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考点总结.docx
《食品微生物学考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学考点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微生物学考点总结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因此,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特点:
(1)、代谢活力强:
微生物体积小,有极大的表面积/体积之比,因而微生物能与环境之间迅速进行物质交换,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而且有最大的代谢速率。
(2)、繁殖快:
微生物繁殖速度快,易培养,是其他生物不能比的。
(3)、种类多、分布广:
微生物在自然界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生物类群。
迄今为止,所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
(4)、适应性强:
微生物有极其灵活的适应性,这是高等动、植物所无法比拟的。
(5)、易变异:
由于微生物具有繁殖快、数量多和直接与外界接触等原因,即使其变异频率十分低,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变异后代。
2、微生物学的概念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微生物学既是应用学科,又是基础学科。
其根本任务是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和改造有害微生物。
3、微生物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的重要科学家(注意英文名)
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安东·列文虎克(AntongVanLeeuwenhock)
1发现了微生物世界
2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
(2)巴斯德(LouisPasteur)
主要贡献:
①: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②:
免疫学—预防接种;
③:
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④:
其他贡献:
如巴斯德消毒法和家蚕软化病问题的解决;
(3)柯赫(RobertKoch)
主要贡献:
病原细菌的研究方面:
①:
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②: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③:
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
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
①: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②:
配置培养基;
③:
其它:
如流动蒸汽灭菌以及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4、微生物学的六界分类系统
细胞型生物: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大部分藻类及黏菌)、真菌界(酵母、霉菌)、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界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形态
(1)单个菌体的基本形态:
1球状:
细胞是球形或近似球形的。
有的单独存在,有的连在一起;
2杆状:
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工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大多数细菌也是杆菌;
3螺旋状:
按其弯曲程度不同而分为弧菌(菌体弯曲呈弧形或逗号形)和螺旋菌(菌体回转如螺旋)。
(2)细菌大小的表示(有关细菌大小的记载常常是平均值或代表值):
1球菌:
直径;
2杆菌和螺旋菌:
宽度×长度;(螺旋菌的长度是以其自然弯曲状的长度来计算,而不是以其真正的长度来计算)
2、细菌的细胞结构
(1)细菌的一般结构:
1细胞壁:
位于细胞最外层的一层坚韧而略具弹性的结构。
约占细胞干重的10%~25%;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2细胞膜(质膜):
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或内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厚约7~8nm。
3细胞质:
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含水量约80%。
4间体(或中体):
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泡囊状、管状或层状的构造。
多见于G+细菌。
5细胞核(称核质体或染色质体):
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核或称拟核。
无核膜和核仁。
6核糖体:
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7细菌的细胞内含物:
包括气泡、颗粒状内含物(异染颗粒、肝糖粒、淀粉粒、脂肪粒、硫滴和淀粉等)。
(2)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菌毛、荚膜和芽孢(概念)
1鞭毛:
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附属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2菌毛:
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3荚膜:
有些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在其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的黏液物质,这些黏液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面,称为荚膜。
4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3、细菌细胞结构的生理功能
(1)细胞壁:
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对抗生素和噬菌体敏感性的物质基础;
(2)细胞膜:
物质运输,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屏障和介质;渗透屏障,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重要基地;是细胞的产能场所;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3)细胞质:
含有丰富的酶系,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代谢的场所,不断地更新细胞内的结构和成分,使细菌细胞和周围环境间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4)间体(或中体):
酶系发达,是能量代谢的场所;细菌细胞分裂时与细胞壁的隔膜的合成以及核的复制有关。
(5)核质体:
遗传信息→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的控制
(6)核糖体:
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7)鞭毛:
细菌的“运动器官”。
(8)菌毛:
使细胞吸附在固体表面或液体表面,形成菌膜和浮渣。
(9)荚膜:
保护细菌在机体内不易被白细胞所吞噬,使细菌具有较强的抗干燥作用;某些细菌由于荚膜的存在而具有毒力,失去荚膜则失去毒性。
(10)芽孢:
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
4、结合原生质体特点说明细胞壁生理功能
原生质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原生质体的特点是:
Ⅰ无完整的细胞壁,细胞呈球形;Ⅱ对环境敏感(渗透压,震荡,离心,易溶菌);Ⅲ有鞭毛,而不能运动;Ⅳ不被噬菌体感染(因为失去吸附位点);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发生细胞融合。
如果在形成原生质体前已有噬菌体侵入,则它能正常复制,增殖和裂解;同样,如果在形成原生质体前正在形成芽孢,则该芽孢仍能正常形成。
原生质体或球状体由于没有正常的细胞壁,因此更容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故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材料。
5、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
6、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和试验步骤
(1)机理:
初染和媒染:
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再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所以前两步的结果是一样的。
脱色:
不溶性复合物能被乙醇溶解,同时乙醇还能对细胞壁本身产生影响,对于肽聚糖层较厚的革兰氏阳性菌,乙醇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空孔隙变小,紫色复合物溶解在乙醇中,但是由于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所以细胞脱色后仍然保持紫色。
而对于肽聚糖层薄的阴性菌,乙醇处理会破坏和损伤细胞壁,使复合物从细胞中渗透出来,所以经脱色后,阴性菌脱去了紫色。
复染:
复染红色染料蕃红进入仍为紫色的阳性菌,其颜色被紫色所盖没了,所以革兰氏阳性菌呈现紫色,而阴性菌经过脱色脱去了紫色,再用蕃红复染以后,细胞呈现红色。
(2)试验步骤:
①初染:
结晶紫30S;②媒染剂:
碘液30S;③脱色:
95%乙醇10—20S:
④复染:
蕃红(或复红)30—60S。
7、菌落和菌苔的概念
(1)菌落:
单个微生物细胞(或少数同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繁殖出来的、具有一定形态和构造、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菌苔: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一般为大批菌落聚集而成。
8、酵母菌
(1)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活史
Ⅰ单倍体型:
营养体(N)存在(核配后立即进行减数分裂);代表:
八孢裂殖酵母。
Ⅱ双倍体型:
营养体(2N)存在(核配后不立即进行减数分裂);代表:
路德类酵母。
Ⅲ单、双倍体型:
营养体(N、2N)存在,都可芽殖;代表:
啤酒酵母。
(2)酵母菌繁殖的方式
1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2无性繁殖:
芽殖(酵母主要繁殖方式)和裂殖(类似于细菌的二分裂).
(3)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酵母菌计数法(血球板计数法)
(4)利用美兰染色的理由:
美蓝是一种无毒的弱氧化剂染料,其氧化性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这使得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为无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
故用美蓝鉴别细胞的死活(但应注意美蓝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对细胞活性有影响)。
9、丝状真菌
(1)根据细胞结构,菌丝分为有隔膜菌丝和无隔膜菌丝
1有隔膜菌丝:
有横隔膜将菌丝分隔成多个细胞,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细胞核的分裂伴随着细胞的分裂,每个细胞含有1至多个细胞核。
横隔膜可以使相邻细胞之间的物质相互沟通。
如曲霉属和青霉属等大多数霉菌。
2无隔膜菌丝:
菌丝中无横隔膜,整个细胞是一个单细胞,菌丝内有许多核,在生长过程中只有核的分裂和原生质量的增加,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
如毛霉属和根霉属。
(2)真菌产生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主要种类(教材P45-49)
1无性孢子:
节孢子、游动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2有性孢子: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3)霉菌有性孢子的繁殖方式
Ⅰ卵孢子:
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结合后发育而成。
Ⅱ接合孢子:
由菌丝生出的结构大小相似、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两个配子囊接合后发育而成。
Ⅲ:
子囊孢子:
在子囊中形成子囊:
两性细胞接触以后形成的囊状结构。
Ⅳ担孢子:
担子菌所特有,经两性细胞核配合后产生的外生孢子。
10、病毒
(1)病毒的概念与特点;
Ⅰ概念:
是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专性活细胞内寄生、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侵染性的独特非细胞生物体。
Ⅱ特点:
形态极其微小和多样;没有细胞构造;一种病毒只含一类核酸;以核酸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专性细胞内寄生;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保持其侵染性;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核酸整合于宿主的基因组,诱发潜伏性感染。
(2)病毒的化学组成:
多数病毒只含蛋白质(病毒一般只含一种或少数几种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两种成分,少数大型病毒还含有脂类和糖类。
(3)根据噬菌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情况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溶源细胞)
Ⅰ烈性噬菌体: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复制、组装和释放。
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以上5个阶段而实现其增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Ⅱ温和噬菌体:
部分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后,它们的核酸和寄主细胞同时复制,寄主细胞不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含有温和噬菌体寄主细胞称之为溶源细胞。
(4)烈性噬菌体复制过程
Ⅰ吸附:
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接触,在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上结合。
Ⅱ侵入:
蛋白质壳体留在外面,而核酸注入寄主细胞内。
Ⅲ复制:
噬菌体核酸侵入寄主细胞后,大量复制噬菌体核酸,并合成病毒所需要的蛋白质,但不形成带壳体的粒子。
Ⅳ组装:
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壳体并组装成完整的噬菌体粒子。
Ⅴ释放:
噬菌体粒子成熟,引起寄主细胞的裂解,释放出病毒粒子。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1、微生物的营养要素(6大类,教材上未写能源物质)
(1)碳源物质:
提供合成细胞物质及代谢物的原料;并为整个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源(异养微生物)。
(2)氮源物质:
提供合成细胞中含氮物,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代谢物等的原料;少数细菌可以铵盐、硝酸盐等氮源为能源。
(3)能源物质
(4)无机盐:
构成微生物细胞的各种组分;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氢离子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有些元素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等。
(5)生长因子:
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而需要量又不大,但微生物自身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营养物质。
(6)水:
起到溶剂与运输介质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必须以水为介质才能完成;参与细胞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维持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因为水的比热高,是热的良好导体,能有效地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并及时地将热迅速散发出体外,从而有效地控制细胞内温度的变化;保持充足的水分是细胞维持自身正常形态的重要因素;微生物通过水合作用与脱水作用控制由多亚基组成的结构,如酶、微管、鞭毛及病毒颗粒的组装与解离。
2、微生物营养类型划分标准及主要类型
(1)根据对碳源的要求是无机化合物还是有机化合物:
自养型和异养型;
(2)根据生命活动中的能量来源不同:
化能型(利用营养物质降解产生的化学能)和光能型(利用光能)
(3)将碳源物质的性质和代谢能量的来源结合:
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4)根据氢供体分:
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5)以合成氨基酸能力分:
氨基酸自养型和氨基酸异养型。
(6)以生长因子分:
原养型或野生型和营养缺陷型
(7)以取食方式分:
渗透营养型和吞噬营养型
(8)以取得死或活有机物分:
腐生和寄生
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主要方式概念、特点
(1)简单扩散:
营养物质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透过微生物细胞膜上的小孔进出细胞。
特点:
顺浓度梯度:
不消耗能量。
(2)促进扩散:
借助于细胞膜上一些与营养物质特异性结合的蛋白,从浓度高的一侧透过膜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
特点:
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运输速率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参与运输的物质的的分子结构本身不发生变化,但运输速率加快。
(3)主动运输:
需外界提供能量,由载体蛋白参与的逆浓度梯度的物质转运(由低到高)。
特点:
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载体蛋白构型发生变化(需要能量)
(4)基因转位:
物质在运输的同时由于受到化学修饰而源源不断地进入细胞。
特点:
逆浓度运输;需要能量(PEP);热稳定蛋白作载体;被运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5)膜泡运输(了解):
存在于原生动物中,包括胞吞作用(运输固体)和胞饮作用(运输液体)。
特点:
膜泡运输是无细胞壁真核细胞特有的运输方式。
在该运输过程中,被运输物质实际上并未通过细胞质膜。
4、培养基的类型(划分标准、概念和用途)
(1)根据营养成分的来源:
天然培养基(利用动植物、微生物或其它天然来源的难以确切知道其化学成分的原料所配成的培养基。
适宜于实验室和大生产之用)、合成培养基(采用已知化学成分的纯试剂所配成的培养基,也称组合培养基。
适用于做分类鉴定,生物测定、选种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和半合成培养基(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也称半组合培养基。
即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天然成分而制成的培养基。
适合于大多数微生物的培养。
大多数培养基都属此类)
(2)根据物理状态:
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使之呈半固体状态的一类培养基。
(0.2~0.8%琼脂)。
常用于观察细菌运动特征,噬菌体效价鉴定以及厌氧菌培养等)、固体培养基(一是天然固体基质制成的固体培养基;二是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凝固剂而制成的固体培养基。
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测定、保藏等;生产上固体种子培养,某些产品的发酵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不含任何凝固剂,其组分均匀,呈液体状态,用途广泛。
常用于微生物生理代谢的各种研究,也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培养基)
(3)根据用途:
加富培养基(根据培养菌种的生理特征加入有利于该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使该种微生物旺盛生长。
主要用于菌种的保存或用于菌种的分离筛选)、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种物理化学因子的抗性而设计出来的一类培养基。
常用于分离目的菌)和鉴别培养基(一类含有某种代谢产物指示剂的培养基。
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上生长后,分泌的代谢产物与指示剂起反应产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将该种微生物与其它微生物区分开来。
)
5、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条件适宜(pH、水活度、氧化还原电位和渗透压);经济节约。
6、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概念及相应代表微生物
(1)有氧呼吸:
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代表:
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2)无氧呼吸:
以氧以外的其他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代表:
脱氮副球菌、乳酸菌等。
(3)发酵:
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代表:
酵母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
7、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异同点及应用
(1)同型乳酸发酵:
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
(2)异型乳酸发酵:
发酵产物除乳酸外,还有乙醇、乙酸及CO2等其他产物;青贮饲料中短乳杆菌发酵即为异型乳酸发酵,南方泡菜是常见的异型乳酸发酵。
(3)异同:
①相同点:
Ⅰ两者均以葡萄糖为原料且产物中均有乳酸;Ⅱ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均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Ⅲ两过程中净生成+2ATP。
②不同点: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类群不同;关键酶不同;发酵途径不同;参与的辅酶类型不同;过程途径不同;产物不同;理论发酵率不同。
8、初级代谢、次级代谢概念及主要次级代谢产物
(1)初级代谢:
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中的,能合成生物生存或者健康必需的化合物的代谢途径。
(2)次级代谢:
是指微生物合成一些对微生物本身和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正常代谢不畅时产生的支路代谢)。
其产物即为次生代谢产物。
(3)主要次级代谢产物:
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等。
9、酵母三种发酵类型
(1)第一型发酵: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经EMP途径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然后在酒精发酵的关键酶——丙酮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生成乙醛和CO2,最后乙醛被还原为乙醇。
(2)第二型发酵:
是在发酵过程中加入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和乙醛起加成作用,生成难溶的结晶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磺化羟乙醛。
(3)第三型发酵:
是在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液出在碱性条件,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使乙醛不能作为正常的受氢体,而是两分子乙醛之间发生歧化反应,即相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一分子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另一分子乙醛被还原为乙醇。
10、酵母酒精发酵和细菌酒精发酵的区别:
相比下,细菌酒精发酵代谢速率高、转化率高;副产物少、发酵温度较高。
但同时pH较高、较易染菌;耐乙醇能力较低。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
1、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时期、特点和应用)
(1)延滞期:
特点:
分裂迟缓、代谢活跃;应用:
在工业发酵和科研中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缩短延滞期。
①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②利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作为“种子”;③尽量使接种前后所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大;④适当扩大接种量等方式缩短迟缓期,克服不良影响。
(2)对数期:
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分裂时间最短;细胞平衡生长,菌体内各成分按比例有规律地增加;代谢旺盛;对理化因素敏感。
菌体量X2=X12n。
应用:
①由于此时期的菌种比较健壮,生产上用作接种的最佳菌龄;②发酵工业上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的菌体密度;③食品工业上尽量使有害微生物不能进入此期;④生理代谢及遗传研究或进行染色、形态观察等的良好材料
(3)稳定期:
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R=0,即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相等,这时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点;细胞开始贮存各种储藏物:
异染颗粒等;芽孢细菌的芽孢开始形成;次级代谢产物开始合成。
应用:
发酵生产形成的重要时期(抗生素、氨基酸等),生产上应尽量延长此期,提高产量,措施如:
补料、调pH和调整温度等。
(4)衰亡期:
特点:
该时期死亡的细菌以对数方式增加,但在衰亡期的后期,由于部分细菌产生抗性也会使细菌死亡的速率降低。
应用:
对已经大量出现的有害微生物的治理有实际意义(自己写的)。
2、群体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时期、特点和应用):
群体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因此群体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与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类似,只是数量上多出很多而已(个人观点)
3、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1)物理因素:
温度、干燥、渗透压、辐射、微波、氧化还原电势、pH值、氧气和超声波(P117——P127)
(2)化学因素:
食品防腐剂、常用化学消毒剂和杀菌剂(臭氧、氯、漂白粉、过氧乙酸、重金属盐类和有机化合物如酚及其衍生物、醇类和甲醛等)
(3)生物因素:
主要有抗生素、细菌素及噬菌体。
4、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恒化培养、恒浊培养)和同步培养的概念
(1)分批培养:
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定量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一次性加入。
不再补充和更换,最后一次性收获。
(2)连续培养:
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包括恒化连续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通过控制培养基中某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基本恒定的方式,保持细菌的比生长速率恒定,使生长“不断”进行)和恒浊连续培养(通过调节培养基流速,使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的连续培养方法)。
(3)同步培养:
是一种培养方法,它能使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
其培养方法有诱导法(温度、营养条件调整法和稳定期培养物接种)、机械方法(离心方法、过滤分离法和硝酸纤维素滤膜法)和解除抑制法。
5、按照温度、需氧情况微生物分类情况和相应类型举例
(1)按温度:
嗜冷性微生物(如水和冷藏环境中微生物)、嗜温型微生物(如腐生微生物和寄生于人和动物的微生物)和嗜热性微生物(如温泉、堆肥中的微生物)。
(2)按需氧情况:
专性好氧菌(如米曲霉、醋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兼性厌氧菌(如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微好氧菌(如霍乱弧菌和氢单胞菌、拟杆菌属和发酵单胞菌属)、耐氧菌(如绝大多数乳酸菌和雷氏丁酸杆菌)和厌氧菌(如双歧杆菌属、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和拟杆菌属)
6、微生物培养常用器具(玻璃器皿、培养基、接种环)和接种室的灭菌
(1)玻璃器皿:
高压蒸汽灭菌,同时空玻璃器皿可用干热灭菌;
(2)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3)接种环:
灼烧灭菌;
(4)接种室:
紫外杀菌;
7、常用的分离培养技术:
稀释倒平板法(适用于厌氧,兼性厌氧的微生物)、涂布平板法(适用于好氧微生物的菌落观察)、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摇管法(先将一系列盛无菌琼脂培养基的试管加热使琼脂熔化后冷却并保持在50℃左右,然后将待分离的材料用这些试管进行梯度稀释,试管迅速摇动均匀,冷凝后,在琼脂柱表面倾倒一层灭菌液体石蜡和固体石蜡的混合物,将培养基和空气隔开。
培养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
8、显微镜油镜使用后擦拭方法:
先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香柏油,然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或乙醚:
乙醇=7:
3的混合液)擦去镜头上残留的油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9、接种以后的平板倒置培养:
防止培养基的水分蒸发;防止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染菌;倒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菌落蔓延,好形成单个菌落,利于计数。
10、杀菌技术:
灭菌、消毒、防腐、化疗、商业灭菌和无菌(概念、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未总结)
(1)杀菌:
包括灭菌和消毒
(2)消毒: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称之为消毒。
(3)防腐:
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所用的防腐药物称为防腐剂。
(4)化疗: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