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5847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docx

魂系山西之一黄河文明源山西

魂系山西之一:

黄河文明源山西

  黄河从高山流向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她特别青睐一方水土,她用她那深邃的内涵无私地滋润着这方水土。

在这里,她孕育了世界上最悠久、最优秀的文明之一——黄河文明。

今天,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黄河就是母亲河,那方名叫山西的水土就是中华民族最初的故乡。

 

一、河曲——天下黄河第一曲

  高高的巴颜喀拉山孕育出绵亘万里的黄河。

它出昆仑,汇洮湟,傍大漠,驱流沙,入河口,穿峡谷,七回八转,浩浩荡荡,在偏关老牛湾撞开了山西的大门,继而奔腾南流,在河曲奏响了华夏文明第一曲。

●黄河九曲十八弯,仅有河曲因“曲”而得名

  黄河九曲十八弯,仅有河曲因“曲”而得名——河曲,河之曲也。

黄河由内蒙古河套流到老牛湾,折向南行,在河曲境内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弯曲河段。

  河曲县城处在一个非常特殊而又有趣的地理位置:

她位于黄河之东,隔河相望,西南是陕西,西北是内蒙古,古时有“雄鸡一声闻三国”之说。

这里有多处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大量的青铜器,秦汉古墓,唐宋古建,金元珍藏以及及明代长城和数以千计的文物古迹。

她还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地,因此她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同文明的相互兼容史。

  河曲的自然风光也是非常迷人的,高原紫塞却又有着江南水乡的风光。

古往今来,山曲对唱,渔歌互答,形成了高原水乡、塞上江南的独特景象。

今天,人们来到这里,依然可以领略到古朴、原始的生活气息,领略到未被污染的黄河文明。

●娘娘滩,万里黄河上唯一可以住人的岛屿。

来到这里,你会忘掉尘世间的烦恼,乐不思返。

娘娘滩是黄河上的一颗明珠,这里的每一根草,每一把黄土,每一块石子都记载着动人的传说故事

  娘娘滩位于河曲县城北的黄河中流,黄河水到此一分为二,绕岛东西两侧而下,娘娘滩突起于两股水流中央,恰似一颗戏弄龙头的宝珠。

  在万里黄河之上,娘娘滩是唯一可以住人的岛屿。

相传2000多年以前,汉文帝刘恒及其母薄太后,因受吕后陷害,被汉高祖刘邦贬至这座滔天白浪之中的偏僻孤岛,故称“娘娘滩”。

这个故事在河曲世代相传,时至今日,还常可从滩头挖出写又“万岁富贵”的瓦片。

(太原道注:

相关史实请看本站《太原沧桑》之《龙潜太原》)

  现在岛上的百姓自称是汉代“龙城飞将”李广的后裔。

他们说当年李广护送薄太后母子至此,见岛上四面环水,两岸青山对峙,景色美不胜收,于是,定居于此。

今天岛上人家户户姓李,这倒为后人留下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传说。

  千百年来,住在娘娘滩的人们和睦相处,亲如兄弟,男耕女织,与世无争。

至今这里依然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仿佛世外桃园一般。

●一曲《走西口》,倾倒多少黄河硬汉

●呜咽的黄河水,和着妹妹心酸的泪水与哥哥心痛的血水,流淌出震撼人心的《走西口》

  踏上这块淳朴的厚土,人们很快会被那一曲曲悠扬动听的河曲民歌所感染。

河曲又因这里的人们喜唱山曲而得名,真可谓“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

  追溯河曲民歌得渊源,早在唐宋时就很流行乐。

然而它得真正盛行却在明末清初,缘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那个不幸的历史年代。

  古时,黄河在这一带无桥,晋、陕、蒙三地之间的贸易,全仰赖于黄河之运。

河曲县城附近的长城隘口——水西门口外,便成为晋西北的水旱码头。

所谓的走西口,就是指走出水西门口,然后登舟过河,外出谋生。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挑苦菜。

”河曲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明末封建剥削残酷,苛捐杂税严重,农民苦不堪言。

于是,他们将希望的目光投向黄河对岸远离家乡的辽阔大地——口外,他们一批一批,一拨一拨地走向口外。

  送行的妹妹泪眼汪汪望着渐渐远去的哥哥,多情的哥哥一步一回头望着站在村口、山峁上的妹妹,呜咽的黄河水,和着哥哥与妹妹心酸的泪水,流淌出一曲撼人心肺的民歌《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歌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有话儿留;

  走路要走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拉住哥哥的手,汪汪泪水扑洒洒地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早日回家门。

  然而,走西口的哥哥前途未卜,往往一走便杳无音讯。

于是,这首《走西口》便更加凄楚哀婉:

  哥哥你走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去要多少时候,盼你也要盼白了头!

  这哪里是歌,这哪里是曲?

分明是千千万万个走西口的哥哥与千千万万个留在家乡的妹妹的心灵撞击,是他们生死离别的恋曲,咆哮的黄河来到这里也像受到感染,呜咽着悄悄流去。

(太原道注:

有关《走西口》参见本站《山西名歌》)

●西口,驴背上驮出的文明

  走经西口,在朔北大漠颠沛流离的哥哥,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艰辛与酸楚,他们大部分或抛尸荒漠,或沦落乞讨。

  当然也不乏成功者,他们掸落“走西口”路上的一身尘土,带着黄土地原有的淳厚,堂堂正正地步入睨视海内的一代财雄之列,山西开始了“海内最富”的辉煌时代。

  这条本以生存为初衷的走西口之路,又是一条成功者与失败者共同用汗水与泪水铺就的文明之路。

他们在这条路上唱出了天下民歌第一曲,更唱出了天下黄河第一曲。

 

二、壶口——华夏民族的最强音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5000年悠久的历史中,在12亿中国人的心目中,最能体现出我们民族精神最强音的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

●“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壶口瀑布,世界第一条黄色瀑布

●“OK,到中国不到壶口,等于没来中国”

  黄河从河曲飞腾直下,似一把利剑将秦晋黄土高原劈为两半,豁开一道深邃的峡谷。

黄河巨流在宽约数百米的两山之间奔泻,一路咆哮如雷,势如蛟龙,至山西吉县龙王(辶山)一带,骤然收入仅30米宽的峡谷之中,水势迅猛,坠入一道石壕中,落差达30米高,霎时间,原本已呈汹涌之势的河水,被即将俯首就擒的命运所激怒,变得狂躁不安,巨浪翻滚,急流喷壁,驰若峻瓴,搏岸击石,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经过阳光斜射现出七色彩虹,形成“水里冒烟”、“彩桥通天”的奇观,真乃“听之若雷霆之鸣,望之若虹霓之射。

”(太原道注:

详见本站《山西名胜》)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世界第一条黄色瀑布——壶口瀑布!

●与史书记载相比较,今天的壶口瀑布已向北移动了几千米

  河水从壶口跃下之后,在石壕中翻腾着,扭动着,朝前涌去,恰似一条桀骜不训的黄龙,因此这条石壕又称“龙壕”。

仰望上游宽阔的河面,再看看狭窄的石壕,给人感觉好象是河面忽地侧过来,化作一柄利刃,划开这石质的河床,那奔涌的浊流,便是颤动的刀锋。

  一方是山石,一方是水流,从荒古以来,彼此之间就在此处顽强地较量。

水流撞击山石,山石阻挡水流,相互间猛烈地激荡。

滴水可以穿石,黄河竟然在巨大的顽石上凿开一条数千米的壕沟,人们称为“龙壕”。

据《尚书。

禹贡》记载,壶口紧连着其南面的孟门。

唐代元和八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壶口距孟门1000步,约1600

米。

而今天的壶口却距孟门3000米。

现在的壶口仍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

  这是多么巨大的自然力量,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这不正是华夏民族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吗!

●中国人为何要把自身的起源置于那惊天动地的波涛之中

  在黄水跌宕之处,也就是壶嘴的正当中,有一块油光闪亮的石头,在急湍中上下浮动.这块石头说来也怪,它似乎能随着水位的涨落而起伏,不论水大水小,总是露出那么一点点.传说这块奇异的石头是伏羲和庖羲兄妹成亲的“媒石”。

  相传远时代,有一年,洪水爆发,泛滥成灾,把整个大地和人类全部吞噬了,只有伏羲和庖羲兄妹两人生存下来。

他俩逃上两个露出水面的山顶,看着人类行将灭绝的悲惨景象,不禁垂泪伤心,但又苦于兄妹不能结婚,于是便想出个“隔沟滚磨”的办法。

两人各自拿一块磨石,站在相对而立的两个山头上,同时将磨石抛下来,如果合在一起,就表示老天爷示意,允许结为夫妻,若要合不在一起,就不允许成亲。

不料两块磨石抛下以后,滚动如电闪,合到一块的时候,霹雳一声巨响,迸射出一束美丽的火花,转眼化作一块光亮的青石。

  于是兄妹俩从绝望中走到一起,妹妹怀孕四个月后,生下一堆肉蛋蛋自然崩裂,蹦出许多男女娃娃。

从此人类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为了纪念伏羲与庖羲,人们把他俩抛磨盘站的两座山称为“人祖山”与“庖山”。

  同样是传说,西方人把自己的祖先亚当与夏娃安排在温馨甜蜜、鸟语花香的伊甸园,而中国人却将自己的祖先伏羲与庖羲以及自身的起源置于这惊天动地的波涛之中。

  如果我们拂去远古神话幻诞般的面纱,感悟其中的深刻内涵,便会豁然开朗:

华夏民族在壶口瀑布首先感受到的黄河那“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般坚韧刚强的自然品格,然后从取象到取势,从黄河的外在形象焕发自身自强自信的力量,也就是说,黄河给予华夏民族的是不断促使其崛起与发展的无穷力量。

这恐怕才是中国人为何要说自己诞生于波涛汹涌之中的真正原因。

●天下第一鼓——威风锣鼓,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产生于黄河岸边的威风锣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而它的威风正是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威风锣鼓的主要特色就是“威风”:

音响威风,看威风锣鼓,未见其形,却已先闻其声,如雷贯耳,非同凡响;曲式威风,威风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缀成套,演奏时起伏相间,张弛结合,但又不游离气势雄宏的主题,造成一种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战场意境;场面威风,威风锣鼓的演奏多到几人,一律古代士卒装束,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一忽而风卷残云一忽而雨打枯叶,那场面着实惊人、感人;舞姿威风,表演时队员们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场面五彩缤纷,给人们以赏心悦目之感。

正因威风锣鼓如此威风,故而威风八面,威震亚运,令世人不得不重新认识山西,重新认识中国。

(太原道注:

有关威风锣鼓参见本站山西民俗栏目)

  威风锣鼓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4000多年前,帝尧部落的人们就已经在黄河岸边“击鼓耕田”,最先开始了艺术源于生活的伟大实践。

  3000多年前的夏王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山西境内已经出现了成双成对的“鼍鼓”、“土鼓”和“石磬”等特大乐器,并且很快在威风锣鼓的原生地平阳一带流行开来,对威风锣鼓的最终形成起了无可置疑的厚源作用。

  秦汉时期,“出入游猎,旌旗鼓吹”在黄土高原上的风行,使得豪迈委婉,多姿多彩的吹打艺术找到了它植根的土壤;六朝时期在战事交替和民族迁徙中,又形成了多民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使得西域的钹、胡音沙锣与山西鼓乐合奏出了无与伦比的旋律。

  1000多年以前的唐代,使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那光耀万邦的盛唐气象,势不可挡地体现在各个领域之中。

威风锣鼓的主要曲牌都是歌颂唐王功德的:

相传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进退有序,取得了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惊涛骇浪之中的中华民族,又在壶口瀑布的惊涛骇浪中发出了抗击日寇的怒吼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拿起了土枪洋枪,拿起了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抗战初期,诗人光未然在壶口临水渡船站在高山之巅,俯视黄河,见那黄河水似雷鸣,似海啸,似金戈铁马,吞云吐雾,震魂摄魄。

诗人胸中汹涌着的激情似乎找到了喷射口:

黄河那奔腾汹涌、咆哮怒吼的伟力,不正是中华民族抗击日寇,保卫祖国母亲的力量所在吗?

于是名垂史册的《黄河大合唱》诞生了。

  光未然的诗在作曲家冼星海胸中掀起万丈狂澜。

他将对黄河的爱,对民族的爱与对侵略者的恨,凝聚于笔端,变成音符,变成或低沉,或高亢,或凄婉,或悲壮,或豪放的音乐旋律,谱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合唱。

  八年抗战,无数中华儿女唱着这首歌,奔赴战场,抛头颅,洒热血。

时至今日,那气势磅礴的旋律,仍然阵阵荡耳,声声沁心……

 

三、龙门——华夏文明第一门

  “大禹神功何处有,壶口南去有龙门”。

当黄河咆哮万里触龙门的时候,它便进入了华夏文明第一门。

●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

  从壶口南行几十公里,便是龙门。

黄河水流经龙门被约束于高山峡谷之中,愈近龙门,河床越窄,咆哮的河水在两岸挤压下横冲直撞,至峡谷尽头口处一个急转弯,狂涛倾刻撞在峭壁上,飞起雪浪,河水被迫回头冲上对岸巨石,巨浪迭起,浑黄的河水碰壁之后迅速退回,即刻又与矗立河床中的巨大礁石相击,再次怒涛翻滚,一柱柱河水冲向天空。

这时,整个龙门峡谷,天上地下灰蒙蒙,此岸彼岸寒气侵。

那情景简直象亿万个仇恨满胸的将士在厮杀混战——空气中迷迷蒙蒙的水之声。

一番喧嚣之后,汹涌的狂涛在空中颤抖着摔落下来,落入谷底,终于跳出龙门,形成“龙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的黄河千古奇观。

●4000多年前,当洪水袭来,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西方人选择了诺亚方舟,而我们的祖先却选择了抗争……

  传说远古时候,现在龙门两岸的黄龙山和龙门山原是在一起的,黄河流到这里被大山挡住去路,只好横冲直撞,四野奔腾。

大禹治水导河至此,凿山成谷,此处便被称为龙门或禹门。

  关于禹凿龙门,《水经注》上有这样的记载:

“龙门……大禹所凿,……口广八十步,崖际镌迹,遗功尚有。

”《积水》也说:

“龙门地势险要,河率破山而行,禹功于此为大。

  许多研究自然史的学者已经证明,4000多年前,整个地球有过一次自然爆发的异常期,在短短的一二百年间持续严寒、特大地震、百年不遇的水旱灾害频频发生。

  当洪水向华夏民族铺天盖地地侵袭而来的时候,洪水同时也在吞咽着西方那个温馨的“伊甸园”。

结果,西方人选择了“诺亚方舟”,我们的祖先选择了抗争——他们在悲伤之后勇敢而沉着地迎接了自然的挑战。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意识、大规模地与自然抗争的伟大行动。

大约两千年之后,出生在山西的伟大哲学家荀子又鲜明地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哲学思想。

●每年暮春之际,江河湖海诸川的鲤鱼争相赴龙门之下,跳跃行进,以期跨越龙门……

  在有关龙门的传说中,流传最广并深受人们喜爱的,大概要数“鲤鱼跳龙门”了。

相传大禹凿开龙门后,阔一里有余,两旁是山,不通车马,鱼鳖之类无法逆流而上。

因此,每年暮春之际,江河湖海诸川的黄鲤鱼便争相赴龙门之下,成千上万,跳跃行进,以期跨越龙门。

而一旦跳过了龙门,鱼便会变成龙。

只是所及者寥寥,一年中能登上龙门的鲤鱼不过72条。

登上龙门之后,有云雨相随,天火在后面烧去了鱼的尾巴,便化为龙了。

  诗仙李白来到龙门,诗兴大发: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在它看来,那些不成龙的鲤鱼们返回与昔日的鱼兄鱼弟们重新生活在一起,多少低他们一头。

诗人把跳过龙门的鱼划为“贵族”,把“点额不成”鱼列为“凡类”。

使人不由联想起名落孙山的情景;再加上一个“伴”字,更有点“受气小媳妇”的劲头了。

然而这些“名落孙山者”、“受气小媳妇”,来年依然要鼓起腮帮,争相跨越龙门。

 

四、河东——黄河文明的源头

  冲出龙门之后的黄河,绕过巍巍中条山,调头东去,处在拐弯处的河东大地被黄河揽在臂弯之中,环绕半壁江山,千百年来为人类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

●发生在河东大地的涿鹿大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它标志着华夏民族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还处于神话时代的5000多年前,河东解州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大战是在远古时代的三个部落之间展开的:

黄帝族强大起来之后,向东扩展势力,与炎帝族争夺黄河中游地区的肥沃土地,炎、黄二帝在涿鹿打了三次大仗,炎帝被打败,黄帝族得到了黄河中游地区。

九黎族首领蚩尤亦觊觎这块大地,于是两大部族在涿鹿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结果蚩尤被捉。

皇帝砍下了他的头颅,分解了他的尸体,解州由此得名。

据说驰名中外的运城盐池是蚩尤鲜血所变,故亦称解池。

涿鹿大战之后,黄帝兼并了炎帝族、九黎族等部落和方国,形成了华夏民族(汉族的先民,汉族因汉帝国的建立而得名)得雏形。

这正是中华民族何以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得原因何在。

  涿鹿大战还奠定了中华民族在不断融合中形成壮大的基础和趋势;通过融合而成的民族,必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便是华夏民族何以能够从涿鹿大战的远古不懈地走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原因所在。

●丝绸之路上交换的丝绸,都印由“西荫”二字,据说是为了纪念嫘祖在这里发明养蚕、缫丝,织绸

  在华夏民族遥远而朦胧的记忆中,黄帝的妃子嫘祖曾在夏县西荫村教百姓植桑、饲蚕、织丝。

后来,养蚕业又从黄河流域流传到中国大地,人们将嫘祖尊为“蚕神”、“蚕祖”。

  如果说“嫘祖养蚕”属神话传说,尚不足为信的话,那么,考古学家在西荫村发现了我国新石器时代仅有的半个蚕茧化石的事实从一个侧面证明:

西荫村是我国乃至世界蚕丝的发祥地。

当年“丝绸之路”上交换的上等锦缎,都印有“西荫”二字,意在纪念夏县西荫这个人类蚕丝的故乡。

●神农在河东尝百草,一日七十毒

●华夏农业文明的起源,据说是从后稷在稷王山播种五谷的那双手开始的

  神农在河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从而称为华夏民族的医药之祖;神农在上党尝百谷,又开创了华夏民族由游牧、渔猎时代向农业时代转变的新纪元。

  而华夏农业文明的正式起源是从后稷在稷王山播种五谷的那双手开始的。

当后稷看到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而经常忍饥挨饿时,心痛不已,他走遍河东的山山水水,用石头和木块制成农具,教人们耕田稼穑。

尧帝知道后专聘他做农师,指导人们做各种农艺。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河东至今流传着我国最早的诗歌《击壤歌》

●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河津设教传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才得以流传后世……

  相传唐尧时有一老人击壤而而歌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击壤歌》。

今天,当你来到临汾市东北的康衢庄,古时的“击壤台”依然可见。

  后来,舜都蒲坂相传的《卿云歌》和《南风歌》,周时伯夷、叔齐采薇首阳山时所唱的《采薇歌》,以及流传在河东的《诗歌》中的“魏风”和“唐风”,都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河东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发祥地。

  河东还是传播诗歌的圣地。

《诗经》是经过孔子删辑而后定为经书的。

孔子死后,他的门人弟子子夏在西河(今河津市)设教传诗,至今子夏讲授《诗经》的“文学书院”的遗址还在。

而《诗经》的盛传后世,是和当年子夏在西河设教传诗分不开的。

●黄河铁牛浮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纵观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任何一座浮桥能为人类交通服务长达两千年之久

  斗转星移,历史的脚步在不知不觉中又度过了将近五百年,秦昭王在古蒲津渡口架起一座横跨黄河的浮桥,堪称黄河第一桥。

它比西方最早的浮桥——波斯王达里尤斯所建的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进攻希腊的临时军用浮桥48年。

  由于这里河床较宽,激流汹涌,加之浮桥以竹索修建,使该桥“绠断航破,无岁不有”,常因船沉桥断,祸及行者。

为保证秦晋要道畅通,唐玄宗降诏“新作蒲津桥”。

公元724年,蒲津浮桥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从此,这座浮桥虽时有损坏,但经维修保养,一直沿用到了明代。

纵观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一座浮桥能有如此长达两千年的时间为人类服务。

后来由于黄河主流的改道和河水泛滥,蒲津浮桥不幸被埋在了泥沙之下。

  公元20世纪90年代初,在河东永济县城古蒲州的黄河故道上,出土了四尊5000公斤重的镇桥铁牛,拂去6米多深的沉沙,距今1260年历史的唐代蒲津铁牛浮桥,再一次神话般地出现在河东大地上。

  在唐开元铁牛浮桥给人带来一片惊讶之后,人们把眼光伸向了历史深处,那时的铁牛浮桥究竟是什么样的?

据专家们考证:

此桥由两座曲浮桥(连船百艘)相会合在中间岛上而形成,两岸各有铁牛四(四铁人策之),铁山二,铁柱十八为铁锚,桥每根长约

540米,直径为25——33毫米的铁链锚于牛、柱之上。

由此看来,黄河铁牛浮桥的形式,至今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座。

尤其是八尊铁牛,既可做系亘之墩,又可作镇河护桥之神,极好地把传统民俗中的镇河文化与实用性融为一体。

铁牛造型生动、逼真,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虽以铁为主,却含又七种金属成分,突出地反映了唐代发达的冶炼技术。

唐开元铁牛浮桥可谓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传世之宝。

(太原道注:

有关黄河铁牛参见本站山西名胜栏目)

  蒲津浮桥桥址,历史上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也是秦晋交往的重要渡口。

在黄河故道边发现如此完整而古老的渡口遗址,在我国文物考古史上还是空前的。

多少幕历史悲喜剧在这条古驿道的背景下轮番演出:

黄河曾目睹了东巡而归的秦始皇耀武扬威地行经蒲津浮桥的盛况,也曾目睹过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城仓皇而逃的慈禧太后与光绪黄帝的狼狈之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何日重现人间

  就在蒲津浮桥的桥端,曾经矗立着一座举世瞩目的鹳雀楼。

鹳雀楼是中国四大历史名楼之一,始建于北周,因有成群的鹳雀栖身楼上而得名。

高台重檐,且有河山之胜的鹳雀楼,前瞻中条,下瞰大河,登楼远望,黄河风光尽收眼底,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名播遐迩。

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雅士、骚人墨客,登楼眺望,留下许多不朽名篇。

最著名的要数王之涣的那首千古绝唱《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千古名篇表现了一种登高望远,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永恒精神,创造了一个美妙绝伦的意境,鹳雀楼今古今人无限神往。

  然而,黄河泛滥,河床变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蕴藏着人生巨大希望的生活哲学,给鹳雀楼带来的却是不幸与毁灭。

诗篇今犹在,而楼却不存,此恨绵绵,令多少代人无限遗憾!

尽管如此,慕名瞻仰者依然络绎不绝。

重修鹳雀楼已成为时代的呼唤,百姓的心愿。

现在,山西省正在着手进行鹳雀楼的重建工作,鹳雀楼不久便可重现人间!

●爱情圣地普救寺——当年张生待月西厢下,成为中国爱情故事的千古绝唱

  诗由楼生,楼借诗名,诗楼并举,相映同辉之例,在河东又岂止一座鹳雀楼,一首《登鹳雀楼》这也恰恰说明河东底蕴之深厚。

  与鹳雀楼相距不远的普救寺,传说是唐人小说《莺莺传》中崔莺莺与张生冲破封建牢笼,追求婚姻自由的爱情故事的发生地。

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据此改编的元杂剧《西厢记》,轰动剧坛

600多年而经久不衰,普救寺也因此而驰誉世界。

这里又张生借宿的“西轩”、老夫人与崔莺莺居住的“崔居别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

西厢记故事中的“惊艳”、“宴请”、“赖婚”、“逾垣”、“拷红”等发生在“崔居别院”中。

  当年张生侍月西厢下,普救寺从此成为天下有情人向往的爱情圣地:

一对对年轻的恋人在这里体味当年张生与莺莺“一个潜身曲栏边,一个背立湖山下”那缠绵相会的情景;一对对旅行结婚的伴侣在这里度过他们别致的新婚蜜月;一对对银婚、金婚的老夫妻,在这里重温往日的爱情旧梦……

  太阳从东方升起,华夏文明从河东诞生!

 

五、风陵渡——点燃天下第一支火把的地方

  黄河在“鸡鸣三省”的风陵渡与山西渭水相会。

风陵渡地处山西最南端,自古便是晋、陕、豫三省的咽喉要冲,素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称。

它是黄河即将流出山西时对山西的再一次眷顾——

●西侯度人把人类用人用火的历史推到180万年前,在我国绝无第二例,被称为“人类烹调之祖”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的祖先首先在这里学会取火。

50年代末,考古学家在风陵渡附近西侯度村发现了数十件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

特别是烧骨的发现,使西侯度闻名世界。

此前考古学家只知道北京人会用火,而西侯度人把用火的历史一下推前到

了180万年前,这在我国目前还绝无二例。

而在此以前,中国处在旧石器时代,历时甚长,当时人类处于茹毛饮血的生食状态。

火的使用才使人类开始了熟食。

用火熟食,对中国古人类当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它减少了对大自然的依赖,扩大了食物来源,减少了疾病,增强了体质。

这在人类自身进化和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