协议,而协议并非产权,只有付了税之后,才能取得产权。

因此以房屋买卖协议作抵押是缺乏物质基础的,风险亦较大。

(3)该公司是分公司,虽有独立法人资格,但企业为私人承包性质,故不同意贷款。

综上所述,贷审委否定了该笔贷款。

但最终某位行长考虑到企业是用房产契约作为抵押,且考虑到各方面的关系及争取结算户的因素,否定了信贷人员意见和贷审会的意见,同意贷款500万元,期限10个月。

该笔贷款到期时,由于公司经营业绩滑波,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偿还B银行贷款,遂申请转贷,B银行当时考虑到是抵押贷款,相对风险不大,企业又能按期付息,同意给予转贷。

贷款转贷后,虽然公司负责人表现出较强的还款意愿,但无奈应收账款较多,虽经四处奔走催讨,努力处理积压存货,但收效甚微,最后只收回200万元欠款来偿还银行部分贷款。

B银行不得不同意给予黄海公司转贷300万元,期限一年,继续以公司三处房产契约作为抵押。

经过三年的转贷及催收,该企业经营已经完全停顿。

而根据当地政府最新房产抵押规定,房产契约不能用于办理抵押登记。

因借款人及开发商之间理不清的债务关系而无法办理产权证,抵押手续也无法完善,最终该笔贷款演变成为次级贷款。

案例评析

I.在本案例中,造成B银行这500万贷款损失的原因

(1)该笔贷款从一开始就严重违反了B银行的信贷操作程序和信贷管理规定,即上一级不得批准下一级否定的贷款。

本案例中信贷人员在贷前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六点风险隐患,并出具了不同意贷款的意见;贷审会也提出了明确意见,否决了该贷款项目。

但个别行领导却置信贷人员意见于不顾,无视贷审会纪律,以长官意志否决集体决议,强令发放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资产风险。

信贷审批上的严重违规操作是本案例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

(2)借款人不符合银行市场准入条件。

根据当时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公司资产规模虽然较大,但净资产只有66万元,且资产质量很低,流动性极差,大量应收账款中多为无法收回的呆坏账,加之公司财务管理}昆乱,资产界定不清,公司业务经营已趋萎缩,经营活动难以形成足够的现金流量来归还B银行贷款。

借款人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和没有可靠的还款来源是贷款风险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3)借款人挪用贷款,短贷长用造成风险。

B银行发放的是流动资金贷款,但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将贷款挪用到娱乐城投资项目,使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被长期占压。

随后由于娱乐业不景气,造成该企业投资失败,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4)担保方式存在重大缺陷。

该笔贷款名义上是用房产抵押,但抵押人没有取得抵押房产的合法产权,B银行无法进行抵押登记,抵押合同实际上是不生效合同,银行不能依法享有抵押财产的优先受偿权,使银行的资产保全工作面临更大困难。

2.本案例也带给我们许多教训和启示

(1)要坚决杜绝人情贷款。

发放人情贷款是导致该笔贷款风险的根本原因。

B银行是一家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成立初期,由于人手少、任务重、发展压力大,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忽视银行的长远利益和风险控制。

该笔贷款就存在着某行领导为了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了拉一些客户,忽略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原则,违反银行信贷操作程序和管理规定,强令发放贷款,给银行资产安全造成重大风险。

(2)要建立严格的信贷审批制度。

发放每一笔贷款均要严格按照《贷款通则》和银行信贷操作规程办理,不能跨越程序,更不能逆程序操作。

银行信贷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必须得到认真贯彻和执行。

该笔贷款风险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改革完善并坚决执行信贷审批制度,提高信贷审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防止少数人说了算,预防道德风险,用科学规范的审批制度控制好市场准人关口,将风险拒之门外。

(3)对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企业的主要情况,如产权结构、经营管理、资产状况、债权债务、发展规划、财务安排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要在贷前综合考察企业,在贷后也要密切注意其发展变化,对企业的调查必须细致人微,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

案例2

案例名称:

北郊香料厂挪用信用证打包贷款案例

案例适用:

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信贷的调查及检查监督

案例来源:

根据C银行业务资料整理改编

案例内容

北郊香料厂1998年8月在C银行开立结算账户,结算往来一直正常,此前曾两次办理打包贷款,能够正常还本付息,及C银行建立了正常的业务合作关系。

此间企业经营良好,所生产的香料油出口一直呈上升态势,并于1998年6月被外经贸部批准为自营进出121企业。

1999年2月3日,香料厂第三次向c银行申请150万元信用证打包贷款,期限二个月,用途为购买出口原料。

c银行按信用证打包贷款程序于1999年3月12日发放贷款。

但香料厂获取贷款后,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资金,而是挪作他用,导致银行贷款逾期。

香料厂自1999年5月份就关门停产,此后虽经c银行多次催收,终因其所欠债务多、数额大、背景复杂,短期内无法归还银行贷款,其风险等级也降为次级。

一、相关背景资料

北郊香料厂于1987年开始建设,该公司注册资本金132万元。

1999年以前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所生产的天然香料油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曾经是当地香料油的出口骨干企业,因企业产品外销良好而被国家外经贸部授予自营进出口业务经营权,经营业绩在几年里均保持良好记录。

根据借款人提供的1998年年末财务报表反映:

企业总资产935万元,总负债892万元,流动资产8ll万元,流动负债793万元,资产负债率95.4%,流动比1.02,速动比0.77。

当时香料厂申请借款用途是出口产品的原料采购,还款来源为出口结汇收入。

该笔贷款是用香港汇丰银行开具的即期信用证做质押,借款人未提供其他资产抵押或保证担保。

信用证因其故有的特殊性,本身不是产权证明,而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开证银行的付款承诺,因此用其作为单独的质押物是不成立的。

如果借款企业真正将贷款用于出口产品的原料采购,按期履行信用证条款,银行资金是能按期收回的。

但由于借款人将贷款挪作他用,企业未能按期交单,致使信用证过期失效,还款来源落空。

二、事件过程

借款人向c银行提出借款申请后,国际业务部门的业务人员按操作程序,对相关的信用证开立银行作了调查。

开证行是香港汇丰银行,有着较高的信誉度和支付能力。

信用证贸易背景真实可靠,所列条款清晰无误,没有发现软条款。

根据以往业务惯例,贷款调查人只根据国际业务部门的信用证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未对借款人其他的债务情况作进一步调查,对不履行信用证的后果估计不足,没有提出相应的抵质押担保要求,也未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只是按格式化的贷款调查报告内容填写了调查报告,最终结论是:

“此笔贷款符合总行、分行信用证打包贷款规定,借款人具有较高的银行信誉,同意贷款”。

该笔打包贷款的审批程序是:

经办行信贷员向审贷小组提供相关资料和信贷调查报告,经办行各级领导审批后上报分行信贷处,信贷处审查后上报审贷委审批。

最终审批意见是同意发放该笔贷款。

但信贷档案资料显示,该笔贷款信贷资料收集不全,在审查时未深入分析,对明显存在的风险隐患未提出具体意见。

1999年3月12日,经办行发放了该笔贷款。

香料厂在获取贷款后未执行信用证条款,没有将贷款用于出口产品所需原料采购,也没有生产信用证规定的出口产品,而是将贷款挪作他用,致使信用证到期后一再延期,并进而作废,没有实现预期的出口销售。

而c银行信贷部门及国际业务部门工作脱节,没有按信用证打包贷款的要求进行严格的封闭操作,没有进行贷后检查,没有监督企业的资金使用,导致贷款发放后就处于失控状态。

案例评析

1.造成案例中所提到的这笔贷款逾期的主要原因

(1)贷前调查存在严重缺陷。

信用证打包贷款是一种短期贸易融资产品,由于期限较短,信贷人员往往只注重了解信用证的贸易背景,而忽视对借款人经营管理、资产负债等全面情况的调查。

银行贷前只对开证银行的资信状况进行了简单了解,而对借款人生产经营、资产结构、负债水平等重要内容均未调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未深入分析,对企业执行信用证的能力也未进行评估。

从1998年末财务报表可以看出,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95.4%,而净资产只有43万元,资产流动性也严重不足,实际上已处于倒闭边缘,根本不具备c银行贷款条件,但经办行却发放了150万元贷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