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583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docx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

2020年政治专题强化训练提纲(十)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江苏卷)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

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

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③④

答案:

C2.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

有人表示:

“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

”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答案:

D

3.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发展顺序的是()

①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②有理而

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③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④人是机器,天才人物和他们对其他人的教育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⑤人是万物的尺度

A.①—④—③B.①—⑤—③

C.②—④—③D.①—④—⑤

答案:

A

4.(2020·广东七校联合体联考)入冬以来,有多股弱冷空气入侵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黄淮等地的气温由显著偏高转为偏低1~3℃。

冷空气入侵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天气明显减少。

这表明()

①人们对天气的预测源自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②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

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③人们可以通过对规律的把握预测事物的变化趋势④客观条件的改变是引发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

④答案:

B5.中国古代无数优美的诗篇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

王维诗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诗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上述诗句能反映景随情迁的心境,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6.(2020·天津卷)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

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

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

等因素的制约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答案:

A

7.下列成语典故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B.拔苗助长缘木求鱼

C.讳疾忌医因噎废食D.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答案:

B

8.(2020·邯郸模拟)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

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照搬兵书,不知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大败于长平,给后人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柄。

“纸上谈兵”错在()

①忽视了战争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②没有做到从战争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③否认了事物的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的区别④没有将兵书与战争实际具体的统一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答案:

C

9.(2020·东北三省四市二模)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已正式进入性能测试的最后阶段,这也是该机组在装入核燃料前的最后一项工

作,按照计划该核电机组预计2017年上半年并网发电。

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人类的计划能够准确预测未来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规律使世界呈现“人化”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10.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脑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人们平时脑海中的完整记忆,这一研究成果将给我们治疗一些记忆衰退的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必须经过实践检验③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④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答案:

B

11.(2020·河北衡水中学一模)2020年,我国将加速推进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项权利分置。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从土地流转到“三权分置”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说明了

()

①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推翻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

答案:

C12.(2020·湖南省五市十校联考)计划生

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已有30年的历史,“一孩政策”已执行多年。

2013年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但该政策并未有效解决劳动力供给减少等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就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展开一系列课题研究,经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立即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建议。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由“一孩政策”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制定过程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正确的认识

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2015年,一部反映中英教育差异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严一些好”还是“宽一些好”的热议。

英国观众中有人认为中式教育管得过

多过严,从而使学生缺少了质疑、批判和创

新的能力;也有人认为英式教育管理过于宽松,“我们总是自欺欺人地认为,让孩子们'做自己’,他们就会成为有创造性的天才,但他们不会。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英国时也谈到了这部纪录片,他表示,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

同样,这部片子在中国网络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

作用,中国孩子玩的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

一玩。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会产生“化学反应”的原因。

(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实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

(12分)

(3)写出两条关于教育“严”和“宽”方面的价值取向观点,并注明你所根据的价值评价标准。

(2分)

解析:

(1)问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

析设问可以看出,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会

产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指的是中英文化能够交流的原因。

可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对人的影响、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三个角度分析。

(2)问,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知识。

首先明确,要实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然后结合材料,从物质决定意识、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三个角度分析。

第(3)问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知识。

关于教育“严”和“宽”方面的价值取向观点,要从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这一角度思考:

正确

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答案:

(1)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中英两国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两国教育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4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会使双方反思教育理念和思维,也会促进中英双方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4分)③大众传媒作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中英两国文化的精华,借助纪录片和互联网,促进各自文化在共享中的发展和进步。

(4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老师在教育中对待学生的严与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习惯等实际情况,结合教育目标和任务来确定严格管理的程度和方式,实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

(4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做到实事求是。

老师在教育中对待学生的严与否,要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实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

(4分)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在教育中反对一味强调严管的作用,从而避免严师不一定出高徒的消极效果。

(4分)

(3)①宽严相济,充分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分)②宽严

适度,必须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要求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广

大人民的立场上。

(2分)

14.(26分)(2020成·都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的瑰宝。

中医药传承和创新,是造福人

民的事业。

材料一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

医学,是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

然而,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与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有着很大差别,无法像西药那样提供药品的

化学成分、结构式、药理、毒理、不良反应、禁忌和临床数据等现代医学对药品的一切

要求。

有人以针灸、推拿、火罐等多种中医

疗法无法像西医理论那样提供详细的作用机制为由,认为“中医是伪科学”。

材料二当前,中医药传承和创新面临诸多问题:

人们普遍轻视中医、自贬身价;不重视临床实践与言传身教,难以培养较多中医人才;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少,科研能力不足,被动模仿西医模式;传统典籍缺失,知识保护数据库尚未建立;等等。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

家战略,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不断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发展,为丰富祖国医

学宝库、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知识,驳斥“中医是伪科学”的论调。

(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

(10分)

(3)西部某省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湿润温暖的气候,适宜中药材种植与中草药生长。

该省提出打造中药材大省和中药民族药强省的目标。

为号召人们种植中药材,有关部门准备开展宣传活动。

请你拟定至少两条宣传语。

(4分)

解析:

(1)问,考查认识论的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